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崔玉宝 彭江龙 周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960-960,I0002,共2页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2004级本科生开展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现场考核学生实验技能。2003级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成绩。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成绩分别为(88.76±8.45)和(82.38±12.32),差异有显著性(P...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2004级本科生开展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现场考核学生实验技能。2003级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成绩。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成绩分别为(88.76±8.45)和(82.38±12.32),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满意度及其技能考核优秀率较高。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人体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效果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第6组分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崔玉宝 周鹰 +2 位作者 彭江龙 孙炜 王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1-646,共6页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6组分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根据GeneBank已公布的Derf6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的Der f6 cD-NA全长为840 bp,与参考...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6组分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根据GeneBank已公布的Derf6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的Der f6 cD-NA全长为840 bp,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6.8%,含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推测编码蛋白由279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序列位于1~19 aa,亲水性指数为-0.139,跨膜区域位于1~19 aa,二级结构由α-螺旋(7.17%)、延伸主链(36.56%)和无规卷曲(56.27%)组成;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外,N-端第6位和第11位的亮氨酸有明显的序列核输出信号;可能为糜蛋白酶,具有cAMP和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N端酰基化位点等。结论:获得了Derf6基因全长,其编码的细胞外疏水性蛋白可能具有糜蛋白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变应原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麇鹿角醇提液对雄鼠性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成海龙 田郡 +2 位作者 陆晓东 秦红兵 朱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雄性小鼠性腺功能的影响,对麋鹿角传统的壮阳作用进行初步实验研究。方法:以重复电刺激复制应激小鼠性功能低下模型,观察麇鹿角醇提液对成熟雄鼠捕捉雌性小鼠能力的影响。给正常幼龄雄性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雄性小鼠性腺功能的影响,对麋鹿角传统的壮阳作用进行初步实验研究。方法:以重复电刺激复制应激小鼠性功能低下模型,观察麇鹿角醇提液对成熟雄鼠捕捉雌性小鼠能力的影响。给正常幼龄雄性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d,观察其性器官以及附性器官的脏器质量指数,检测其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并测定血清中睾酮与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结果:麋鹿角醇提液能增加应激后雄鼠捕捉雌鼠的能力,能够缩短跨骑潜伏期,增加舔舐和跨骑次数。麇鹿角醇提液能增加幼龄雄性小鼠睾丸质量指数,但对其附性器官质量指数没有影响,对其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动率也没有影响。能提高幼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但对睾酮的水平没有影响。结论:麋鹿角醇提液对电刺激应激诱发的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有促进恢复作用;麇鹿角醇提液具有一定促性激素样作用,可能不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角 性功能低下 附性器官 性激素 促性激素 睾酮 促黄体生成素
下载PDF
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致雄鼠性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成海龙 陈鹤林 +3 位作者 韩中保 田郡 陆晓东 秦红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5-1288,1390,共5页
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所致雄性小鼠性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性腺抑制模型,给予麋鹿角醇提液不同剂量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睾酮以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检测睾丸以及副性器官质量指数... 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所致雄性小鼠性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性腺抑制模型,给予麋鹿角醇提液不同剂量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睾酮以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检测睾丸以及副性器官质量指数、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检测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光镜检测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麋鹿角醇提液能良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睾酮与黄体生成素下降,能提高模型睾丸质量指数,提高模型精子密度与精子活率,增加模型组睾丸SOD活力,并减少其MDA含量,改善环磷酰胺所致模型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性变化。结论:麋鹿角醇提液对环磷酰胺致雄鼠性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性激素样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角醇提液 环磷酰胺 性腺 睾酮 黄体生成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抗氧化
下载PDF
3种常见尘螨分子进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玉宝 高璀乡 +2 位作者 周鹰 彭江龙 刘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5-396,共2页
为探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和梅氏嗜霉螨(Euroglyphus maynei)的分类,采用PCR扩增获得粉尘螨1类(Derf1)和2类变应原(Derf2)的cDNA片段,经测序后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屋尘... 为探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和梅氏嗜霉螨(Euroglyphus maynei)的分类,采用PCR扩增获得粉尘螨1类(Derf1)和2类变应原(Derf2)的cDNA片段,经测序后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屋尘螨Derp1、Derp2和梅氏嗜霉螨Eurm1、Eurm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别构建1类和2类变应原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变应原之间相似度,Derp1与Eurm1为86%,Derp1与Derf1为83%;Derp2与Eurm2为87%,Derp2与Derf2为67%。用变应原氨基酸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1类变应原Derp1与Eurm1聚成一簇,2类变应原Derp2与Eurm2聚成一簇。结果表明屋尘螨和梅氏嗜霉螨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粉尘螨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屋尘螨 梅氏嗜霉螨 分类 分子进化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第3组分全长基因克隆及其结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朝晔 周鹰 +6 位作者 史卫红 俞敏 马桂芳 丁凤云 杨李 王运刚 崔玉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尘螨螨体、卵、粪及培养基等提取物均可诱导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皮肤试验呈阳性,用免疫印迹法和放射交叉免疫电泳等技术检测到尘螨粗提浸液中有30多条与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IgE发生结合的条带,
关键词 粉尘螨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粉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全长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丹 崔玉宝 +3 位作者 彭江龙 周鹰 王颖 孙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6期3014-3019,共6页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7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Derf7全长基因约642bp,与参考序列(GenB...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7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Derf7全长基因约642bp,与参考序列(GenBank AY283292)同源性达99.7%%,仅在249位"A→G"和439位"C→T"发生点突变,含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推测编码蛋白由213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序列位于1-17aa,亲水性指数为0.031,跨膜区域位于171-190aa,二级结构由-螺旋(57.28%)、延伸主链(6.57%)和无规卷曲(36.15%)组成;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含有N-糖基化位点1个(151-154aa),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193-195aa),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155-158aaand173-176aa),N端酰基化位点1个(97-102aa)。粉尘螨和屋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86%,二者在螨类第7组分氨基酸序列构建出的分子进化树中聚成一簇。结论:获得了Derf7全长基因,为进一步获得其基因工程制品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变应原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粉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8
作者 崔玉宝 彭江龙 +2 位作者 周鹰 王颖 孙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的编码基因(Derf5)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用RNAiso试剂盒提取粉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5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 Simple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的编码基因(Derf5)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用RNAiso试剂盒提取粉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5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 Simple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获得的Derf5基因与参考序列(GenBank AY283283)同源件达97.8%,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由132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位于1~19AA、跨膜Ⅸ域位于1-19AA,为细胞外疏水性蛋白。二缴结构由延伸主链(1.52%)、无规则卷曲(7.58%)和α螺旋(90.91%)组成。具有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其氨基酸序列与屋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相似率为78%。结论成功克隆了Der f5,并初步预测得其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结构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