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3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译棉铃虫病毒基因的科学家——记武汉病毒研究所青年学术带头人陈新文研究员
1
作者 尚纳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年第5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武汉病毒研究所 青年学术带头人 陈新文 棉铃虫 病毒基因
下载PDF
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蛋白Gag-Pol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国锋 李聪宜 +1 位作者 王虹 张文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6-1163,共8页
Gag-Pol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重要结构蛋白之一,其组成成分包含了HIV的基本骨架蛋白和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功能酶,目前以Gag-Pol上不同的功能区为靶点开发的抑制剂包括衣壳(CA)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 Gag-Pol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重要结构蛋白之一,其组成成分包含了HIV的基本骨架蛋白和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功能酶,目前以Gag-Pol上不同的功能区为靶点开发的抑制剂包括衣壳(CA)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等。CA抑制剂通过抑制CA的成熟或者破坏CA的组装进而影响HIV复制。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酶对切割位点CA-间隔多肽1(SP1)的切割,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模仿逆转录底物,阻断HIV的逆转录过程,整合酶抑制剂通过靶向整合酶活性中心—锌指结构影响整合酶活性。本文总结了针对HIV Gag-Pol蛋白的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已批准上市成药的用法用量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联合用药和针对HIV Gag-pol蛋白的新型抑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型病毒 Gag-Pol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 逆转录酶抑制剂 整合酶抑制剂 成熟抑制剂
下载PDF
人干扰素α1b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琳琳 王晓波 +3 位作者 苏畅 张廷辉 刘玉林 刘景会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3期222-232,共11页
目的:评价人干扰素(interferon,IFN)α1b体外广谱抗呼吸道病毒的药效。方法:采用CPE(细胞病变)法检测IFNα1b和阳性对照药对MDCK、U937、LLC-MK2、Hep-2、Vero E6、BHK-21、RD、A549细胞的毒性;采用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法检测IFNα1b对... 目的:评价人干扰素(interferon,IFN)α1b体外广谱抗呼吸道病毒的药效。方法:采用CPE(细胞病变)法检测IFNα1b和阳性对照药对MDCK、U937、LLC-MK2、Hep-2、Vero E6、BHK-21、RD、A549细胞的毒性;采用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法检测IFNα1b对流感病毒株CIV-H1N1/CNIC-1909(H1N1)、A/kansas/14/2017(NYMCX-327)(H3N2)和B/Maryland/15/2016(NYMCBX-69A)的抑制效果;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法检测IFNα1b对A型流感病毒株(H1N1,A/PuertoRico/8/1934)及引起的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检测IFNα1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A2)的抑制效果以及对人副流感病毒(HPIV3)的抑制效果;采用CPE法检测IFNα1b对登革2型(DENV-2)病毒的抑制效果、检测IFNα1b对EV71病毒的抑制效果、检测IFNα1b对人类腺病毒3型病毒株(AdV3)和人类腺病毒5型病毒株(AdV5)的抑制效果。采用空斑法检测IFNα1b对人类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抑制效果。结果:IFNα1b对MDCK细胞的CC 50值为479572 U·mL^(-1),抑制H1N1的EC 50为4265 U·mL^(-1),选择指数(SI)为112.44,抑制H3N2的EC 50为101950 U·mL^(-1),SI为4.70,抑制B型流感病毒的EC 50为18240 U·mL^(-1),SI为18.50;IFNα1b对U937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H1N1病毒的EC 50为37897 U·mL^(-1),SI为大于2.64,抑制炎症因子IP-10的EC 50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炎症因子IL-8的EC 50为大于100000 U·mL^(-1);IFNα1b和对LLC-MK2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 U·mL^(-1),抑制HPIV3病毒的EC 50为3.92 U·mL^(-1);IFNα1b对Hep 2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RSV病毒的EC 50为1661 U·mL^(-1),SI为大于60.2;IFNα1b对Vero E6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500 U·mL^(-1);IFNα1b对BHK-21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 U·mL^(-1),抑制DENV-2病毒的EC 50为0.90 U·mL^(-1),SI为大于111.11;IFNα1b对RD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EV71病毒的EC 50为大于100000 U·mL^(-1);IFNα1b对A549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AdV3病毒的EC 50为100000 U·mL^(-1),抑制AdV5病毒的EC 50为100000 U·mL^(-1);IFNα1b对Vero细胞的CC 50值为大于100000 U·mL^(-1),抑制HSV-1病毒的EC 50为6898 U·mL^(-1),SI为大于14.5。结论:在体外细胞水平上,IFNα1b对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B型流感病毒、RSV病毒、DENV-2病毒、HPIV3病毒、HSV-1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对EV71病毒、AdV3病毒和AdV5病毒无抑制作用,IFNα1b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α1b 体外 药效学 呼吸道病毒
