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国家基金管理水平 促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以新疆畜牧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晓梅 武坚 +1 位作者 秦荣艳 马文戈 《农业科技管理》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文章以新疆畜牧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为例,阐述了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本情况和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其在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依托单位的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做好平时储... 文章以新疆畜牧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为例,阐述了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本情况和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其在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依托单位的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做好平时储备和提供适当的科研种子基金帮助等加强新疆畜牧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管理工作 主要做法 创新发展 建议
下载PDF
2021—2022年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超 沈朝建 +6 位作者 魏玉荣 张祯涛 王玉英 张毅 何微 黄克和 薛峰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2021—2022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 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2021—2022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0.0155(95%CI:0.0118~0.0228);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牛的风险值为0.0338(95%CI:0.0225~0.0493)。提示:在进行牛羊调运时,做好启运前的产地检疫和到达后的隔离检疫可降低赤羽病传入的风险。本研究为降低赤羽病传入山东省的风险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定量风险评估 调运 隔离检疫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3
作者 魏婕 张妤 +2 位作者 米晓云 魏玉荣 郑文新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以测定,致使临床选药困难,用药依从性差。因此,目前该病防控缺乏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对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策】目前有效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缺乏针对性强的商业化市售疫苗。根据目前抗病育种研究,可以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培育新抗病绵羊品种。【结论】疫苗防控是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但由于流行病原无交叉保护性,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新疆羊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培育抗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绵羊新品种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毒力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棉花秸秆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凯泽 么铮铮 +1 位作者 吐尔洪·努尔 吐尔逊江·艾依旦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54,共18页
棉花秸秆(棉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是1种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研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的成功利用方式难以在棉秆上直接重现,而传统的棉秆... 棉花秸秆(棉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是1种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研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的成功利用方式难以在棉秆上直接重现,而传统的棉秆处理和应用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加强棉秆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提高棉秆综合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棉秆在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面的利用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棉秆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棉花秸秆 预处理 综合利用 再生能源
下载PDF
基于集约化养殖企业生产需求的团队式兽医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马雪连 李泽龙 +5 位作者 马志刚 孙亚伟 李娜 钟旗 苏战强 姚刚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为推动兽医专业学位领域的新农科教育改革,有效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推进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评价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为推动兽医专业学位领域的新农科教育改革,有效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推进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评价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与畜牧企业开展基于校企联合的团队式兽医硕士培养模式实践。实践证明,该模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可以切实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兽医硕士
下载PDF
