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在老年人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文 夏开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1536-153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为老年手术病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诱导用咪唑安定0.08mg/kg,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为老年手术病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诱导用咪唑安定0.08mg/kg,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2μg/kg(RF组)或芬太尼3~4μg/kg(F组),阿曲库铵0.8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间隙正压通气,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0.3pg/(kg·min)(RF)组或芬太尼0.03~0.04pg/(kg·min)(F组)加丙泊酚0.06~0.08mg/(kg·min),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阿曲库铵15mg/30min,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min两组间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1),RF组明显低于F组,术后恢复情况RF组病人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效果优良,苏醒快,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学 芬太尼/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斌 夏开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B组),每组各35例。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和气道压(设定气腹...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B组),每组各35例。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和气道压(设定气腹前为T1,术毕放气后为T3);测定患者麻醉前(T0)、气腹后20min(T2)及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4)3个时点的血气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发生率和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 A组患者在T2、T4时的SBP、DBP和HR与T0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各时点SBP、DBP和HR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4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2时两组患者气道压均升高,但A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之间比较,T2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3时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只有T2时HCO3-明显高于T0(P<0.05),其余指标在各时点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躁动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麻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麻,是腹腔镜手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月新 陈安定 刘佩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0min...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及术毕30min(T4)五个时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于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NIBP)。[结果]①各时点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T1~4时,S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较P组明显降低(P〈0.01);T4时S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P组低(P〈0.01)。[结论]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的抑制老年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并能更有效的抑制机体由于过度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麻醉/方法 应激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安定 郭曲练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n=35),舒芬太尼组(S组)和...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n=35),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予以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F组予以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进行静吸复合全麻,观察两组插管前(T0)、插管后(T1)、劈胸骨(T2)、搭回旋支(T3)及穿钢丝(T4)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1、T2、T4等强刺激时均升高(P<0.05),且F组较S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心率(HR)在T1~T4各时点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T3时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血压反应和心率明显波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具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病人的循环干扰小,是OPCABG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舒芬太尼 二异丙酚 七氟烷
下载PDF
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应用在剖宫产术患者麻醉中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新结 夏开群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82例产妇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分为麻黄碱组(n=41)与去氧肾上腺素组(n=41),对比两组产妇血压与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82例产妇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分为麻黄碱组(n=41)与去氧肾上腺素组(n=41),对比两组产妇血压与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在血压变化方面,麻黄碱组血压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在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p H值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在脐动脉分析结果上,麻黄碱组低于去氧肾上腺组,BE与PCO2高于去氧肾上腺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与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碱与去肾上腺素都可以维持术中患者的循环稳定,保证麻醉质量,但是后者易于产妇血压的稳定性,不会增加新生儿酸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腰-硬联合阻滞 剖宫产术 应用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立清 夏开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各4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即...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各4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即刻(T3)、CO2气腹后(T4)及气管拔管后即刻(T5)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即刻、10 min、20 min、30 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B组与A组相比:B组在T3、T4、T5即刻的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A组(13例)远高于B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LC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苏醒期疼痛,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是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 全麻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控制性降压(C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外科手术患者20例,采用ANH和CH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MAP、FIB、Hb、Ph以及HCT等各项指标水平在采血后均有一定降低,CH后,只有...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控制性降压(C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外科手术患者20例,采用ANH和CH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MAP、FIB、Hb、Ph以及HCT等各项指标水平在采血后均有一定降低,CH后,只有MAP水平有所降低。相对于既往病例,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采用ANH和CH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下载PDF
