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腺病毒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艳 彭璇 +5 位作者 朱薿 陈清宙 陈文 罗凡 冯勇 侯炜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黄酮类化合物(FLC)体外抑制腺病毒(AdV)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LC分别作用于AdV复制周期的3个阶段的抗病毒作用。结果:FLC可在...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黄酮类化合物(FLC)体外抑制腺病毒(AdV)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LC分别作用于AdV复制周期的3个阶段的抗病毒作用。结果:FLC可在病毒感染后通过抗病毒生物合成方式抑制AdV增殖,其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和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6.83mg/L,15.46mg/L,且FLC在1.25-40mg/L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其抗病毒作用越明显,病毒抑制率最高达84.31%,治疗指数为7.56。但研究未发现FLC具有抗病毒吸附和直接杀伤病毒的作用。结论:FLC体外可通过抗病毒生物合成的方式明显抑制AdV在人喉癌细胞(HEp-2)中的增殖。FLC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抗腺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黄酮类 腺病毒 抗病毒作用
原文传递
神经免疫、毒品滥用和神经艾滋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筱钧 李宁 侯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从人群总体感染和风险来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注射器未消毒及不安全性行为[1],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增加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冰毒和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可使人异常兴奋,产生欣快感,增强性欲望,极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和群... 从人群总体感染和风险来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注射器未消毒及不安全性行为[1],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增加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冰毒和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可使人异常兴奋,产生欣快感,增强性欲望,极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和群体淫乱,也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1]。人们很早就推测,滥用毒品是HIV感染的重要辅助因素,HIV感染和毒品滥用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2-3]。但由于存在吸毒人群的登记制度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神经免疫 HIV感染率 艾滋病 不安全性行为 共用注射器 滥用人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猴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5
3
作者 牟晓丽 侯炜 陈述亮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27-131,168,共6页
猴痘(MPX)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因分离于1958年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发热和痘疹的猕猴体内而得名。猴痘早期散发于中、西非洲人烟稀少的雨林地带,后多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近年来,西非和中非人类感染猴痘病... 猴痘(MPX)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因分离于1958年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发热和痘疹的猕猴体内而得名。猴痘早期散发于中、西非洲人烟稀少的雨林地带,后多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近年来,西非和中非人类感染猴痘病例的频率和地理分布有所增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发热和全身不适,伴以皮肤出疹,但不易与天花、轻型水痘鉴别。除猴子外,其他灵长类动物和啮齿动物都可感染猴痘病毒。本综述旨在对猴痘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病毒感染后的诊断、治疗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为积极防范和应对猴痘病毒的流行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痘病毒 猴痘 猴痘病毒 新发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