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建伟 周利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研究①组和研究②组,各30例。研...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研究①组和研究②组,各30例。研究①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研究②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辅助常规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Lanza评分、胃黏膜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结果研究②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研究①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4水平均升高,IL-17、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②组IL-4水平高于研究①组,IL-17、TNF-α水平低于研究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SRS、Lanza评分及PGE_(2)水平均降低,且研究②组低于研究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辅以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修复消化道黏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脾胃虚寒证 胃肠道症状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润民 王润青 王丽霞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8年第7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加脑脊液置换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脑脊液置换。结果:治疗组治愈...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加脑脊液置换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脑脊液置换。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0%,总有效率83.3%,无变化、恶化和病死率16.7%;对照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63.3%,无变化、恶化和病死率3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查CT示脑实质内血肿全部吸收时间,治疗组为7日~46日,平均23日,对照组为15日~70日,平均50日,脑实质内血肿吸收速度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活血化瘀 脑出血 治疗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茯苓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伟 周利渊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茯苓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98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胶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茯苓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98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胶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茯苓泽泻汤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眩晕状态量表、中医证候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茯苓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上扰型眩晕 穴位贴敷 茯苓泽泻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39例
4
作者 韩清纯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肝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祛脂护肝汤 活血 西药治疗 配合 疗效
下载PDF
益肾定眩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晓玉 李雅楠 梁晓彦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分析益肾定眩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2020-12我院确诊118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定眩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均连续治疗28d。治疗前... 目的:分析益肾定眩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2020-12我院确诊118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定眩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均连续治疗28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检测并记录两组的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28d后,两组症状评分均升高,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且观察组症状评分以及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定眩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CIV较单独采用耳穴压豆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帮助患者主要症状缓解,加快其动脉血流速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耳穴压豆 益肾定眩汤 症状评分 动脉血流变化
下载PDF
温阳消肿汤辅治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亚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771-772,共2页
目的:观察温阳消肿汤辅治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温阳消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TNF-α、BU... 目的:观察温阳消肿汤辅治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温阳消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TNF-α、BUN、SCr、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低、AL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温阳消肿汤辅治NS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温阳消肿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7
作者 范晓玉 李雅楠 梁晓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1985-1986,共2页
目的:观察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7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观察组加用芒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 目的:观察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7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用养阴通痹解痉汤,观察组加用芒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中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多(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多(P<0.05)。结论:养阴通痹解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痉挛 养阴通痹解痉汤 芒针针刺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加味心悸汤治疗心阳不足湿欲化热型心悸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亚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心悸汤治疗心阳不足湿欲化热型心悸的疗效。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心悸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4h心电图心率、平均心... 目的:观察加味心悸汤治疗心阳不足湿欲化热型心悸的疗效。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心悸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4h心电图心率、平均心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胸痛、乏力、自汗、畏寒肢冷等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心悸汤治疗心阳不足湿欲化热型心悸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心阳不足湿欲化热型 加味心悸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