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甘肃酒泉地区急性心肌梗塞医疗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荣 张霞 +2 位作者 王小兵 刘慧德 蔺建忠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甘肃酒泉地区急性心肌梗塞医疗质量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酒泉市人民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金塔县人民医院及玉门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2015年3月至...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甘肃酒泉地区急性心肌梗塞医疗质量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酒泉市人民医院、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金塔县人民医院及玉门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之前的198例为对照组,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接受治疗的239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再灌注治疗率、诊疗规范性占比及两组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静脉溶栓、PCI及总再灌注治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诊疗规范性指标达标占比均为90.00%以上,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共有233例(97.49%)好转,6例(2.51%)死亡,对照组共有184例(91.92%)好转,14例(8.08%)死亡,研究组治疗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57,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理念通过规范诊疗模式的培训、优化诊疗工作流程、增强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关注等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再灌注治疗率,改善急性心肌梗塞诊疗规范性指标达标率,提高患者治疗后好转率,有望改善酒泉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酒泉地区 急性心肌梗塞 医疗质量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置入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袁耀峰 李志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国产药物涂层支架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63例,其中31例行急诊PCI置入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直接PCI组),32例行瑞替普酶...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国产药物涂层支架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63例,其中31例行急诊PCI置入国产药物涂层支架(直接PCI组),32例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瑞替普酶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病死率和心功能情况。结果直接PCI组再灌注成功率高于瑞替普酶溶栓组(96.8%比81.3%,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再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明显少于瑞替普酶溶栓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瑞替普酶溶栓组[(14.2±7.6)d比(21.4±9.6)d,P<0.05]。AMI后2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直接PCI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低于瑞替普酶溶栓组[(52.8±5.6)mm比(56.9±6.4)mm,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瑞替普酶溶栓组[(59.6%±8.2%)比(51.2%±6.2%),P<0.001]。结论急诊PCI置入国产药物涂层支架治疗AMI,安全有效,能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心功能,减少再梗死、降低病死率,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丽娟 于涛丽 于永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71-72,共2页
总结了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包括溶栓前的护理和溶栓后的护理。认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护理技术简单,值得临床院前急救及基层推广使用。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孟颖辉 袁耀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360-361,共2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内科常见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常使病情恶化,预后不良,其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能否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很重要。我们在常规CHF治疗基础上应用不...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内科常见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常使病情恶化,预后不良,其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能否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很重要。我们在常规CHF治疗基础上应用不同剂量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志荣 袁耀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0期10-10,共1页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1例AMI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距发...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1例AMI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距发病时间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溶栓后30分钟、60分钟、120钟的再通率,瑞替普酶组均高于屎激酶组(P<0.01);两组急性期病死率与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疗效优于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彩萍 席银娟 +2 位作者 李佳 翟丽荣 杜娟 《内科》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肌酶、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48 h内给予血管造...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肌酶、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48 h内给予血管造影及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保守治疗1周后再给予血管造影及PCI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及术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nT、CK和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两组患者的cTnT、CK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升高,LVEDs和LVEDd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s和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对NSTEMI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影响,早期介入治疗可更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时间 心肌酶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T在冠心病不同类型间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袁耀峰 杨宝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冠心病不同类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冠心病(CHD)患者分成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例,Hs-CR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冠心病不同类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冠心病(CHD)患者分成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例,Hs-CR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cTnT采用罗氏CardiacReader诊断仪测定。结果:AMI组与UA组的Hs-CRP含量及cTn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讨论:炎症在UA、AMI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s-CRP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其升高与冠心病斑块内炎症有关。联合检测Hs-CRP、cTnT,对冠心病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增加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利钠肽浓度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孟颖辉 郭雪微 +1 位作者 徐义先 谢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4-606,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变化。方法选择78例EH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 目的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变化。方法选择78例EH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LVRW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中BNP浓度。结果按照经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的LVMI、LVRWT结果将78例EH患者分为4个亚组:左室构型正常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室向心性肥厚组及左室离心性肥厚组。各组血浆BNP浓度与对照组(38±19)μg/L相比均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依次为:左室离心性肥厚组(782±407)μg/L、左室向心性肥厚组(446±368)μg/L、左室向心性重构组(194±63)μg/L及左室构型正常组(94±41)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17,P<0.01)。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组EH患者血浆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各组间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利钠肽 B型 左室构型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孟颖辉 袁耀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研究和评价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卡托普利组:单用卡托普利12.5~50mg,3次/d;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合用组:卡托普利1... 目的 研究和评价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卡托普利组:单用卡托普利12.5~50mg,3次/d;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吲达帕胺2.5mg,1次/d;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氢氯噻嗪12.5mg,2次/d。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及生化指标.结果 卡托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加氢氯噻嗪组降压总有效率及随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用组,且治疗前后心率和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联合应用降压效果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吲达帕胺 氢氯噻嗪 降压治疗 高血压病
下载PDF
丙戊酸钠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勇 景兆德 +5 位作者 周文江 韩晓明 徐步轩 柴峰 邵文泽 刘晓艳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丙戊酸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未给予... 目的探究并分析丙戊酸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丙戊酸钠。于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观察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生情况差异显著(u=2.35,P<0.05),观察组仅有1例发生局灶性发作,对照组以大发作为主,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o CA得分组间、组间多时间点、多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35,P=0.001、F=5.835,P=0.02、F=4.921,P=0.03),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Mo 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过程中,术后3d内,观察组患者腹泻1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随后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血小板严重减少以及胰腺炎和急性肝坏死发生,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前给予丙戊酸钠能有效预防癫痫的发生,并减少术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颅脑损伤 癫痫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