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地区眼镜蛇毒镇痛组分对大鼠炎性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海华 张根葆 +2 位作者 闵志雪 黄璐 崔凤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093-1099,共7页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眼镜蛇毒镇痛组分(CVAF)对大鼠炎性痛作用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在测定基础痛阈后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C组)、炎性痛模型组(CFA组)、炎性痛模型+CVAF组(CFA+CVAF组)和炎性痛模型+吗啡组(CFA...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眼镜蛇毒镇痛组分(CVAF)对大鼠炎性痛作用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在测定基础痛阈后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C组)、炎性痛模型组(CFA组)、炎性痛模型+CVAF组(CFA+CVAF组)和炎性痛模型+吗啡组(CFA+Morphine组)。随后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n=6):正常对照组(NC组)、炎性痛模型组(CFA组)、炎性痛模型+CVAF组(CFA+CVAF组)、炎性痛模型+阿托品+CVAF组(CFA+Atr+CVAF)、炎性痛模型+纳洛酮+CVAF组(CFA+Nal+CVAF)和炎性痛模型+L-NAME+CVAF组(CFA+L-NAME+CVAF)。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潜伏期(TWL)和机械痛阈值(MWT),制备脊髓匀浆,用于检测其中IL-1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CFA组大鼠第1天开始TWL和MWT明显降低,出现热痛觉过敏和机械痛觉过敏,持续14d仍存在;CFA组大鼠脊髓匀浆IL-1和TNF-α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与CFA组相比,CFA组大鼠腹腔注射CVAF后其TWL和MWT均升高,表明炎性痛大鼠热痛觉过敏和机械痛觉过敏得到改善;脊髓匀浆中IL-1、TNF-α表达显著减少(P<0.01),显示CVAF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而发挥镇痛作用。与CFA+CVAF组大鼠相比,L-NAME+CVAF组大鼠明显增强了CVAF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表现为TWL和MWT的明显升高(P<0.01);而CFA+Atr+CVAF组和CFA+Nal+CVAF组大鼠TWL和MWT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初步阐明CVAF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对炎性痛大鼠具有镇痛效应。阿片肽受体系统和胆碱能受体系统均部分参与了其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分离纯化 大鼠 镇痛机制
下载PDF
葛根素对左室局部AngⅡ水平的影响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帧桧 程慧珍 +1 位作者 张年宝 丁伯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是否与调节血浆及左室局部生物活性因子AngⅡ、ET-1和NO有关。方法应用两肾一夹塑造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葛根素以200、100及50mg/kg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6周。放免法测ET-1和AngⅡ浓度,硝酸... 目的探讨葛根素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是否与调节血浆及左室局部生物活性因子AngⅡ、ET-1和NO有关。方法应用两肾一夹塑造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葛根素以200、100及50mg/kg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6周。放免法测ET-1和AngⅡ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考马斯亮蓝法进行组织蛋白定量。称量大鼠体质量和左室湿重,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葛根素各剂量均可影响LVMI,高、中剂量组血浆及左室局部AngⅡ和ET-1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低剂量组左室局部AngⅡ浓度降低,左室局部其他指标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葛根素保护心肌与调节左室局部生物活性因子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肥厚 左室局部AngⅡ和ET-1
下载PDF
皖南地区眼镜蛇毒活性组分镇痛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闵志雪 黄璐 +3 位作者 孙瑶 包鹏举 王海华 张根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目的:从皖南地区眼镜蛇毒粗毒中分离纯化出活性组分眼镜蛇毒镇痛因子(cobra venom analgesic factor,CVAF),并研究其镇痛效应。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cat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CEC)和分子排阻层析(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 目的:从皖南地区眼镜蛇毒粗毒中分离纯化出活性组分眼镜蛇毒镇痛因子(cobra venom analgesic factor,CVAF),并研究其镇痛效应。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cat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CEC)和分子排阻层析(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出镇痛活性组分CVAF,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进行纯度及相对分子量的鉴定;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和盐酸吗啡阳性对照组、CVAF实验组,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评估活性组分CVAF的镇痛效应。结果:纯化后得到活性产物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量为6 500 D;热板法显示吗啡组在给药0.5 h后达高峰,6 h镇痛作用消失;活性组分CVAF的镇痛作用自用药后0.5 h开始,且持续8 h仍存在。扭体法中0.03 mg/kg、0.1 mg/kg和0.3 mg/kg的活性组分在给药后小鼠扭体抑制率分别为27%、50%和70%;0.3 mg/kg实验组与吗啡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皖南地区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出的活性组分CVAF具有剂量依赖性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镇痛
下载PDF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荷瘤鼠体内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卢林明 周珏 张根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目的:研究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 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荷瘤鼠的体内抑制作用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浓度为1×107个/mL的SGC... 目的:研究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 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荷瘤鼠的体内抑制作用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浓度为1×107个/mL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悬液0.1mL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待其成瘤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阳性对照组、AH-VAC-Ⅰ高、中、低剂量组,隔日连续给药5次,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增殖指数,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AHVAC-Ⅰ在1.0mg/kg剂量时对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抑瘤率达42.2%;在3.0mg/kg剂量时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达78.5%。实验组肿瘤内Ki-67阳性细胞数量下降,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AHVAC-Ⅰ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 胃癌 裸小鼠抑制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集体备课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潘群皖 杨解人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在于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切实提高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及整体教学水平。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应当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写好规范性备课讲稿;从相关章节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在于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切实提高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及整体教学水平。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应当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写好规范性备课讲稿;从相关章节教学目标和内容简介、教材分析、新内容与进展、建议精简的内容、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典型习题解析、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探讨、需要提出讨论的问题等方面引导和组织整个备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专业基础课 集体备课
