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敦煌悬泉汉简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智全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6期45-51,共7页
近年来,敦煌悬泉汉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20年来,从考古成果的初步报道到发掘简报的正式发表,从研究论文的大量涌现到研究专著的先后出版,悬泉汉简的研究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简册研究是悬泉汉简研究的一个亮点,由于发... 近年来,敦煌悬泉汉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20年来,从考古成果的初步报道到发掘简报的正式发表,从研究论文的大量涌现到研究专著的先后出版,悬泉汉简的研究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简册研究是悬泉汉简研究的一个亮点,由于发掘科学,一批简册保存了出土的原貌,为简牍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此外,关于西域、羌族、传置、邮驿、人名、人口、西北地理、法律、纪年、语言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部分研究还体现出系统化的特色。随着悬泉简文的全面公布,悬泉汉简的研究还会有更多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悬泉汉简 简册
下载PDF
两汉时期河西四郡自然灾害探析——以悬泉汉简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华 《丝绸之路》 2010年第20期5-8,共4页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时期,从传世典籍和出土简牍记载来看,主要有蝗灾、沙尘暴、地震、风灾、干旱五种自然灾害.本文通过以分析上灾害,得到一些启示,以期对今天的防灾、减灾有所借鉴.
关键词 河西四郡 自然灾害 悬泉汉简
下载PDF
汉代居延地区农具的考察——以居延汉简及其他相关遗物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8-63,共6页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汉代居延遗址经四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的汉代简牍和考古遗物,为研究该地区的屯戍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丰富的汉简资料和考古遗物,对汉代居延地...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汉代居延遗址经四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的汉代简牍和考古遗物,为研究该地区的屯戍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丰富的汉简资料和考古遗物,对汉代居延地区的农具种类和使用状况进行的梳理,为研究汉代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遗址 农具 汉简 出土遗物
下载PDF
居延汉简《相宝剑刀》册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华 狄晓霞 《丝绸之路》 2009年第20期13-17,共5页
1972年出土于居延破城子遗址的《相宝剑刀》册,为研究汉代铸剑工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从释文考释、册书的定名和冶炼技术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有所发现。
关键词 居延汉简 《相宝剑刀》册 铸剑工艺
下载PDF
2006年以來敦煌懸泉漢簡研究述評
5
作者 韓華 《简帛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206-212,共7页
敦煌懸泉置遺址考古發掘已近二十年,圍遶懸泉置及懸泉漢簡的論著已近百篇,特别是從2006年以來,懸泉漢簡釋文的陸續公布,爲研究漢代西域和中央的關係、佛教傳入敦煌的時間、郵驛與傳舍以及羌族等諸多問題提供了新的資料,因此有必要對圍... 敦煌懸泉置遺址考古發掘已近二十年,圍遶懸泉置及懸泉漢簡的論著已近百篇,特别是從2006年以來,懸泉漢簡釋文的陸續公布,爲研究漢代西域和中央的關係、佛教傳入敦煌的時間、郵驛與傳舍以及羌族等諸多問題提供了新的資料,因此有必要對圍繞新發表簡文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懸泉漢簡 漢代 敦煌 羌族 近二十年 考古
下载PDF
文化产业的开发应突出地域特色——兼谈甘肃文化产业的开发
6
作者 韩华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0期38-39,共2页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文化产业才开始发展,而甘肃是文化大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占领先机,如何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文化产业才开始发展,而甘肃是文化大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占领先机,如何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甘肃如何突出地域特色,做好文化产业开发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甘肃 地域特色
下载PDF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7
作者 马智全 肖从礼 《丝绸之路》 2011年第22期25-29,共5页
2011年8月25~26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兰州国际简牍学研讨会之后在甘肃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性简牍学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1年8月25~26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兰州国际简牍学研讨会之后在甘肃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性简牍学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会议论文115篇。与会代表围绕20世纪以来国内外出土的历代简牍帛书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了简牍学百年来取得的成果,瞻望了简牍学的发展前景,是简牍学界相互交流、学习的一次国际盛会。此次会议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本文主要从西北汉简专题研究、秦简研究、其他汉简研究、三国吴简及晋简研究、楚简及古文字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西北汉简 简牍学研究
下载PDF
汉简所见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智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38-43,共6页
