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F-1/CXCR4及VEGF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磊 孙雪竹 孙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4-677,682,共5页
目的:研究VEGF、SDF-1及CXCR4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DF-1/CXCR4轴与VEGF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腺癌及... 目的:研究VEGF、SDF-1及CXCR4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DF-1/CXCR4轴与VEGF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DF-1、CXCR4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上,结直肠癌组中SDF-1、CXCR4、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中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60%和66.3%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37.5%、42.5%和28.8%,差异显著(P<0.05);结直肠癌中SDF-1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等无关;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DF-1的表达与CXCR4及VEGF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结论:SDF-1/CXCR4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细胞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趋化因子SDF-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磊 盛文文 +1 位作者 陈术合 孙景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Twist、SDF-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相关性,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的靶标。方法收集结直肠癌和对应癌旁正常新鲜标本组织40... 目的通过检测Twist、SDF-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相关性,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的靶标。方法收集结直肠癌和对应癌旁正常新鲜标本组织40例和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蜡块90例,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SDF-1及EMT相关因子E-cadherin、Twist的表达,统计学分析SDF-1表达与E-cadherin、Twist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SDF-1、Twist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DF-1、Twist的阳性率分别为75.56%、62.22%,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在肿瘤中的阳性率为28.8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而与Twist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趋化因子SDF-1高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的EMT过程,Twist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提示EMT现象参与结直肠癌的形成及转移过程,并促进肿瘤的生成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趋化因子 上皮-间质转化 SDF-1
下载PDF
胃癌中HIF-1α、EZH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孙雪竹 +1 位作者 孙景洲 吴继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ZH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明确其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50例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HI...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ZH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明确其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50例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HIF-1α、EZH2的表达。结果胃癌中HIF-1α、EZH2的阳性率分别为72.00%、63.3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00%和37.30%,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IF-1α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明显相关;EZH2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ZH2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 s=0.265,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HIF-1α、EZH2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均有一定关系,HIF-1α的激活可能会增强EZH2表达,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EZ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wis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磊 吴继锋 孙景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2-1554,1558,共4页
Twist是一个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在人体多种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关。现就Twist的结构、功能及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特别是其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癌 TWIST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Twist、STAT3和E-ca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磊 吴继锋 +1 位作者 孙雪竹 孙景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观察扭曲蛋白(Twis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上皮钙黏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三者的表达对判断胃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 目的:观察扭曲蛋白(Twis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上皮钙黏素(E—cad)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三者的表达对判断胃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亲和素一生物素复合物(SABC)法检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Twist、STAT3、E—cad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转移及TNM分期等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Twist、STAT3、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57.3%、64.7%、12.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3%、10.8%和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的表达在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TAT3的表达在肿瘤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wist、STAT3表达与E—cad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Twist、SATA3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均有一定关系,SATA3的激活可能会增强Twist、E—cad的表达,检测Twist、STAT3、E—cad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扭曲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SDF-1/CXCR4生物学途径及其与实体瘤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孙雪竹 +1 位作者 吴继锋 孙景洲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5期95-97,共3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属趋化因子CXC亚家族,能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调控造血、细胞黏附和肿瘤形成等[1]。