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梅 杨隆茵 杨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127-2129,共3页
目的:研究外阴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免疫组化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发生在外阴的39例鲍文氏病、34例鲍文样丘疹病和32例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鲍文氏病属于原位癌而鲍文样丘疹病可视为良性病变。p2... 目的:研究外阴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免疫组化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发生在外阴的39例鲍文氏病、34例鲍文样丘疹病和32例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鲍文氏病属于原位癌而鲍文样丘疹病可视为良性病变。p27在鲍文样丘疹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鲍文氏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P<0.01)。Ki 67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P<0.05)。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可以评估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恶性潜能,并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文氏病 鲍文样丘疹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诊断女性生殖道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杨隆茵 李文博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6期5488-5489,共2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发病原因主要是HPV感染,据报道每年25岁以下的妇女HPV感染率为2.3%,其中0.03%感染者将发展成CINIII和宫颈浸润癌。HPV感染使该病患者年轻化,使宫颈癌发...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发病原因主要是HPV感染,据报道每年25岁以下的妇女HPV感染率为2.3%,其中0.03%感染者将发展成CINIII和宫颈浸润癌。HPV感染使该病患者年轻化,使宫颈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发现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女性 生殖道 肿瘤 非肿瘤
下载PDF
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曲福杰 潘立明 孙抒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30例腺瘤、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yclinD1和CD1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结直肠... [目的]探讨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30例腺瘤、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yclinD1和CD1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结直肠组织明显增高(P<0.01).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结直肠癌中不同(P<0.01),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有淋巴结转移组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增高(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CyclinD1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P<0.01).CD15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分化程度较低的结直肠癌中明显增高(P<0.01),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有淋巴结转移组CD15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增高(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D15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P<0.01).CyclinD1和CD15蛋白的共同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离原发灶较远处转移、临床Dukes分期有相关性.[结论]CyclinD1和CD15蛋白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检测CyclinD1和CD1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蛋白表达 细胞周期素D1 粒细胞相关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