下载PDF
人类肠道病毒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晓涵 杨佳新 +2 位作者 唐煜斌 倪福顺 魏伟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12-27,共16页
自1908年脊髓灰质炎病毒被鉴定以来,已发现超百种肠道病毒致病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新生儿败血症样疾病、无菌性脑炎、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诸如EV-A71和EVD68等肠道病毒趋于全球化... 自1908年脊髓灰质炎病毒被鉴定以来,已发现超百种肠道病毒致病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新生儿败血症样疾病、无菌性脑炎、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诸如EV-A71和EVD68等肠道病毒趋于全球化周期性流行,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当前针对肠道病毒的防控手段仍然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深入探究肠道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开发高效、安全、广谱的抗肠道病毒药物提供新靶点与新思路。本文通过对肠道病毒的分类、流行病学、结构、生命周期、病毒蛋白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并发症致病机制与临床治疗以及动物感染模型的确立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旨在为肠道病毒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肠道病毒的药物研发与疫苗储备库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病毒-宿主互作 动物模型 临床症状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一种吡唑并吡啶酮类衍生物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李银燕 姜琳瑞 +3 位作者 陈至烜 梁锦龙 何晓雪 杨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14-921,共8页
目的探究3-(4-氯苯基)-1,4-二苯基-1,4,5,7-四氢-6H-吡唑并[3,4-b]吡啶-6-酮(以下简称为J1)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利用感染性SARS-... 目的探究3-(4-氯苯基)-1,4-二苯基-1,4,5,7-四氢-6H-吡唑并[3,4-b]吡啶-6-酮(以下简称为J1)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利用感染性SARS-CoV-2和人冠状病毒OC43(HCoV-OC43)检测化合物J1的抗冠状病毒活性。采用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和时间点加药实验检测J1抑制SARS-CoV-2病毒感染靶细胞的作用阶段。通过S蛋白介导的细胞融合抑制实验检测J1是否通过阻止病毒膜融合而抑制SARS-CoV-2的进入。采用SPR实验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J1与SARS-CoV-2 S蛋白的作用。结果J1对Vero-E6、ACE2/293T和HRT18细胞的毒性较小,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均大于100μmol·L^(-1)。J1能显著抑制SARS-CoV-2原始株和Delta变异株的活性,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07μmol·L^(-1)和221μmol·L^(-1)。此外,J1可抑制HCoV-OC43病毒的感染,显著减少NP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1通过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力与SARS-CoV-2 S蛋白活性位点稳定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J1可抑制SARS-CoV-2病毒进入靶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7μmol·L^(-1)。J1浓度依赖性抑制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膜融合,SPR实验证实J1与S蛋白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吡唑并吡啶酮类衍生物J1通过靶向S蛋白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S 蛋白 抗冠状病毒药物 小分子化合物 进入抑制剂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病毒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与基因组及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炜 陈延 +1 位作者 柯丽华 蔡宜权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4-49,43,共7页
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具廿面体对称结构,由双层衣壳组成,直径为72nm。外层衣壳上的子粒为中空型,分为五邻体和六邻体。五邻体直径11nm,中心孔径6nm。六邻体直径12.... 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武汉南湖株的精细结构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具廿面体对称结构,由双层衣壳组成,直径为72nm。外层衣壳上的子粒为中空型,分为五邻体和六邻体。五邻体直径11nm,中心孔径6nm。六邻体直径12.6nm,中心孔径7.5nm。内层衣壳直径50nm,其上附着有长7.5nm、内径6.4nm、外径10.7nm的圆柱形钉状物.病毒基因组为dsRNA分段基因组,由11个片段组成,分为4组,分子量分别是:2.75×10~?d、2.40×10~?d、2.34×10~?d、1.35×10~?d、1.32×10~?d、1.26×10~?d、0.93×10~?d、0.81×10~?d、0.71×10~?d、0.58×10~?d、0.56×10~?d。病毒多肽组份有11个。分别是VP130(VP表示病毒多肽。130为分子量,即130×10~3d,下同)、VP120、VP113、VP107、VP75、VP65、VP60、VP52、VP42,VP39和VP31,其中VP130、VP120、VP60、VP39和VP31为多肽的主要组份。病毒的内层衣壳具有6个多肽组份,分别是VP130、VP120、VP113、VP107、VP75、和VP39,主要组份是VP130、VP120和VP39.外层衣壳所特有的多肽是VP65、VP60、VP52、VP42和VP31.我们认为草鱼出血病病毒武汉南湖株是呼肠孤病毒科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病毒 出血病 精细结构 基因组
