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卵黄囊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武春燕 孟宪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 2 8例恶性卵黄囊瘤临床病理资料和切片 ,部分病例做PAS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发病年龄在 6个月~ 6 9岁之间 ,平均年龄 2 0岁 ,男女发病率之比 1∶4 6。卵巢 2 2例占总病例的 78 6 ... 目的 探讨恶性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 2 8例恶性卵黄囊瘤临床病理资料和切片 ,部分病例做PAS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发病年龄在 6个月~ 6 9岁之间 ,平均年龄 2 0岁 ,男女发病率之比 1∶4 6。卵巢 2 2例占总病例的 78 6 % ;睾丸 4例占 14 3% ;性腺外 2例占 7 1%。发生在卵巢者常有腹痛 ,可触及腹部包块 ,其中 4例伴腹水。肿瘤内嗜酸小球PAS染色呈阳性。 1例局部可见肝细胞样分化。结论 恶性卵黄囊瘤多见于卵巢 ,肝细胞样分化为新的亚型。少数病例经综合性治疗可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临床病理 性腺 预后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春燕 胡怀远 孟宪良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 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本病占同期肾脏恶性肿瘤的 4 1 9% ,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 90 %。发病年龄在 5岁以前的为 77 8%。 1~ 3岁最多见占 6 0 % ,成人少见为1 3 3...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 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本病占同期肾脏恶性肿瘤的 4 1 9% ,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 90 %。发病年龄在 5岁以前的为 77 8%。 1~ 3岁最多见占 6 0 % ,成人少见为1 3 3%。结论 上皮型预后好 ,肉瘤型恶性度高。明确分型对估计预后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病理学 分型 预后
下载PDF
肾上腺腺瘤样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金璋 胡怀远 宋瑞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64岁男性肾上腺腺瘤样瘤,包括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多发生于左侧,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浸润周围组织、印戒样细胞,可能...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64岁男性肾上腺腺瘤样瘤,包括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多发生于左侧,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浸润周围组织、印戒样细胞,可能考虑侵袭性肿瘤,免疫表型calretinin、CK5/6、CK、EMA、Vim阳性。结论肾上腺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仅靠CT和磁共振成像(MRI)很难与肾上腺常见肿瘤相鉴别,根据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腺瘤样瘤 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OX-2、VEGF、cyclin D1在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武春燕 胡怀远 +1 位作者 马国栋 刘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COX-2、VEGF、cyclinD1蛋白在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VEGF、cyclin D1蛋白在6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VEGF、cyclin D1在胃癌和慢... 目的:探讨COX-2、VEGF、cyclinD1蛋白在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VEGF、cyclin D1蛋白在6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VEGF、cyclin D1在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76.67%、61.67%和40.00%、35.00%、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结论:cox-2、VEGF、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胃炎 萎缩性 免疫组织化学 COX-2 VEGF CYCLIN D1
下载PDF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翟敬芳 胡怀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妊娠 输卵管 输卵管疾病/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春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 1例 4 2岁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手术标本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表现为无痛性双侧附睾肿大 ,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 目的 :探讨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 1例 4 2岁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手术标本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表现为无痛性双侧附睾肿大 ,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CD4 5、CD2 0、CD79α阳性 ,CD4 5RO、CD3、细胞角蛋白 (CK)、胎盘碱性磷酸酶 (PLAP)阴性。结论 :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 ,根据组织学特点 ,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肿瘤 恶性淋巴瘤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朱永士 武春燕 +2 位作者 李虎 常全森 张凯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5岁,27岁。患者均以肉...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5岁,27岁。患者均以肉眼血尿就诊,其中一例肉眼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两例分别经B超、CT、膀胱镜检查证实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随访3年,未见有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膀胱镜检查与组织活检和切除组织的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步骤,治疗方法经尿道膀胱病变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定期做膀胱镜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形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亚明 张刚 +1 位作者 万巍 武春艳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介绍CT导引下使用回形针体表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2例,采用18~22G抽吸针,抽吸组织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38例均穿刺成功,... 目的介绍CT导引下使用回形针体表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2例,采用18~22G抽吸针,抽吸组织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38例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阳性诊断率为92%。结论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安全、准确、易行,在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CT导引 体表定位 回形针 临床体会 诊断和鉴别诊断 回顾性分析 组织学检查 穿刺成功率 临床经验 临床资料 推广应用 抽吸针 22G 细胞学 诊断率 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