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时期中国的生活机会:生计、尊重、权利与风险 被引量:3
1
作者 费立民 陆远(译) 《中国研究》 2008年第1期169-186,共18页
在观察影响人们生活的核心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新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并力图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与国家角色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工作机会的。阶级反映了变化着的生活机会,往往作为讨论社会... 在观察影响人们生活的核心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新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并力图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与国家角色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工作机会的。阶级反映了变化着的生活机会,往往作为讨论社会变迁时的核心因素。我们不仅从这个概念出发来理解新的机遇的范围,同时也可以理解这些新的机遇何以被操控于特殊的社会群体,从而深化了社会差异、固化了阶层界限,同时又造成了社会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机会 阶级 尊重 风险 生计
下载PDF
粮食安全、城市化与中国的社会稳定
2
作者 费立民 周雷 《中国研究》 2011年第1期186-214,共29页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改革期间,中国的发展都受到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率和生产的社会组织几种因素的制约.改革及其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维护食品保障,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可耕地的减少,其中还涉及环境退化,以及新饮食习惯...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改革期间,中国的发展都受到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率和生产的社会组织几种因素的制约.改革及其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维护食品保障,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可耕地的减少,其中还涉及环境退化,以及新饮食习惯对粮食生产的制约.通过分析中国的全球化影响,这种制度性轨迹以及过程在全球化视角中得到进一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政策城市化
下载PDF
《史记》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宗杰 余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7,共8页
通过司马迁《史记》叙事范式探讨,意在为困扰西方人类学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迪,具体包括:以文本而非客观事实为对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识论方式、"述而不作"通过裁剪与实录呈现文化原生态、以"行... 通过司马迁《史记》叙事范式探讨,意在为困扰西方人类学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迪,具体包括:以文本而非客观事实为对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识论方式、"述而不作"通过裁剪与实录呈现文化原生态、以"行事深切著明"为特点的超概念深度描述,以及"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多声部情节植入。这一本土叙述范式是反观西方民族志表述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学研究为保持中国文化原生态不被错误表征和歪曲解释的重要前提。在经过一系列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和人类学本土化的讨论后,本文意在开始构建基于几千年传统的中国本土人类学叙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危机 司马迁 民族志 叙事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