下载PDF
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艳兵 颜振敏 +2 位作者 谢荔岩 林奇英 谢联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6-1101,共6页
天然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蛋白、核酸和糖类。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关于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抗病毒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侵染、对植物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干扰和抑... 天然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蛋白、核酸和糖类。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关于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抗病毒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侵染、对植物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干扰和抑制作用、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反应等,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大分子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E6E7和TPA协同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沈忠英 蔡维佳 +5 位作者 沈健 许锦阶 岑山 滕智平 胡智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7AAV同孵育2小时,在加有10%小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培养和传代,形成永生化细胞株,即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汕头株(SHEE)。实验分两组:一组SHEE细胞在传代至第5和13代时,两次在培养基中加入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5ng/ml,每次诱导2周,所获得的细胞株称为人胚食管上皮癌细胞汕头株1号(SHEEC1);另一组SHEE细胞培养条件相同,未加TPA,为对照组。细胞转化的形态表型由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35mm软琼脂培养皿接种103细胞(第20代),每组5碟,计算集落形成率;裸鼠皮下接种106细胞检测致瘤性;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检测HPV18E6E7。结果表明: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指数(PIx),SHEEC1组(45%)高于SHEE组(34%);高倍体细胞数,S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 人胚食管 上皮细胞 HPV18E6E7 TPA
下载PDF
桑寄生乙醇提取物抗柯萨奇病毒B_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志洁 杨占秋 +2 位作者 黄铁牛 文莉 刘焱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目的 :为研制抗柯萨奇病毒B3 (CVB3 )新药 ,观察了桑寄生乙醇提取物不同部分抗CVB3 药效。方法 :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 ,用空斑减数实验检测了抗CVB3 药效。结果 :在HEp 2细胞系统中 ,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B)对CVB3 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 目的 :为研制抗柯萨奇病毒B3 (CVB3 )新药 ,观察了桑寄生乙醇提取物不同部分抗CVB3 药效。方法 :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 ,用空斑减数实验检测了抗CVB3 药效。结果 :在HEp 2细胞系统中 ,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B)对CVB3 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ED50 为 2 .32 ,0 .2 4,1.91μg·ml-1。正丁醇萃取部分 (C)的相应数值分别为 1.44 ,2 .0 6 ,3.70 μg·ml-1。病毒唑对CVB3 增殖抑制的ED50 为 7.5 5 μg·ml-1。结论 :桑寄生B部分对CVB3 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治疗指数 (TI)为 2 2 .6 ,2 19,2 7.5 ,C部分的相应TI为 115 ,16 5 ,2 1.6。病毒唑对CVB3 增殖抑制的TI为 38,数值相近。桑寄生B ,C部分抗CVB3 作用值得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考 CVB3 乙醇提取物 抗病毒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诺达病毒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钱冬 石正丽 +3 位作者 曹铮 刘问 张叔勇 Bonami J R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7-461,共5页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24nm的球形病毒颗粒,无囊膜,此外还观察到大小为14nm的病毒粒子;采用Trizol试剂对病毒进行了核酸提取,电泳结果发现有4条核酸条带,分别为3.0kb、1.3kb、0.8kb、0.75kb,对RNA核酸酶、S1核酸酶敏感,对DNA酶抵抗,为单链RNA病毒。用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探针可与提纯核酸及病虾样品匀浆液反应,Southern杂交表明3.0kb、1.3kb条带分别属于诺达病毒的RNA1和RNA2。对不同的发病样品进行了核酸电泳,4个典型症状的样品均存在诺达病毒条带,2个样品还存在小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诺达病毒是引起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主要病原。14nm小病毒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肌肉白浊病 诺达病毒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症(EDS_(76))病毒的研究Ⅱ.GC^2株蛋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怡珊 李天宪 +3 位作者 冯锋 赵林 姜平 张振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GC2株提纯后经SDS-PAGE分析得到13条多肽,分子量范围从112000~18000道尔顿,GC2株抗原与标准株比较为同一抗原性.