驴疥癣病原分析、诊断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艾力西热·买买提 海力且木·买买提依明 +2 位作者 孟肖潇 托乎提·阿吉德 肖海霞 《草食家畜》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驴疥癣的病理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驴疥癣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通过观察患疥癣驴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运用ELISA检测和PCR技术...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驴疥癣的病理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驴疥癣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通过观察患疥癣驴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运用ELISA检测和PCR技术对驴疥癣病原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不同药物及局部使用杀螨剂的疗效。【结果】驴疥癣由多种螨类引起,表现出病原的临床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精确度。阿维菌素类药物、硫磺剂和二硫化硒类药物对多种螨均显示出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应与环境卫生管理、免疫力提高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可有效遏制癣的蔓延。【结论】驴疥癣的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一整套的诊断技术、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和全面的虫害管理措施。通过深入研究疥癣的致病机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全面评估,能显著提升防治驴疥癣病的效果,为兽医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疥癣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防治策略 兽医实践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某鹅场鹅群细菌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雪梅 肖海侠 +4 位作者 张毅 郑佳玉 米晓云 佟盼盼 苏战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3,136,137,共7页
为了调查新疆和田地区鹅群发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试验以和田地区某鹅场5740只雏鹅为研究对象,连续21 d记录鹅群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鹅临床症状,死亡鹅病理变化,采集病死鹅的内脏样品29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特异性引... 为了调查新疆和田地区鹅群发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试验以和田地区某鹅场5740只雏鹅为研究对象,连续21 d记录鹅群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鹅临床症状,死亡鹅病理变化,采集病死鹅的内脏样品29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菌株种类。结果表明:鹅群总发病率为95.73%,总死亡率为73.87%;主要临床症状共有7种,分别为腹泻、神经症状、腹泻合并神经症状、口鼻流血、眼睛变白并肿胀、头部肿大、关节肿胀;病理变化有9种,分别为肝脏肿大、淤血,肝脏发黄,肝脏上有白点,肝脏上有白色节结,心周炎和肝周炎,尿酸盐沉积,腺胃乳头出血,腹水,肠道出血;从296份内脏样品中共分离得到240株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0%(222/296)、4.4%(13/296)和1.7%(5/296),混合感染率为2.4%(7/296)。说明该鹅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淤血为主,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病情况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下载PDF
羊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汪阳 刘文锴 +2 位作者 张凌 金映红 夏俊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132,共7页
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羊常见多发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其中A型和D型是Pm最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巴氏杆菌病患羊临床症状以高热、肺炎、顽固性腹泻、关节炎、精神沉郁、高死亡率... 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羊常见多发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其中A型和D型是Pm最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巴氏杆菌病患羊临床症状以高热、肺炎、顽固性腹泻、关节炎、精神沉郁、高死亡率等为主,是当前致哺乳期羔羊死亡的最主要疫病,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巴氏杆菌病的深入研究及报道甚少。本文对羊巴氏杆菌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病 血清型 流行病学 诊断 疫苗
下载PDF
蓝舌病新疆分离株VP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一步法RT-PCR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马晓菁 谷文喜 +5 位作者 叶锋 刘帅 刘丽娅 谢彩云 钟旗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59,共7页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 【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t比对,用软件MEGA 5.0分析序列差异,根据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保守序列,运用软件Oligo6.0设计引物,对蓝舌病新疆分离株S7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编码VP7蛋白S7基因序列与哈尔滨报道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较高为89.64%,与中国云南报道BTV-29型分离株、蒙古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分别为87.49%和87.39%;与德国BTV分离株S7基因片段相似度为80.70%,其余均无同源性序列。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序列与4条同源序列间存在26处核苷酸差异,9处氨基酸差异。【结论】建立的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S7基因片段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BTV中国新疆分离株扩增获得目的条带,该方法的敏感性为4.0×10^(3)copies/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VP7蛋白 RT-PCR
下载PDF
牛羊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的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刘丽娅 剡文亮 +8 位作者 曹瑞 叶锋 马晓菁 谷文喜 赵江山 张子荣 宋洁 李岩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63-2070,共8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清。【结果】建立了NH-AGID方法,检测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自然感染阳性动物检测敏感性低于80%,对排菌动物的检测敏感性高于90%,检出布病阳性抗体的阈值高于RBT。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17.8%,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2.3%;非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40.9%,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4.8%。【结论】应用NH-AGID方法可鉴别区分免疫地区牛、羊布病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检出NH抗体动物处于布鲁氏菌活动期或排菌期为布病感染动物,应及时剔除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 诊断
