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体轨道参数调控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类资源形成的新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文霞 方小敏 张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27,共13页
盐类资源的形成受沉积盆地、干旱气候和物源补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构造、沉积环境和物源因素在成盐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这一关键因素及其与盆地盐层形成的耦合机制。本文以中德联合在柴达木盆... 盐类资源的形成受沉积盆地、干旱气候和物源补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构造、沉积环境和物源因素在成盐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这一关键因素及其与盆地盐层形成的耦合机制。本文以中德联合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察汗斯拉图凹陷获取的科学深钻为例,运用磁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反演研究区的水文气候演化历史,并通过时间域、频率域以及系统动力学演化特征等综合分析手段探究了深时气候变化的控盐机制和规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自2.7 Ma以来存在2.2~1.95 Ma、1.3~1.1 Ma、0.85~0.65 Ma和0.5~0.3 Ma四次关键的干旱化加剧和盐层发育期;发现在天体轨道倾角低幅和低偏心率值的同步期,会通过促进北半球冰盖扩张调控北半球中高纬西风环流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和水文循环,控制盆地内干旱事件的发生和盐层发育。在轨道-亚轨道-千年尺度上,全球冰量和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也显著地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干旱事件和盐层发育。柴达木盆地多个凹陷区的盐层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一天体轨道特殊组合控制盆地的干旱事件和盐层发育过程的机制在全盆地具有普适性,促使柴达木盆地多个不同凹陷区尽管盐层发育存在一些差异,但其主要的盐层发育期均集中在上述四个关键时期。研究成果不仅为柴达木盆地乃至其他干旱区的成盐机制和深时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而且为未来结合构造-气候-物源耦合研究,对不同区域盐类资源发育类型和规律进行精细化研究,以及深入探索深时盐层发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类资源 偏心率与倾角 北半球冰盖 西风环流
下载PDF
察尔汗北部东陵湖Li、B资源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6 位作者 王利文 刘万平 王明祥 李泽仁 李庆宽 陈天源 杨浩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742,共15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硼资源是青海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盆地内接续性锂、硼资源储量的增加意义重大。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察尔汗盐湖锂、硼资源差异分布明显,位于察尔汗盐湖北部的东陵湖,近两年勘查工作揭露其湖...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硼资源是青海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盆地内接续性锂、硼资源储量的增加意义重大。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察尔汗盐湖锂、硼资源差异分布明显,位于察尔汗盐湖北部的东陵湖,近两年勘查工作揭露其湖表卤水和湖区晶间卤水LiCl品位(315.16 mg/L)和B_(2)O_(3)品位(429.32 mg/L)均超过边界品位。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东陵湖不同卤水和钻孔沉积物的锂、硼含量特征,并与察尔汗盐湖锂、硼含量分布特征对比,结合盆地补给河流和尾闾盐湖的Li^(+)含量和δ^(11)B值,分析了东陵湖锂、硼资源元素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东陵湖湖表卤水(61.91 mg/L)和湖区钻孔晶间卤水(27.05 mg/L)的Li^(+)含量最高,而与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204.48 mg/L)相比,其Li含量低3.3~7.6倍;东陵湖湖表卤水的B^(3+)平均含量为177.25 mg/L,钻孔晶间卤水和承压卤水的B^(3+)平均含量为81.65 mg/L,较之察尔汗盐湖,东陵湖不同卤水硼含量普遍较高。②东陵湖11个钻孔沉积物样品Li^(+)含量介于1×10^(-6)~8.24×10^(-6)之间,B3+含量在0.005%~0.024%之间,湖区钻孔沉积物锂含量高于凹地钻孔;钻孔沉积剖面石盐层和碎屑层沉积物Li、B含量无明显变化。③东陵湖与察尔汗盐湖锂、硼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陵湖较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明显贫锂,较达布逊、察尔汗和霍布逊区段更富硼,总体表现为富硼贫锂的特征。④东陵湖δ^(11)B介于+20.33‰~+29.17‰之间,平均为+24.23‰,与柴北缘补给河流和Ca-Cl水补给形成的盐湖均位于高δ^(11)B端元区,结合东陵湖不同卤水样品的Ca^(2+)与Li^(+)、B^(3+)相关性研究,认为东陵湖锂、硼资源元素与含盐溶质具有相似的物源,高硼低锂的元素分布特征和高δ^(11)B值显示东陵湖地区水文补给来源与柴北缘水文体系有关,主要物质来源受察尔汗盐湖北部断裂带Ca-Cl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资源 硼同位素 分布特征 物质来源 东陵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溴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3
作者 蔚昊学 李庆宽 +7 位作者 都永生 秦占杰 樊启顺 唐发满 杨佺忠 甘仁香 山发寿 袁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35,共9页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品并分析其溴浓度,进一步总结其他64个已报道盐湖数据,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溴的可能物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溴分布在0.5~246.8 mg/L之间,平均为41.1 mg/L,其中,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平均溴浓度最高(47.0 mg/L),且集中分布在高原南部,而氯化物型盐湖平均溴浓度最低(30.1mg/L),盐湖溴浓度呈现自南向北降低的趋势;青藏高原盐湖中溴有多种来源,高原南部富溴盐湖溴的来源可能主要与热泉补给有关,而柴达木盆地盐湖高溴来源可能主要与深部地层水(如油田水、背斜构造裂隙孔隙水、砂砾孔隙卤水、气田水等)补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分布特征 物源
