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一凡 张昌林 +5 位作者 毛慧 李国铭 赵敏 廖映迪 蓝嘉盈 招远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68-1574,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湿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临床...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湿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临床用药的频次、中药属性(性味、归经、功效)、常用配伍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共纳入117篇文献,包括53种处方,涉及5063例患者,在痰湿主证基础上兼有风、火热、血瘀、气虚等证素。其中针对痰湿证素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半夏、甘草、白术、陈皮等;性味以温、寒、平性及苦、甘、辛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以及胃经为主;具有较强关联的药物组合为陈皮-茯苓、白术-茯苓、半夏-茯苓等;核心处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祛湿化痰类中药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基础用药,同时随证加减熄风、清热、活血、益气等药物有助于取得更理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痰湿证 化痰祛湿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心病湿证证候客观化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蔡静 曾巧煌 +3 位作者 欧晓敏 江巍 吕渭辉 蓝涛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202-2207,共6页
归纳总结湿证生物学模型的评价指标、中医心病湿证客观化指标,通过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3个心血管常见疾病探讨中医心病湿证的客观化进展。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医 湿证 病证结合 客观化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证候的诊断属性及诊断模式解析——以湿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倩 杨小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0-2236,共7页
目的基于证候标准诊断属性现状分析,解析湿证的诊断特性需求,确立合理的湿证诊断模式。方法以权威性的证候标准及与标准相关的典型文献为对象,从证候标准内涵、诊断程序、判定条件等方面分析证候诊断属性;据此,从辨证学角度结合湿性特... 目的基于证候标准诊断属性现状分析,解析湿证的诊断特性需求,确立合理的湿证诊断模式。方法以权威性的证候标准及与标准相关的典型文献为对象,从证候标准内涵、诊断程序、判定条件等方面分析证候诊断属性;据此,从辨证学角度结合湿性特征解析湿证诊断属性、模式。结果本研究将证候诊断属性归纳为特异性、必要性、一致性、对应性,并总结成相应的诊断模式,分别深入解读。对湿证分析发现,湿证具备特异性症状,可分别反映湿性重着、粘腻及舌象的湿性特征;另有湿证症状特异性不强,但具备敏感性,可通过症状间的协同、辅助等关系组合后确立诊断。由此推断,湿证诊断属性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特征,诊断模式相应为特异性、相似度/一致性模式。结论本研究从证候诊断属性出发,以辨证决策的模式与方法为核心,实现湿证的科学辨识,具有一定创新性,希望能为其他证候标准的研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诊断属性 诊断模式 特异性
下载PDF
中医湿证症状术语的规范刻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倩 吴文珍 杨小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81-2286,共6页
目的制定湿证症状术语标准,为湿证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按照《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工作流程,即收词→定名→定义,开展研究。收词、整理-充分把握症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症状归并,基于症状对湿证的诊断意义及湿性特征开展症... 目的制定湿证症状术语标准,为湿证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按照《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工作流程,即收词→定名→定义,开展研究。收词、整理-充分把握症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症状归并,基于症状对湿证的诊断意义及湿性特征开展症状独立化工作,并重视阴性症状的诊断价值。定名-结合临床专家小组讨论,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等原则对湿证症状进行定名。定义-区别于既往研究对症状术语的名义定义,赋予症状术语操作化定义(包括内涵和使用操作化);同时,基于症状自身特点制定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最后基于专家意见进行优化、确认。结果本研究完成了42项湿证相关症状的定名、定义及症状分级量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湿证症状术语标准,尤其重视症状独立性和操作化定义,期望赋予湿证诊断、评估真正的实践价值,以更好的为科研、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术语规范 症状独立化 定名 操作化定义 症状分级量化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黄海燕 邝卓然 +4 位作者 倪小佳 苏晴 孟苗苗 杨小波 蔡业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636-2647,共12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广东开展的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纳入60例研究对象(包括脑血管疾病风险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19例),进行... 