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再报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凯 杨华球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2期9-12,共4页
酶是一切生物化学过程的催化剂。土壤中进行的一切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如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等,均与土壤酶有关。因此,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愈来愈被国内外土壤科技工作者所重视。本... 酶是一切生物化学过程的催化剂。土壤中进行的一切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如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等,均与土壤酶有关。因此,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愈来愈被国内外土壤科技工作者所重视。本文根据几年来,对土壤酶的研究资料,仅就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在《百泉农专学报》80年第一期初报的基础上,阐述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氮素营养的相关性;土壤脲酶活性与作物生育的协调性;土壤脲酶活性与作物产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脲酶活性 生物化学过程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氮素 水解氮 玉米地 百泉 旱地土壤 科技工作者
下载PDF
百农3217小麦灌浆规律及其影响粒重主要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光正 朱明哲 +1 位作者 天士杰 胡瑞法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2期1-8,共8页
百农3217在豫北地区开花至成熟为35—37天,籽粒干重增长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方程,籽粒形成期为9—10天,积累干重占总干重的14.6—17%。灌浆期为21—22天,积累干重占总干重的71.6—82.1%,是干物质增长的高峰期。成熟期4—5天,积累干重... 百农3217在豫北地区开花至成熟为35—37天,籽粒干重增长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方程,籽粒形成期为9—10天,积累干重占总干重的14.6—17%。灌浆期为21—22天,积累干重占总干重的71.6—82.1%,是干物质增长的高峰期。成熟期4—5天,积累干重占总干重的2.9—11.5%,蜡熟期干重达高峰,为收获适期。高温干旱对灌浆不利。在高产田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不如穗粒数作用大,提高千粒重,应运用增施底肥,氮磷配合,适期早播,减少播量,培育冬发壮苗,早春深中耕,拔节后追肥,浇好灌浆水等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灌浆 总干重 豫北地区 蜡熟期 播量 亩穗数 花后 籽粒发育 适期早播 粒数
下载PDF
百农3217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其统计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光正 朱明哲 +2 位作者 王士杰 胡瑞法 菇振刚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1期1-9,共9页
百农3217在河南省推广面积已达1800余万亩,增产幅度较大.为了摸清其高产田分蘖成穗规律,寻求恰当的分蘖动态指标,以实现高产田合理群体,进一步提高产量.通过三年对高产栽培大田群体生态条件下的分蘖变化的观察,结合1976~1982年六年来全... 百农3217在河南省推广面积已达1800余万亩,增产幅度较大.为了摸清其高产田分蘖成穗规律,寻求恰当的分蘖动态指标,以实现高产田合理群体,进一步提高产量.通过三年对高产栽培大田群体生态条件下的分蘖变化的观察,结合1976~1982年六年来全省63个试点对百农3217不同密度和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分蘖动态的调查与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成穗 亩穗数 亩基本苗 高产栽培 统计分析 单株成穗 单株穗数 穗部性状 穗粒重 粒数
下载PDF
玉米花粉自交系的培育及其性状遗传
4
作者 徐龙珠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利用玉米杂交种的花药培养获得玉米花粉纯系的技术,并调查了花粉纯系H_1、H_2、H_3代形态特征。H_1代变异类型较多,H_2代株间整齐一致,H_3代与H_2代相似也比较整齐。验证了通过玉米花培可以迅速获得玉米纯系,花培有可能成为... 本文阐述了利用玉米杂交种的花药培养获得玉米花粉纯系的技术,并调查了花粉纯系H_1、H_2、H_3代形态特征。H_1代变异类型较多,H_2代株间整齐一致,H_3代与H_2代相似也比较整齐。验证了通过玉米花培可以迅速获得玉米纯系,花培有可能成为玉米自交系培育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粉 花培 性状遗传 花药培养 花粉植株 综合品种 雄穗 纯合体 变异类型 减数分裂
下载PDF
玉米穗分化时期与营养、生殖器官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5
作者 魏永超 朱庆升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2期36-43,共8页
根据玉米穗分化进程,采用不同耕作措施,是进行田间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玉米穗分化时期,过去采用镜验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但作起来比较麻烦。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设备(如显微镜、解剖镜等)。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广泛开展了... 根据玉米穗分化进程,采用不同耕作措施,是进行田间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玉米穗分化时期,过去采用镜验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但作起来比较麻烦。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设备(如显微镜、解剖镜等)。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广泛开展了玉米穗分化进程与外部形态关系的研究,从中找出了玉米穗分化进程与主要营养、生殖器官的相关性或同伸关系。以数量化形态指标,来判断穗分化的不同时期。现将研究概况及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 穗分化 形态指标 生殖器官 主要营养 叶龄 分化期 解剖镜 外界环境条件 耕作措施
