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市幽门螺杆菌感染及vacA和cagA基因型的流行特征及其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成秀梅 杨留才 +6 位作者 宋曙 徐康 吕强声 王亚东 顾芹 杨煜 吴育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研究盐城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特征,并探讨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江苏盐城确诊的1 892例常见胃肠疾病的近幽门胃黏膜组织,培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的vac ... 目的:研究盐城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特征,并探讨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江苏盐城确诊的1 892例常见胃肠疾病的近幽门胃黏膜组织,培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结果:2 682例消化病患者,胃肠疾病确诊率为70.54%,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1 892例样本,胃肠疾病Hp总感染率为41.81%,良性胃肠疾病Hp感染率之间无差异(P>0.05),胃癌低于良性胃肠疾病,差异显著(P<0.05);各县区Hp的临床感染,市区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P<0.05),而各县区无差异(P>0.05);Hp基因型中,cag A阳性率盐城地区为88.85%,各市县区无差异(P>0.05),响水达95.92%,与最高的射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vac A阳性率各县市区无差异(P>0.05);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cag A阳性而vac A阴性、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三者各县市区比较,均无差异(P>0.05)。盐城市Hp的vac基因亚型中,各市县区均无差异(P>0.05)。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胃癌和胃淋巴瘤与其他胃肠病之间,Hp的cag A阳性率比较,有差异(P<0.05),Hp的vac A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Hp的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Hp的cag A阳性和vac A阴性的比率及Hp的cag A阴性和vac A阳性的比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各种胃肠病Hp感染的vac基因亚型,各种胃肠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s1b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盐城胃肠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盐城地区市区Hp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盐城地区Hp的vac A和cag A亚型以cag A、vac A均阳性和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两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盐城市 流行特征 vacA和cagA 胃肠疾病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所致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2
作者 王姝姝 王树人 《肝脏》 2023年第9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结局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AIH-LF)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IH-LF患者23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44(30,53)岁。依据病情分...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结局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AIH-LF)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IH-LF患者23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44(30,53)岁。依据病情分为AIH-LF缓解与进展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临床资料方面,AIH-LF缓解组AIH病程>6个月、确诊肝衰竭间隔时间为4例(33.3%)、11(2,17)个月,均显著低于AIH-LF进展组[7例(63.6%)、23(4,51)个月,P<0.05];AIH-LF缓解组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分别为8例(66.7%)、3例(25.0%),与AIH-LF进展组[2例(18.2%)、8例(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LF缓解与进展组肝硬化例数为1例(8.3%)、5例(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LF缓解组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9例(75.0%),显著高于AIH-LF进展组[3例(27.3%),P<0.05];AIH-LF缓解组厌食、感染、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出血分别为3例(25.0%)、4例(33.3%)、0(0)及0(0),均显著低于AIH-LF进展组[8例(72.7%)、9例(81.8%)、4例(36.4%)及4例(36.4%),P<0.05];AIH-LF缓解与进展组AFP水平为104(42,176)ng/mL、55(4,12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LF缓解组IgG阳性例数为1例(8.3%),显著低于AIH-LF进展组[5例(45.4%),P<0.05]。组织病理学特征方面,AIH-LF缓解组界面性肝炎为10例(83.3%),显著高于AIH-LF进展组[4例(36.4%),P<0.05];AIH-LF缓解组胆管损伤及F3-F4期肝纤维化例数为1例(8.3%)及2例(16.7%),分别显著低于AIH-LF进展组[6例(54.5%)及7例(63.6%),P<0.05]。结论虽然AIH-LF发病率并不高,但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不同的临床特征预示着临床结局的差异,这对临床工作有着重要意义。AIH-LF进展患者AIH病程长、肝硬化多见,常伴有厌食、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同时组织病理学多以胆管损伤、显著肝纤维化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功能衰竭 类固醇激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RunX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兰建云 成秀梅 +1 位作者 袁苏娟 陈海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1)Runx3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3)Runx3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蛋白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Runx3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UNX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双师制”在病理检验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桂芳 崔玉宝 兰建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188-189,共2页
高职院校的"双师制"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实行"双师制"的具体实施,以及实行这种校企合作的"... 高职院校的"双师制"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实行"双师制"的具体实施,以及实行这种校企合作的"双师制"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效果,为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制 病理检验技术 教学
下载PDF
双师制在病理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祥和 丁凤云 +2 位作者 刘水 潘燕 蔡红星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2期1804-1805,180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师制在病理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级司法鉴定技术班35名学生,根据《病理学》成绩将学生依次排序,分为两组,排序为奇数者为双师制组(18名);排序为偶数者为传统组(17名)。双师制组采用双师制教学,传统组采用传统教... 目的探讨双师制在病理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级司法鉴定技术班35名学生,根据《病理学》成绩将学生依次排序,分为两组,排序为奇数者为双师制组(18名);排序为偶数者为传统组(17名)。双师制组采用双师制教学,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成绩。结果双师制组学生的课堂表现(t=4.718,P<0.01)、课堂问答(t=4.080,P<0.01)、实践操作考核(t=4.688,P<0.01)、病理检验实验成绩(t=4.925,P<0.01)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双师制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与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双师制 组织病理检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海欧 石群立 +2 位作者 孙桂勤 陆珍凤 严小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对 11例原发于大脑及脊髓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进行研究。