关键词 病毒 蛋白多肽 抗原性 鸡病 减蛋综合症
下载PDF
藻类病毒研究40年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以军 裴达 +1 位作者 石正丽 程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水体的丰富多样,以及"水华"和"赤潮"的严重爆发,我国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病毒 噬藻体 藻病毒 有害藻类水华
下载PDF
多角体蛋白的结构多样性和杆状病毒的进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子夜 齐义鹏 +1 位作者 王家旺 黄永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4-25,共12页
在测定Ls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并推导出多角体蛋白氨基酸顺序的基础上,与22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氨基酸变异曲线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推测出一个模式多角体蛋白(MPh)氨基酸顺序;用PROSI... 在测定Ls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并推导出多角体蛋白氨基酸顺序的基础上,与22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氨基酸变异曲线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推测出一个模式多角体蛋白(MPh)氨基酸顺序;用PROSIS软件对MPh及其它5种代表性病毒的多角体蛋白进行了氨基酸亲水性分析,还对24种多角体蛋白的二级结构作出了推测,指出了特征性结构区与氨基酸高变区、亲水区多样性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多角体蛋白间氨基酸顺序最大同源性分析,绘制了23种杆状病毒的系统进化树,进一步讨论了MPh氨基酸顺序的典型性及多角体蛋白所体现的杆状病毒多样性和宿主依赖性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毒 杆状病毒 多角体蛋白 结构多样性 进化
下载PDF
大青叶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方建国 胡娅 +2 位作者 汤杰 王文清 杨占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体外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对Hep-2细... 目的: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体外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对Hep-2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初步探讨抗病毒机制.选择体外抗病毒活性较强的部位,观察其对HSV-Ⅰ脑炎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综合评价其抗病毒活性.结果:大青叶Ⅱ~Ⅴ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除Ⅲ,Ⅴ部位外,其余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Ⅳ部位能显著降低HSV-Ⅰ脑炎小鼠死亡率.结论:大青叶Ⅳ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HSV-Ⅰ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抗病毒研究
下载PDF
臭椿和鸦胆子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沈建国 张正坤 +2 位作者 吴祖建 谢联辉 林奇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臭椿和鸦胆子的抗植物病毒作用。方法: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局部枯斑法测定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TMV侵染的抑制作用;叶碟法研究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抗TMV增殖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2种... 目的:研究臭椿和鸦胆子的抗植物病毒作用。方法: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局部枯斑法测定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TMV侵染的抑制作用;叶碟法研究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抗TMV增殖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臭椿和鸦胆子提取物不仅能有效抑制TMV侵染,而且对TMV的增殖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烟草花叶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臭椿和鸦胆子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显著,在抗植物病毒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 鸦胆子 烟草花叶病毒 抗病毒
下载PDF
黄芪多种成分抗人疱疹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洁 黄铁牛 +3 位作者 刘焱文 鲁遂荣 杨占秋 方学韫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为了开发利用黄芪的抗病毒性质 ,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 :我们以阿昔洛韦 (ACV)为阳性对照 ,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 ,观察了黄芪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抗HSV药效。结果 :在Hep - 2细胞系统中 ,ACV对HSV ... 目的 :为了开发利用黄芪的抗病毒性质 ,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 :我们以阿昔洛韦 (ACV)为阳性对照 ,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 ,观察了黄芪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抗HSV药效。结果 :在Hep - 2细胞系统中 ,ACV对HSV - 1HS - 1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ED5 0为 30 .83ug/ml,16 .0 4ug/ml,2 0 .0 4ug/ml;对HSV - 2 333株的相应ED5 0为 16 .45ug/ml,18.6 2ug/ml,10 .85ug/ml.黄芪总皂苷对HSV - 1HS - 1株相应ED5 0为 1.6 8ug/ml,1.72ug/ml,1.95ug/ml;对HSV - 2 333株相应ED5 0为 1.73ug/ml,2 .70ug/ml,2 .74ug/ml.黄芪总多糖对HSV - 1HS - 1株的相应ED5 0为4.0 3ug/ml,5 .33ug/ml,4.90ug/ml;对HSV - 2 333株相应ED5 0为 6 .0 4ug/ml,5 .43ug/ml,7.5 0ug/ml.黄芪总黄酮对HSV - 1HS - 1株的相应ED5 0为 4.95ug/ml,2 .75ug/ml,3.49ug/ml;对HSV - 2 333株的相应ED5 0为 3.5 6ug/ml,3.93ug/ml,6 .2 7ug/m。 结论 :黄芪总皂苷对HSV - 1的治疗指数 (TI)为ACV的 4.4,2 .4,2 .5倍 ;对HSV - 2的治疗指数为ACV的 2 .3,1.0 ,1.6倍。总多糖对HSV - 1的治疗指数为ACV的 10 .3,4.1,5 .5倍 ;对HSV - 2的治疗指数为ACV的 3.7,2 .7,3.3倍。总黄酮的治疗指数与ACV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实验研究 黄芪总皂苷 黄芪总多糖 黄芪总黄酮 抗病毒 人疱疹病毒
