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松立 胡骥琼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8例。采用血管移植、直接吻合等方式处理。结果:本组无死亡,肢体成活37例,截肢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预防由四...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8例。采用血管移植、直接吻合等方式处理。结果:本组无死亡,肢体成活37例,截肢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预防由四肢血管损伤引起的骨筋膜间隙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血管 损伤 血管吻合 骨筋膜间隙综合征
下载PDF
血管形成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封旭光 胡骥琼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550-1552,共3页
Mulliken等[1]将"血管瘤"归为先天性血管病变(congenital vas-cular lesions),并分为(真性)血管瘤(hemangioma)和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但多数研究认为它们是与血管形成... Mulliken等[1]将"血管瘤"归为先天性血管病变(congenital vas-cular lesions),并分为(真性)血管瘤(hemangioma)和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但多数研究认为它们是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2],血管瘤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异常增殖和血管生成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血管生成 血管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23
3
作者 薛清泉 胡骥琼 +3 位作者 司春强 夏友传 冯桂林 梁双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下肢DVT患者34例,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持续导管内给予溶栓药物尿激酶50万u/d和肝素5 00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下肢DVT患者34例,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持续导管内给予溶栓药物尿激酶50万u/d和肝素5 000 u/d,交替使用。其中2例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采用经颈静脉途径释放下腔静脉滤器;2例患者采用大隐静脉置管;其余均采用经皮腘静脉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放置溶栓导管5~7 d。27例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基本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5例患者活动后仍有较明显乏力和沉重感。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置管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合并健侧下肢DVT,采用外周血管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DSA了解溶栓情况,26例患者髂股静脉术后连续性通畅,8例患者阶段性通畅。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药物剂量个人化以及溶栓率高等优点,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引导 置管溶栓
下载PDF
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清泉 司春强 +4 位作者 夏友传 冯桂林 梁双超 许贝 胡骥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6~12个月后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亚急性期血栓患者进行传统开放取栓手术,急性期血栓患者行经皮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并定期随...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6~12个月后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8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亚急性期血栓患者进行传统开放取栓手术,急性期血栓患者行经皮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并定期随访。行经皮股静脉途径造影、观察髂股静脉影像学表现。结果造影显示5例患者股静脉完全闭塞;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髂股静脉狭窄,狭窄程度30%~90%,其中69例盆腔大量侧支开放;6例患者髂股静脉完全通畅;4例患者髂总静脉闭塞。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后仍存在髂股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影像学表现可为治疗血栓后综合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下肢 静脉血栓 髂股静脉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16
5
作者 夏友传 赵国海 +3 位作者 司春强 薛清泉 冯桂林 梁双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7月总计40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抗凝组260例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抗凝治疗,非抗凝组140例术后未常...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7月总计40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抗凝组260例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抗凝治疗,非抗凝组140例术后未常规应用抗凝。结果:抗凝组仅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而非抗凝组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可以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常规抗凝有助于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腓肠动脉的病理变化与侧支流出道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骥琼 梁双超 +2 位作者 司春强 薛清泉 夏友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末期利用腓肠动脉构建流出道提供病理学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1例膝上截肢的新鲜离体标本上向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腘动脉及腓肠动脉的病理改变,提出构建腓肠... 目的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末期利用腓肠动脉构建流出道提供病理学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1例膝上截肢的新鲜离体标本上向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腘动脉及腓肠动脉的病理改变,提出构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设想,并对收治的9例末期ASO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示股动脉、腘动脉及分支均不显影;B超示腘动脉基本闭塞。行腘动脉探查术,完成腓肠动脉成形及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解剖观察结果:①腘(胫)动脉管壁僵硬,动脉粥样斑块填满管腔。②腓肠动脉开口处分3种病变形态:开放型、膜式狭窄闭塞型及柱状闭塞型。③临床上对腓肠动脉开口处成形,建立腓肠动脉流出道,再行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显示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皮温逐渐回升,下肢溃疡两月内逐渐愈合。B超显示腓肠动脉代偿性扩张。结论通过解剖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构建是解决末期ASO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流出道 侧支循环 腓肠动脉
下载PDF
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7
7
作者 胡竞 江峰 胡骥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5例下肢DVT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n=35)和对照组(n=20)。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了解DVT情况。置管溶栓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患肢...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5例下肢DVT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n=35)和对照组(n=20)。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了解DVT情况。置管溶栓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患肢静脉置管,用微量泵持续向导管内给予尿激酶和肝素;对照组经静脉注射溶栓尿激酶和肝素进行全身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复查超声,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置管溶栓组所有患者置管成功,其中26例治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5例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0%(13/2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特异性高、见效快、疗程短,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下肢 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
