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AI的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建香 张多勇 +3 位作者 刘万锋 胡爱萍 王东 胡剑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339-344,F0003,共7页
[目的]对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进行评估,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借助RS和GIS平台,实现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评估的空间化和数字化,... [目的]对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进行评估,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借助RS和GIS平台,实现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评估的空间化和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分析荒漠化的成因,构建荒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环境敏感性区指标(ESAI)的荒漠化风险评估模型,分析荒漠化风险程度的空间格局,探索黄土高原不同区域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1)基于土壤、气候、植被3种要素的环境敏感区生物物理指标显示:黄土高原大约1/4的区域(25.2%)为高风险区,属于严重荒漠化,几乎2/3的区域(62.8%)是轻微荒漠化,11.5%的地区为潜在荒漠化,只有0.5%的地区无荒漠化现象;(2)加入人类诱发因素后,改变了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区的原有格局。其中,极低、低度和极高度敏感区减少了5.6%,1.1%和3.8%;与此同时,较低和较高度敏感区增加了4.4%和4.5%。[结论](1)该模型能很好地说明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其荒漠化程度由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减弱;(2)人类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缩小了不同程度荒漠化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环境敏感区指标(ESAI) 地理信息系统(GIS) 黄土高原
下载PDF
2001年以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香 包有芳 +1 位作者 贾菊桃 段立盛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RS和GIS平台的支持下,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001、2007和2013年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并针对IGBP定义的17种土地利用类型建立2001-2007年和2007-2013年的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以... 在RS和GIS平台的支持下,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001、2007和2013年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并针对IGBP定义的17种土地利用类型建立2001-2007年和2007-2013年的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以裸地或低植被覆盖地、草原、作物、混交林和开放灌木等5种土地类型为主,其中前两类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5%以上;(2)2001年以来,常绿针叶林、永久湿地增加最明显,其次是混交林、开放灌木、草原和作物等,相反,减小地类中以常绿阔叶林、郁闭灌木、多树的草原、稀树草原和裸地或低植被覆盖地为主,整个过程中草原和裸地或低植被覆盖地年变化率虽不足1%,但却成为多数土地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3)裸地或低植被覆盖地2001年以来减少147102.8km2,成为面积减小最多的一类,而城市和建成区却没有因此而迅速增加,足以说明地表林草植被覆盖地增加,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生态工程成就显著,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得以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中小城市步行系统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旭升 刘万锋 张佩瑶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9-141,共3页
城市步行系统是城市人文景观融合、步行交通引导、公共设施依托的重要载体,在改善城市风貌和重塑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与管理好步行系统尤为重要。以问题导向为抓手,通过对中小城市步行系统发展现状中人车矛盾、... 城市步行系统是城市人文景观融合、步行交通引导、公共设施依托的重要载体,在改善城市风貌和重塑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与管理好步行系统尤为重要。以问题导向为抓手,通过对中小城市步行系统发展现状中人车矛盾、规划建设、道路断面结构等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编制城市步行系统专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断面结构、营造围合感的步行开敞空间、推进多种交通协调发展等优化策略。以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指导中小城市营造系统连续的、出行快捷的、环境优美的步行系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城市交通 步行系统 步行道 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