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分布新纪录——2种有毒植物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金 夏齐平 +1 位作者 刘坤 邵剑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99,共3页
报道了安徽省2新分布记录种,分别为大戟科的山靛(Mercurialis leiocarpaSieb.et Zucc.)和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该两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后者原产于美洲,为我国的入侵检疫物种,现在安徽黄山的山岔村、池州的江家冲附... 报道了安徽省2新分布记录种,分别为大戟科的山靛(Mercurialis leiocarpaSieb.et Zucc.)和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该两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后者原产于美洲,为我国的入侵检疫物种,现在安徽黄山的山岔村、池州的江家冲附近发现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 有毒植物 入侵植物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空间格局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莉 张小平 +1 位作者 陆畅 李晓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5,共7页
利用点格局O-Ring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琅琊山青檀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檀种群趋于小龄化,种群结构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种群中Ⅰ龄级个体在r<25m的尺度上呈集群分布;Ⅱ龄级个体呈随机分布,随龄级增大,逐渐趋... 利用点格局O-Ring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琅琊山青檀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檀种群趋于小龄化,种群结构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种群中Ⅰ龄级个体在r<25m的尺度上呈集群分布;Ⅱ龄级个体呈随机分布,随龄级增大,逐渐趋于均匀分布;不同龄级间青檀个体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只有Ⅰ龄级和Ⅱ龄级个体在r>8m的尺度上呈正关联,其余各龄级间均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种群 琅琊山 点格局分析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下载PDF
5种酚类化合物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文武 孟菁 +2 位作者 胡威 章典 张庭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1-1757,共7页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溞数量的变化,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3种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第6天,随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藻细胞...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溞数量的变化,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3种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第6天,随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藻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多刺裸腹溞48 h死亡率增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对苯二酚、间苯二酚、2,4-二氯酚、2,4-二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5种酚类化合物在第6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rC50)值依次为:7.73、25.21、33.19、38.51和25.08 mg·L-1;对斜生栅藻依次为:9.13、30.28、40.77、48.09和16.09 mg·L-1;在48 h,对苯二酚、间苯二酚、2,4-二氯苯酚、2,4-二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对多次裸腹溞的半致死效应浓度(LC50)值分别为:1.92、10.75、15.53、15.68和9.87 mg·L-1.5种酚类化合物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表明,对苯二酚的毒性最强,2,4-二硝基酚的毒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酚类化合物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柠檬酸合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葛亚东 潘蔚 +1 位作者 汪劼 朱国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是细胞内多种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CS可催化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柠檬酸和辅酶A。通常革兰氏阳性细菌、古菌以及真核细胞的CS为同源二聚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CS为同源六聚体。根据...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是细胞内多种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CS可催化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柠檬酸和辅酶A。通常革兰氏阳性细菌、古菌以及真核细胞的CS为同源二聚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CS为同源六聚体。根据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不同,CS可分为线粒体CS、乙醛酸循环体CS、过氧化物酶体CS。这些同工酶在能量代谢、植物脂肪的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及细胞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来源的CS空间结构、催化机制和动力学性质十分相似。针对其生化特性、空间结构特点、催化机制以及分子进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合酶 生化特性 催化机制 分子进化 功能
下载PDF
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两种花型的繁育特性及其适应进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邵剑文 张文娟 张小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10-6419,共10页
二型花柱的维持机制和自然选择压力多年来一直是生态学和进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实验室栽培和野外观察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羽叶报春两种花型(长柱花和短柱花)的形态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自然授粉及结... 二型花柱的维持机制和自然选择压力多年来一直是生态学和进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实验室栽培和野外观察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羽叶报春两种花型(长柱花和短柱花)的形态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自然授粉及结籽能力、自交亲和性等繁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短柱花的花冠直径和裂片宽无明显差异,而花冠筒、雌蕊和雄蕊高、花粉数目及大小、P/O比均有显著差异。在自然条件下,长柱花所接受的总花粉数要明显高于短柱花的总花粉数,但所接受的异型花花粉数和平均每果结籽数两者无显著差异。长柱花和短柱花的花粉和柱头活力相似,均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活力,仅在开花末期显著下降。两种花型的花在自花授粉、同型异花授粉、异型花授粉条件下均能结籽,但异型花授粉的结籽数均明显高于自花授粉和同型异花授粉结籽数。在长柱花各种授粉方式中,花粉萌发率无明显差异,但异型花花粉管的生长速度明显比同型异花花粉和自花花粉的快,而在短柱花柱头上表现为异型花授粉的萌发率最高,但只要萌发后在花柱中的生长速度无显明差异。此外,综合上述结果,对二种花型花部综合征的维持机制及自然选择压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羽叶报春 二型花柱 繁育特性 花部综合征 选择压力