下载PDF
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双超 胡骥琼 +2 位作者 司春强 薛清泉 夏友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r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静脉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术后
下载PDF
急性重症肢体缺血致代谢性肌肾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夏友传 司春强 +2 位作者 薛清泉 冯桂林 梁双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急性重症缺血后继发肾功能不全又可称为代谢性肌肾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hbolic syndrome,MMS)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因肢体急性重症缺血致肾功能不全共1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目的:探讨肢体急性重症缺血后继发肾功能不全又可称为代谢性肌肾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hbolic syndrome,MMS)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因肢体急性重症缺血致肾功能不全共1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例来我院等待手术过程中突然死亡,1例于术中即死亡,1例于术后2 h死于高钾血症,共9名患者存活,保肢者7人,2例行高位截肢术,其中1例从髋关节截肢,另1例从大腿中下1/3处截肢。病死率25%,截肢率16.7%。结论:急性肢体缺血所致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患者在行手术取栓治疗后,要注意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及早地应用甘露醇脱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清除自由基,促进肌红蛋白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肢体缺血 代谢性肌肾综合征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46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清泉 胡骥琼 +3 位作者 司春强 夏友传 冯桂林 梁双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预防肺栓塞疗效,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方法:在DSA下经皮股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46例,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了解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的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下腔...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预防肺栓塞疗效,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方法:在DSA下经皮股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46例,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了解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的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均置入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于术中发生肺栓塞,经抢救后患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发现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11个月后健侧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下腔静脉穿孔。余无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术前彩色超声及术中下腔静脉造影是确保下腔静脉滤器(VCF)放置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肺动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晓菊 卫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凝、康复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结果: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凝、康复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结果: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共运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60例,在第7、10天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明确,且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
12
作者 司春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5年9月~2009年8月23例肢体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损伤部位:桡动脉及胫后动脉各1例;肱动脉3例;腘动脉4例;股深动脉2例;股动脉9例;髂动脉3例。21例病人行开放手术治疗,2... 目的: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5年9月~2009年8月23例肢体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损伤部位:桡动脉及胫后动脉各1例;肱动脉3例;腘动脉4例;股深动脉2例;股动脉9例;髂动脉3例。21例病人行开放手术治疗,2例病人行血管腔内治疗。结果:1例截肢,22例保肢成功;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3例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股动脉结扎创面换药处理,伤口逐渐愈合。开放手术组中随访13例保肢者3~24个月,1例股动脉结扎术后3个月出现间歇跛行;1例腘动脉闭合性损伤合并骨折术后1年患肢功能障碍未恢复;余11例效果满意。腔内治疗2例效果良好,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2个月。结论:了解受伤情况,综合分析,是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早期诊断的关键;及时动脉重建是恢复肢体功能、避免伤残的重要手段。腔内治疗修复周围动脉损伤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动脉 血管损伤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秋石 胡骥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疗法。目前,下肢DVT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置管溶栓、系统溶栓和机械性溶栓。本文就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溶栓方法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1 置管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疗法。目前,下肢DVT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置管溶栓、系统溶栓和机械性溶栓。本文就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溶栓方法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1 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CDT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Seldinger技术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然后与微量注射泵相连接,持续性泵入溶栓药从而达到药物定向灌注溶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非手术治疗 SELDINGER技术 非手术疗法 置管溶栓 微量注射泵 治疗方法 溶栓方法
下载PDF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临床初步应用
14
作者 胡秋石 梁双超 +4 位作者 司春强 薛清泉 夏友传 冯桂林 胡骥琼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ab-dominlaortic aneurysm repair ,EVAR)的手术操作要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应用腔内隔绝...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ab-dominlaortic aneurysm repair ,EVAR)的手术操作要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应用腔内隔绝术的患者,治愈25例,术后死亡1例;发生内瘘共4例。结论: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而言,腔内隔绝术(EVAR )是一项革命性的微创技术。术前的精确测量,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及时恰当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生命安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现状
15