SDF-1可与其惟一受体CXCR4特异性结合,构成与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迁移有密切关系的偶联分子对———SDF-1/CXCR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属趋化因子CXC亚家族,能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调控造血、细胞黏附和肿瘤形成等[1]。SDF-1可与其惟一受体CXCR4特异性结合,构成与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迁移有密切关系的偶联分子对———SDF-1/CXCR4。近年研究发现,SDF-1/CXCR4的生物学途径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文献就SDF-1/CXCR4生物学途径与实体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下载PDF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磊 周丽丽 张子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通过改变解剖实验室布局和实验教学方法,寻找一个新型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护理教育,从而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人才。方法发放调查表调查2013级其中一个护理班学... 目的通过改变解剖实验室布局和实验教学方法,寻找一个新型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护理教育,从而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人才。方法发放调查表调查2013级其中一个护理班学生对解剖实验室和教师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和提出意见,从而调整实验室整体布局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2014级新生护理1401班58名同学为实验组,护理1402班56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室布局改变和教学方法改革;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满意度,并分析学生综合成绩。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满意度略高于2013级学生,实验组的满意度和综合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调整后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类院校护理教育,适合培养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教学改革 大体解剖学
下载PDF
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铅、镉联合暴露对小鼠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莉 胡仁宜 +5 位作者 王华 杨露露 胡永方 王碧伟 张桂彬 徐德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目的观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小鼠经饮水暴露铅和镉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4周龄雄性ICR小鼠被随机分人对照组、铅组、镉组、铅+镉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分别经口饮用纯净水(反渗透水)、醋酸铅水溶液、氯化镉水溶液以及醋酸铅和氯... 目的观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小鼠经饮水暴露铅和镉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4周龄雄性ICR小鼠被随机分人对照组、铅组、镉组、铅+镉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分别经口饮用纯净水(反渗透水)、醋酸铅水溶液、氯化镉水溶液以及醋酸铅和氯化镉混合水溶液,暴露40 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后取睾丸、附睾,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进行附睾尾精子计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铅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的饮水量、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40 d后,单纯铅、单纯镉暴露或镉铅联合暴露均未改变小鼠体重、睾丸、附睾重量及其脏器系数。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铅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附睾精子浓度和血清睾酮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联合暴露铅与镉未引起小鼠雄性生殖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联合染毒 睾丸 睾酮
下载PDF
胃混合型肿瘤病理特征以及相关预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利帮 朱贞祥 朱运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8期1754-1758,共5页
目的探究胃混合型肿瘤病理特征以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胃混合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年内治疗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取早期患者术中的组织标本,晚期活检组织,通过解剖与... 目的探究胃混合型肿瘤病理特征以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胃混合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年内治疗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取早期患者术中的组织标本,晚期活检组织,通过解剖与组织学内容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突触素(Syn)和嗜铬颗粒A(CgA)表达情况,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胃混合型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胃混合型肿瘤患者中,低分化61例,中/高分化63例;Ⅰ-Ⅱ期87例,Ⅲ期37例;淋巴结转移43例,未转移81例。通过解剖与组织学内容病理检查发现,患者中含有乳头状腺癌42例,管状腺癌63例,黏液腺癌20例。在电子胃镜下大体观察肿瘤形态发现,隆起型40例、平坦型52例和凹陷型32例。术后随访1年,胃混合型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发生13例,发生率为10.48%,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理分型、Syn表达阳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低分化、Ⅲ期、肿瘤>5.00 cm、淋巴结转移占比、CgA表达阳性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以胃混合型肿瘤患者预后为因变量(赋值情况: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将低分化、Ⅲ期、肿瘤>5.00 cm、淋巴结转移、CgA表达阳性设为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分化、Ⅲ期、肿瘤>5.00 cm、淋巴结转移、CgA表达阳性均是胃混合型肿瘤预后不良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单一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胃混合型肿瘤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较晚。低分化、Ⅲ期、肿瘤>5.00 cm、淋巴结转移、CgA表达阳性均与胃混合型肿瘤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混合型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远处转移 单一型胃癌
下载PDF
对口高职护理医学基础综合课程(解剖、生理、病理)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磊 张子轩 +1 位作者 魏清 陈秀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76-78,共3页
目的 寻找解剖学、生理学与病理学3门基础学科的最佳整合方案,设计一套合理的教学教材(包括实验).以减少教学内容交叉、重复,避免知识点过难、过细,过于理论化甚至与临床脱节,从而建立一个新型的对口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培养技... 目的 寻找解剖学、生理学与病理学3门基础学科的最佳整合方案,设计一套合理的教学教材(包括实验).以减少教学内容交叉、重复,避免知识点过难、过细,过于理论化甚至与临床脱节,从而建立一个新型的对口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方法 调查2011届对口护理班学生对解剖、生理、病理教学的评价及建议,调整相应内容,将《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整合为《综合医学基础》,纠正内容偏多、偏难及重复较多的现象,强调理论精讲、点拨,注重实践原理的讲解和训练,提高实验课比例,培养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执业标准和执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执业资格证书接轨.应用于对口2012级01班100名学生(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教材的2012级02班98名学生(对照组)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试成绩(包括理论和实践成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整合后《综合医学基础》课程可能更适合对口护理专业的教学,将形成一种新型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基础医学 整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