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里宏晴 张志 +1 位作者 焦慧 马清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观察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Apelin-13低、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 目的观察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Apelin-13低、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Apelin-13低、高剂量组分别按50、100μg/(kg.d)连续灌胃8周,8周后计算各组大鼠心脏指数(H/B)和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测量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放射免疫法测定局部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H/B、LVMI、心肌间质CVF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gⅡ的浓度、TGF-β1及TIM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MMP-1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Apelin-13治疗后,上述趋势均明显好转,并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改变更明显。结论 Apelin-13可能通过对TG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来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敏 时博 +15 位作者 吴玥辰 潘茹愉 万丽梅 由素文 赵玉姝 付裕 宋晓燕 李杰 于春梅 杜风琴 杜娟 万海龙 纪广山 李彙淼 张喜年 王民山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6年第6期14-15,共2页
对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份诊断的AITD274例与其它甲状腺疾病398例,分为AITP组与NAITP组。分别检测MS各指标及TPOAb、TGAb、TSH、FT3、FT4等。结果:(1)甲状腺疾病共672例,AITB:NAITD组比为40.77:59.23;AITD组女:男为19∶255,平均年龄为39... 对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份诊断的AITD274例与其它甲状腺疾病398例,分为AITP组与NAITP组。分别检测MS各指标及TPOAb、TGAb、TSH、FT3、FT4等。结果:(1)甲状腺疾病共672例,AITB:NAITD组比为40.77:59.23;AITD组女:男为19∶255,平均年龄为39.57±12.58;(2)MS及各组分:超重、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高凝、肝损伤、尿蛋白的发生率,均AITD组高于NAITP组(P<0.01);(3)AITD组MS及其各组分发生率,依次为甲减期高于正常期高于甲亢期;(4)AITD甲亢期MS及其各组分高于Graves病组。结论:AITD与MS发生率成正相关,也提示TSH与MS发生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代谢综合征(MS) 促甲状腺激素(TSH)
下载PDF
小鼠肾脏发育中光镜和电镜的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杜娟 宋小峰 郭敏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3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对小鼠肾脏发育中各组成结构进行体视学测量和分析,以提供小鼠肾发育的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小鼠肾脏发育各阶段的肾脏大体、各部组成、皮质肾小体及集合管上皮主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和体视... 目的对小鼠肾脏发育中各组成结构进行体视学测量和分析,以提供小鼠肾发育的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方法对小鼠肾脏发育各阶段的肾脏大体、各部组成、皮质肾小体及集合管上皮主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和体视学测量与分析。结果大体测量:肾脏长度和体积生后1~7d、21~28d增加非常显著(P〈0.01)。光镜测量:皮质体积胚龄18d到生后1d增加非常显著(P〈0.01);髓质体积生后1~14d、21~28d增加显著(P〈0.05);内髓生后21d出现,以后体积变化不明显;皮质肾小体体积从胚龄18d到生后40d大约增大30倍。电镜测量:集合管上皮主细胞侧基底细胞膜面密度生后3W内迅速增长,截面积胚龄18d到生后7d增加显著。结论小鼠肾脏各部组成从胚龄18d开始体积迅速增长,到生后28d发育接近成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学 发生发育 肾脏 小鼠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胰腺功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勇 刘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414-415,417,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胰腺功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造成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9 mg/kg阿司匹林治疗组(ASA治疗组),每组8只,另选8只健康雄性大鼠为正...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胰腺功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造成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9 mg/kg阿司匹林治疗组(ASA治疗组),每组8只,另选8只健康雄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灌服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腺组织Caspase-3、Bax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降低;ASA治疗组大鼠,血糖减低,胰岛素提高,减低Caspase-3、Bax表达,提升Bcl-2的表达,并明显提高Bcl-2/Bax比值。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胰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糖尿病 胰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写亚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109-2111,共3页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疗效、血清标志物浓度、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 50%)显著比对照组(82. 50%)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比对照组低(P <0. 05),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上显著比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在左胫神经、右胫神经、左腓总神经、右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上显著比对照组高(P <0. 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后,能显著提升疗效,改善hs-CRP、SOD水平,提升神经传导速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木丹颗粒 甲钴胺 Α-硫辛酸 疗效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立娜 杜娟 +1 位作者 董明 闻梓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54-2357,共4页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取木丹颗粒联合西药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2例DPN患者,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采取依帕司他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取木丹颗粒联合西药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2例DPN患者,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采取依帕司他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与观察组(n=41,采取木丹颗粒联合西药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对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NS评分、MNSI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及MNS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MCV、SCV及正中神经MCV及SCV明显提升,且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在安全性上,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贝前列素钠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本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就诊并收治入院的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本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就诊并收治入院的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降糖、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口服胰激肽原酶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疗程共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以及治疗疗效等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以及烧灼感等T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木丹颗粒和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后,其神经症状改善更明显,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有效率74.0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以及烧灼感等神经病变症状,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协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胰激肽原酶 微循环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写亚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PDPN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挂号单双数分组,A组26例使用甲钴胺(0. 5 mg/次,3次/d)、卡马...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PDPN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挂号单双数分组,A组26例使用甲钴胺(0. 5 mg/次,3次/d)、卡马西平(0. 1 g/次,3次/d),B组26例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7 g/次,3次/d),两组给予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患者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统计治疗期间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对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B组治疗率为88. 46%,高于A组85. 0%,P 〈0. 05;入院时患者神经反射功能测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B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NCV、SNCV评分高于A组,P 〈0. 05;入院时两组TSS、TCS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B组TSS、TCSS评分低于A组,P 〈0. 05。结论:临床对PDPN患者治疗时以木丹颗粒、甲钴胺、卡马西平中西联合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甲钴胺 卡马西平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9期43-45,55,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运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运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性激素指标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代谢指标以及各项性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体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以及睾酮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洪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776-778,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PDSPN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PDSPN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腺苷钴胺),以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基础治疗+腺苷钴胺+木丹颗粒),采用主觉症状问卷评分(TSS)、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评分,评估PDSPN者疾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行肌电图检查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TSS、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腓总神经神经运动、感觉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2型糖尿病PDSPN者临床以腺苷钴胺、木丹颗粒联合治疗,疗效理想,患者疼痛明显减、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腺苷钴胺 痛性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激动剂特立帕肽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兵 丁秀荣 张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激动剂特立帕肽(TPTD)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因服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普通钙剂(碳酸钙D3,600 mg/d),治疗组应用TPTD...