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思维导图联合BOPPPS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 汤云 +3 位作者 袁莉萍 王楚楚 李艳玲 邹杰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临床护理教学涉及广泛且复杂的专业知识,而神经外科护理学习重点、难点及技能操作项目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被动接受“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这种平铺直叙的教学... 临床护理教学涉及广泛且复杂的专业知识,而神经外科护理学习重点、难点及技能操作项目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被动接受“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这种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学生依赖,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专业技能水平[1,2]。因此,如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临床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向互动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test)及总结(summary)六阶段(BOPPPS)的教学模式[3],其在调动临床护理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目前,国内BOPPPS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如何通过该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学流程及组织结构体系仍在探索中[5]。本研究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思维导图联合BOPPPS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实践及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BOPPPS模式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下载PDF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岑小燕 马同军 于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9期22-24,共3页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辅助通气模式。NAVA具有提高人机同步性、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预后、保护作用、降低病死率等优点。但NAVA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还需进一步去研究证实。近几年相关研究证...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辅助通气模式。NAVA具有提高人机同步性、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预后、保护作用、降低病死率等优点。但NAVA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还需进一步去研究证实。近几年相关研究证明NAVA治疗ARDS最主要的优势是改善人机同步性,NAVA还可以提高脱机成功率和改善预后,对膈肌和肺有保护作用。NAVA联合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严重ARDS患者,有助于维持二氧化碳稳定和改善氧合,能改善患者肺组织局部通气分布等,具有独特的优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但NAVA能否缩短ARDS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仍需大量试验去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临床应用 住院时间 病死率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最佳证据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伟 汤云 +4 位作者 江海娇 袁莉萍 张卫 于涛 柳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759-1765,共7页
目的总结ICU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文献,获取并总结ICU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某三甲医院ICU护理人员40名以及ICU病人... 目的总结ICU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文献,获取并总结ICU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某三甲医院ICU护理人员40名以及ICU病人150例。基于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现状审查、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证据引入以及对证据应用后再次审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病人谵妄的发生率及病人的临床转归情况、护理人员对谵妄预防及管理知识水平情况。结果最终纳入17条最佳证据,包括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预测、评估与诊断、身体约束、认知训练、家属参与、睡眠管理、早期康复锻炼7个部分。最佳证据应用后,ICU病人谵妄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谵妄持续时间缩短(P<0.01);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证据应用后再次审查时,各项审查标准的执行率均高于现状审查。结论ICU成年病人谵妄非药物干预最佳证据的应用改善了谵妄管理流程,可以预防和降低ICU病人谵妄发生率,改善病人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非药物干预 重症监护室 循证实践
下载PDF
保护动机理论在中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星茹 张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在中年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患者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昌某三甲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神经外科70例中年IA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在中年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患者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昌某三甲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神经外科70例中年IA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MT下的术后情绪管理,2组患者均从术后意识清醒可沟通交流时开始干预,直至出院后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for adults,MUIS)评定]、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中文版评定]及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2组患者GESE得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处于中、高希望水平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MT下的术后情绪管理能有效减轻中年I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中年患者 颅内动脉瘤 情绪管理
下载PDF
探讨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汤云 黄美霞 雍海荣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0期1907-1908,共2页
目的寻求更有效的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吸痰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先吸气管套管,更换吸痰管再吸口腔,最后吸鼻腔,而观察组采用改... 目的寻求更有效的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吸痰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先吸气管套管,更换吸痰管再吸口腔,最后吸鼻腔,而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吸痰方法进行吸痰,先吸鼻腔,再吸口腔,最后吸气管套管,每个部位更换吸痰管。结果观察组在日吸痰次数、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后5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规范的评估患者,掌握吸痰时机,使用正确的吸痰方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吸痰方法 血氧饱和度 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楚楚 汤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6期21-23,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以脑血管局部瘤样突起为表现的脑血管疾病,其最大的危险是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有资料显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是81%,是神经外科常见的...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以脑血管局部瘤样突起为表现的脑血管疾病,其最大的危险是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有资料显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是81%,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尽快对破裂动脉瘤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护理研究进展 介入治疗 瘤样突起 栓塞材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 破裂动脉瘤 脑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在危重患者大便失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锦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3期2163-216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ICU符合条件的3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ICU符合条件的30例大便失禁或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每日肛周护理次数、肛周皮肤损害程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肛周护理次数、肛周皮肤损害程度及肛周皮肤愈合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大便失禁或腹泻的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护理早期应用改良式肛门造口袋能有效避免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和损害,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减轻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肛门造口袋 重症患者 大便失禁 肛周皮肤 护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实习护生焦虑和应对方式对专业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汤云 姜梦柯 +1 位作者 张卫 王楚楚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90-92,108,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实习护生心理、应对方式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将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护士专业认同量表制作成问卷星,于2020年1月-3月对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230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护生较城市护生有着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实习护生心理、应对方式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将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护士专业认同量表制作成问卷星,于2020年1月-3月对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230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护生较城市护生有着更高的焦虑(P<0.05)。护生焦虑、应对方式与专业认同感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针对护生的心理状况,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生 焦虑 应对方式 专业认同