汉代羌人在河西的活动,史籍记载较为零散。上世纪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诸多信息。汉简不仅记载了羌人在敦煌和居延等地活动的情况,还反映出汉朝对羌人的有效管理。河西郡县及时处理羌... 汉代羌人在河西的活动,史籍记载较为零散。上世纪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诸多信息。汉简不仅记载了羌人在敦煌和居延等地活动的情况,还反映出汉朝对羌人的有效管理。河西郡县及时处理羌人的各类纠纷,登记归义羌人名籍,重视与羌豪的联系,对于稳定羌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羌人在河西的生活以畜牧为主,简文记载了羌人养马与养羊的情况,同时简文还记载羌人从汉地购买谷物、铁器,反映出羌汉民间交易的存在。随着羌汉交往的加深,一些羌人从事河西边塞事务,如徒、御、邮、骑、啬夫等具体事务,体现出西汉中后期羌汉友好相处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河西 羌汉关系
下载PDF
敦煌悬泉置F13《列女传》简考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智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6-29,65,共5页
敦煌悬泉置F13出土的一枚有关《列女传》的汉简,对于考察东汉初期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女性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简文记载"大司马吴公女嫁为南阳太守男",反映出东汉初期上层官僚与地方豪强的结合,是东汉门阀政治的典型写照。... 敦煌悬泉置F13出土的一枚有关《列女传》的汉简,对于考察东汉初期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女性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简文记载"大司马吴公女嫁为南阳太守男",反映出东汉初期上层官僚与地方豪强的结合,是东汉门阀政治的典型写照。简文所记"妇谒归,负期一日"而要载于《列女传》,反映出东汉时期女性观念的转变。悬泉《列女传》简还使我们对敦煌汉简中的一枚《列女传》简作出了正确的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列女传》 门阀政治 女性观念
下载PDF
悬泉汉简中有关西域精绝国的材料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德芳 《丝绸之路》 2009年第24期5-7,共3页
悬泉汉简中有四枚涉及精绝国的汉简,给我们提供了汉代精绝国的重要信息,对我们认识汉代精绝国同汉王朝的来往关系以及精绝国和西域各国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悬泉汉简 西域 汉代精绝国
下载PDF
汉简所见汉代肩水地区水利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智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肩水金关等地所出汉简有关水利的一批简文,反映出汉代肩水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真实状况。在水利建设上,简文记载的肩水地区戍田卒"千五百人"治渠的事件,以及众多治渠卒的名籍,说明肩水治渠活动规模之大和组织有序。简文"... 肩水金关等地所出汉简有关水利的一批简文,反映出汉代肩水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真实状况。在水利建设上,简文记载的肩水地区戍田卒"千五百人"治渠的事件,以及众多治渠卒的名籍,说明肩水治渠活动规模之大和组织有序。简文"行水"和"护渠"活动的记载,说明肩水地区对水道维护的重视。简文中的"泾渠延袤溉田簿",说明肩水水利在农田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简文中船卒、破船簿与津吏的记载,反映出肩水水利运输的功能。在水利管理上,简文记载的治渠佐史、水部掾等职官和水工等专职人员,反映出肩水水利管理的规范科学。汉简记载的肩水地区水利状况,对于深入认识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肩水 水利 屯田
下载PDF
从汉简资料看两汉基层官吏的选拔和调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华 《丝绸之路》 2011年第20期27-33,共7页
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和地主经济的发展,选举用人已逐渐打破了以前以血缘宗族为标准的世袭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整套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实际需要的选举用人制度。本文利用汉简资料对其中的选拔和调动试作讨论,以期揭示其中汉代... 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和地主经济的发展,选举用人已逐渐打破了以前以血缘宗族为标准的世袭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整套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实际需要的选举用人制度。本文利用汉简资料对其中的选拔和调动试作讨论,以期揭示其中汉代基层官吏的选拔和调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汉代基层官吏 选拔调动
下载PDF
秦汉简牍“质日”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从礼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0-72,82,共4页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中将敦煌汉简中的历表类简文称之为"历谱"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牍可知,这类历表类简应称作"历日"、"质日"或"日"。从悬泉汉简记载可知,"历日"...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中将敦煌汉简中的历表类简文称之为"历谱"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牍可知,这类历表类简应称作"历日"、"质日"或"日"。从悬泉汉简记载可知,"历日"一词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指朝廷颁行全国的历日正朔。"历日"在秦汉简牍中又自题篇名作"质日"或"日",二者与先秦典籍中的"致日"为异字同义,其本义指以土圭测日影,以求夏至和冬至之时。秦汉简牍中的"质日"类历日属于实用历本,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查阅当年具体月日干支;二是作为人们行事宜忌的指南;三是用于记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 历日 质日
下载PDF
金关汉简所见新旧年号并用现象举隅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从礼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以金关汉简为主要材料,对所涉及到的有新旧年号并用情况的简牍列举典型例子加以分析。认为汉简中新旧年号并用和个别纪年超长是由于改元诏书未能及时到达当地所致。
关键词 金关汉简 新旧年号 并用现象
下载PDF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羌族部族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智全 《丝绸之路》 2011年第6期5-8,共4页