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弥漫原始的小细胞 ...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对 11例原发于大脑及脊髓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进行研究。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弥漫原始的小细胞 ,并形成Homer Wright菊形团和明显的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免疫组化标记 :NSE阳性 ,Syn阳性 ,部分瘤组织中散在GFAP阳性。电镜 :瘤细胞胞浆内可见致密核心的分泌颗粒。结论 :该肿瘤和小脑髓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标志物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相同 ,同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脊髓肿瘤 神经外胚叶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颗粒细胞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胥荣 李红霞 +1 位作者 范钦和 邱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EGCT)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要点及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分析4例EGCT,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EGCT均有明显形态学特征,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由PAS强(+)的颗粒构...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EGCT)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要点及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分析4例EGCT,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EGCT均有明显形态学特征,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由PAS强(+)的颗粒构成,细胞核小,细胞巢间见少量纤维组织分隔。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NSE和CD68(+),SMA、CK、Mac387、calretinin和inhibin(-)。结论食管颗粒细胞瘤比较少见,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盐城地区109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8
作者 夏爱华 邹琳 兰建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568-3569,共2页
目的探讨该地区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109例肺腺癌患者相关标本,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对标本EGFR基... 目的探讨该地区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109例肺腺癌患者相关标本,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对标本EGFR基因外显子19、21号进行检测。结果 109例患者中,19、21号外显子突变56例(51.38%),其中19号外显子突变24例(22.02%),21号外显子突变33例(30.28%);男性共59例,突变型19例(32.20%),女性50例,突变型37例(74.00%);大于或等于60岁患者64例,突变型34例(53.13%),小于60岁患者45例,突变型22例(48.89%);男性吸烟者33例,突变型7例(21.21%),非吸烟者25例,突变型12例(48.00%)。结论该地区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总突变率较高,21号外显子突变率稍高于19号外显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类型及突变率与性别、吸烟史相关,与年龄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肺腺癌 突变
下载PDF
6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梅 孙林 +1 位作者 胥蓉 李霞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GIS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本组GIST最常发生于小肠占55.4%(36/65),其次为胃占27.7%(18/65),直肠占10.8%(7/65),结肠占6.2%(4/65)。肿瘤体积大小不一,...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GIS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本组GIST最常发生于小肠占55.4%(36/65),其次为胃占27.7%(18/65),直肠占10.8%(7/65),结肠占6.2%(4/65)。肿瘤体积大小不一,最大者24.0 cm×15.0 cm×20.0 cm,最小者0.6 cm×0.7 cm×0.4 cm。梭形细胞51例,上皮样细胞11例,混合细胞(兼有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特征)3例。CD117阳性64例,CD34阳性57例,Vimetin阳性12例,SMA小灶阳性11例,Desmin和S-100均阴性。良性18例,交界性31例,恶性16例。结论:GIST发生部位多,形态学复杂,免疫组化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CD117和CD34。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35例Barrett食管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林 邱梅 +1 位作者 胥荣 李霞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7080-7081,共2页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结果,证实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重新阅片,确诊为Barrett食管的病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结果,证实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重新阅片,确诊为Barrett食管的病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发现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病例CerbB-2、P53、Ki-67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由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在增加,因此,提高对Barrett食管的早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病理诊断 食管腺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曙 陈海涛 袁苏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22-723,共2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淋巴结及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2—53...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淋巴结及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2—53(平均34)岁。6例发生于淋巴结,2例发生于皮肤。组织学特征:部分或全部淋巴结受累,瘤细胞有成巢或沿淋巴窦内生长现象,发生于皮肤者肿瘤组织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高度异型、多形,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8例瘤细胞均表达CD30,6例表达CD3或CD45RO,而CD15和CD20均阴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形态学高度异形、免疫表型特异,而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的淋巴瘤。组织学上需与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CD3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间变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成沂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52-452,共1页
