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葛健康 张燕 +5 位作者 何志胜 洪泽亮 刘欣 杨江华 刘银华 张晓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德市人民医院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76例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245例单纯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德市人民医院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76例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245例单纯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资料,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68.75%、患病年龄(68.46±10.524)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及(63.46±11.281)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细胞低分化、T3~T4期、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占比分别为18.2%、83.0%、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75.7%,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男性比例及年龄较高,TNM分期更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慢性日本血吸虫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中国皖南地区728例恶性淋巴瘤的构成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冰 张帆 +3 位作者 卢林明 朱晓群 刘银华 何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皖南地区恶性淋巴瘤的构成情况,探讨本地区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病理科2003.03-2012.03间诊断明确的淋巴瘤标本,全部病例经重新HE切片染色、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辅助检测...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皖南地区恶性淋巴瘤的构成情况,探讨本地区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病理科2003.03-2012.03间诊断明确的淋巴瘤标本,全部病例经重新HE切片染色、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辅助检测,部分病例采用EBER原位杂交法(EBER-ISH)协助诊断,并参照2008版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进行组织学诊断和分型。结果:728例中霍奇金淋巴瘤(HL)占9.34%(68/72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90.66%(660/728),NHL中B细胞来源占77.42%(511/660)。T/NK细胞来源占22.58%(149/660),此外,在收集的淋巴瘤标本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49.73%(362/728),其余较多见的六大类型依次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61例占8.3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56例占7.69%,外周T细胞淋巴瘤50例占6.87%,套细胞淋巴瘤36例占4.95%,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32例占4.40%,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31例占4.26%。男性433例,女性295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年龄最小5岁,最大90岁,中位年龄61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男性发病率为86.6%(13/15)。最好发的部位依次为淋巴结、胃、肠、鼻咽部、扁桃体、涎腺、甲状腺、眼眶、骨和脾等。结论:中国皖南地区HL以结节硬化型和混合型居多,未见"双峰性",且以原发于左颈淋巴结多见。NHL中还是DLBCL为最多见,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男性、67岁以上发病率较高,提示恶性淋巴瘤在亚类和分类上具有明显地域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分布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兆根 于东红 +1 位作者 汪向明 冯振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0例IMT进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体及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7~70岁,中位年龄41.5岁;男性12例,女性8例。... 目的分析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0例IMT进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体及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7~70岁,中位年龄41.5岁;男性12例,女性8例。发生部位包括肺、肠系膜、躯体软组织、腹膜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光镜下主要表现为梭形的纤维母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混合增生,排列杂乱,间质见大量炎细胞弥漫浸润,可见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及多量细小血管形成的黏液疏松背景。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阳性率100.0%(20/20),SMA90.0%(18/20),Desmin75.0%(15/20),ALK-126.1%(6/23),CK17.4%(4/23);myoD-1、CD34、CD117及S-100均为阴性。随访14例,12例无瘤生存,2例肿瘤复发。结论IMT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IMT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需与其它多种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单纯依靠组织学图像预测其预后很困难,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软组织肿瘤/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曦 卢林明 +1 位作者 汪向明 梅晶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SPP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1例SPPT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11例SPPT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年龄17~6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SPP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1例SPPT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11例SPPT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年龄17~60岁,平均33岁。肿瘤切面均为囊实性,有包膜,直径3.2~10.0 cm。镜下肿瘤由乳头区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标记表达EMA (1/11)、vimentin (10/11)、NSE (11/11)、Syn (7/11)、CgA(1/11)、CD56(11/11)、CD10(11/11)、PR(9/11)、CD99(9/11)、α-AT(11/11)、β-catenin(11/11)、E-cadherin(11/11)、Cyc-lin D1(11/11)、c-Myc(11/1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1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并存活至今。结论 SPPT是一种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胰腺肿瘤,可能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其发生与β-catenin通路关系密切;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对SPP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β-catenin通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起源及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曦 张帆 +1 位作者 汪向明 徐国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Kpan、EMA、TTF-1、Napsin-A、Vimentin、ER、PR、CD34、Calretinin、Syn、CgA、CD56及Ki-67在硬化性...