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白介素-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葛丽丽 许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9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测定血清SP-D、IL-18、NLR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34例)及重度组(15例),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SP-D、IL-18、NL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1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SP-D、IL-18、NLR水平,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逐渐上升,轻、中、重度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SP-D、IL-18、NLR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16、0.387、0.503,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P-D、IL-18、NLR预测NRDS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90、0.686。结论NRDS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患儿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蛋白D 白介素-18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对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慧慧 于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6月收治的使用医用粘胶产品的新生儿8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6月收治的使用医用粘胶产品的新生儿8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干预。比较实施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前后14名护理人员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的认知与预防评分,观察2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效果。结果实施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后护理人员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认知与预防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发生率3.75%(3/80),低于对照组的13.75%(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开展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护理活动,可提高护理人员对该护理问题的认知度及相应的预防能力,降低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新生儿 预防 皮炎 过敏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功能监测及早期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晶晶 成胜 +1 位作者 胡雨生 尹同进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RDS右心功能的变化以及米力农早期临床干预的意义。方法2018年01月至2020年03月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予以米力农干预治疗。分别于米力农治疗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ARDS右心功能的变化以及米力农早期临床干预的意义。方法2018年01月至2020年03月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予以米力农干预治疗。分别于米力农治疗前、干预治疗后24h、48h、72h动态监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PAP、N-BNP、Rv-Tei等指标。结果米力农干预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PAP、N-BNP、Rv-Te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干预治疗后24h、48h、72h PAP、N-BNP、Rv-Te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0h、24h、48h、72h时间点比较PAP、N-BNP、Rv-Tei呈明显下降趋势(P均<0.05),对照组0h、24h、48h、72h PAP、BNP、Rv-Te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PHN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RDS患儿早期存在右心功能损害,米力农早期治疗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 新生儿 右心功能 米力农
下载PDF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姿颖 陈程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比较组和针对组。对比较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针对组患儿进行...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比较组和针对组。对比较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针对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护理后,针对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低于比较组患儿,其黄疸消退的时间、胎便排出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比较组患儿,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有针对性护理 血清总胆红素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患儿神经功能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患儿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患儿神经功能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患儿分为对照组(给予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并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32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32例),两组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心肌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意识恢复、肌张力恢复、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和心肌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磷酸肌酸钠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神经功能 心肌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病情评估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雨生 尹同进 董莉莉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病情评估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7-12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2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入院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并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病情评估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7-12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2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入院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并检测血清NT-proBNP,并对患儿的NCIS、血清NT-proBNP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依据患儿的NCIS评分,将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比较不同组别的NT-proBNP及病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水平对患儿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极危重组血清NT-proBNP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CIS评分越低,NT-proBNP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945,P<0.01);患儿NT-proBN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极度危重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2=16.532,P<0.01);ROC曲线评价表明,血清NT-proBNP水平对新生儿ARDS预后判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AUC=0.0.882,95%CI0.787~0.977)。结论:检测血清NT-proBNP可以快速判断新生儿ARDS病情,并且NT-proBNP可作为新生儿ARDS转归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 脑钠肽 预后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韩艳 《国际护理医学》 2020年第2期78-78,共1页
目的:研究多功能鸟巢护理配合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与常规护理方式的差异,探讨多功能鸟巢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方法:选取二〇一九年一月至二〇一九年十二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八十人。患儿家长知晓实验进行的目的和方法配合实验进行... 目的:研究多功能鸟巢护理配合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与常规护理方式的差异,探讨多功能鸟巢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方法:选取二〇一九年一月至二〇一九年十二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八十人。患儿家长知晓实验进行的目的和方法配合实验进行。将八十名早产儿患儿随机进行数宇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患儿分为常规组,其中男性患儿有二十七人,女性患儿有十三人,编号个位数为复数的为观察组,二十六例为男性,十四例为女性每组早产儿患儿各四十人。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多功能鸟巢护理模式。选取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达标情况、住院观察时间、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6.52±3.16)d,三十人体重达正常值,并发症发生率20%。常规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29±5.16)d,三十九人体重达正常值,并发症发生率10%,两组实验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将多功能鸟巢护理模式运用到早产儿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增加患儿生长发育的速度,减少住院观察的时间,避免因早产导致的种种并发症出现,为早产儿病患的治疗提供保障,值得推广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鸟巢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早产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