下载PDF
新时期乡镇林下养鸡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11
作者 铁鑫 喀迪尔丁·艾尔肯 +1 位作者 张俊瑜 高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该文对新时期乡镇林下养鸡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乡镇林下养鸡产业存在生产效益低、市场营销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管... 该文对新时期乡镇林下养鸡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乡镇林下养鸡产业存在生产效益低、市场营销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管理规范,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同时,应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乡镇林下养鸡产业有望实现良性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林下养鸡产业 发展
下载PDF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家瑞 剡文亮 +6 位作者 易新萍 马晓菁 叶锋 宋洁 李岩 张力 张旭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免疫犊牛的抗体变化,使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点眼和皮下接种两种方式免疫3~6月龄母犊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免疫犊牛的抗体变化,使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点眼和皮下接种两种方式免疫3~6月龄母犊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结果表明,首次试验中在免疫24周除点眼10亿组和皮下接种50亿组外的其他免疫组均能检出SAT阳性结果。第二次试验中皮下免疫50亿组在免疫3周的SAT检测阳性率达到84.21%,在免疫25周之后的SAT检测均为阴性;两个点眼免疫组在免疫12周初次检出持续抗体阳性,至免疫52周抗体阳性率为4.54%~9.09%。可以得出,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大剂量免疫犊牛后可能会干扰后期布病检疫结果的判定,A19-△VirB12疫苗50亿CFU/mL皮下免疫犊牛后具有免疫原性较好和抗体转阴时间较早的优势。点眼免疫组检出抗体时间晚,现缺乏针对前期该疫苗细胞免疫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 阳性率 抗体变化
下载PDF
健康安格斯犊牛与IBRV感染犊牛鼻腔菌群变化比较
13
作者 易鹏飞 孙磊 +5 位作者 马亚楠 马雪连 李娜 孙亚伟 钟旗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1月龄安格斯犊牛,采集犊牛鼻拭子,进行IBRV PCR检测,依据PCR检测结果,随机选取单纯IBRV阳性犊牛(P组)和IBRV阴性且无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健康犊牛(N组)各10头,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选择V3和V4可变区使用Illumina平台对鼻腔菌群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分析两组犊牛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牛场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共计922头,犊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2%(922/11 215);其中死亡98头,病死率为10.6%(98/922)。样品IBRV检出率为22.0%(50/227)。与N组犊牛鼻腔菌群分类单元数相比,P组犊牛在门、纲、目、科水平上呈极显著增加(P<0.01),且属水平也呈增加趋势(P=0.056)。Alpha多样性显示,P组犊牛鼻腔菌群均匀度(Pielou_e)和覆盖度(Goods_coverage)指数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Beta多样性中P组犊牛鼻腔菌群结构与N组犊牛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和菌属差异性显示,P组犊牛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极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1),绿弯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丰度极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1);P组犊牛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丰度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5),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P组犊牛在MetaCyc代谢通路中存在9条代谢通路变化,在KEGG代谢通路丰度预测中存在7条代谢通路变化,主要和参与合成,炎性反应标志物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相关。此外,两组间鼻腔菌群在细胞功能、物质运输、分解和合成代谢以及疾病发生等预测功能方面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呼吸道症状病牛群中IBRV感染和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犊牛感染IBRV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安格斯肉牛 犊牛 鼻腔菌群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流产布鲁氏菌疫苗A19-ΔVirB12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易新萍 谷文喜 +6 位作者 吴冬玲 李延涛 马晓菁 叶锋 刘丽娅 薛晶 钟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6-840,共5页
目的为了开发布鲁氏菌病新型标记疫苗,对流产布鲁氏菌A19-ΔVirB12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以亲本A19菌株为参照,对A19-ΔVirB12突变株的菌落形态、生物学特性、毒力、遗传稳定性、免疫原性进行实验比较。结果 A19-ΔVirB12突变株形... 目的为了开发布鲁氏菌病新型标记疫苗,对流产布鲁氏菌A19-ΔVirB12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以亲本A19菌株为参照,对A19-ΔVirB12突变株的菌落形态、生物学特性、毒力、遗传稳定性、免疫原性进行实验比较。结果 A19-ΔVirB12突变株形态及生化特性同亲本株A19基本一致,其毒力弱于A19。A19-ΔVirB12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良好且与A19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结论流产布鲁氏菌A19-ΔVirB12株毒力较低、遗传性状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可作为新型动物布鲁氏菌病标记疫苗研制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布鲁氏菌 A19-ΔVirB12突变株 稳定性 毒力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甲氧西林敏感和耐甲氧西林菌株演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登峰 段新华 +4 位作者 吴建勇 杨学云 李建军 李娜 王治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6-1425,共10页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对确定的12株MSSA和MRSA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SCCmec基因型分型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54株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分别为88.8%、81.5%、88.9%、90.7%、92.6%、94.4%、79.6%、63.0%和70.4%。