全身麻醉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新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益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益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予以全身麻醉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2组临床指标[包括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静脉自控镇痛(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地佐辛输注量],术后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VEGF、MMP-9,术前、术后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地佐辛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EGF、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VEGF、MMP-9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术前提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VEGF、MMP-9水平上升,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胸腔镜检查 全身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新结 夏开群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期178-179,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回顾分析麻醉管理效果。结果 53例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回顾分析麻醉管理效果。结果 53例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均未出现大幅度波动,且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循环紊乱,经对症治疗后已经恢复正常。结论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较显著,不仅能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有助于保证麻醉效果,可避免和减少术中不良事件,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循环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支架植入 非心脏手术 麻醉管理
下载PDF
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体会(附20例分析)
10
作者 韩月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肾移植 麻醉处理 术前准备
下载PDF
不加抗凝剂自体血回输在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懿 李琼灿 +3 位作者 邱俊 刘绍明 李诚 蒋宗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8-509,共2页
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起病急,出血多,立即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此时进行腹腔镜手术对出血部位进行钳夹止血,虽然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止住,但术前大量的失血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加上全身麻醉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患者的循环功... 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起病急,出血多,立即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此时进行腹腔镜手术对出血部位进行钳夹止血,虽然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止住,但术前大量的失血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加上全身麻醉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患者的循环功能处于极大的抑制状态,血液的携氧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大出血 异位妊娠 自体血回输 抗凝剂 腹腔镜手术 应用 血管扩张作用 活动性出血
下载PDF
37例困难气管插管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开群 蔡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3-73,75,共2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 37例困难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特点和插管方法。方法 :张口困难 14例 (37.84% ) ,声门显露不清 15例 (4 0 .5 4% ) ,气道解剖异常 8例 (2 1.6 2 % )。均采用慢诱导麻醉。结果 :2 0例经鼻盲探插气管成功 ;13例经口明视插... 目的 :回顾性研究 37例困难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特点和插管方法。方法 :张口困难 14例 (37.84% ) ,声门显露不清 15例 (4 0 .5 4% ) ,气道解剖异常 8例 (2 1.6 2 % )。均采用慢诱导麻醉。结果 :2 0例经鼻盲探插气管成功 ;13例经口明视插管成功 ;4例经上述两种方法失败 ,行环甲膜穿刺引导插入 3例 ,气管切开术 1例 ,未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困难气管插管宜选用慢诱导麻醉 ,针对其困难程度与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 ,以提高插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 慢诱导麻醉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犬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最适低浓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文向萍 庾俊雄 +1 位作者 孙彦浩 徐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8-1401,1410,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家犬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比较3种低浓度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0A治疗的最适浓度。方法健康雄性犬40只,随机分为A组(空气组)、B组(10 ug/ml医用臭氧组)、C组(20 ug/ml医用臭氧组)、D组(30ug/ml医用臭氧组),... 目的通过建立家犬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比较3种低浓度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0A治疗的最适浓度。方法健康雄性犬40只,随机分为A组(空气组)、B组(10 ug/ml医用臭氧组)、C组(20 ug/ml医用臭氧组)、D组(30ug/ml医用臭氧组),每组10只,左膝关节10只为N组(正常对照组)。采用Hulth制模,分别于造模前、造模成功时和处死前测定膝关节活动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关节液中TNF-α含量。结果 8周后A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降低,B、C、D组治疗结束后较造模成功时增加,但C组较B、D组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4组右侧膝关节均出现关节软骨病理损害,A组最严重,C组软骨病变最轻;关节液中TNF-α含量C组比A、B、D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μg/ml臭氧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TNF-α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退行性关节炎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 臭氧 最适浓度 Osteoarthritis)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立清 夏开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CH)复合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脊柱手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AHH组(A组,AHH联合CH)和对照组(B组,常规输液),每组24例.两组病人均行常规手术麻醉,同...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CH)复合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脊柱手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AHH组(A组,AHH联合CH)和对照组(B组,常规输液),每组24例.两组病人均行常规手术麻醉,同时给予A组病人6%羟乙基淀粉(130/0.4)复合硝酸甘油CH.观察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病人的例数;AHH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AHH前后和术毕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人AHH前后HR、MAP和CVP无明显区别,AHH后尿量明显高于AHH前(P〈0.01);A组病人AHH后及术毕、的Hb和Hct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仍然在代偿范围内;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机能只有A组APTT在AHH后时间点较AHH前明显延长(P〈0.05),其他无明显区别;A组Fg在术毕时间点较AHH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AHH复合CH可安全用于脊柱手术病人,并可明显减少此类病人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学 血液稀释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肝胆胰手术时SPO_2的观察
