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振伟 黄德刚 韩冠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因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接受关节镜手术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7.6岁。右踝19例,左踝11例。27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损伤7例,慢...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因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接受关节镜手术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7.6岁。右踝19例,左踝11例。27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损伤7例,慢性损伤20例。采用后内、外侧入路行关节镜下骨赘去除,软骨成形,关节清理等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踝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22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从术前的(35.0±10.1)分提高至(89.8±3.8)分(t=-26.456,P=0.000);VAS评分从术前的(6.6±1.9)分下降为(2.5±1.3)分(t=12.427,P=0.000),踝关节跖屈角度从术前的29.4°±2.3°提高至43.4°±1.4°(t=-32.625,P=0.000)。优21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清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针对性强、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 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下载PDF
开放手术与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振伟 黄德刚 +1 位作者 朱勋兵 韩冠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6-58,6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因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13例和肩关节镜组17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因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13例和肩关节镜组17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简明肩关节评分(SST)问卷调查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病人术后获得随访7~27个月。2组病人术后6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2组术后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前屈、外展功能和SST问卷肯定答案个数方面肩关节镜组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0.01)。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具有微创、安全、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炎 肩关节 钙化 关节镜 开放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移植半腱肌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3
作者 宣华兵 董利军 +2 位作者 黄德刚 贺华正 杨昕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共诊治34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带鞘可吸收挤压钉(Itrafix系统)固定胫骨端,使用2枚横向钉固定股骨端...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共诊治34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带鞘可吸收挤压钉(Itrafix系统)固定胫骨端,使用2枚横向钉固定股骨端,重建ACL。观察固定后的稳定性和术后疗效。随访后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本组34例,随访6~44个月。关节功能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53.08±4.2,术后92.05±3.7,术后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宣华兵 黄德刚 +2 位作者 贺华正 方杰 董利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2月对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锚钉固定重建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 目的:评价应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2月对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锚钉固定重建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立即稳定膝关节,减少膝关节进一步损伤,是早期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副韧带 锚钉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软骨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张银昌 王强 +2 位作者 宣华兵 贺华正 杨昕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对软骨细胞凋亡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在致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关节软骨细胞,传第3代后加药,按染邻苯二甲酸酯... 目的:通过研究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对软骨细胞凋亡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在致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关节软骨细胞,传第3代后加药,按染邻苯二甲酸酯剂量不同分为0/L(对照)、10-10/L、10-8/L、10-6/L组,染邻苯二甲酸酯培养7 d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实验组中软骨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下对照组和10-10/L组的软骨细胞呈球形,粗面内质网发达,线粒体膜性结构完整;10-8/L、10-6/L组的细胞内可见脂滴明显增多,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类物质,细胞内膜结构不清,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10-8/L、10-6/L组的软骨细胞bcl-2的蛋白表达(0.620±0.041和0.530±0.035)较对照组表达(0.805±0.032)显著降低(P<0.01);而Bax的表达(0.966±0.038和1.280±0.154)较对照组表达(0.602±0.045)显著增加(P<0.01)。10-10/L组软骨细胞中bcl-2的表达(0.878±0.055)和Bax的表达(0.650±0.039)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10-8/L、10-6/L组相比,bcl-2和Bax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0-8/L、10-6/L浓度的邻苯二甲酸酯可对软骨细胞超微结构造成损伤,其通过减少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和增加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从而产生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软骨细胞 BCL-2 BAX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3期447-447,共1页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留置尿管的拔除时机。方法我科对骨折术后198例拔出尿管的时机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在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的不同。结果实验...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留置尿管的拔除时机。方法我科对骨折术后198例拔出尿管的时机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在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的不同。结果实验组在排尿顺利辅助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提高首次排尿成功率,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留置尿管 拔除自行排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