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耳栽培技术
1
作者 林杰 《福建农业》 2002年第11期12-12,共1页
榆耳,中名为肉色粘韧革菌,学名为Gloestereums. incarnatum S. Ito et lmai,别名沙耳、胶韧革菌、榆蘑、榆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多孔菌目、邹孔菌科、胶韧革菌。榆耳是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等所特有的食药兼用菌,可食可药。过... 榆耳,中名为肉色粘韧革菌,学名为Gloestereums. incarnatum S. Ito et lmai,别名沙耳、胶韧革菌、榆蘑、榆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多孔菌目、邹孔菌科、胶韧革菌。榆耳是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等所特有的食药兼用菌,可食可药。过去榆耳多在北方生长,现可人工栽培后,南方地区在秋冬季也可栽培。 榆耳质近海参,具有特殊风味,鲜嫩爽口,营养丰富,多美味。榆耳子实体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据分析,主要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榆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银耳增白菌株——“9901”号的选育
2
作者 林杰 黄轮 +2 位作者 陈菲 程碧英 陈金赠 《福建农业》 2002年第4期12-12,共1页
银耳又称之为白木耳,是驰名的食(药)用菌。1998年前,生产古田银耳的菇农一般采用传统的“熏磺”方法,来提高银耳的白度与脆度,这种方法不仅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也损害了人体健康。经各种试验证明,采用任何化学或物理途径解决银耳增白方法... 银耳又称之为白木耳,是驰名的食(药)用菌。1998年前,生产古田银耳的菇农一般采用传统的“熏磺”方法,来提高银耳的白度与脆度,这种方法不仅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也损害了人体健康。经各种试验证明,采用任何化学或物理途径解决银耳增白方法都行不通,采用生物方法是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增白菌株 “9901号”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