下载PDF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架构研究
4
作者 姜莹莹 李岩 +7 位作者 赵润身 王士强 葛飞 魏明 王敏 冯海涛 王建萍 吴志坚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盐湖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盐湖产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利于推进“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顶层设计。论文归纳梳理了全球盐湖产...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盐湖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盐湖产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利于推进“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顶层设计。论文归纳梳理了全球盐湖产业相关的现行标准,系统分析了青海盐湖产业相关标准的现状和地位,初步构思了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提出了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建议。研究工作切实发挥好标准化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规范和引导盐湖产业创新发展,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有关政策要求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产业 标准体系 现状分析 框架结构 举措建议
下载PDF
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二-(2-乙基己基)磷酸协同体系萃取盐湖卤水中的铯
5
作者 程鑫雨 时东 +6 位作者 张禹泽 彭小五 王毓萱 李丽娟 牛勇 谢绍雷 宋富根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6-75,共10页
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溶剂萃取法因效率高、成本低、处理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铯的分离提取。使用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萃取体系分离提取铯时会有强碱性萃取尾液产生,这使得该萃取体系的使用将面临着破坏生态、提... 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溶剂萃取法因效率高、成本低、处理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铯的分离提取。使用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萃取体系分离提取铯时会有强碱性萃取尾液产生,这使得该萃取体系的使用将面临着破坏生态、提高成本等诸多困难,尤其对盐湖生态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文章采用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协同萃取体系对盐湖卤水中低品位铯的分离提取工艺开展了研究,考察并优化了萃取、反萃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1 mol·L^(-1)的t-BAMBP和0.05 mol·L^(-1)的P204组成的有机相在相比为1/4的条件下三级逆流串级萃取卤水,铯的萃取率可达92.62%;使用0.5 mol·L^(-1)的盐酸在15/1相比的条件下三级逆流串级反萃铯的反萃率可达97.27%,铯浓度可初步富集至2.16 g·L^(-1)。本研究为盐湖卤水中的低品位铯的富集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拓展了溶剂萃取法提取分离铯的应用领域,对低品位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 二-(2-乙基己基)磷酸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铷、铯物源和富集过程研究
6
作者 赵春涛 陈亮 +4 位作者 李庆宽 王建萍 余冬梅 刘泽 霍世璐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铷、铯作为关键金属矿产,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中铷、铯含量较高,查明其物质来源和迁移富集过程,对柴达木盆地铷、铯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和资源增储具有重要意义... 铷、铯作为关键金属矿产,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中铷、铯含量较高,查明其物质来源和迁移富集过程,对柴达木盆地铷、铯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和资源增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河水、地下水、沉积物、盐湖卤水和岩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铷、铯元素含量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的铷、铯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湖区铷、铯元素含量表现为晶间卤水明显高于湖表卤水,且晶间卤水中铷、铯含量按照东台、西台、一里坪、涩聂湖的顺序逐渐降低。尾闾盐湖中高度富集的铷、铯与布喀达坂区域深部岩浆流体和高温水-岩反应有关,其以热泉的形式将铷、铯由深部携带至地表并通过洪水河-那河体系对湖区进行补给。补给过程中河水铷、铯的浓度受地下水输入、蒸发作用和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共同影响,而湖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是盐湖卤水铷、铯发生富集的关键,沉积物对盐湖卤水长时间的吸附作用致使该区域具有形成沉积型铷、铯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关键金属 迁移-富集 成矿物源 尾闾盐湖 那棱格勒河
下载PDF
察尔汗盐湖含碎屑层地层条件下采卤井井身结构设计关键参数研究
7
