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背景下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1
作者
韩继伟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3-58,共6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非常阶段,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和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在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相伴而生的当下,作为处于参政议政以及...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非常阶段,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和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在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相伴而生的当下,作为处于参政议政以及监督地位的民主党派,在履行好自身的维护执政党执政地位、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同时,还要坚守其高于政党自身基本目标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民主党派
参政党
社会责任
历史使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色精神当代价值阐释
2
作者
韩继伟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年第4期25-29,48,共6页
1989年前的百色起义,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组织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
1989年前的百色起义,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组织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阐释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右江革命根据地
当代
精神
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工农红军
武装夺取政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雍乾时期西南边疆交通开发述议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亚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8期123-127,共5页
雍乾两朝是清代西南边疆交通开发的鼎盛时期。雍乾两朝为尽西南之地利、通商旅、裕兵民,拟开发西南边疆的交通线路,但因受土司阻隔,不得不缓待。改土归流后清廷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通开发事宜,水陆并举,更着重于水路,以昆明为中心,先后拓...
雍乾两朝是清代西南边疆交通开发的鼎盛时期。雍乾两朝为尽西南之地利、通商旅、裕兵民,拟开发西南边疆的交通线路,但因受土司阻隔,不得不缓待。改土归流后清廷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通开发事宜,水陆并举,更着重于水路,以昆明为中心,先后拓修了云南至广西、贵州、四川以及云南内部滇西、滇南等方向的道路,基本达到了清廷经略西南边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
乾隆
西南边疆
交通开发
改土归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4
作者
韩继伟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
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变迁,既是在敌强我弱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种策略体现,亦是在日本占有我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大片国土的战略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正是这一过渡措施,既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又奠定了中国的抗...
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变迁,既是在敌强我弱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种策略体现,亦是在日本占有我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大片国土的战略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正是这一过渡措施,既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又奠定了中国的抗战格局,并为战时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搞学问”的安全场所,这些知识分子以“纸”和“笔”为武器,以“讲台”为战场,呼吁抗日救亡,开展文化救国。随着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和平建国方案成为泡影,国共两党不得不在战场上一决高低。在此背景下,以“第三力量”自居的知识分子,在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南交通
道路变迁
“第三力量”
政治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战时西南边疆交通建设和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5
作者
韩继伟
《抗战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6-37,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为争夺中国国际战略交通线实施着一场以国运相赌的博弈,在“断”与“通”博弈中,国际援华通道先后经过多次筑建和变更。战时西南边疆的道路筑建和交通变迁是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权力的地方化...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为争夺中国国际战略交通线实施着一场以国运相赌的博弈,在“断”与“通”博弈中,国际援华通道先后经过多次筑建和变更。战时西南边疆的道路筑建和交通变迁是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权力的地方化表象,鉴于西南边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与“路”相关的集体情感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所以战时西南边疆各民族认同的强弱与边疆道路筑建和交通变迁的效应密切相关,对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南边疆
交通变迁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背景下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1
作者
韩继伟
机构
广西
百色
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
学院
广西
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红色文化
研究
会广西工作委员会
出处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3-58,共6页
文摘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非常阶段,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和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在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相伴而生的当下,作为处于参政议政以及监督地位的民主党派,在履行好自身的维护执政党执政地位、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同时,还要坚守其高于政党自身基本目标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
新时期
民主党派
参政党
社会责任
历史使命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色精神当代价值阐释
2
作者
韩继伟
机构
百色
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
学院
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红色文化
研究
会广西工作委员会
出处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年第4期25-29,48,共6页
文摘
1989年前的百色起义,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组织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思想。
关键词
价值阐释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右江革命根据地
当代
精神
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工农红军
武装夺取政权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雍乾时期西南边疆交通开发述议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亚辉
机构
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8期123-12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清代西南边疆民族政策研究”(14YJA850007)。
文摘
雍乾两朝是清代西南边疆交通开发的鼎盛时期。雍乾两朝为尽西南之地利、通商旅、裕兵民,拟开发西南边疆的交通线路,但因受土司阻隔,不得不缓待。改土归流后清廷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通开发事宜,水陆并举,更着重于水路,以昆明为中心,先后拓修了云南至广西、贵州、四川以及云南内部滇西、滇南等方向的道路,基本达到了清廷经略西南边疆的目的。
关键词
雍正
乾隆
西南边疆
交通开发
改土归流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4
作者
韩继伟
机构
百色
学院
人文与公共管理
学院
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民盟广西区委教育委员会
中国红色文化
研究
会广西工作委员会
出处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二维互动研究(1931-1945)”(16XZS0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变迁,既是在敌强我弱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种策略体现,亦是在日本占有我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大片国土的战略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正是这一过渡措施,既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又奠定了中国的抗战格局,并为战时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搞学问”的安全场所,这些知识分子以“纸”和“笔”为武器,以“讲台”为战场,呼吁抗日救亡,开展文化救国。随着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和平建国方案成为泡影,国共两党不得不在战场上一决高低。在此背景下,以“第三力量”自居的知识分子,在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南交通
道路变迁
“第三力量”
政治选择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战时西南边疆交通建设和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5
作者
韩继伟
机构
百色
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
学院
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抗战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6-3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二维互动研究(1931—1945)”(16XZS0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为争夺中国国际战略交通线实施着一场以国运相赌的博弈,在“断”与“通”博弈中,国际援华通道先后经过多次筑建和变更。战时西南边疆的道路筑建和交通变迁是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权力的地方化表象,鉴于西南边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与“路”相关的集体情感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所以战时西南边疆各民族认同的强弱与边疆道路筑建和交通变迁的效应密切相关,对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南边疆
交通变迁
中华民族共同体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背景下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韩继伟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百色精神当代价值阐释
韩继伟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雍乾时期西南边疆交通开发述议
马亚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韩继伟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战时西南边疆交通建设和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韩继伟
《抗战文化研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