分析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确诊17例(25.0%),部位以卵巢最多,其次为宫颈、腹壁疤痕组织、输卵管、阔韧带、子宫直肠窝、直肠等。主要症状体征为周期性下腹不适、痛经、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增多以及便秘、腹泻、脓血便等... 分析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确诊17例(25.0%),部位以卵巢最多,其次为宫颈、腹壁疤痕组织、输卵管、阔韧带、子宫直肠窝、直肠等。主要症状体征为周期性下腹不适、痛经、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增多以及便秘、腹泻、脓血便等;病灶处均有明显的包块或触痛结节。对不典型病例,要多取材多切片。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周期性出现的特点,并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观察及组织发生学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梅 陈静华 +2 位作者 孙林 胥传海 范钦和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13-614,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组织发生学。方法 :对 10 9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周病变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其中 2 0例的一点癌(黄豆大小 ) ,3例双原发癌 ,1例小细胞癌。癌周伴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异形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结论 :早期食管具有多样...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组织发生学。方法 :对 10 9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周病变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其中 2 0例的一点癌(黄豆大小 ) ,3例双原发癌 ,1例小细胞癌。癌周伴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异形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结论 :早期食管具有多样性生长的特点。提示临床医生在胃镜检查应注意多点取材 ,以防漏诊 ;以及正确确定手术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食管癌 癌周癌变 病理形态 组织发生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胥荣 李霞 +1 位作者 孙林 朱建峰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2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要点及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分析10例黑色素瘤,并复习文献。结果: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小...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要点及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分析10例黑色素瘤,并复习文献。结果: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小细胞、气球样细胞以及巨细胞,组织结构上可呈巢状、片状、腺泡状、束状、肉瘤样或弥漫排列。黑色素瘤可无色素或有大量色素沉着。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HMB45、melan-A和S-100阳性率≥80%。结论:黑色素瘤具有形态多样性和易混淆性,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6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宋曙 兰建云 陈海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62-663,共2页
关键词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病理 分析
下载PDF
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严树柏 宋曙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0.2%,占子宫恶性肿瘤的0.5%,其可伴发多成分分化,病理形态多样,易被误诊、漏诊。作者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间质肉瘤 细胞分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3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陈燕 李海如 李成沂 《铁道医学》 1995年第6期384-384,共1页
33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陈燕,李海如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24001李成沂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24001成釉细胞瘤是颌面部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发生于成年人。现将我院1963年1月~1994年4月... 33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陈燕,李海如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24001李成沂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24001成釉细胞瘤是颌面部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发生于成年人。现将我院1963年1月~1994年4月收治资料完全并经病理确诊的33例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肿瘤 成釉细胞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5
18
作者 兰建云 邵伟伟 +1 位作者 袁苏娟 胥传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型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HPV低危型(6/11)DNA,HPV高危型(16/18)DNA。结果PEAC不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同时伴异型增生组织中HPV低危型(6/11)DNA感染率分别为16.7%、80.6%、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16/18)DNA感染率分别为0%、16.7%、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型(6/11)DNA的检出率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HPV感染是PEAC致病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抗HPV感染的治疗对减低PEAC的发病,防止其复发及癌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外耳道 乳头状瘤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季洪爱 王靖华 +3 位作者 周晓军 赵海鸥 吉耘 孟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研究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7例淋巴瘤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并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2 7例淋巴瘤中 ,细胞学确定诊断淋巴瘤 12例 ,... 目的 :研究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7例淋巴瘤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并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2 7例淋巴瘤中 ,细胞学确定诊断淋巴瘤 12例 ,霍奇金淋巴瘤 3例 ,分类诊断准确率为 5 5 .6 % (15 / 2 7) ;细胞学高度怀疑淋巴瘤 8例 ,均经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瘤 ,细胞学分类诊断符合率为 85 .2 % (2 3/ 2 7) ;细胞学诊断转移性癌 3例 ,2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 ,1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学诊断反应性增生 1例 ,组织学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全部病例诊断阳性率 96 .3% (2 6 / 2 7)。 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组织学检查能确定肿瘤的性质、组织起源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标记技术
下载PDF
胃转流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强声 程辉 +2 位作者 张源源 高海峰 宋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992-3994,共3页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注射STZ(3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胃转流术后1、4、8周分别观察血糖、血胰岛素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对胰岛素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注射STZ(3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胃转流术后1、4、8周分别观察血糖、血胰岛素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对胰岛素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胃转流术后1周、4周、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明显下降(P<0.05),术后4周和8周,实验组胰岛素、β细胞所占胰岛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与术后第4周胰岛素的分泌量和表达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转流术可降低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与术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和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转流术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