下载PDF
铅对小鼠血液和肝肾影响的实验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剑 童希琼 蔡亚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19,38,共4页
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染毒小鼠新鲜血样,再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配合试剂盒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研究铅对血液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kg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性粒细胞数... 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染毒小鼠新鲜血样,再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配合试剂盒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研究铅对血液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kg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等指标显著增加(P<0.05),此外对血小板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影响,血小板数目(PLT)等指标下降极显著(P<0.01),对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肝肾功能性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肌酐(CREA)生化酶显著偏离正常值(P<0.05)。表明铅对肝脏肾脏功能有显著的破坏。对检测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全血参数 尿素氮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长梗黄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叶红翠 张小平 +1 位作者 高贵宾 蒋继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7-419,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长梗黄精水溶性挥发物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30个组分,经检索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5.297%,其主要成分为:1,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1.047%);并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该挥发油的抑菌和抗肿瘤...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长梗黄精水溶性挥发物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30个组分,经检索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5.297%,其主要成分为:1,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1.047%);并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该挥发油的抑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酵母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黄精 挥发油 GC—MS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安徽母草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红翠 张小平 +2 位作者 高贵宾 邓明强 王琼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68-672,共5页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安徽母草属(Lindernia)六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粒多为近球形,具3沟,表面光滑。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支持属级水平的分类。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母草属 花粉 形态学
下载PDF
牛Pbx-1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卉玲 崔群维 +3 位作者 吴国良 范睿 蔡亚非 王根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23,共7页
新基因全长cDNA序列很难获得,但电子克隆却提供了基因克隆的一种策略。利用小鼠Pbx-1基因编码序列(NM_183355)为种子序列进行电子克隆获得牛Pbx-1基因完整编码序列。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牛的Pbx-1基因的结构,密码子偏性和氨基... 新基因全长cDNA序列很难获得,但电子克隆却提供了基因克隆的一种策略。利用小鼠Pbx-1基因编码序列(NM_183355)为种子序列进行电子克隆获得牛Pbx-1基因完整编码序列。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牛的Pbx-1基因的结构,密码子偏性和氨基酸的同源性等。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1 754 bp,无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1 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7 189.5 D a,与小鼠的同源性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Pbx-1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酚酸类物质对水华藻类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庭廷 吴安平 +2 位作者 何梅 陈传平 聂刘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研究了酚酸类物质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以及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化感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0.6mmol/L,阿魏酸浓度为1.0mmol/L时,对水华鱼腥藻和蛋白核小球... 研究了酚酸类物质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以及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化感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0.6mmol/L,阿魏酸浓度为1.0mmol/L时,对水华鱼腥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的化感抑制作用较阿魏酸显著,对水华鱼腥藻的抑制作用比对蛋白核小球藻显著.其抑制作用表现为藻细胞生长量以及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下降、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增高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比活力开始时应激性升高.推测酚酸类物质化感抑制作用的机理可能与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膜脂质过氧化增加引起膜结构的破坏、细胞功能受损有关.2种酚酸类物质联合用时具有协同抑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藻类 化感作用 生长抑制 化感机制
下载PDF
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庭廷 陈传平 +2 位作者 何梅 吴安平 聂刘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研究了五种高等水生植物(黑藻、金鱼藻、水花生、茭白、空心菜)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受试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克藻效果,金鱼藻与黑藻的克藻作用最强,水花生的作用次之。克藻效果以受试植物与藻共... 研究了五种高等水生植物(黑藻、金鱼藻、水花生、茭白、空心菜)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受试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克藻效果,金鱼藻与黑藻的克藻作用最强,水花生的作用次之。克藻效果以受试植物与藻共培养最佳,其次为连续添加种植水,表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化感物质是连续释放且能迅速降解的,而黑藻干物质的浸提液所具有的克藻效应说明有些化感物质对一定温度和光照是较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水生植物 化感作用 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栅藻 生长抑制