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Kpan、EMA、TTF-1、Napsin-A、Vimentin、ER、PR、CD34、Calretinin、Syn、CgA、CD56及Ki-67在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达。结果:21例中女性16例,男性5例;肿瘤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结构组成,衬覆的立方上皮和多角形细胞均为瘤细胞,其中2例圆形细胞中见少量脂肪细胞。ER、PR、TTF-1和EMA在两种细胞均表达,Napsin-A和CKpan表达于立方细胞,Vimentin表达于多角形细胞,Syn、CgA、CD56及Ki-67在多角形细胞中部分表达,CD34和Calretinin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结论:PSH可能起源于原始呼吸道上皮,形态学结合EMA、CKpan、TTF-1、Napsin-A、Vimentin、ER、PR等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PSH,ER、PR的高表达,与女性发病率高密切相关,激素治疗PSH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免疫组化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内镜和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玉兰 张国政 +2 位作者 袁鹤鸣 韩真 张帆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的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息肉病患者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26例肠镜检查出息肉病例891例(1298枚),检出率10.8... 目的:探讨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的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息肉病患者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26例肠镜检查出息肉病例891例(1298枚),检出率10.83%,其中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488例(715枚),检出率5.93%,化生性息肉210例239枚,化生性息肉病11例61枚,炎性息肉166例210枚,炎性息肉病9例51枚,幼年性息肉75例81枚,幼年性息肉病4例23枚,Peutz-Jeghers息肉4例7枚,Peutz-Jeghers息肉病9例43枚。息肉多见直肠,化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1.0cm最多见,幼年性息肉以1.0~2.0cm最多,4例幼年性息肉病中1例随访2年后,一枚最大的息肉(3.0×2.5cm)出现癌变,9例Peutz-Jeghers息肉病患者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送检已切息肉,发现3例部分息肉粘膜呈腺瘤样增生伴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结论: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恶变潜能,随着息肉体积增大,数量增加癌变率递增,大肠镜检查息肉病患者应多部位活检,并定期随访,尽可能予以息肉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腺瘤性息肉 非腺瘤性息肉病 内镜 病理
下载PDF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文斌 卢林明 +2 位作者 赵有才 袁平 徐国祥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pPNET)的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法对 4例pPNET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主要由小圆形细胞组成 ,部分为梭形细胞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除表达CD99外 ,还表达两种或两种以... 目的 研究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pPNET)的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法对 4例pPNET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主要由小圆形细胞组成 ,部分为梭形细胞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除表达CD99外 ,还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性标记。结论 pPNE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其诊断除了直接的病理形态学证据之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病理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下载PDF
毛霉菌性鼻窦炎临床病理组织学观察——附1例报道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军 夏纯祥 +2 位作者 李维华 张帆 何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分析毛霉菌性鼻窦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双侧上颌窦、右侧蝶窦毛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CT示双侧上颌窦、右侧蝶窦粘膜... 目的:分析毛霉菌性鼻窦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双侧上颌窦、右侧蝶窦毛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CT示双侧上颌窦、右侧蝶窦粘膜增厚并见软组织样密度影,骨质未见破坏,术中鼻窦内见黑色坏死物。术后病理证实为毛霉菌性鼻窦炎,其特点是在坏死组织中除见大量毛霉菌菌丝和孢子外,尚观察到极为罕见、酷似菊花团样的孢子囊。结论:毛霉菌感染是真菌性鼻窦炎较少见的机会性致病菌,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鼻窦清创术加全身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但有潜在侵袭性,故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 孢子囊 鼻窦炎 形态学 病理学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Cry1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军 徐蕾 +4 位作者 凌烈峰 王文军 何雷 冯遵永 章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Cry1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物钟基因Cry1在63例消化道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Cry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Cry1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物钟基因Cry1在63例消化道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Cry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生物钟基因Cry1在63例消化道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强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Cry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相关(P<0.05);Cry1的表达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亚细胞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钟基因Cry1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增高以及在癌组织中的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提示Cry1蛋白定位在消化道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Cry1的表达也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CRY1 消化道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中PDGF-B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林明 周珏 +1 位作者 刘银华 赵国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PDGF-B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PCR与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40例中晚期胃癌、20例早期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的PDGF-BmRNA与PDGF-B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DGF-BmRNA与PDGF-B蛋白在中晚期胃癌表达率分别... 