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与临床病例讨论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帆 张伟 +2 位作者 王文军 汪向明 刘银华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385-1386,共2页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与临床病例讨论(clinic case confere...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与临床病例讨论(clinic case conference,CCC)相结合,以具体典型病例为线索,以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精心组织编排并实施教学计划。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病理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临床病例讨论 教学 应用体会
下载PDF
乳腺肌上皮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帆 张伟 +1 位作者 许增祥 曹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肌上皮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Leica BOND-MAX全自动染色仪Bond Polymer Refine Detection法,对3例乳腺肌上皮癌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乳腺肌上皮癌的癌组织多由梭... 目的 探讨乳腺肌上皮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Leica BOND-MAX全自动染色仪Bond Polymer Refine Detection法,对3例乳腺肌上皮癌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乳腺肌上皮癌的癌组织多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病例可见上皮样细胞、浆样细胞和透明细胞,呈实性片状、肺泡样、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易见;无坏死;可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CK、EMA、CD10、p40、actin、Calponin、p63;2例表达CK5/6、CK14、SMA;1例表达S-100蛋白、D2-40、CAM5.2;CD117、CD34、ER、PR、C-erbB-2/HER-2和desmin均不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10%-20%。结论 肌上皮癌细胞形态多样,结合免疫组化组合标记可做出明确诊断,治疗方式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肌上皮癌 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CD4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帆 张伟 +4 位作者 焦南林 刘霞 曹明 徐国祥 张伟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CD47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Bond Polymer Refine Detection法对185例TNBC及35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 目的探讨CD47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Bond Polymer Refine Detection法对185例TNBC及35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NTNBC)进行染色,观察CD47在TNB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NBC肿瘤细胞CD47的表达均高于NTN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肿瘤细胞CD47阳性率为52.3%,与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P<0.05)和脉管侵犯(P<0.05)密切相关。结论 CD47表达与TNB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脉管侵犯有相关性,可以作为预后评判指标,也是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CD47 免疫组织化学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青年及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元元 张帆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853-856,100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及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基本特征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 156例青年及中老年宫颈癌患者,其中年龄≤35岁的为青年组131例,另外选取127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及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基本特征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 156例青年及中老年宫颈癌患者,其中年龄≤35岁的为青年组131例,另外选取127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为老年组,两组在基本特征与病理特征方面做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χ~2=28.54)、初产年龄(χ~2=5.62)、孕次(χ~2=10.84)、产次(χ~2=6.57)、首发症状(χ~2=22.87)、治疗方式(χ~2=13.6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病例分期方面青年组以Ⅰa和Ⅰb+Ⅱa为主,占81.68%(107/131),而中老年组以Ⅰb+Ⅱa≥Ⅱb为主,占91.33%(116/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8,P<0.05),两组患者在盆腔淋巴结转移(χ~2=50.66)、肿瘤类型(χ~2=23.65)、浸润深度(χ~2=14.4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宫颈癌患者病理分期以早期为主,加强宫颈癌的知识宣传,对年轻女性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青年 中老年 对比 预防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乳腺癌研究中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明 张帆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2263-2267,共5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乳腺癌诊治过程中重要的预后指标和HER-2靶向药物的治疗指标。乳腺癌患者中约30%会出现HER-2的过表达,HER-2检测的目的就是鉴别出那些可以从HER-2靶向治疗中...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乳腺癌诊治过程中重要的预后指标和HER-2靶向药物的治疗指标。乳腺癌患者中约30%会出现HER-2的过表达,HER-2检测的目的就是鉴别出那些可以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的人群。目前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赫赛、拉帕替尼和T-DM1等。这些治疗可以大大提高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所以选择适当的检测标准准确判读HER-2状态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以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对乳腺癌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乳腺癌 HER-2检测
下载PDF
子宫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婉婉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MANEC进行免疫组化和HPV分子分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因阴道异常出血、流液数天入院。MRI提示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MANEC进行免疫组化和HPV分子分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因阴道异常出血、流液数天入院。MRI提示子宫颈占位,行残余子宫颈、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镜检:瘤组织由神经内分泌癌及原位腺癌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位于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且均>30%。免疫表型:神经内分泌癌区域Syn、CgA、CD56和p16均阳性;原位腺癌区域p16、CK7、CK20和CDX-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两种组织均呈HPV 18型阳性。结论子宫颈MANEC较为罕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五琴 程龙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2岁,肿块发生于左侧肘部,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瘤细胞呈卵圆形、... 目的探讨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2岁,肿块发生于左侧肘部,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核异型明显,染色质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见多核瘤巨细胞;瘤细胞围绕大小不一的血管周围排列,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改变,少数呈“杵状”向腔隙内生长;肿瘤细胞表达CD34、Collagen IV,灶区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较高;随访5年患者出现全身多处转移,目前仍存活。结论肌周皮细胞瘤是一类伴血管周肌皮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其生长缓慢,在血管源性肿瘤中约占1%,通常为良性肿瘤,恶性罕见;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均为恶性潜能,易复发,但病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周皮细胞瘤 恶性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