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吴文革
张健美
+5 位作者
周永进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严文学
高尚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以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中籼稻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4年在安徽省凤台、包河、白湖、庐江等地,以常规毯苗机插为对照,对钵苗机插水稻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具有播种量低,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栽...
以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中籼稻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4年在安徽省凤台、包河、白湖、庐江等地,以常规毯苗机插为对照,对钵苗机插水稻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具有播种量低,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栽后返青活棵快,分蘖发生早,群体茎蘖苗消长平稳,成穗率高等优点;每穗粒数与群体颖花量显著增加,产量构成协调。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定量,为探索安徽水稻种植机械化新模式,促使农机与农艺更好结合,加速安徽水稻机插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育机插
秧苗素质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永进
吴文革
+5 位作者
严文学
王松洋
周陶竹
王斌
许有尊
陈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常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在钵育摆栽条件下,设置每丛2苗、3苗、4苗3个处理,研究不同丛基本苗数对钵苗摆栽常规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以完善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后机插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栽后缓苗期...
以常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在钵育摆栽条件下,设置每丛2苗、3苗、4苗3个处理,研究不同丛基本苗数对钵苗摆栽常规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以完善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后机插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栽后缓苗期短,新分蘖增加快,够苗及到达高峰苗期时间短;每丛3~4苗时群体结构合理,中后期群体LAI及物质积累能力较高,群体成穗多,进而促进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改粳
钵苗摆栽
丛基本苗数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文革
周永进
+8 位作者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7-1434,共8页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吴文革
张健美
周永进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严文学
高尚勤
机构
安徽省
农业
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
农业
机械
技术
推广总站
凤台县水稻良种场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8
2011BAD16B06
+3 种基金
2012BAD04B09)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
安徽农科院创新团队(11C0101)
文摘
以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中籼稻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4年在安徽省凤台、包河、白湖、庐江等地,以常规毯苗机插为对照,对钵苗机插水稻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具有播种量低,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栽后返青活棵快,分蘖发生早,群体茎蘖苗消长平稳,成穗率高等优点;每穗粒数与群体颖花量显著增加,产量构成协调。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定量,为探索安徽水稻种植机械化新模式,促使农机与农艺更好结合,加速安徽水稻机插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钵育机插
秧苗素质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Keywords
rice
bowl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seedling qualit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永进
吴文革
严文学
王松洋
周陶竹
王斌
许有尊
陈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6-3
2013BAD07B08
+4 种基金
2012BAD04B09-2)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102
20143038)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
安徽农科院创新团队(11C0101)
文摘
以常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在钵育摆栽条件下,设置每丛2苗、3苗、4苗3个处理,研究不同丛基本苗数对钵苗摆栽常规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以完善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后机插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栽后缓苗期短,新分蘖增加快,够苗及到达高峰苗期时间短;每丛3~4苗时群体结构合理,中后期群体LAI及物质积累能力较高,群体成穗多,进而促进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籼改粳
钵苗摆栽
丛基本苗数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Keywords
indica rice to japonica rice
bowl transplanted
basic seedling number
LAI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yield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文革
周永进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机构
安徽省
农业
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
农业
机械
技术
推广总站
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7-143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8)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102)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
文摘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形成
Keywords
middle-season Indica hybrid rice
pot-seedling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yield formation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吴文革
张健美
周永进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严文学
高尚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
周永进
吴文革
严文学
王松洋
周陶竹
王斌
许有尊
陈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吴文革
周永进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