目的:研究PDGF-B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PCR与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40例中晚期胃癌、20例早期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的PDGF-BmRNA与PDGF-B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DGF-BmRNA与PDGF-B蛋白在中晚期胃癌表达率分别为87.5%(35/40)、77.5%(31/40),在早期胃癌表达率分别为80.0%(16/20)、70.0%(14/2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率10.0%(2/20)、10.0%(2/20)(P<0.01);PDGF-BmRNA表达与肉眼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P<0.05);PDGF-B蛋白表达与肉眼类型、分化程度密切有关(P<0.05)。结论:PDGF-BmRNA、PDGF-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逆转录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表皮囊肿癌变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小梅 张帆 邵金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9-111,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表皮囊肿及其癌变的发病机理、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表皮囊肿癌变进行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表皮囊肿的囊壁内衬上皮出现异常增生,增生的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深染,可见病理性... 目的:研究和探讨表皮囊肿及其癌变的发病机理、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表皮囊肿癌变进行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表皮囊肿的囊壁内衬上皮出现异常增生,增生的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呈典型鳞状细胞癌结构,并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结论:表皮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极少癌变;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辅以局部放射治疗和(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囊肿 癌变 临床 病理学 治疗
下载PDF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增祥 刘银华 卢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illarycarcinoma,IPC)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illarycarcinoma,IPC)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结果:囊内乳头状癌大体呈结节状,切面呈囊性,囊内壁见乳头状突起,暗红色。镜下肿瘤大部分区域呈实性,部分区域呈乳头状,乳头中央为纤细的纤维脉管性轴心,癌细胞复层排列,呈短梭形或卵圆形,未见核分裂像;灶区可见癌细胞在囊壁内微浸润。免疫组化显示囊内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ER、PR,局灶性或弱阳性表达C-erbB-2、34βE12、NSE、Syn和CD57,而不表达SMA、p63、CD10、S-100蛋白、CgA,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IPC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是乳腺十分少见的上皮性肿瘤,由于组织学形态多样,同时具有两种肿瘤的特征,常易引起病理误诊,多数IPC和神经内分泌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囊内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临床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小梅 王文军 卢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90-19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12岁儿童大脑AT/R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含有特征性横纹肌样细胞,伴有多...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12岁儿童大脑AT/R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含有特征性横纹肌样细胞,伴有多少不等的原始神经外胚叶、上皮和间质成分。免疫组化染色Vim、CK、EMA、GFAP、NSE、Syn、S-100蛋白、CD99及SMA均呈阳性表达,HMB45及Desmin呈阴性反应。结论:AT/RT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同时需与脑内其他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及生殖细胞肿瘤等鉴别。AT/RT组织发生尚未定论,多数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 临床 病理学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黄文斌 赵有才 +2 位作者 朱晓群 徐国祥 袁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2-103,109,共3页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阴道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梭形或星形,分布于疏松的粘液样背景中,间质血管丰富,血管壁厚薄不均。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阴道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梭形或星形,分布于疏松的粘液样背景中,间质血管丰富,血管壁厚薄不均。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ER和PR阳性,SMA、S-100和HMB45阴性。结论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的特征性的间叶性肿瘤,具有鲜明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可能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容易复发但不转移,须与其他粘液性肿瘤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光镜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秀秀 徐萍萍 +5 位作者 徐五琴 王文军 奚卫珍 汪玉兰 何池义 韩真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2期738-743,共6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38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与CD患者相比,UC患者的年龄明显增高,腹泻、血便发生率升高(P<0.05),腹部包块发生率降低(P=0.015)。UC以全结肠型多见,CD以回结肠型多见;UC组接受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的比例高于CD患者(90.2%对71.1%,P=0.014)。2例UC患者内镜下显示黏膜缓解,CD患者为3例。UC组织病理学可见隐窝分支(57.1%)、隐窝扭曲(76.2%)、隐窝萎缩(54.8%)、隐窝不规则(28.6%)。78.9%的CD患者可见溃疡,炎症浸润程度较重,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15.8%。结论:UC患者确诊年龄较大,以腹泻和血便为主要表现,5-ASA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和溃疡,组织病理学以隐窝结构改变和炎症浸润为主。CD患者病变为节段性病灶,组织病理学表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部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组织学 治疗
