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南山区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邹逸飞 吴文俊 +3 位作者 段扬 褚艳玲 张倩 蒋洪强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ross Economic-Ecological Product,GEEP)核算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深圳市南山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符合实际情况的GEEP指标与方法体系,开展2020年核算。结果表明:2020年度深圳南山区GEEP达6553... 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ross Economic-Ecological Product,GEEP)核算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深圳市南山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符合实际情况的GEEP指标与方法体系,开展2020年核算。结果表明:2020年度深圳南山区GEEP达6553.58亿元,单位面积GEEP价值34.93亿元/km2,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退化成本占当年GDP的0.11%,显著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在核算分析基础上,建议制定生态环境资产核算评估周期性评估管理办法,实现核算结果制度化、常态化、标准化,以及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纳入政府领导干部选拔考评与离任审计制度体系,以探索建设现代化宜居之城、国际化魅力之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生产总值 环境经济核算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下载PDF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演化逻辑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国霞 孙艳芝 +1 位作者 王志凯 於方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辨析相关概念内涵,探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演化路径及特征。研究表明:生态资产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产品的产业集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遵循“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 本文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辨析相关概念内涵,探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演化路径及特征。研究表明:生态资产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生态产品的产业集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遵循“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的演化路径,生态资源经确权转变为生态资产,再通过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等的投入与运营形成生态产品,经生态市场交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产生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在概念内涵上呈不断缩小的特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需要兼顾生态资产保值与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两个方面,科学精准量化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推动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行业分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 演化逻辑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长安 杨汝兰 +2 位作者 付潇华 刘艳 吴文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94-6202,共9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定量评估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转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688.16亿元和729.31亿元,6年间增加了41.15亿元。从各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看,由大到小排序为林地>水域>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裸地。(2)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为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裸地>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52.71km~2,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93.25km~2。(3)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相互间的转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88亿元,其中耕地、草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面积的变化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4.62亿元,林地和湿地面积的变化减少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0.74亿元。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损益 土地利用动态度 滇池流域
下载PDF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金南 马国霞 +8 位作者 王志凯 王夏晖 於方 刘桂环 赵云皓 杨武 石敏俊 邓劲松 张清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不断完善,围绕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形成的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形成,有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文章基于生态产品分类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从产业规模、产业变化、产业...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不断完善,围绕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形成的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形成,有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文章基于生态产品分类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从产业规模、产业变化、产业结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产业关联等5个维度构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分析了中国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形势。结果表明:①在产业规模上,2019年中国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总产值92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速为6.9%,与同期GDP增速基本一致。②在产业结构上,2019年中国生态产品供给服务(EPV)、调节服务(ERV)和文化服务(ECV)结构比值为18:65:17。与2015年相比,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作为初级生态产品的占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生态产品市场化程度有所增加。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产品的最大供给者,分别贡献了总产值的55%和11%。③在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上,绿金指数为0.96,生态产品初级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④在产业关联上,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地理空间集聚程度呈增加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人均GEP西部地区相对较高,而单位面积GEP东部地区相对较高的空间特征。由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形成初期,理论及实践仍待深化,建议进一步厘清生态产品第四产业边界、规范产业分类体系、完善发展指标体系、接轨经济核算体系,从而完善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统计调查制度,评价区域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绩效,科学规范收集产业数据,促进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健康发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第四产业 指标体系 生态产品总值
下载PDF
基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月明 吴文俊 +3 位作者 蒋洪强 段扬 周夏飞 马国霞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96-2705,共10页
开展全球尺度的水源涵养评估工作,可量化各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水量平衡法和替代成本法评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结果表明:①2015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接近... 开展全球尺度的水源涵养评估工作,可量化各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水量平衡法和替代成本法评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结果表明:①2015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接近25×1012美元,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排名前5位,全球单位面积水源涵养服务价值为17.98×10^(4)美元km^(2).②2000—2015年水源涵养实物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5%,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增幅最大,水源涵养实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生态系统类型转移趋势基本一致.③全球发达国家人均水源涵养服务价值为0.99×10^(4)美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23.6×10^(4)美元km^(2),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而部分非洲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不足,需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国迫于人口基数巨大,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进一步提升人均水平.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具有“高”水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整体处于第一梯队.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时空异质性显著,分国家和地区、分生态系统类型评估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可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全球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实物量 陆地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武夷山市水文调节服务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夏瑞 张远 +4 位作者 杨辰 周宇建 杨中文 彭菲 马淑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程,定量评估了2010年和2015年有植被覆盖和无植被覆盖两种条件下武夷山市及下属各行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径流调节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1)武夷山市2010年和2015年径流调节量分别为5.73×10^8和5.21×10^8m^3,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5.93×10^8和37.46×10^8元.(2)2010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13×10^8m^3;2015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09×10^8m^3.(3)星镇村和洋庄乡径流调节价值量明显多于其他行政区,均超过10.48×10^8元;崇安街道和新丰街道相对较低,均低于1.59×10^8元;其他几个行政区基本持平,在3.26×10^8-6.70×10^8元之间.研究显示,武夷山市区由于植被丰富,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且密度较高,总体水文调节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受区域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在应对非极端气候时可以维持较好的径流调节能力,然而在极端特大暴雨事件中,现有植被种类的截留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短时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调节 分布式水文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涵养功能 武夷山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