下载PDF
棉花纤维经济性状在棉株上空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致民 万受琴 潘继珍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棉株上不同部位,即不同果枝与果节的棉纤维所具有的经济性状的空间分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主体长度、强度、细度、断裂长度和成熟度等的指标.通过测定,探索其分布规律.为农业生产提高产量与品质,为育种家们的选种、... 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棉株上不同部位,即不同果枝与果节的棉纤维所具有的经济性状的空间分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主体长度、强度、细度、断裂长度和成熟度等的指标.通过测定,探索其分布规律.为农业生产提高产量与品质,为育种家们的选种、品质考察及材料利用的准确性,提供比较确切的理论依据,以便促进棉花栽培和育种事业的发展.也为探讨品质的提高,寻找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 经济性状 棉花栽培 果节 鲁棉一号 断裂长度 成熟度 主体长度 材料利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叶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严竞平 魏永超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1期21-25,共5页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不同节位的叶片由于叶面积、功能期、光合势等各不相同,所以光合产物也差别很大;同时,各叶片在茎秆上着生位置的高低不同,所以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影响也不相同。研究玉米植株不同...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不同节位的叶片由于叶面积、功能期、光合势等各不相同,所以光合产物也差别很大;同时,各叶片在茎秆上着生位置的高低不同,所以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影响也不相同。研究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叶片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功能,提供了玉米田间管理在不同生育时期主攻某层次叶片的理论依据,在生产上采取措施,扩大叶面积,延长功能期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 光合势 功能期 产量形成 生育时期 叶面积 光合产物 雌穗 生物学特性 果穗性状
下载PDF
行内植株分布均匀度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永光 张维城 姚新明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2期16-21,共6页
麦苗在田间的布局状况是合理密植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布局状况是由行距大小和植株在行内分布状况两种因素决定的。通常,行距大小可以根据地力肥瘦,肥水条件好环,品种特性等情况确定,并且完全受人所控制。而植株在行内的分布状况则由于... 麦苗在田间的布局状况是合理密植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布局状况是由行距大小和植株在行内分布状况两种因素决定的。通常,行距大小可以根据地力肥瘦,肥水条件好环,品种特性等情况确定,并且完全受人所控制。而植株在行内的分布状况则由于整地质量、土壤墒情、播种方式、播种用的工具和动力的种类等因素的不同,常造成非均匀分布状态,特别是在整地质量较差,不用机播的情况下麦株在行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质量 肥水条件 播种方式 品种特性 均匀度 倒二叶 亩穗数 基础肥力 旗叶 光能利用
下载PDF
关于棉铃内部几项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致民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2期30-35,共6页
单个棉铃内部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材料十分稀少。为了向选种和良种繁育事业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我们选择棉花新品种鲁棉一号作为研究对象,于1980年在学校试验田,进行了低群体下的单株观察,并对棉铃内部单粒籽棉重量,单籽著生纤维重量,... 单个棉铃内部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材料十分稀少。为了向选种和良种繁育事业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我们选择棉花新品种鲁棉一号作为研究对象,于1980年在学校试验田,进行了低群体下的单株观察,并对棉铃内部单粒籽棉重量,单籽著生纤维重量,单粒种子重量和单粒纤维长度几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求得了较好的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 棉花新品种 鲁棉一号 性状指标 种子重量 内部经济 纤维长度 绒长 成铃 果枝数
下载PDF
葡萄抗冻生理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兴才 卜芸华 +2 位作者 陈新建 徐海斌 王爱芳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了研究低温对葡萄体内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探索有关植物抗冻性的基本规律,以及及鉴别不同品种抗冻性差异,本试验以“白羽”、“玫瑰香”、“巨峰”、“皇后”为材料,自八二年元月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每十五天采样一次共分六次,测定其... 为了研究低温对葡萄体内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探索有关植物抗冻性的基本规律,以及及鉴别不同品种抗冻性差异,本试验以“白羽”、“玫瑰香”、“巨峰”、“皇后”为材料,自八二年元月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每十五天采样一次共分六次,测定其枝芽内可溶性糖含量,枝蔓内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细胞膜透性,类脂肪脂酸不饱和程度等。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自由水束缚水比例,以及类脂中的脂肪酸不饱和程度在低温下所显示出的动态曲线相吻合。结果为白羽抗冻性较强。尽管细胞导透性的变化动态较紊乱,但在最低温度时的细胞膜透性仍以白羽较小。因此,在所测试的四个品种中,白羽抗寒性最强。作者初步认为上述几项生理指标,可作为抗寒性研究的“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 抗寒性 束缚水含量 生理生化变化 白羽 类脂 生理指标 细胞膜透性 动态曲线 抗寒力