下载PDF
脂肪酸类物质的抑藻效应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庭廷 郑春艳 +2 位作者 何梅 吴安平 聂刘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研究了17种脂肪酸对产毒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以及斜生栅藻的抑制效应,比较了脂肪酸抑藻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7种脂肪酸单独作用对研究的3种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最强.脂肪酸类物质抑藻效应与其化学... 研究了17种脂肪酸对产毒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以及斜生栅藻的抑制效应,比较了脂肪酸抑藻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7种脂肪酸单独作用对研究的3种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最强.脂肪酸类物质抑藻效应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佳,碳链越短抑藻效果越好,奇数碳脂肪酸的抑藻效果好于偶数碳脂肪酸.多种脂肪酸联合抑藻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构效关系 抑藻效应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亚油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庭廷 郑春艳 +2 位作者 何梅 吴安平 聂刘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有效利用化感物质控制水华藻类,实验探讨了亚油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亚油酸处理铜绿微囊藻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细胞外液中电导率、OD260增加;细胞O2i、MDA产生增多;SOD酶活力和比活力、谷胱甘肽-过氧... 为有效利用化感物质控制水华藻类,实验探讨了亚油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亚油酸处理铜绿微囊藻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细胞外液中电导率、OD260增加;细胞O2i、MDA产生增多;SOD酶活力和比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在前4d内应激性升高,SOD同工酶的谱带在亚油酸浓度为0.1mg/L时表达增强.在亚油酸抑藻的实验组中同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后,O2i的产生减少,藻生物量增加.因此推测亚油酸的抑藻机理可能是通过O2i的产生,引起细胞质膜的膜质过氧化,造成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并导致DNA等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从而抑制了叶绿素a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最终使藻细胞死亡与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铜绿微囊藻 抑制机理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下载PDF
濒危植物连香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静 张小平 +3 位作者 李文良 王磊 吴建勋 陈一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4,共7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连香树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香树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达到6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1 3和0.351 4;而在...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连香树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香树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达到6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1 3和0.351 4;而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6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15 6和0.173 3。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0 3,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27 3。M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生境的片断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导致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连香树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ISSR
下载PDF
珍稀植物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的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文良 张小平 +1 位作者 郝朝运 张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45-5453,共9页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属第三纪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的自然更新困难。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以了解该种自然种群更新困难的原因和机制,为其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属第三纪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的自然更新困难。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以了解该种自然种群更新困难的原因和机制,为其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经测定,连香树种子千粒重为(0.5821±0.0166)g,种子重量极轻且产量大。四唑染色法对种子生活力的测定表明有活力种子比率仅为19.8%±1.3%。种子吸胀时吸水量达种子干重的482.13%±8.54%。将种子划分为6种表面形态类型进行萌发实验,发现不同形态种子萌发率显著不同,大小适中的黄褐色饱满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1.25%±2.36%。仅用饱满种子进行萌发实验,验证主要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滤纸置床时萌发率高且有利于种子萌发整齐;种子表面可能存在促进种子萌发的物质;种子萌发对于湿度的响应最为明显,适宜的萌发湿度是20%~25%;萌发具有广泛的温度和光照适应性,除5℃萌发率降低外,10~30℃之间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随温度升高,萌发开始时间提前,萌发速率加快,幼苗活力指数增加;过弱光照不利于幼苗生长。种子萌发特性导致连香树种群自然更新困难的原因可能是:(1)虽然占有更多安全位,但小种子在竞争中处劣势;(2)生境片断化减少了种子产量也降低了种子质量;(3)较低温度条件下启动萌发有利于幼苗的物质积累,但增大了种群的风险;(4)林下光照不足使幼苗根茎生长严重失衡;(5)湿度依赖易造成爆发型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种子萌发 种子大小 湿度 温度 光照强度
下载PDF