下载PDF
原发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丽 汪向明 +5 位作者 石士奎 李楠 冯振中 郭冰沁 甘怀勇 蔡兆根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68-271,27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EHE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不适,其中3例于体检时发现。1例为单发结节,8例为多发。镜下... 目的探讨原发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EHE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不适,其中3例于体检时发现。1例为单发结节,8例为多发。镜下瘤细胞上皮样或树突状,呈小巢状、片状、条索状生长。多数瘤细胞内可见胞质内空泡,内含红细胞似原始血管腔,纤维性间质伴胶原化。免疫组化染色CD31、CD34、FⅧRag、ERG、Fli-1均(+),少数CK、CK7(+)。结论 HEHE是一种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必要时辅以分子生物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肿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影响安徽省皖南地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TGF-β通路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丽娟 钟芳芳 +2 位作者 吴平平 曹晓智 卢林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TGF-β通路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分子通路,由于人种遗传差异性,中国人群中是否与疾病相关尚不确定。文中探讨安徽皖南地区人群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遗传因素。方法 纵向随访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及皖南医学院附属医... 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TGF-β通路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分子通路,由于人种遗传差异性,中国人群中是否与疾病相关尚不确定。文中探讨安徽皖南地区人群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遗传因素。方法 纵向随访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及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2例,提取DNA保存并对选取的5个候选基因进行分型,评价患者基因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不同遗传模型下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联。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上POU2AF1基因SNP rs10749971的A等位基因在加性、隐性遗传模型下,均显著增加具有Ⅲ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HR=1.968,P=0.004;HR=2.174,P=0.010);BMP2基因SNP rs961253的C等位基因在隐形遗传模型下,可同时增加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复发(HR=1.992,P=0.005)及死亡风险(HR=3.161,P=0.007),SMAD7基因SNP rs4464148的A等位基因在显性遗传模型下可显著降低Ⅱ期及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HR=0.382,P=0.017;HR=0.230,P=0.006)。对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多基因累积效应显示,基因高风险组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HR=15.512,95%CI:1.611-149.360)。结论 在不同遗传模型下,TCF-β通路上的POU2AF1、BMP2及SMAD7基因的SNP位点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存在关联,且随着携带不利基因数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 基因多态性 TGF-β通路
下载PDF
中老年人乳腺分泌型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慰霖 鲍天辉 刘银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64岁女性患者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病理形态学特点无年龄、性别差异,均...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64岁女性患者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病理形态学特点无年龄、性别差异,均为小管、微囊结构及实性片状区域,以不同形式组合;癌细胞有嗜酸性细胞与透明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卵圆形,有小核仁,S-100蛋白强阳性,癌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P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乳腺实体肿瘤,根据其形态学特点、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可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儿童及青少年发病,预后好,治疗以局部切除;在男性与中老年女性,预后较差,建议改良或根治为主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乳腺分泌型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HD2和HIF-1α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未亚兰 朱诚程 +3 位作者 张莹 丁锦 李佳嘉 倪观太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2,PHD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vision法测定PHD2和HIF-1α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2,PHD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vision法测定PHD2和HIF-1α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HD2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为32.5%,比正常子宫内膜组(100%,P<0.05)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组(100%,P<0.05)显著低表达; HIF-1α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为67.5%,比正常子宫内膜组(15%,P<0.05)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组(30%,P<0.05)显著高表达; PHD2、HIF-1α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HD2和HIF-1α表达情况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病程进展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PHD2 HIF-1Α
下载PDF
腕部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例
20
作者 李庆 曹立宇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 患者女性,71岁,因左手疼痛10个月、加重2个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小针刀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CT检查示左侧第一掌骨下方外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大小2.4 cm×1.8 cm,CT值约204 HU(图1),左侧腕骨内见多发小囊状透亮影,部分腕骨间隙狭窄;查体:左侧第一掌骨基底部稍红肿,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2.0 cm×2.0 cm,移动度差,稍凸起,压痛明显,腕掌关节活动稍受限,包块皮温稍高,末梢感觉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磷1.36 mmol/L(正常值0.78~1.65 mmol/L),血钙2.34 mmol/L(正常值2.11~2.52 mmol/L),碱性磷酸酶97 mmol/L(正常值50~13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肿瘤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