下载PDF
4种药用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巧玲 杨占秋 +2 位作者 陈科力 刘建军 肖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叶委陵菜、异叶蛇葡萄、蛇葡萄及细叶卷柏提取物对培养细胞的毒性、抗柯萨奇病毒 B3(CVB3)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4种药... 目的:研究三叶委陵菜、异叶蛇葡萄、蛇葡萄及细叶卷柏提取物对培养细胞的毒性、抗柯萨奇病毒 B3(CVB3)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4种药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7.2, 8.1, 8.7, 12.4μg·ml-1。三叶委陵菜、异叶蛇葡萄、细叶卷柏可直接杀伤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52, 1.21, 0.53μg·m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14, 6.7, 23;蛇葡萄、细叶卷柏可阻止病毒的吸附,IC50分别为0.56, 0.51μg·ml-1,TI分别为16, 23。药物不能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结论:4种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CVB3的作用;但是同时对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抗病毒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三叶委陵菜 异叶蛇葡萄 蛇葡萄 细叶卷柏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及其对病毒结构蛋白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梁米芳 宋干 +2 位作者 杭长寿 李德新 邱慧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本文运用放射免疫沉淀法(RIP)、Western-blot及ELSA夹心法,对一组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L99株、C4株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特性鉴定,其中4株McAb针对糖蛋白G2,29株针对核壳蛋白(NP),1株针对糖蛋白G1和NP。微量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 本文运用放射免疫沉淀法(RIP)、Western-blot及ELSA夹心法,对一组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L99株、C4株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特性鉴定,其中4株McAb针对糖蛋白G2,29株针对核壳蛋白(NP),1株针对糖蛋白G1和NP。微量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分析表明,虽绝大多数抗NP McAb既无中和活性亦无HI活性,但有1株例外。具有明显的中和活性和HI活性,提示EHFV核壳蛋白上可能存在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决定簇。2株抗G2 McAb具有较高的HI活性,1株抗G2 McAb有较低的中和活性和较高的HI活性,另一株抗G2 McAb仅具有中和活性,表明EHFV糖蛋白G2上存在独立的中和与血凝抗原决定簇,也可能存在具有中和、血凝双重功能的决定簇。竞争ELISA分析显示。G2蛋白上某些中和位点和血凝位点虽然独立分布,但在某一区域可能相当靠近或有部分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FV 单克隆抗体 结构蛋白
下载PDF
石榴皮抗Ⅱ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杰 詹炳炎 +1 位作者 姚学军 徐艳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37,共4页
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观察了石榴皮抗Ⅱ型生殖器疱疹病毒(HSV-2)作用。体外石榴皮提取液具有多环节的抗HSV-2活性,尤以直接灭活和阻碍HSV-2吸附效果明显。石榴皮栓剂经阴道内预防性用药,能防止HSV-... 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观察了石榴皮抗Ⅱ型生殖器疱疹病毒(HSV-2)作用。体外石榴皮提取液具有多环节的抗HSV-2活性,尤以直接灭活和阻碍HSV-2吸附效果明显。石榴皮栓剂经阴道内预防性用药,能防止HSV-2感染的发生,小剂量石榴皮栓剂(50mg)可减轻临床损害,阴道内病毒分泌减少,血清抗体滴度降低。大剂量石榴皮栓剂(100mg)则能完全抑制HSV-2感染,且PCR检测未发现潜伏HSV-2DNA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HSV-2 抗病毒作用 Ⅱ型生殖器疱疹病毒 药理学 PCR检测 空斑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任贵方 阮薇琴 +7 位作者 田淑芳 梅雅芳 阮力 杨安道 杨芙蓉 王申 王秀平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使用本研究室以前构造的双拷贝乙肝病毒重组DNA质粒pSV_2DHBR2-32经改造构成pSV_2DHBR1-32。用此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经克隆、选择、加压增殖建立7个高产HBs-Ag的细胞系,其中首选B43对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的结果说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使用本研究室以前构造的双拷贝乙肝病毒重组DNA质粒pSV_2DHBR2-32经改造构成pSV_2DHBR1-32。用此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经克隆、选择、加压增殖建立7个高产HBs-Ag的细胞系,其中首选B43对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的结果说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无致瘤性,遗传稳定,纯度满意,核酸杂交试验说明该细胞是整合型,每个细胞约有200个左右的S基因拷贝,转瓶培养研究B43细胞分泌HBsAg的最佳条件为转瓶容积4升,表面积1300cm^2,细胞长成单层后换维持液150ml,其后每48小时收、换液1次,在36℃每小时8转,连续收液60天左右, 每升收液最高产HBsAg为7.5mg。此细胞可用作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的候选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主蛋白基因 转基因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