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激动剂特立帕肽(TPTD)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因服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普通钙剂(碳酸钙D3,600 mg/d),治疗组应用TPTD(20μg/d);用药6个月后,评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血钙、维生素D、血磷、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结果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79%,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髋骨骨密度为(0.97±0.12)g/cm^(2),对照组为(0.71±0.05)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钙、维生素D和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血磷[(0.78±0.06)mmol/L]和甲状旁腺激素[(52.46±8.7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57±1.11)mmol/L和(70.23±10.25)pg/ml]。结论TPTD可抑制糖皮质激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负性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贝那普利单药(A)组50例,益肾汤(B)组50例,贝那普利和益肾汤联合治疗(C)组56例。3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常规给予调脂、生活方式干预。结...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贝那普利单药(A)组50例,益肾汤(B)组50例,贝那普利和益肾汤联合治疗(C)组56例。3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常规给予调脂、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A与B组比较P>0.05,A与C、B与C组比较均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治疗极其关键,中西医结合贝那普利和益肾汤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疗效优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和单纯口服益肾汤治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治疗 贝那普利 益肾汤
下载PDF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影响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义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2期225-226,共2页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 ~2012年 5月,从本院门诊选取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自愿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 2型糖尿病患者 50例.其中 2例失访,4例治疗过程中不能...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 ~2012年 5月,从本院门诊选取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自愿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 2型糖尿病患者 50例.其中 2例失访,4例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执行,剩余 44例患者平均年龄(46±9)岁,糖尿病程为 2~7年,平均为 (4.6±2.1)年,平均体重指数 (25.2±2.4)kg/m 2,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2±1.1)%.治疗前未行严格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治疗 24周后,HbA1c下降了(1.2±1.0)%.体重指数下降了 (0.8±0.5)kg/m 2.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 P〈0.01).结论 在未严格生活方式干预的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同时显著降低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方式干预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明 徐晓娟 +1 位作者 闻梓钧 王立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7期20-20,23,共2页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96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日期为奇数的48例划入对照组,日期为偶数的48例划入试验组,...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96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日期为奇数的48例划入对照组,日期为偶数的48例划入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接受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时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及血清钾水平,发现治疗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P <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缬沙坦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蒲夏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6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选择对象的目标群体,随机选择其中72例进行此次研究,72例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自愿参与... 目的研究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选择对象的目标群体,随机选择其中72例进行此次研究,72例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自愿参与。使用信封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则联合使用糖尿病治疗仪。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治疗前的对比结果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的Hs-CRP、Hcy水平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糖尿病治疗仪以及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仪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甲亢性肌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蒲夏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甲亢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甲亢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31例患者被误诊18例,误诊率为58.06%,其中误诊为重症肌无力5例,脊髓压迫症4例,多发性肌炎3例,周期性麻痹5例,肿瘤性疾病1... 目的分析探讨甲亢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甲亢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31例患者被误诊18例,误诊率为58.06%,其中误诊为重症肌无力5例,脊髓压迫症4例,多发性肌炎3例,周期性麻痹5例,肿瘤性疾病1例。结论甲亢性肌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困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治疗甲亢性肌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肌病 甲亢性重症肌无力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误诊
下载PDF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写亚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0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研究组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0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研究组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值均无差异(P> 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值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低于研究组,两组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无差异(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指标效果确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指标 控制效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经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常规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常规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9±0.8)mmol/L、(8.0±0.9)mmol/L、(6.7±0.3)%,均低于对照组的(7.7±1.3)mmol/L、(10.1±1.5)mmol/L、(7.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患者BMI(24.0±2.8)kg/m^2低于对照组的(27.8±2.5)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725>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和体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建议将这一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下载PDF
依帕司他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各30例。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治疗前均有效控制血糖,分别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各30例。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治疗前均有效控制血糖,分别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依帕司他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甲钴胺组的63.3%(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有效缓解DPN临床症状,疗效肯定,与甲钴胺相比,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下载PDF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于甲亢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蒲夏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究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半年后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以及TSH)以及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究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半年后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以及TSH)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30 d、60 d、90 d以及半年甲状腺功能恢复率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半年后甲状腺功能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的46%(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甲巯咪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硫氧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