我国特有植物青檀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晓红 张慧 +3 位作者 王德元 张莉 邵剑文 张小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892-4901,共10页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宣纸纤维来源的重要原材料,现已被列入国家Ⅲ级保护植物。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标记技术,对采自27个地理种群的628个青檀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8对引物共得到66个...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宣纸纤维来源的重要原材料,现已被列入国家Ⅲ级保护植物。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标记技术,对采自27个地理种群的628个青檀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8对引物共得到6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5.45%。分析结果表明,青檀在物种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PPB=95.45%、Ao=1.9545、Ae=1.5729、He=0.3335、I=0.4980、Hb=0.3437)。在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PPB=69.98%、Ao=1.6998、Ae=1.4449、He=0.2561、I=0.3793、Hb=0.2656)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Gst=0.23,ФST=0.25)均处于中等水平。华北地区(30°—42°N)和华南地区(22°—30°N)青檀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并不显著。古老的起源历史、较广的分布范围、异交的繁育系统、风媒种子、长命的生活史以及华南和华北地形和植被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青檀目前遗传格局的主要原因。结合叶绿体序列(cpDNA)序列的遗传结构特征对青檀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效应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庭廷 何梅 +1 位作者 吴安平 聂刘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87-1893,共7页
为了寻找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半抑制浓度(EC50)为0.42mmol·L-1;抑藻机制之一可能是对羟基苯甲酸能... 为了寻找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鲤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半抑制浓度(EC50)为0.42mmol·L-1;抑藻机制之一可能是对羟基苯甲酸能促进细胞氧自由基(O2·-)的产生,从而导致藻细胞膜结构的损伤.实验中抑藻作用最佳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0.8mmol·L-1)作用于鲤鱼后,对鲤鱼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肝脏、鳃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对羟基苯甲酸在该浓度下对鲤鱼无毒性作用.因此,对羟基苯甲酸可望被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化感作用 机制 毒理 酶活性
下载PDF
三种化感物质对水华混合藻类以及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郑春艳 张哲 +3 位作者 胡威 许文武 汪好芬 张庭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0-715,共6页
为使脂肪酸和酚酸类化感物质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实际水体水华的预防和控制,以池塘水华混合藻类以及浮游动物多刺裸腹蚤为实验对象,考察了亚油酸、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两者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油酸对池塘水华混合藻类具有极高毒,当0.... 为使脂肪酸和酚酸类化感物质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实际水体水华的预防和控制,以池塘水华混合藻类以及浮游动物多刺裸腹蚤为实验对象,考察了亚油酸、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两者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油酸对池塘水华混合藻类具有极高毒,当0.3mg/L时,对水华混合藻类的最大抑制率达到87.6%,水杨酸与对羟基苯甲酸为中毒;化感物质两两联合作用时均具有协同抑藻效应,亚油酸与水杨酸联合协同抑制作用最强;3种化感物质也从不同程度上显示出对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但亚油酸对多刺裸腹蚤属于高毒,水杨酸以及对羟基水杨酸属于低毒,3者对多刺裸腹蚤的EC50均明显大于对池塘水华混合藻类的EC50,表明了利用这3种化感物质(尤其是亚油酸)来开发生物除藻剂的巨大潜能,同时也说明在可除藻的浓度范围内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水华混合藻类 多刺裸腹蚤 毒性
下载PDF
湘鄂皖连香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文良 张小平 +6 位作者 郝朝运 吴建勋 王磊 王静 张姗姗 程东升 黄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21-3230,共10页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Zucc.)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数量与规模已非常有限。在全面踏查湖北后河、湖南壶瓶山、湖北木林子和安徽老山共4个连香树分布地的基础上,对选定区域内的连香树进行每木调查,记录株高、胸径...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Zucc.)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数量与规模已非常有限。在全面踏查湖北后河、湖南壶瓶山、湖北木林子和安徽老山共4个连香树分布地的基础上,对选定区域内的连香树进行每木调查,记录株高、胸径等指标,采用高度级和径级代替年龄的方法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对全部连香树植株进行定位,并绘制分布点图,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各种群进行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中,后河种群的年龄结构连续且呈明显的纺锤型,种群处于衰退之中,而其它3个种群无完整的年龄结构,已完全衰退。后河种群在16m以下尺度呈随机分布,16m以上各尺度下均为集群分布。其它种群在个别尺度下呈集群分布,绝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分析认为,生境异质性是导致后河种群在大尺度上呈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环境条件相似、种子均匀散布等原因造就了后河种群在小尺度上的随机分布。其它3个种群衰退程度加剧,使得连香树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度,其成因可能是萌发对于环境要求的极端苛刻、有限的林窗、种间竞争以及生境条件的恶化等。最后对连香树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C.japonicum) Programita软件 点格局分析 种群结构
下载PDF
九华山黄精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表征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庭廷 胡威 +2 位作者 汪好芬 冉颖霞 郑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8-51,共4页
采用传统方法、酶法、超声波提取以及酶法辅助超声等多种手段对九华山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并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与交联葡聚糖分子筛法等对多糖进行纯化、分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法等对多糖的构型和组成... 采用传统方法、酶法、超声波提取以及酶法辅助超声等多种手段对九华山多花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并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与交联葡聚糖分子筛法等对多糖进行纯化、分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法等对多糖的构型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以超声提取方法最佳,多糖得率最高;多糖为杂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12,其组成为果糖:葡萄糖=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分离纯化 化学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