羌族是自古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的部族构成比较复杂,史书上对其有所记载。20世纪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羌族的简文,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羌族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羌人部族,有的史有所载,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 羌族是自古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的部族构成比较复杂,史书上对其有所记载。20世纪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羌族的简文,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羌族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羌人部族,有的史有所载,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识;有的为过去所未见,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汉简中有关羌人部族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羌人 部族关系
下载PDF
戊己校尉的设立及其属吏秩次论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智全 《丝绸之路》 2012年第6期9-12,共4页
20世纪出土的简牍文献中有关戊已校尉材料的公布,使我们对西汉在车师的屯田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简文对戊己校尉的设立及其属吏秩次作了考证。戊己校尉的设置时间为元帝初元元年(前48),戊校尉... 20世纪出土的简牍文献中有关戊已校尉材料的公布,使我们对西汉在车师的屯田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简文对戊己校尉的设立及其属吏秩次作了考证。戊己校尉的设置时间为元帝初元元年(前48),戊校尉与己校尉早在元帝时已经分设。戊己校尉的秩次为L't:--千石,戊己校尉的属吏:部以及丞、史、司马为六百石,候、司马丞为比六百石,令史、书佐为二百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戊己校尉 屯田 秩次
下载PDF
楚汉简牍所见“中舍”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从礼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2期11-15,共5页
本文主要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对上博楚简,包山楚简,金村八墓战国秦国银器铭,敦煌、居延汉简中与"中舍"相关诸词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中舍"一词在各个时期不但写法有别,而且具体含义亦不相同。上博楚简中"中余"为楚王侍御之官;包山... 本文主要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对上博楚简,包山楚简,金村八墓战国秦国银器铭,敦煌、居延汉简中与"中舍"相关诸词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中舍"一词在各个时期不但写法有别,而且具体含义亦不相同。上博楚简中"中余"为楚王侍御之官;包山楚简中"中舒"为掌官府财物出入之官;金村八墓战国秦国银器铭中"中舍"为秦国制造工官;汉简中"中舍"既指"从者",又指"从者"居住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汉简 银器铭 中舍
下载PDF
《周易》卦名用商《易》略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从礼 《丝绸之路》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周易》卦名采用商《易》卦名,前人已有论说。秦简《归藏》的出土,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认识商《易》,同时也为我们探讨《周易》卦名与商《易》卦名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秦简《归藏》不但繇辞中有商《易》旧筮辞,而且其卦名、筮辞结构也... 《周易》卦名采用商《易》卦名,前人已有论说。秦简《归藏》的出土,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认识商《易》,同时也为我们探讨《周易》卦名与商《易》卦名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秦简《归藏》不但繇辞中有商《易》旧筮辞,而且其卦名、筮辞结构也源于商《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商《易》 秦简《归藏》 卦名
下载PDF
由居延汉简看两汉基层官吏的激励和监督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华 狄晓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0-75,共6页
官吏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在一个王朝的兴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代是我国两千年以来封建国家管理制度初创、完善和发展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完备的官吏激励和监督机制在国家的运行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西北汉简的记录并结合传世典... 官吏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在一个王朝的兴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代是我国两千年以来封建国家管理制度初创、完善和发展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完备的官吏激励和监督机制在国家的运行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西北汉简的记录并结合传世典籍来探讨激励和监督机制在汉代基层官吏行政运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汉代官吏 激励 监督
下载PDF
清华简《尹至》商克夏史事考
20
作者 马智全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清华简《尹至》是一篇记载商汤克夏的重要历史文献,对于认识伊尹助汤灭夏具有重要价值。《尹至》表明,伊尹从在夏到亳,将他所了解到的夏桀的统治状况告诉了汤。伊尹认为夏桀不恤民众,宠爱二玉,民众怨愤,且夏疾病盛行,天示异象,因此夏必... 清华简《尹至》是一篇记载商汤克夏的重要历史文献,对于认识伊尹助汤灭夏具有重要价值。《尹至》表明,伊尹从在夏到亳,将他所了解到的夏桀的统治状况告诉了汤。伊尹认为夏桀不恤民众,宠爱二玉,民众怨愤,且夏疾病盛行,天示异象,因此夏必将灭亡。汤和伊尹盟誓,伊尹从事谋划,展开了攻夏的战争。《尹至》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可以使我们对商克夏的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尹至 伊尹 商克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