作者 汪正 胡骥琼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根据Clagett等[1]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为25%,文献报道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2]。急性下肢DVT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一方面可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根据Clagett等[1]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为25%,文献报道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2]。急性下肢DVT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一方面可能形成股青肿、股白肿及血栓后综合征,严重时可致残,另一方面,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可致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下肢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对接受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曾美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接受肝脏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肝脏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 目的:探讨对接受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接受肝脏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肝脏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肝脏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43.71±16.39)h〕、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65.86±14.97)h〕、术毕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67.42±26.42)h〕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能够促进其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手术 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 下床 胃肠道功能
下载PDF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侧支血管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与观察
17
作者 胡骥琼 薛清泉 梁双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术后人工血管闭塞后膝下血供的代偿作用。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6月—2020年7月ASO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9...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中膝周肌瓣构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术后人工血管闭塞后膝下血供的代偿作用。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6月—2020年7月ASO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2~87(72.3±3.6)岁。均为单侧肢体病变,左侧14例、右侧17例,Rutherford分期3级以上,踝肱指数(ABI)为0.32±0.13。均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中将离断的腓肠肌内侧头与同侧的半膜肌、半腱肌及缝匠肌瓦合叠加缝合,以膝周肌瓣构建侧支血管。术后,在超声检查人工血管闭塞(无血流信号)后,观察患者肢体缺血情况,同时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ABI;出院时按照Rutherford标准评价患者手术疗效;随访期间观察并统计患者截肢率,观察成功保肢患者的生活状态。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1周ABI为0.58±0.19,高于术前的0.3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02)。出院时手术疗效评价:显著有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恶化2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4.6个月。患者在人工血管闭塞后,下肢虽有一过性疼痛、发凉等缺血症状,但经抗凝治疗症状缓解。术后2、24个月分别有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术后3年1例死于脑梗死,生前均无下肢静息痛症状,可作室内活动;2例因股深动脉多节段闭塞、膝下组织血供不足,分别于术后6、15个月行截肢术,余26例患者成功保肢,随访6个月~5年,均无需行临床再干预,均无静息痛。结论股腘动脉旁路术治疗的ASO患者,采用腓肠肌肌瓣在膝周构建侧支血管,在人工血管闭塞后,下肢缺血无明显加重,说明肌瓣构建对缓解患者膝下肢体缺血状态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肌瓣构建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喇叭形支架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双超 王利新 +3 位作者 郭大乔 史振宇 唐骁 符伟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4-475,共2页
在腹主动脉瘤患者中,15%~40%的患者合并髂总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A)[1]。对于这部分患者,腔内治疗既要隔绝髂总动脉瘤,又要保证髂内动脉通畅,避免引起盆腔缺血,因此成为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 在腹主动脉瘤患者中,15%~40%的患者合并髂总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A)[1]。对于这部分患者,腔内治疗既要隔绝髂总动脉瘤,又要保证髂内动脉通畅,避免引起盆腔缺血,因此成为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一个难点。喇叭形支架(bell-bottom technique,BBT)技术是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103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患者采用BBT保留髂内动脉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瘤腔内治疗 支架技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RTERY 髂内动脉 治疗方式
原文传递
膝以下肢体动脉硬化闭塞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双超 胡骥琼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好发部位,易致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发患肢缺血而有可能发生截肢的危险。笔者就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腔内治疗、机械装置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 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好发部位,易致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发患肢缺血而有可能发生截肢的危险。笔者就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腔内治疗、机械装置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并对该病流出道构建的发展趋势和临床研究做一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 下肢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大蒜素对颈动脉狭窄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友传 乔彤 +5 位作者 殷芳 胡骥琼 司春强 薛清泉 梁双超 冯桂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对颈动脉狭窄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模型组(n=40)、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模型组、对照... 目的研究大蒜素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对颈动脉狭窄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模型组(n=40)、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模型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均用2F Fogarty球囊导管于右侧颈动脉进行球囊拉伤的方法构建颈动脉狭窄大鼠模型,同时假手术组大鼠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插入2F Fogarty球囊。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经尾静脉给予大蒜素(18 mg·kg^-1·d^-1),对照组大鼠经尾静脉给予前列地尔(72μg·kg^-1·d^-1),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3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右侧颈动脉病理变化;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颈动脉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63.47±3.92),(93.65±7.84),(72.34±5.17),(68.83±4.51)ng·L^-1;CRP水平分别为(2.13±0.64),(5.06±1.32),(3.75±1.24),(2.95±1.12)ng·L^-1;PGE2水平分别为(42.36±2.51),(85.22±4.82),(62.16±3.73),(51.06±3.43)ng·L^-1;TGF-β水平分别为(14.32±1.25),(43.87±2.92),(28.33±3.11),(20.62±2.23)ng·L^-1。模型组大鼠血清MCP-1、CRP、PGE2、TGF-β水平及右侧颈动脉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且实验组及对照组低于模型组,对照组低于实验组(均P<0.05)。结论大蒜素可降低颈动脉狭窄大鼠炎性因子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控制颈动脉狭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大蒜素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