作者 袁世聪 朱登贤 +8 位作者 王明祥 王海平 荣统瑞 刘青青 王召邦 王京良 陈顺花 金青明 易磊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因盐湖碎屑层松散、无胶结、易液化、承载力弱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盐湖大口径采卤井成井和平稳运行中面临4大工程难题,从根本上制约着深部卤水规模化、工程化开采。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含碎屑层的典型矿区,开展了含碎屑层条件... 因盐湖碎屑层松散、无胶结、易液化、承载力弱等不良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盐湖大口径采卤井成井和平稳运行中面临4大工程难题,从根本上制约着深部卤水规模化、工程化开采。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含碎屑层的典型矿区,开展了含碎屑层条件下的不同孔隙大小时的透水率和不同填砾粒径防砂效果的渗透对比试验,研究多碎屑地层条件下采卤井井身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采卤井建井设计要重点考虑防砂、防塌的问题,井身的滤水结构类型以填砾类为宜;(2)为增强井管耐压性,外井壁管管材须加厚,宜选用10 mm厚钢管,内井壁管管厚须达8 mm;(3)该试验和2022年新建采卤井较高的涌水量均表明圆眼+条式滤水管组合有较好的抗压、渗水和泥沙过滤性能,采卤井涌水量大,相较于绕丝滤水管成本降低、性能提升,可有效降低采卤井的建井成本;(4)含水层单位涌水量相对较小,在适度防砂的基础上获取较大出水量,滤水管开孔率可放大至15%;(5)最佳填砾粒径:5~10 mm、20~30 mm;(6)最佳填砾结构:滤料颗粒的粒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大的多级粒径填砾结构,可使不同粒径滤料颗粒之间形成稳定的挡砂隔断,起到较好的外层挡砂,内层高效渗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采卤井 井身结构 关键参数
下载PDF
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结晶过程中铵、钾共析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丹丹 李东东 +2 位作者 冯海涛 李武 董亚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68-2977,共10页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相平衡实验和热力学建模方面重新审视了KCl+NH_(4)Cl+MgCl_(2)+H_(2)O四元体系中光卤石(推测是KMgCl_(3)·6H_(2)O、NH_(4)MgCl_(3)·6H_(2)O、K_(2)NH_(4)Mg_(3)Cl_(9)·18H_(2)O、KNH_(4)Mg_(2)Cl_(6)·12H_(2)O和光卤石型固溶体)与水相的平衡。此外,对南翼山地下卤水进行室温蒸发实验,并与相平衡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模拟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在298.15 K时该体系会形成富钾和富铵两种类型的光卤石固溶体,不形成纯盐相KCl、NH_(4)Cl及复盐相KMgCl_(3)·6H_(2)O和NH_(4)MgCl_(3)·6H_(2)O。南翼山卤水实际蒸发实验、相平衡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表明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过程形成了富含铵的光卤石固溶体,而不是新的光卤石型复盐。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南翼山深部卤水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卤水 光卤石 固溶体
下载PDF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及其对钾盐异常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8 位作者 山俊杰 俞永强 白宝云 王勇 才智杰 李强 孙亚超 张西营 王建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3-2901,共19页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积厚度及埋深进行重建,主要得到以下认识:三个沉积旋回空间分布范围不同,且呈由东向西增厚趋势,钾镁盐主要集中于西部,且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富集,其厚度明显大于下伏岩盐;盆地形态、晶间卤水迁移、区域构造挤压、重力差异载荷及盐岩自身浮力等相互作用可能是造成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增厚的主要控制因素;钾盐局部异常富集,而非钾盐体积的绝对增加,是该矿床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对该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后续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床 空间分布 异常富集 呵叻高原
下载PDF
氯化锂溶液中钾离子的吸附分离研究
10
作者 祝增虎 王敏 +2 位作者 彭正军 贾国凤 李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118,共7页
作为初级原料的氯化锂产品因钾、钠、钙等杂质含量过高,直接影响了氯化锂及由氯化锂制备的金属锂的应用和系列产品的开发。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由水热法合成的硅铝酸盐分子筛在氯化锂溶液中对钾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考察了接触时间、温... 作为初级原料的氯化锂产品因钾、钠、钙等杂质含量过高,直接影响了氯化锂及由氯化锂制备的金属锂的应用和系列产品的开发。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由水热法合成的硅铝酸盐分子筛在氯化锂溶液中对钾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不同钾离子初始浓度、溶液pH、离子强度等对分子筛吸附钾离子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分子筛对钾离子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且吸附速率快,在溶液初始钾离子浓度为0.005 mol/L、温度为25℃的条件下,30 min后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量为56 mg/g,接近吸附平衡容量;溶液中初始钾离子浓度、离子强度直接影响着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平衡吸附量。通过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得知,分子筛对钾离子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速率由多个控制步骤共同决定。同时,分子筛对钾离子有较好的解吸效率,可循环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吸附 钾离子 氯化锂溶液
