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及生物膜类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商安全 吴健 +3 位作者 潘红超 王微微 刘晓明 魏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613-3615,共3页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率以及产膜能力,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7 612株真菌,真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率以及产膜能力,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7 612株真菌,真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EK-2Compact分析仪鉴定到种,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K-B法,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生物膜定量分析。结果分离的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 366株,占17.9%;白色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389株及急诊科241株,分别占28.5%及17.6%;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最多,其次为尿液及分泌物,分别占68.3%、10.5%及5.8%;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99.9%、99.8%、98.0%;标准菌株SC5314为强产生物膜,临床分离的1 36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中弱产生物膜325株、中等产生物膜243株、强产生物膜798株。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依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分布不同,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对真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也推动了生物膜产生能力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机理及致病性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 耐药性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群体感应分子Farnesol联合CSA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商安全 魏军 +5 位作者 潘红超 张玉洁 刘晓明 吴健 王微微 陆文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2-807,共6页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Farnesol)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形态转换、生长及活性、耐药性、凋亡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分别经CSA、F...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Farnesol)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形态转换、生长及活性、耐药性、凋亡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分别经CSA、Farnesol、Farnesol联合CSA处理后,用qRT-PCR法检测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中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基因CDR1、CEK1、CPH1、EFG1、ERG11、GPR1、HAT1、MDR1、HWP1、ALS3、TUP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产膜能力,且单用CSA、Farnesol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率很低,而联合使用时,受试菌生物膜生长状态受到明显抑制。从临床血流感染中分离获得1株强产生物被膜白色念珠菌,命名为CA NX05;经不同药物组处理后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中的生物膜菌丝形成相关基因CEK1、CPH1、EFG1、ERG11、GPR1、HAT1、HWP1、ALS3、TUP1与其耐药性相关基因CDR1、MDR1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处理组相比均显著降低(F_(CEK1)=15.725,F_(CPH1)=6.230,F_(EFG1)=87.817,F_(ERG11)=17.527,F_(GPR1)=21.793,F_(HAT1)=65.318,F_(HWP1)=550.531,F_(ALS3)=10.514,F_(TUP1)=16.580,F_(CDR1)=8.089,F_(MDR1)=7.228;F>P,P<0.05)。结论群体感应分子Farnesol联合CSA处理较CSA及Farnesol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使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了科学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群体感应 法尼醇 环孢菌素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