下载PDF
气肥CO_2的应用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兴才 卜芸华 +3 位作者 朱寿龄 陈新建 董树贵 王善芝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2期18-23,共6页
通常作物生长的小气候中CO_2的农度还不到300ppm,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CO_2的亏缺,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给作物增施CO_2气肥的研究.通过六年在蔬菜保护地(塑料大棚)的试验研究,基本解决了两个方... 通常作物生长的小气候中CO_2的农度还不到300ppm,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CO_2的亏缺,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给作物增施CO_2气肥的研究.通过六年在蔬菜保护地(塑料大棚)的试验研究,基本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证明在塑料大棚内适量增施CO_2(800—1200ppm)提高产量的可行性(如黄瓜多点试验平均增产47.3%)并探索出一套使用办法和一些规律.二是廉价地解决了CO_2的来源.本试验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工业废盐酸或废硫酸和取之不尽的碳酸钙作用产生,或收工业废气压缩在气罐中备用.具有投资小,操作简便,收益大的特点,据1983年计算经济效益为投资的52.6倍是广大蔬菜区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肥 CO2 塑料大棚 蔬菜保护地 作物产量 多点试验 限制因子 气罐 试验研究 工业废气
下载PDF
冬小麦吸肥特点的研究
12
作者 卓名贵 郝中源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1期15-22,共8页
冬小麦吸肥规律的研究是为小麦高产科学用肥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这项研究具有生产的现实意义。我们于1978—1980两个年度,进行了小麦六个品种(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的吸肥规律试验。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鞘 颖壳 籽实 氮素 冬麦 氮磷钾比例 小麦高产 孕穗期 返青期 越冬期 生育期 拔节期 灌浆期
下载PDF
高产夏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基础
13
作者 魏永超 严竞平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1期1-8,共8页
高产玉米的合理群体结构,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本文从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和光合生产率等方面,研究了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指标。同时对影响光合效率的因子,如光照强度、 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作了必要的... 高产玉米的合理群体结构,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本文从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和光合生产率等方面,研究了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指标。同时对影响光合效率的因子,如光照强度、 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测定,为玉米合理群体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势 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指数 光合生产率 净同化率 生物指标 叶绿素含量 玉米 生理基础 群体结构 群体组成
下载PDF
低群体棉株经济性状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14
作者 马致民 侯振秀 王新峰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1期23-29,共7页
棉株经济性状的空间分布,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摸清其规律,将为棉花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对棉花育种事业的发展,将能发挥较大的推动作用。查国内外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研究起来比较复杂,二是试验手段要... 棉株经济性状的空间分布,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摸清其规律,将为棉花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对棉花育种事业的发展,将能发挥较大的推动作用。查国内外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研究起来比较复杂,二是试验手段要求严格,如不认真对待,就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我们仅就高水肥2000株群体条件下,对棉株上纤维长度、衣分%、棉铃重量和种子重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认真地测定,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将为选种材料的鉴定、比较和亲本材料的利用,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株 主茎 纤维 棉铃 棉桃 衣分率 果枝 果节 空间分布规律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提高大面积玉米制种产量综合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张维城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根据对大面积玉米制种田种子产量的调查,提出了造成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与增产的途径。指出,除了与提高大田玉米产量类同的措施以外,增加母本雌穗结实率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实现“遇”(指父本散粉期与母本抽丝期相... 本文根据对大面积玉米制种田种子产量的调查,提出了造成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与增产的途径。指出,除了与提高大田玉米产量类同的措施以外,增加母本雌穗结实率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实现“遇”(指父本散粉期与母本抽丝期相遇);“足”(父本要有足够数量的受精能力强的花粉);“长”(指适当延长父本散粉期)。此外,在基本不降低母本雌穗结实率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母、父本行数比也是增产途径之一。 本文还根据试验与调查资料从1、父母本错期标准;2、增加父本花粉量;3、延长父本散粉期;4、增加母父本行数比;5、调节花期气象因素;6、人工辅助授粉;7、其它增产措施等7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制种产量的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本花粉量 结实率 制种田 制种产量 雌穗 亲本组合 人工辅助授粉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玉米主要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报告
