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调理剂及其粒径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应
1
作者 陶志慧 马军军 《四川环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针对酸性红壤的特性,结合不同粒径调理剂中物质释放规律的不同,探寻出最优的调理剂粒径。通过模拟水浸提、恒温土培、盆栽试验和野外田间试验的方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粒径的调理剂在水中的pH值逐渐升高,且粒径越小pH值越大,直至... 针对酸性红壤的特性,结合不同粒径调理剂中物质释放规律的不同,探寻出最优的调理剂粒径。通过模拟水浸提、恒温土培、盆栽试验和野外田间试验的方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粒径的调理剂在水中的pH值逐渐升高,且粒径越小pH值越大,直至77d时,不同粒径调理剂在水中的pH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粒径调理剂盐基离子(K^(+)、Na^(+)、Ca^(2+)、Mg^(2+))释放量也逐渐降低,刚开始到第21d释放量线性下降,之后慢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在第7d到21d之间,不同粒径调理剂中钾、钠和镁离子的释放量出现了相等的时间点,而钙离子释放量相等的时间段出现在第21d到35d间。土培试验表明所有粒径的调理剂对酸性红壤的pH值,钾钠钙镁离子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粒径1~2 mm和2~3 mm的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K^(+)、Ca^(2+)和Mg^(2+))含量提高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分别提高了34.48%和31.03%、61.94%和47.01%与83.33%和70.08%,盆栽花生施用调理剂后,土壤中得pH值增加了0.09~0.18个单位,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分别降低了0.01~0.08cmol(+)/kg和0.28~1.48 cmol(+)/kg,田间试验中花生产量较优处理是调理剂粒径1~2 mm和2~3 m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25.18%和29.51%,土壤调理剂粒径范围1~2 mm和2~3 mm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厂灰 调理剂粒径 土壤酸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