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卫谱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0期3027-3028,共2页
深部真菌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原菌。近年来,随着血液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上升,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减少治疗并发... 深部真菌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原菌。近年来,随着血液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上升,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减少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笔者对我院血液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真菌感染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血液病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并发症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免疫制剂 临床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志武 李卫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252-253,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防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1.5mg/d,连用14d,对照组18例未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结果两组血小板数量恢复到>50×109/L和...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防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1.5mg/d,连用14d,对照组18例未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结果两组血小板数量恢复到>50×109/L和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对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下降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白介素-11 白血病
下载PDF
沙利度胺(反应停)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志武 李卫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0例MM患者,及接受标准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1例MM患者,接受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8例MM...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0例MM患者,及接受标准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1例MM患者,接受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VAD方案化疗治疗28例MM患。结果常规化疗组与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不同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性,小剂量沙利度胺不良反应少。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M反应率高,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下载PDF
氯霉素致纯红再障伴PNH特征转化为MDS并发脑梗塞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氯霉素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MDS 纯红再障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梁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2-63,共2页
多原发恶性肿瘤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但恶性血液病与实体瘤相继共存的患者临床较少见,文献报告亦不多,作者遇见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附表8例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例序性别年龄(岁)病名治疗措施间隔(年)伴发肿瘤主要临床... 多原发恶性肿瘤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但恶性血液病与实体瘤相继共存的患者临床较少见,文献报告亦不多,作者遇见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附表8例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例序性别年龄(岁)病名治疗措施间隔(年)伴发肿瘤主要临床表现1女36慢粒马利兰和6-巯基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肿瘤 诊断 病理 原发性病因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
6
作者 梁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李卫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8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51例MM患者中,共有143例行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55.9%(80/143),其中完全缓解率21.0%(30/143)。联合化疗组的总...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51例MM患者中,共有143例行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55.9%(80/143),其中完全缓解率21.0%(30/143)。联合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1.3%(46/75),明显高于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组的总有效率29.6%(8/27)(P<0.05)。MP(马法兰+强的松)、VD+MP组与VD组之间总有效率和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有7例存活,移植后9~67个月无疾病进展。结论联合化疗治疗MM具有良好的疗效,CR及PR比率较VD、MP、VD+MP组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45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冯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中医血液科住院的肾性高血压90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西药降压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中医血液科住院的肾性高血压90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西药降压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尿蛋白及肾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降压效果及肾功能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尿蛋白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5.56%,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只有68.8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性高血压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奇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回升时间及出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可快速升高血小板数目,缩短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泼尼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新民 彭晓赟 +2 位作者 尹志芳 刘石泉 龚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657-2660,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ITP)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以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ITP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用药主要分为一线治疗药物和二线治疗药物,由于两者都缺乏特异性并有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正...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ITP)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以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ITP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用药主要分为一线治疗药物和二线治疗药物,由于两者都缺乏特异性并有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正在研发的多种生物制剂为治疗ITP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治疗ITP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类似物、抗体、共刺激信号阻断剂和细胞因子等多种新型生物制剂及旧药新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新药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艳 梁奇 +2 位作者 杨志武 刘珊 陈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4期2797-2800,共4页
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使得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介导了细胞间交流和信息交换。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外泌体是淋巴瘤的发生、进展和耐药的重要机制。... 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使得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介导了细胞间交流和信息交换。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外泌体是淋巴瘤的发生、进展和耐药的重要机制。外泌体内核酸和小分子可用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材料学修饰可显著增强外泌体治疗的靶向性和治疗效能。本文总结了外泌体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与肿瘤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为淋巴瘤的预警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外泌体 早期诊断 精准治疗
原文传递
CTLA-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泌体的表达及初步机制研究
12
作者 陈艳 梁奇 +2 位作者 杨志武 刘珊 陈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泌体的表达及初步机制。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DLBCL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分为缓解组和复发组;选取来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泌体的表达及初步机制。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DLBCL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分为缓解组和复发组;选取来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采用试剂盒分离外泌体,CD63抗体包被磁珠结合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TLA-4+外泌体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CD8_(+)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缓解组DLBCL患者CTLA-4+外泌体的比例升高了37.42%;复发组DLBCL患者CTLA-4+外泌体的比例为6.04%,相对于缓解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复发组DLBCL患者CD4/CD8_(+)T细胞比值和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0.85和0.44%,相对于缓解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LA-4+外泌体比例与CD4/CD8_(+)T细胞比值呈负相关,而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结论:CTLA-4+外泌体比例在DLBCL患者显著升高,且与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和抗肿瘤免疫反应均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TLA-4 外泌体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
13
作者 杨志武 杨玲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5期293-294,共2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RA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1例APL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ATRA。B组18例采用ATRA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78.3%,B组CR率为94.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RA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1例APL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ATRA。B组18例采用ATRA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78.3%,B组CR率为94.4%,达到CR时间A组为(41.50±8.74)d,B组为(31.82±7.20)d(P〈0.01),A组高白细胞症发生率为43.5%,B组高白细胞症发生率为11.1%(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APL的CR率高,能缩短CR时间,减少高白细胞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三尖杉酯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