15
作者 周淑辉 王明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肝胆胰手术 SPO_2监测
下载PDF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及七氟醚的FA/FI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7期74-74,7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七氟醚FA/FI的主要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开胸肺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分为A组(采用定容通气模式)、B组(采用定压通气模式)、C组(采用小潮气量联合P...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七氟醚FA/FI的主要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开胸肺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分为A组(采用定容通气模式)、B组(采用定压通气模式)、C组(采用小潮气量联合PEEP通气模式),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组患者气道峰压在T2、T3、T4各时点均有一定升高,然而A组、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OLV状态下采用定压通气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顺应性,但是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七氟醚的FA/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呼吸功能 七氟醚 FA/FI
下载PDF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新结 夏开群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9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患者中的非通气侧肺损伤的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进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经气管插管通气成功后,观察组经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患者中的非通气侧肺损伤的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进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经气管插管通气成功后,观察组经2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共0.5μg/kg,随后以0.6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关胸,对照组则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分别在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1 h(T_2)、单肺通气结束即刻(T3)时刻及手术完毕(T4)时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HO-1)、肺损伤评分、TNF-α、IL-6和IL-8。结果较T_1时对比,T_3和T_4时HIF-1α和HO-1均出现升高(P<0.05),在T_3和T_4时,观察组HIF-1α和HO-1均出现升高(P<0.05);两组患者T_1和T_2时肺损伤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_3和T_4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T_3和T_4时,两组较T_1时评分均出现升高(P<0.05);较T_1时对比,T_2、T_3和T_4时TNF-α、IL-6和IL-8均出现升高(P<0.05),在T_2、T_3和T_4时,观察组TNF-α、IL-6和IL-8较对照组均出现下降(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非通气侧肺损伤,其机制与HIF-1α和HO-1上调及减轻了肺组织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呼吸 人工 肺损伤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蔡强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07X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以尼可地尔10mg干预。对照组未干预。检测两组患者术后6、12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以尼可地尔10mg干预。对照组未干预。检测两组患者术后6、12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丙二醛(MDA),评估药物作用。结果:术后6h观察组LDH为(378.65±41.56)U/L、CK-MB为(61.78±6.87)U/L、MDA为(6.56±1.52)mmol/mL。对组组分别为(533.96±37.71)U/L、(66.27±8.44)U/L、(7.97±1.76)mmol/mL,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术后12h观察组LDH为(318.33±42.28)U/L、CK-MB为(51.54±6.29)U/L、MDA为(5.28±1.02)mmol/mL;对组组为(513.35±35.31)U/L、(64.21±8.03)U/L、(7.67±1.39)mmol/mL,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可明显减少心肌酶、心肌标志物的释放,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体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脓毒症凝血系统功能变化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19
作者 蒋立清 刘灿芬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f0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32例,死亡组1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f0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32例,死亡组1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1T)、纤维蛋白原(Fbg),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及主要凝血指标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减少(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1)、D-二聚体升高(P〈0.01)、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PLT、AFIT、DD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时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其凝血指标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系统 预后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的手术麻醉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05-406,共2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作基础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寻找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患儿120例,按照患儿床位的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60例,甲... 目的探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作基础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寻找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患儿120例,按照患儿床位的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60例,甲组为氯胺酮肌内注射基础麻醉组,乙组为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基础麻醉组。甲组患儿在进人手术室后注射氯胺酮6~8mg/kg作基础麻醉;乙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后行0,5L/min和七氟醚6%~8%吸人作基础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术后患儿呕吐、心率失常、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后患儿哭闹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结果甲组患儿哭闹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乙组(P〈0.01)。甲组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下降(P〈0.01),而乙组较术前有所上升(P〈0.01)。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中,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的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绀 先天性 心脏病 外科学 婴儿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