其中,对所测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5.6%,对5种以上耐药的占85.2%,6株(11.1%)对头孢西丁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株的药敏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MRSA对10种抗生素耐药;6株MSSA菌中,新疆分离株对2~4种抗生素耐药,其它省区分离株对7种以上抗菌素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均检出ermC和tetK基因;6株MRSA中均检出aac(6′)/aph(2″)基因,5株检出tetM基因,4株检出aph(3′)-Ⅲ基因;6株MSSA均未检出aac(6′)/aph(2″)和aph(3′)-Ⅲ,4株检出tetM基因。用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显示,5株为SCCmec IV,1株未能分型;12株菌的MLST分型发现,所有菌株分为ST50、ST965、ST6、ST97和ST9序列型。经eBURST v3分析,MRSA分布在CC7、CC4、CC21和CC9四个克隆复合群(CCs)中,MSSA分布在CC7和CC32克隆复合群中。以上研究表明,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耐药严重,且表现多重耐药;MRSA基因型以SCCmec IV为主。对牛源SCCmec IV型MRSA与同型人源MRSA的耐药谱分析发现有较大差异,推测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的耐药基因可能插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导致耐药基因在不同菌株间传播。根据ST97中有MSSA和MRSA以及牛源MRSA与人源MRSA的MLST比较,确认我国牛源MRSA是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由来源于不同克隆复合群的MSSA获得SCCmecIV而产生,推测同一克隆株MRSA的扩散并不是MRSA大范围出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基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分型 多位点测序分型
下载PDF
几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范伟兴 钟旗 +3 位作者 何倩倪 吴冬玲 蔡一飞 赵智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3,共3页
疑似布病感染的牛场采集牛奶和全血进行细菌分离,采集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iELISA、cELISA进行抗体检测;采集免疫牛场和部分免疫羊场血清430份进行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RBT抗原比对实验,并且选择特异性最高厂... 疑似布病感染的牛场采集牛奶和全血进行细菌分离,采集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iELISA、cELISA进行抗体检测;采集免疫牛场和部分免疫羊场血清430份进行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RBT抗原比对实验,并且选择特异性最高厂家的RBT抗原与SAT、iELISA和cELISA同时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4个厂家生产的RBT抗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RBT和SAT与加拿大布病参考实验室提供的iELISA和c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一致率较高,但前两者均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在布病检疫时可选择特异性好的RBT抗原进行初筛,阳性结果用iELISA或cELISA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IELISA CELISA SAT RBT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与链球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一霖 王燕 +4 位作者 梁纤纤 郭明强 樊晓慧 夏俊 苏战强 《草食家畜》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选取肺炎克雷伯菌KP-Khe基因和链球菌EF-Tu基因保守片段,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PCR反应体系,摸索其特异性、最佳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细菌核...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选取肺炎克雷伯菌KP-Khe基因和链球菌EF-Tu基因保守片段,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PCR反应体系,摸索其特异性、最佳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细菌核酸浓度,并通过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出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的489bp和197bp的特异性片段,最适退火温度为58℃、最适引物浓度为12ng/µL、最适模板浓度为3ng/µL。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对15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2份样品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呈阳性,1份样品检测出链球菌呈阳性,与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技术,可为临床诊断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及混合感染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链球菌 双重PCR
下载PDF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18
作者 邵白新月 马亚楠 +9 位作者 史雪妍 周渝新 乔献琦 马雪连 孙亚伟 王锡波 王金泉 钟旗 李娜 姚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4,共5页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牛场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该场1659头成年母牛发病信息,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试验、体细胞计数法与视诊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牛场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该场1659头成年母牛发病信息,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试验、体细胞计数法与视诊相结合的方法,对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进行抽样诊断,并采集抽检奶牛的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其血液生理指标。调查发现,临床型乳房炎全年总发病率为42.20%,其中,1月份发病率(6.03%)最高,4月份发病率(1.27%)最低。产奶量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028,P<0.05),自第3胎后,胎次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r=-0.015,P<0.05)。隐性乳房炎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降低(P<0.05),临床型乳房炎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极显著降低(P<0.01)。调查表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季节、产奶量、胎次密切相关,调查结果可为奶牛场乳房炎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发病率 影响因素 血液生理学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及其肠道菌群变化