原文传递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书林 高锡银 唐小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9期870-872,共3页
为了适应医学寄生虫学学科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具体的做法主要是: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探讨
下载PDF
皖南蝮蛇毒PCA在DIC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段婷 张根葆 周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PCA在DIC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用脂多糖(LPS)100μg/(kg.h)(10 ml/h)的速度持续滴注6 h,建立稳定的兔DIC模型。分别于1 h、2 h、3 h、4 h、6 h时从股动脉取血1 ml,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PCA在DIC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用脂多糖(LPS)100μg/(kg.h)(10 ml/h)的速度持续滴注6 h,建立稳定的兔DIC模型。分别于1 h、2 h、3 h、4 h、6 h时从股动脉取血1 ml,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PC)的活性。观察DIC时PC活性水平变化。24 h内死亡的兔,立即取其肝、肾、肺标本;24 h观察期结束后,处死并取兔肝、肾、肺标本,均用10%甲醛固定,经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结果:兔经持续耳缘静脉滴注LPS后,PC活性显著降低(LPS静脉滴注1 h时即已开始),PT与AP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LPS静脉滴注2 h时开始)。LPS实验组兔肝、肾、肺病理切片显示细胞水肿、尚伴有灶性出血,肺微血管与肾小球亦见纤维蛋白微血栓形成。结论:本院蛇毒研究所研发的PC活性检测试剂有望成为评价DIC发展及诊断的检测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蛋白C活性 DIC动物模型 PC活性检测试剂
下载PDF
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apelin-12、AngⅡ及NO含量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帧桧 张培 +1 位作者 杨帆 丁伯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3-232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给药6周,每2周测1次血压。给药6周后取血,取肾脏。ELISA法测肾脏、血清中apelin-12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肾脏、血浆中Ang II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中NO含量。结果: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血压下降越明显。葛根素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pelin-12含量显著下降(P<0.01),葛根素低剂量组则下降不明显,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中apelin-12含量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浆中Ang II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显著(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大鼠体内apelin-12、AngⅡ和NO的含量及调节它们之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降压作用 APELIN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肾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平 张根葆 +2 位作者 王斐 吴娟 皇甫政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AVC-I)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A549细胞的24h与48h抑制率;应用HE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从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ax...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AVC-I)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A549细胞的24h与48h抑制率;应用HE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从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显示,AAVC-I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AVCI处理24h后,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核深染及凋亡小体;免疫组化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呈递增趋势,表明bax蛋白表达相应上调。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bax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 A549 细胞凋亡 BAX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通过促进半胱天冬酶3表达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兵 张根葆 +2 位作者 段婷 周珏 吴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6,共4页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component 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Ⅰ),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K562/A02细胞株为对象,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VC-Ⅰ(6.25-100μg/ml),用CCK-8法检测K562...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component 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Ⅰ),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K562/A02细胞株为对象,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VC-Ⅰ(6.25-100μg/ml),用CCK-8法检测K562/A02细胞增殖活性,Giemsa和Hoche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A02细胞凋亡情况,酶显色活性分析法检测caspase 3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AVC-Ⅰ能够抑制K562/A02细胞的体外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48 h时半数抑制浓度为30.988μg/ml。AAVC-Ⅰ作用K562/A02细胞48 h后,镜下可见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随着作用药物的浓度由0增高到50μg/ml,细胞凋亡率也由0.88%升高到53.66%。相比对照组,各实验组caspase 3凋亡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AAVC-Ⅰ能够有效地抑制人红白血病K562/A0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 3蛋白的高表达促进K562/A02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毒 K562/A02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 3