16
作者 魏永超 严竞平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2期1-6,共6页
玉米器官建成及生长发育到最后形成产量都与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合理的栽培措施有直接关系.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器官的生长发育良好,产量就高.摸清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对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程度,以及导致减产的生理因素,对指导玉米... 玉米器官建成及生长发育到最后形成产量都与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合理的栽培措施有直接关系.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器官的生长发育良好,产量就高.摸清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对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程度,以及导致减产的生理因素,对指导玉米生产有现实意义.外界环境条件是综合因素,错综复杂,营养条件只能是一个方面.作者只研究了矿质元素中N素营养与玉米主要器官生长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界环境条件 氮素营养 生长发育 试验报告 矿质元素 喇叭口期 籽粒发育 分化期 蜡熟期 乳熟期
下载PDF
略论作物氮磷钾营养的适宜配合比例
17
作者 卓名贵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1期80-84,共5页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养分,而且还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施用肥料中氮磷钾营养物质比例失调或叫养分失调,则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表现产量不高,品质不好,肥料利用率降低.
关键词 磷钾 氮磷钾养分 生长发育需要 配合比例 肥料利用率 比例失调 增产效果 发育不良 营养物质 氮磷钾比例
下载PDF
群体中棉株个体动态规律的研究
18
作者 马致民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高产棉田的合理结构,创造适宜的生产模式,我们选择了目前推广的棉花良种——鲁棉一号和豫棉一号,在3000——4000株群体和上中等地力条件下,对个体生长的动态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这些结果,将为进一步探... 为了研究高产棉田的合理结构,创造适宜的生产模式,我们选择了目前推广的棉花良种——鲁棉一号和豫棉一号,在3000——4000株群体和上中等地力条件下,对个体生长的动态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这些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高产的合理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 材料与方法 1981年,我们选择了黄河中下游和河南省推广的棉花优良品种鲁棉一号和豫棉一号为研究对象,于4月20日播种,4月30日出苗,7月30日打顶,11月初拨柴,田间行株距配置为2.6×0.7(尺),密度为3296株。地力基础为,亩施基肥8000斤(优质圈肥)。追肥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棉 鲁棉一号 动态规律 高产棉田 棉花良种 地力条件 上中等 蕾期 增长量 花铃期
下载PDF
试论作物最佳施肥量
19
作者 卓明贵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了确定最佳施肥量,许多国家提出了各种不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①作物吸收量和营养诊断.②土壤测定.③农田肥料试验.现分述于下:
关键词 肥料试验 土壤测定 营养诊断 养分量 推荐施肥量 收获物 磷钾 肥料效应 耕作条件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河南省作物布局优化方案的探讨
20
作者 杨怀森 宋留轩 王公占 《百泉农专学报》 1982年第2期13-18,共6页
我省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兼有南北之长,作物种类繁多。属多宜性地区。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甘薯、谷子、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如何合理搭配各种作物,才能... 我省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兼有南北之长,作物种类繁多。属多宜性地区。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甘薯、谷子、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如何合理搭配各种作物,才能取得最大经济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是我省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建国三十三年来,我省作物布局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调整作物布局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近年来,许多专家对全省作物布局提出了很多调整意见。但这些意见,大多是定性的,尚缺乏定量研究。不一定是作物布局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布局 光热资源 农业生产 最佳方案 北亚热带 定量研究 暖温带 作物面积 作物种类 播种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