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韩静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23例分为A组75例、B组74例和C组74例,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麻醉,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23例分为A组75例、B组74例和C组74例,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麻醉,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进行麻醉,C组采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麻醉,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3.5%)、C(1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与A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镇痛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妇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产科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韩静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入住的产妇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产妇单纯应用罗哌卡因以进行麻醉,而观察组产妇加用舒芬太尼进行麻...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入住的产妇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产妇单纯应用罗哌卡因以进行麻醉,而观察组产妇加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所需时间、感觉组织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时,提高了麻醉药的用药安全及其有效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下载PDF
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树森 韩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在人体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B组采用接受0.5%利多... 目的观察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在人体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B组采用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中上斜方肌(E点);C组采用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F点)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在每个注射部位注射4 ml,均治疗4周,每周1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79.2%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C组VAS评分值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取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的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神经 利多卡因 慢性颈部疼痛 安全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友病乙并颅内出血误诊1例
4
作者 李寿亭 高占根 黄士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患儿,男,1岁半,因面部、阴囊自发性出血7d,抽搐1次入院。查体:T38.5℃,R30次/min,P120次/min,意识模糊,面部有2处淤血斑,面部及双睑结膜轻度苍白,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肝右肋下1.5cm,脾未及。左侧阴囊青紫。
关键词 自发性出血 颅内出血 左侧阴囊 睑结膜 淤血斑 晚发性 脑脊液压力 骨髓涂片检查 陈旧性血块 缺乏症
下载PDF
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多卡因对慢性颈部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s角)、项背肌的CT表现及CT值及...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慢性颈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多卡因对慢性颈部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s角)、项背肌的CT表现及CT值及肌力和耐力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经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均降低(P<0.05)。经过12个月治疗,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程度患者的项背肌状态不同,其中青年患者项背肌饱满,肌间隙较小。中年患者项背肌肌肉较青年患者有失饱满外形,肌肉间隙略增大。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比较,项背肌轻度萎缩,肌肉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各年龄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利多卡因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慢性颈部疼痛 颈椎生理曲度 CT表现 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