下载PDF
双极膜水解离性能改进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冬梅 赵有璟 王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5,共9页
双极膜因其独特的水解离性能、易与其他电化学技术集成等优势,在碳捕获、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现有双极膜存在水解离效率低、选择渗透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致力于提... 双极膜因其独特的水解离性能、易与其他电化学技术集成等优势,在碳捕获、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现有双极膜存在水解离效率低、选择渗透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致力于提升双极膜水解离性能。本文从离子交换层性能优化、中间层催化剂及几何结构调控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双极膜水解离性能改进及优化策略,重点评述了水解离催化剂、膜结构调控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水解离性能双极膜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其在能源转化和资源再利用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离子交换层 中间层 水解离 催化剂 几何结构
下载PDF
聚酰胺纳滤膜表面羧基密度调控及其抗污染性能
12
作者 李燕 赵有璟 +1 位作者 李志录 王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7,共10页
采用均苯三甲酰氯(TMC)、对苯二甲酰氯(IPC)与哌嗪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不同羧基密度的聚酰胺纳滤膜.研究了羧基密度对膜污染的影响,并对纳滤膜的镁-锂分离选择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TMC纳滤膜的羧基密度是IPC纳滤膜的3倍,水通量分... 采用均苯三甲酰氯(TMC)、对苯二甲酰氯(IPC)与哌嗪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不同羧基密度的聚酰胺纳滤膜.研究了羧基密度对膜污染的影响,并对纳滤膜的镁-锂分离选择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TMC纳滤膜的羧基密度是IPC纳滤膜的3倍,水通量分别为81.9 L/(m^(2)·h·MPa)和56.5 L/(m^(2)·h·MPa).TMC纳滤膜对硫酸镁、氯化钠的截留效果优于IPC纳滤膜,对卤水镁的截留率达82.66%,对锂的截留率为-27.82%,具有较好的镁-锂分离选择效果.膜污染结果显示,TMC纳滤膜的不可逆通量衰减指数是IPC纳滤膜的3倍,抗污染能力与膜面羧基密度成反比.结果证实了膜面羧基官能团在膜污染中的关键作用,为制备具备抗污染性和高镁-锂分离比的纳滤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羧基 膜污染 盐湖卤水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陵湖水化学特征与钾盐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王利文 王明祥 刘万平 李泽仁 李庆宽 陈天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2-2915,共14页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东陵湖卤水水化学特征、钻孔沉积物特征及钾盐分布规律,在对比分析察尔汗盐湖钾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钾盐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东陵湖周边凹地钻孔的晶间卤水K^(+)平均含量最高(3.19 g/L),其次为凹地钻孔承压卤水(1.46 g/L),湖表卤水(0.74 g/L)和湖区钻孔晶间卤水(0.79 g/L)K^(+)含量较低;东陵湖卤水样品矿化度(TDS)变化范围较大,介于80.63~547.11 g/L之间,不同卤水样品的TDS与K^(+)含量无明显正相关性。②东陵湖钻孔揭露含盐地层厚4.2~6.4 m,岩性以石盐为主,局部含有光卤石沉积,偶见钾石盐;光卤石呈层状和浸染状分布,与石盐呈韵律结构。③东陵湖液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西南侧,卤水K^(+)含量为4.33~6.29 g/L,KCl品位介于0.21%~0.47%之间;固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南侧,沉积物钾含量为2.05%~4.86%,KCl含量介于3.92%~9.29%之间。④东陵湖光卤石沉积区与察尔汗盐湖层状光卤石均沿北缘深大断裂带分布,且后者主要分布于北缘氯化物型水和南缘硫酸镁亚型水混合区域,即达布逊和别勒滩两个洼地北缘,结合Na^(+)、K^(+)、Mg^(2+)、Ca^(2+)//Cl-H_(2)O体系相图和K^(+)-Ca^(2+)相关性分析,认为沿东陵湖南侧深大断裂带补给的Ca-Cl水促进了东陵湖光卤石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成矿作用 东陵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含盐盆地卤水溴元素分布与物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华玲 樊启顺 +3 位作者 李庆宽 刘万平 韩光 韩春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8-1210,共13页
中国含盐盆地赋存丰富的盐湖卤水和深部卤水资源,卤水中富集溴(Br)元素,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Br作为盐湖卤水中重要的资源元素,目前对其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的系统对比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四个区段晶间卤水为... 中国含盐盆地赋存丰富的盐湖卤水和深部卤水资源,卤水中富集溴(Br)元素,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Br作为盐湖卤水中重要的资源元素,目前对其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的系统对比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四个区段晶间卤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个湖区Br元素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对比中国不同含盐盆地卤水Br资源变化和物源联系,并总结不同卤水开发利用价值。结果表明:①察尔汗盐湖Br含量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不同区段差异明显;②别勒滩和达布逊区段卤水低Br受河流补给并经蒸发富集,而察尔汗和霍布逊区段高Br受北部断裂带上涌富Ca泉水补给;③中国含盐盆地(柴达木盆地、库车盆地、江汉盆地、吉泰盆地)大部分深部卤水高Br值主要受水-岩反应、沉积物及有机质中Br的解吸获得;④盐湖晶间卤水虽远不及深部卤水Br含量高,但其优点在于便于开发、综合利用率高,尤其浓缩卤水及老卤中的Br含量可预见性的高于工业开采品位,是当下和今后值得关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盐湖 分布规律 物质来源 开发利用价值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立方形碳酸锰及其在提锂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瑞瑞 朱朝梁 +6 位作者 牟兵 马婉霞 樊洁 徐国旺 史一飞 邓小川 卿彬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103,共10页