【目的】研究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广东开展的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纳入60例研究对象(包括脑血管疾病风险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19例),进行湿证诊断与脑卒中风险评级,收集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16S rRNA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菌群特征。【结果】(1)共53例诊断为湿证(88.33%),风险组与健康组间及低、中、高危3组间在湿证诊断量化得分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P=0.041)。(2)湿证组与非湿证组的肠道菌群物种种类及丰度无显著性差异。(3)在已诊断为湿证的人群中,健康组与风险组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而Beta多样性分析有显著性差异;LEfSe分析发现梭杆菌和乳杆菌富集于风险组;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菌与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3个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4)在已诊断为湿证且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低、中、高危3组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而Beta多样性分析则提示有显著性差异;LEfSe分析发现,Acidaminococcaceae、Phascolarctobacterium、Butyricimonas明显富集于低危组,Veillonellaceae明显富集于中危组,Ruminococcus 2、Alloprevotella明显富集于高危组;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相关。【结论】以湿证为主的广东地区人群,湿证程度与脑卒中风险有关,且呈现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脂质代谢相关的特征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湿证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炎性反应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脾虚湿阻型银屑病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系统评价研究
6
作者 刘凡露 苏浩杰 +7 位作者 周攀宇 张雅婷 汪晴 孙玥 岳洪宇 吴晶晶 危建安 韩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0-1482,共13页
目的构建脾虚湿阻型银屑病小鼠模型,并从多维度、多方向评价该模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脾虚湿阻型银屑提供研究支持。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脾虚湿阻证小鼠模型,外涂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并二者结合构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 目的构建脾虚湿阻型银屑病小鼠模型,并从多维度、多方向评价该模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脾虚湿阻型银屑提供研究支持。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脾虚湿阻证小鼠模型,外涂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并二者结合构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比较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评价脾虚湿阻证候指征。比较皮损面积、PASI评分、经皮水分丢失值、HE染色下皮肤病理学改变评价银屑病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类细胞表达情况,评价炎症程度。观察脂肪指数、肝脏HE染色下肝脏病理学变化、RT-q PCR法检测肝脏和附睾脂肪的相关因子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ABCA1蛋白表达水平,评价脂代谢紊乱情况。结果与寻常型银屑病组小鼠比较,脾虚湿阻型银屑病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01),进食量下降(P<0.005),出现毛发油腻,精神萎靡等脾虚湿阻证候指征;经皮水分丢失值升高(P<0.001),PASI评分增加(P<0.001),皮肤HE染色病理结果提示表皮棘层肥厚、杵状增生等银屑病样表现;CD11^(bhigh)Ly6G+中性粒细胞、CD11b^(in)Ly6C^(high)单核细胞、CD11binCD11chigh经典树突细胞、F4/80-CD11c+树突状细胞表达上升(P<0.001);肝脏HE染色病理结果提示细胞空泡样变性,且皮下白色脂肪指数和附睾脂肪指数上升(P<0.005);肝脏FABP4、CD36 m RNA水平升高(P<0.005,P<0.001);附睾脂肪ABCA1和PPARγm RNA水平下降(P<0.05,P<0.01),皮肤ABCA1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脾虚湿阻型银屑病小鼠模型可作为可靠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虚湿阻型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脾虚湿阻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共识法的湿证诊断标准研究
7