下载PDF
早期呼唤式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汤云 程锦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5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GCS)昏迷量表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自理能力恢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呼唤式护理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早期呼唤式护理
下载PDF
TCCF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新进展
10
作者 雍海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06-608,共3页
TCCF(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首选治疗手段是血管内介入治疗,因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故护理人员应牢固掌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TCCF(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首选治疗手段是血管内介入治疗,因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故护理人员应牢固掌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无缝隙地做好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为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保障。本文就TCCF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护理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TCCF 并发症护理
下载PDF
联合引流方式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雍海荣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引流方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科40例出血性脑卒中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置管时间分组,观察组20例采用双向联合引流式及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单向脑室引流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联合引流方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科40例出血性脑卒中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置管时间分组,观察组20例采用双向联合引流式及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单向脑室引流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颅内感染发生率、带管日、住院天数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提升。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采用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双向引流方式及护理可使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降低,缩短带管时间及住院日,利于患者康复及患者家属信任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出血性脑卒中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2
作者 汪桂亮 刘亚云 +3 位作者 汤云 于涛 王奎 姜梦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7-59,77,共4页
目的探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了解此操作用于颅内压增高风险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40例,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记录并比... 目的探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了解此操作用于颅内压增高风险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机械通气患者40例,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记录并比较操作前中后各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气流冲击法操作不同时间患者颅内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操作中患者颅内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操作前后,脉搏氧饱和度显著低于操作前后(均P<0.01);操作前中后脑灌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流冲击法操作后患者呼吸频率显著低于操作前(P<0.05),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操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引起重症脑出血患者短暂颅内压波动及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对患者脑氧合及脑灌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机械通气 气流冲击法 呼吸道分泌物 颅内压 脑灌注压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奎 陈雷 汪桂亮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6期200-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临床中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诊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肠...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临床中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诊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了解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评分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高血压 脑出血 昏迷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在预防男性留置导尿漏尿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奎 王丽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无菌橡胶手套联合负压引流器、尿套、保鲜膜3种处理漏尿的方法在男性留置导尿漏尿中的效果。方法将105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5例,A组采用无菌橡胶手套连接负压引流器,B组拔除导尿管后使用乳胶尿套,C组拔除导尿... 目的比较无菌橡胶手套联合负压引流器、尿套、保鲜膜3种处理漏尿的方法在男性留置导尿漏尿中的效果。方法将105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5例,A组采用无菌橡胶手套连接负压引流器,B组拔除导尿管后使用乳胶尿套,C组拔除导尿管使用保鲜袋接尿,比较3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工作效率及舒适度。结果 A组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发生率2. 86%,未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B组IAD发生率20%、CAUTI发生率17. 14%; C组发生IAD、CAUTI发生率分别为28. 57%、22. 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更换频率、尿量记录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外科发生漏尿男性患者使用无菌橡胶手套连接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漏尿,可以有效减少尿液外渗,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橡胶手套 负压引流器 男性 留置导尿 漏尿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许友清 沈海晨 +1 位作者 詹凤丽 张伟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1期37-40,45,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引发颅内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分为颅内出血组(60例)、...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引发颅内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分为颅内出血组(60例)、无颅内出血组(60例)。回顾分析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含基本资料、疾病史、神经缺损评分、用药史等,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患者机械取栓后出现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无颅内出血组比较,颅内出血组年龄更大,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率、术前CT有低密度病灶率、术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率、取栓部位为前循环率均更高,梗死至血管再通时间更长,术前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82)、术前NIHSS评分(OR=2.951)、术前CT有低密度病灶(OR=3.184)、梗死至血管再通时间(OR=3.438)均是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NIHSS评分高、梗死至血管再通时间长、术前CT有低密度病灶均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需根据该类影响因素做好预防,才能降低患者引发颅内出血的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颅内出血转化 影响因素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