下载PDF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璐 张根葆 +4 位作者 闵志雪 马开然 郑汝琦 孙瑶 吴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mg/kg),AHV-PI(0.1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mg/kg),AHV-PI(0.1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来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率,ELISA测定各组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形态的改变。结果:AHV-PI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延长(P<0.01和P<0.05),Alpha角度、最大幅度(MA)和凝血指数(CI)减小(P<0.05和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GMP-140和TXB2含量降低(P<0.01)。AHV-PI实验组光镜下动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小板电镜显示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与模型组相比伪足较少,α-颗粒和致密颗粒无明显减少,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结论:AHV-PI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减少血小板脂质代谢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血小板抑制因子 动脉血栓 血小板
下载PDF
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ngⅡ、IMD及心肌IM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江涛 丁伯平 +2 位作者 柏松 陈莉 黄帧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3-624,共2页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Roh等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血管活性肽,具有超家族成员相似或更强的降血压、保护心功能等生物学效应。钩藤碱为茜草科植物钩藤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压及镇静等作用,但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Roh等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血管活性肽,具有超家族成员相似或更强的降血压、保护心功能等生物学效应。钩藤碱为茜草科植物钩藤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降压及镇静等作用,但钩藤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IMD水平变化的报道较少,本实验探讨钩藤碱对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和心肌IMD水平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钩藤碱 IMD AngⅡ 大鼠血浆 心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家族成员
下载PDF
尖吻蝮蛇蛇毒抑瘤组分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汝琦 张根葆 +3 位作者 黄璐 马开然 吴娟 李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59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component1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VVC-1)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选择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Jc-1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 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component1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VVC-1)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选择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Jc-1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梯度AVVC-1(12.5,25,50,100μg/ml)处理6 h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AVVC-1 30μg/ml处理48 h后,K562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伴随胞浆内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增强。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可以促使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激活线粒体死亡途径,从而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并由此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VC-1 K562细胞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剂量蛇毒抗高凝状态酶对小鼠肝癌H2 2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4
作者 芮景 程明荣 +1 位作者 徐永强 文尚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小鼠肝癌H2 2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 )后 ,待肿瘤长成 1 0mm2 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HCSE,每天 1次 ,连续 1 0d ,观察瘤重抑制率、瘤体积、抑瘤率、脾指数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小鼠肝癌H2 2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 )后 ,待肿瘤长成 1 0mm2 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HCSE,每天 1次 ,连续 1 0d ,观察瘤重抑制率、瘤体积、抑瘤率、脾指数和白细胞及其组成成分 ,统计采用LDS t,检验水准α =0 .0 5。采用白细胞及其组分与脾指数的相关和回归。结果 :中、高剂量组AHCSE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而低剂量组抗肿瘤作用效果不佳 ,但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降低明显。实验组的脾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随着AHCSE的剂量增大脾系数也增大。白细胞随着AHCSE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白细胞及其组分与脾指数存在相关性和回归直线。结论 :在一定的范围内 ,随着AHCSE的剂量增大 ,抗肿瘤效果增强 ,但副作用也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H22肝癌 抗肿瘤
下载PDF
蛇毒抗高凝状态酶抑制小鼠肝癌H22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明荣 芮景 +2 位作者 徐永强 文尚武 杨会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实验性BALB/C小鼠抗肿瘤 (H2 2肝癌 )的作用。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后 ,待肿瘤长成 10mm3 左右分别经腹腔注射AHCSE、5 Fu和肝素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 ,观察瘤重、瘤重抑制率、瘤体积... 目的 探讨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实验性BALB/C小鼠抗肿瘤 (H2 2肝癌 )的作用。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后 ,待肿瘤长成 10mm3 左右分别经腹腔注射AHCSE、5 Fu和肝素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 ,观察瘤重、瘤重抑制率、瘤体积、瘤体积抑瘤率和脾指数。结果 AHCSE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P <0 .0 1) ,抗肿瘤效果与 5 Fu接近 ,但副作用较小 ,而肝素效果不佳 ;AHCSE组的脾系数有显著增高。结论 AHCSE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小鼠 肝癌 H22 肿瘤生长 实验 抗肿瘤
下载PDF
iNOS-GC-cGMP信号活化参与了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华 闵志雪 +4 位作者 戚仁斌 张根葆 包鹏举 胡钱国 孙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鸟苷酸环化酶(GC)-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活化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鸟苷酸环化酶(GC)-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活化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内毒素血症+多黏菌素B组(LPS+PMX-B组)和多黏菌素B组(PMX-B组)。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BP);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NO、iNOS和TNF-α的水平;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张力。结果:与sham组相比,LPS组大鼠MABP显著降低(P<0.01),LPS+PMX-B组大鼠明显高于LPS组(P<0.05),而PMX-B组与sham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测发现LPS组大鼠血浆中NO、iNOS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和LPS+PMX-B组(P<0.01)。