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对其在溶液中的分散及吸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以水热法合成立方形MnCO_(3)作为自模板,制备形貌可控、粒径均一的锰系锂吸附剂。以KMnO_4、蔗糖、酒石酸为原料,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溶液pH、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对水热产物... 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对其在溶液中的分散及吸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以水热法合成立方形MnCO_(3)作为自模板,制备形貌可控、粒径均一的锰系锂吸附剂。以KMnO_4、蔗糖、酒石酸为原料,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溶液pH、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对水热产物立方形MnCO_(3)形貌及对应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立方形MnCO_(3)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质量浓度为7.4062 g/L(以KMnO_4计),以LiOH·H_(2)O溶液作pH调节剂,调节反应溶液pH至3.00,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为36 h。最佳水热条件下对应立方形吸附剂对Li~+吸附量最高可达50.62 mg/g,在5次吸/脱附循环中吸附量稳定在38.50 mg/g以上、Li~+解吸率均在80%以上。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对最佳水热条件下制备的MnCO_(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热产物MnCO_(3)呈规则立方形结构,单个颗粒棱长约为8μm,颗粒之间分散性好且粒径均一,所含杂质较少,兼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是合成立方形锰系锂吸附剂的理想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立方形碳酸锰 锰系 锂吸附剂
下载PDF
1990年以来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扩张及影响分析
16
作者 祝存兄 樊启顺 +1 位作者 严应存 校瑞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7-938,共12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对维系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农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影响,盆地湖泊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分析盆地盐湖变化特征,本文以小柴旦湖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法提取盐... 柴达木盆地盐湖对维系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农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影响,盆地湖泊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分析盆地盐湖变化特征,本文以小柴旦湖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法提取盐湖水域范围并解构、评估“点—线—面”形态变化,同时构建矿化度指数表征盐湖资源禀赋。结果表明:(1)1990—2022年小柴旦湖面积呈“缓减—缓增—快增”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岸线长度呈阶段性变化(2016年后增长明显),湖泊质心总体向西北方向迁移,截止2022年湖泊质心累计迁移距离为2363.49 m。(2)1990—2022年矿化度指数波动下降,呈“淡化”态势。(3)气象数据显示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增多、年潜在蒸散量下降,处于暖湿化轻度转型期,降水增多、蒸发下降、增温引起的冰雪融水增加综合叠加效应引起区域水资源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扩张和“淡化”。(4)小柴旦湖扩张和“淡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影响明显,一方面,影响湖区周边基础设施,近70 km^(2)区域受淹没直接影响,包括德小高速公路、柳格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另一方面,作为资源型湖泊,小柴旦湖盐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下降,“淡化”或将引起湖泊生态系统失衡。(5)未来应适当调整小柴旦湖开发利用方向,挖掘“雪山—荒漠—盐湖—湿地—公路”视觉多元化立体景观资源,平衡盐湖“资源”与“生态”属性。本研究从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的视角,结合多种方法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分析结果可为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卫星遥感 随机森林 质心 矿化度 小柴旦湖
下载PDF
TBP和N523对H_(3)BO_(3)、HCl萃取性能对比研究
17