作者 李倩 吴文珍 +3 位作者 艾芷萱 周砾磊 刘书君 杨小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0-1667,共8页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建立湿证诊断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运用结构化工具全面集成湿证辨证依据,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共识会议法就湿证内涵及外延、判定依据以及标准构建等开展深入调查,达成共识。结果经过文献研究获得湿证辨证依...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建立湿证诊断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运用结构化工具全面集成湿证辨证依据,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共识会议法就湿证内涵及外延、判定依据以及标准构建等开展深入调查,达成共识。结果经过文献研究获得湿证辨证依据36项。通过问卷调查有专家建议应探索更贴近临床实际的湿证诊断模式,据此本研究就“如何确立诊断”这一关键问题深入思考。分析发现,湿证存在特异性/敏感性指标;经深入调查,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确定了11项特异性及19项敏感性指标,并根据专家建议将特异性指标以湿性特征分为3类。同时,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证候标准的诊断属性并相应归纳为4种模式,据此经调查决定湿证标准宜采用特异性模式和相似度/一致性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符合湿证诊断属性的判定形式。结论本标准可为湿证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探索了证候的诊断属性,可为其他证候标准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诊断标准 共识法 文献研究 自填问卷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
8
作者 潘琪谋 郑欢 +1 位作者 李间清 黄绍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9期2350-2355,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在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使用规律。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人次,总结不同证候的比例,探究中药在不同证候及总体患者中的使用规律。结果:中药治疗溃疡性... 目的:研究中药在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使用规律。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人次,总结不同证候的比例,探究中药在不同证候及总体患者中的使用规律。结果: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连、白芍、白术、黄芩、茯苓、当归等;性味上,温性最高,凉性次之,苦味最高,甘味次之;归经上,入脾经最高,胃经次之;药物分类上,补虚药最高,清热药次之。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有一定规律性,但尚缺乏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对其有效性进行统计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证候规律 中药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慢性肾脏病“湿邪内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及“从湿论治”的潜在靶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爱君 程冉 +9 位作者 曾艳秋 黎创 黄丽华 王晓婉 胡天祥 陆智昇 黄清明 毛炜 徐鹏 田瑞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KD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湿”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还能夹杂风、水、热、瘀、痰、浊、毒等一种或多种实邪加重CKD的病情,“湿...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KD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湿”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还能夹杂风、水、热、瘀、痰、浊、毒等一种或多种实邪加重CKD的病情,“湿邪内蕴”在CKD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从湿论治”CKD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脂质肾毒性”学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学研究逐步揭示了脂代谢在CKD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笔者通过对“脂代谢”与“湿”的特点进行梳理,认为脂代谢紊乱可看作是CKD中“湿邪内蕴”的重要微观表现,脂代谢重编程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炎症、水液代谢等方面从而呈现“风湿”“水湿”“湿热”等证,同时“调控脂代谢”亦是“从湿论治”CKD的潜在靶点。本文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CKD中“湿邪内蕴”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从调控脂代谢角度解析CKD“从湿论治”的生物学机制,希冀为临床中医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思路,发挥中医既病防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脂质肾毒性 脂代谢 湿邪 从湿论治
下载PDF