同sham组相比,LPS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去氧肾上腺素(Phe)刺激的收缩反应及其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均明显低下(P<0.01);与LPS组相比,LPS+PMX-B组的反应明显改善(P<0.01);氨基胍(AMG)预处理后,同sham组和PMX-B组相比,LPS组与LPS+PMX-B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Phe(10-7~10-5mol.L-1)诱导下的各组血管环的收缩反应明显改善(P<0.05或P<0.01);亚甲蓝(MB)预处理后,同sham组和PMX-B组相比,LPS组与LPS+PMX-B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Phe(10-7~10-5mol.L-1)诱导下的各组血管环的收缩反应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PMX-B组与sham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GC-cGMP信号活化参与了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多黏菌素B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可能与中和内毒素、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iNOS-GC-cGMP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脂多糖类 胸主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多黏菌素B
下载PDF
蛇毒PCA改善冠脉微血栓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曙 张根葆 +1 位作者 洪云 陆晓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C激活物(PCA)改善冠脉微血栓(CAM)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AM组、低、中、高剂量PCA[CAM+PCA(0.5mg/kg)、CAM+PCA(2 mg/kg)、CAM+PCA(8 mg/kg)]干预...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C激活物(PCA)改善冠脉微血栓(CAM)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AM组、低、中、高剂量PCA[CAM+PCA(0.5mg/kg)、CAM+PCA(2 mg/kg)、CAM+PCA(8 mg/kg)]干预组,每组10只。通过从主动脉根部直接向左心室注入月桂酸钠1.0 mg/kg(浓度10 g/L)以建立大鼠冠脉微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系统(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测定各组血浆中内皮素-1(ET-1)、P-选择素(P-selecti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P-selec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CA大剂量干预组凝血时间和血凝块形成时间延长,Alpha角度、最大幅度和血凝指数值减小(P<0.05),血浆CK-MB、LDH、AST、ET-1和P-selectin的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P-selectin和TNF-α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病理观察显示中、高剂量PCA干预组大鼠冠脉未形成微血栓。结论:蝮蛇毒PCA组分可以限制冠脉微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浆ET-1和P-selectin的含量,抑制心肌组织P-selectin和TNF-α表达,改善微血栓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效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蛋白C激活物 微血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高钾血症大鼠离体血管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包鹏举 戚仁斌 +3 位作者 王海华 张根葆 胡钱国 孙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GD)对高钾血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复制高钾血症大鼠模型,制备离体胸主动脉环,经生物信号与采集分析系统测定主动脉环的张力变化。观察不同浓度GD(4、8、16 mg/L)预孵育的高钾...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GD)对高钾血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复制高钾血症大鼠模型,制备离体胸主动脉环,经生物信号与采集分析系统测定主动脉环的张力变化。观察不同浓度GD(4、8、16 mg/L)预孵育的高钾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氧肾上腺素(PE)和KC l收缩张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高钾血症大鼠胸主动脉环对PE和KC l收缩张力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GD对基础张力无明显影响(P>0.05)。在内皮完整主动脉环上,GD预孵育后对KC l收缩张力无明显影响(P>0.05);而16 mg/L GD预孵育后对PE收缩张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此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MB)所抑制。在去内皮的主动脉环上,不同浓度GD预孵育后对PE收缩张力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GD对高钾血症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双嘧达莫 高钾血症 主动脉
下载PDF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曙 张根葆 +1 位作者 洪云 陆晓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C激活物(protein C activator,PCA)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作用与机制。方法:Sprague-Daw-l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心肌梗死模型(MI)组、PCA低、中、高剂量组(0.5、2、8mg/kg)、阳性对照组...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C激活物(protein C activator,PCA)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作用与机制。方法:Sprague-Daw-l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心肌梗死模型(MI)组、PCA低、中、高剂量组(0.5、2、8m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5mg/kg),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采用Med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监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Westernblot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PCA高、中剂量大鼠左室内压最低值(LV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P<0.05),MMP-9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病理观察显示PCA干预组较梗死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梗死面积缩小。结论:蝮蛇毒PCA组分可以限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梗死扩大,有效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抑制MMP-9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蛋白C激活物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核黄素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伟 陆晓华 +1 位作者 赵雪 王国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喂以正常饲料,核黄素预处理组(R+I/R组)大鼠补充核黄素。喂养4周后,阻断大鼠肝门1 h,再灌注...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喂以正常饲料,核黄素预处理组(R+I/R组)大鼠补充核黄素。喂养4周后,阻断大鼠肝门1 h,再灌注1 h建立I/R模型。术后采血并收集肝脏标本,分别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亦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及HO-1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P<0.05)。而R+I/R组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中MDA水平亦明显降低,SOD及HO-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组织切片显示I/R组大鼠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小叶结构紊乱;R+I/R组大鼠肝细胞仅轻度肿胀,几乎无气球样变,小叶结构清晰。结论:核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黄素通过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及HO-1蛋白表达,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肝脏 缺血再灌注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