作者 彭小五 时东 +3 位作者 谢绍雷 张禹泽 姬连敏 李丽娟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文章以研究较多的从高镁锂比卤水中萃取提锂的中性磷酸酯类锂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和酰胺类锂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N523)为代表,系统考察了TBP和N523对H_(3)BO_(3)和HCl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TBP对H_(3)BO_(3)的萃取能力远强... 文章以研究较多的从高镁锂比卤水中萃取提锂的中性磷酸酯类锂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和酰胺类锂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N523)为代表,系统考察了TBP和N523对H_(3)BO_(3)和HCl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TBP对H_(3)BO_(3)的萃取能力远强于N523,TBP与H_(3)BO_(3)形成的络合物结构为H_(3)BO_(3)·2TBP,MgCl_(2)对TBP和N523萃取H_(3)BO_(3)均有明显的盐析效应;N523对HCl的萃取能力强于TBP,MgCl_(2)和LiCl对TBP和N523萃取HCl均具有明显的盐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P N523 盐湖卤水 硼酸
下载PDF
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18
作者 王小玉 金海族 +1 位作者 李星 李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9-1244,共6页
为了提高石墨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构建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膜,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添加了1%(质量分数)的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DEBA)。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为了提高石墨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构建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膜,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添加了1%(质量分数)的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DEBA)。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循环前后的石墨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DEBA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界面阻抗,形成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薄膜。0.2 C时添加DEBA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43.2 mAh/g,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285.4 mAh/g,容量保持率为83.2%,表现出比不含添加剂的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2 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 电解液添加剂 SEI膜
下载PDF
铯基光子学材料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法峰 庄子宇 +2 位作者 王鹏久 高丹丹 冯海涛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6-88,共13页
铯基光子学材料因其稳定的结构、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和光捕获效率等特性,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光伏电池等光电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盐湖铯元素有效提取的基础上,设计合成高性能铯基光子学材料,进一步开发其高端应用,探索铯元素的... 铯基光子学材料因其稳定的结构、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和光捕获效率等特性,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光伏电池等光电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盐湖铯元素有效提取的基础上,设计合成高性能铯基光子学材料,进一步开发其高端应用,探索铯元素的高值化利用,发展新型铯基应用材料是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领域。文章主要对铯基荧光和激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光捕获材料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和展望,为盐湖铯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化合物 主动发光 非线性光学 光捕获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卤水中9种阳离子
20
作者 李娜 张曼曼 +2 位作者 樊燕飞 高丹丹 冯海涛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文章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盐湖卤水和油气田卤水中的Li^(+)、Na^(+)、K^(+)、NH4^(+)、Mg2^(+)、Ca2^(+)、Sr2^(+)以及Rb^(+)、Cs^(+)9种可溶性阳离子的方法。选用Metrosep C6-150柱(150 mm×4 mm)为分离柱,以4 mmol·L-1 H... 文章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盐湖卤水和油气田卤水中的Li^(+)、Na^(+)、K^(+)、NH4^(+)、Mg2^(+)、Ca2^(+)、Sr2^(+)以及Rb^(+)、Cs^(+)9种可溶性阳离子的方法。选用Metrosep C6-150柱(150 mm×4 mm)为分离柱,以4 mmol·L-1 HNO3为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1,柱温为45℃,进样量为20μL。9种阳离子的线性测量范围为0.10~100 mg·L-1,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2~0.087 mg·L-1,定量限为0.006~0.292 mg·L-1。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1.94%,加标回收率为98.05%~102.89%。本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样品处理简便等优点,适用于盐湖卤水和油气田卤水样品的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卤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