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为1~2μm双相结构的磁性氧化钐合成工艺研究
1
作者 郭小龙 李向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7期233-233,235,共2页
本文着重探索了粒度为1μm^2μm双相结构磁性氧化钐合成工艺。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料液浓度、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等条件对磁性氧化钐中值粒度的影响;同时通过XRD和SEM的表征,探讨了在合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烧成温度下,磁性... 本文着重探索了粒度为1μm^2μm双相结构磁性氧化钐合成工艺。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料液浓度、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等条件对磁性氧化钐中值粒度的影响;同时通过XRD和SEM的表征,探讨了在合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烧成温度下,磁性氧化钐的相变情况。最后验证了磁性氧化钐在生产中的稳定性。确定了常温常压下,氯化钐和碳酸氢铵浓度均控制在150g/L,烧成条件为900℃±10℃/120min,采用共序沉淀的方法可以制备出1μm^2μm双相结构的立方相和单斜相共存的磁性氧化钐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氧化钐 中值粒度 相变
下载PDF
四川矿和包头矿混合硫酸焙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向东 雷树涛 +1 位作者 李树胜 张国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四川稀土矿与包头稀土矿硫酸焙烧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矿酸比以及四川稀土矿和包头稀土矿的配比等对稀土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最终获得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25 min,混合稀土矿... 研究了四川稀土矿与包头稀土矿硫酸焙烧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矿酸比以及四川稀土矿和包头稀土矿的配比等对稀土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最终获得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25 min,混合稀土矿和浓硫酸的重量比1∶2.0,四川矿与包头矿的重量比为3∶1,稀土收率达96%以上。同时确定了影响REO浸出率的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焙烧温度、四川矿与包头矿的配比、焙烧时间、矿酸比,此工艺重现性良好,水浸液REO含量为34 g/L,PO3-4的含量为0.0038 g/L,Fe2O3的含量为0.015 g/L,Th O2的含量<0.001 g/L,均达到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硫酸焙烧 独居石
原文传递
活化温度对包头稀土精矿酸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小龙 白立忠 +4 位作者 孙旭 冯宗玉 王猛 龙志奇 魏煜青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8,I0003,共7页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减少H2SO4用量的低温活化-HC1浸出-H2SO4焙烧的新工艺。着重探索了活化温度与包头稀土精矿酸浸过程浸出收率之间的关系。分别考察了活化温度对HC1浸出稀土回收率、稀土总浸出回收率的影响。通...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减少H2SO4用量的低温活化-HC1浸出-H2SO4焙烧的新工艺。着重探索了活化温度与包头稀土精矿酸浸过程浸出收率之间的关系。分别考察了活化温度对HC1浸出稀土回收率、稀土总浸出回收率的影响。通过XRD和SEM的表征,探究了不同活化温度下,活化矿的组分变化情况及形貌变化情况。验证其工艺的稳定性。确定了在460℃的温度下,可以较好地将包头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铈型稀土矿活化分解,并使得HC1浸出稀土回收率达到42.08%,稀土总浸出回收率达到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稀土矿 低温活化 氟碳铈 浸出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