19
作者 杨作斌 史晋成 +7 位作者 马紫薇 陈如龙 舒展 李鑫 王金泉 钟旗 马雪连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20-4734,共15页
旨在比较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选择8头健康新生犊牛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H),再选择具有临床腹泻症状的新生犊牛24头,经腹泻相关病原检测,16头... 旨在比较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选择8头健康新生犊牛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H),再选择具有临床腹泻症状的新生犊牛24头,经腹泻相关病原检测,16头无腹泻相关病原感染的腹泻犊牛分为无特异病原腹泻组(Diarrhea,D),8头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的腹泻犊牛作为STEC腹泻组(STEC-Diarrhea,SD)。各组犊牛平均日龄为(14.8±6.1)d。通过腹泻病原和腹泻症状筛查选择供体犊牛并制备粪菌液,口服粪菌液(每头250 mL,含40 g单一供体粪便)治疗腹泻犊牛,根据布里斯托粪便分型法(Bristol Stool Scale,BSS)评估治疗有效性。治疗后D组犊牛命名为无特异病原腹泻治疗组(FMT-D),SD组犊牛为STEC腹泻治疗组(FMT-SD)。记录治愈天数和日增重,测定犊牛生理常值、血常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采集各组犊牛直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经FMT治疗,D组和SD组犊牛的布里斯托粪便分型分别从6~7型极显著下降为4~5型(P<0.0001),下降后的分型值与H组无差异(P>0.05)。FMT-D组和FMT-SD组的平均治愈天数(4.9和4.4)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50 d,FMT-D组的犊牛日增重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FMT-SD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H组(P<0.05)。D组和SD组犊牛血液IL-1β、IL-6和IL-10浓度极显著高于H组(P<0.01),经FMT治疗后均下降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极显著低于H组(P<0.001),且D组IL-22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均上升,与H组水平无差异(P>0.05)。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上升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结构β多样性与H组差异极显著(P<0.001),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H组(P<0.001),志贺菌属、Tyzzerella和栖粪杆菌属、[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丁酸球菌属和柯林斯氏菌属、梭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经过FMT治疗,上述菌门和菌属相对丰度均下降至H组水平。而D组和SD组犊牛的Muribaculaceae、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鼠肠单胞菌属、Clostridia_UCG_014、Subdoligranulum和布雷兹纳克氏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H组(P<0.01)。经过FMT治疗,上述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上升且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FMT对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的犊牛腹泻均有显著治疗效果。FMT治疗显著降低了腹泻犊牛肠道菌群中具有致病性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增加了潜在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趋向健康,犊牛免疫功能显著增强。FMT治疗可能对犊牛的增重和生长产生长期有益影响。但FMT对这两种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的恢复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腹泻 粪菌移植 效果评价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安格斯牛场犊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20
作者 马紫薇 马学军 +9 位作者 马亚楠 孙亚伟 吾买尔江·牙合甫 邵白新月 杨作斌 王选艺 王梦娇 钟旗 马雪连 姚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8-2197,共10页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集20份组织样品及6份圈舍粪土样品,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型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FTG液体培养基中出现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在绵羊血平皿上长出具有典型的双溶血环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2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0株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8.46%。经毒素基因分型鉴定,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9株,检出率为90.0%,D型产气荚膜梭菌1株,检出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卡那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0.0%;对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为50.0%,而其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氟苯尼考及多西环素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bla 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0%;bla SHV、qnrA和aac(6′)-Ⅰb-c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0.0%(2/10)、10.0%(1/10)和20.0%(2/10);未检出bla CTX-M和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喀什地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以A型为主,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试验结果可为后期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犊牛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