不同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主要症状及特点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孟秋 张逸雯 +5 位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张佳乐 黄燕 何润铭 赵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通过整理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四诊信息,挖掘不同系统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特点,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 目的 通过整理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四诊信息,挖掘不同系统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特点,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收录的痰瘀相关证的标准、指南、共识,开展痰瘀相关证四诊信息的整理和条目筛选。检索日期为建库以来2021年10月1日。结果 最终纳入包含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文献208篇。其中,病证结合类诊断标准文献共174篇,包含呼吸、循环、神经等九大系统,共计68种疾病。将其按照不同系统疾病进行分类,结果提示虽同为痰瘀互结证,但不同系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症状与所涉疾病的病变特点差异较大,而局部肿块、疼痛、麻木在多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上具有一致性,且舌脉一致性高。结论 痰瘀互结证是许多重大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证候。其中,痰瘀互结证在不同系统疾病中,局部肿块、疼痛、麻木、舌脉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致性高,可以作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诊断标准 证候标准 证候客观化 证候诊断
下载PDF
从六经的病传病解法度探讨《金匮要略》湿病及其病传之病机证治
11
作者 张晓轩 刘畅 +4 位作者 黄诗雅 老膺荣 许家栋 林树元 杨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2080-2084,共5页
基于六经的病传病解法度,探讨《金匮要略》记载的湿病及其病传的病机证治。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三阳湿病病机为湿邪侵犯、困束肌表,三阴湿病病机为胃气亏虚、湿邪袭表,治疗湿病在表的总则为“微发其汗”。三阳湿病的治疗,太阳寒湿病可... 基于六经的病传病解法度,探讨《金匮要略》记载的湿病及其病传的病机证治。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三阳湿病病机为湿邪侵犯、困束肌表,三阴湿病病机为胃气亏虚、湿邪袭表,治疗湿病在表的总则为“微发其汗”。三阳湿病的治疗,太阳寒湿病可予麻黄加术汤,阳明湿病可予一物瓜蒂汤,太阳阳明湿病可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少阳湿病可予柴胡加白术防风汤;三阴湿病的治疗,太阴湿病可予防己黄芪汤,少阴湿病可视风邪与湿邪的轻重而予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厥阴湿病可予乌梅苓桂术甘汤。湿病病传可致黄疸、肾着、历节,可分别予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历节)、乌头汤(寒湿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六经 三阳湿病 三阴湿病 病机 病传法度 病解法度 经方 《金匮要略》
下载PDF
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12
作者 邱幸莹 唐淇 +3 位作者 曹文聪 刘冰清 温泽淮 李庚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COS-TCM)研究发表的方案及结果的文献质量,为提高COS-TCM研究报告水平和方法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3年4月18日收录的COS-TCM研究方案或研究结果,按照纳入、... 目的评价中医药相关核心结局指标集(COS-TCM)研究发表的方案及结果的文献质量,为提高COS-TCM研究报告水平和方法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3年4月18日收录的COS-TCM研究方案或研究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核心指标集研制规范》(COSSTAD)、《核心指标集报告规范》(COS-STAR)和《核心指标集研究方案报告规范》(COS-STAP)进行质量评价。此外,对发表了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的同一个研究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方案和14篇研究结果报告,涉及23项COS-TCM研究。研究方案采用COS-STAP进行评价,发现报告率相对较低的两个条目为“利益相关者”和“缺失数据”。基于COS-STAD对COS-TCM结果进行评价发现,条目“COS涵盖的人群”(35.7%)和“关注结局指标清单的语言描述”(28.6%)的报告率较低;而基于COS-STAR,报告率较低的条目为“方案偏离”(7.1%)、“参与者”(21.4%)和“利益冲突”(28.6%)。此外,一致性评价发现,研究方案与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包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类型、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共识会议的举办方式、评分方法等,且仅有1项研究报告了方案偏离及其原因。结论COS-TCM研究仍需提高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透明度,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需结合中医特色。未来有必要研制适合COS-TCM研究的质量评价指南和报告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局指标集 中医药 文献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从湿论治过敏性哮喘的理论与思路探究
13
作者 郑俐慈 吴蕾 +3 位作者 池逸和 肖晶旻 林琳 陈远彬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30-35,共6页
本文重点阐述“从湿论治过敏性哮喘”的理论依据和思路。过敏性哮喘患者常常久居湿地,反复吸入或接触尘螨、真菌等湿性过敏原,外湿兼夹风、寒、热等外感淫邪经皮毛或口鼻入,为哮喘发作的诱因;或有先天禀赋特殊者,嗜食酸咸甘肥或鱼虾蟹... 本文重点阐述“从湿论治过敏性哮喘”的理论依据和思路。过敏性哮喘患者常常久居湿地,反复吸入或接触尘螨、真菌等湿性过敏原,外湿兼夹风、寒、热等外感淫邪经皮毛或口鼻入,为哮喘发作的诱因;或有先天禀赋特殊者,嗜食酸咸甘肥或鱼虾蟹等发物,或久病耗气伤元者,脾土受损,肺肾失养,津液运化功能失调而生内湿,湿聚成痰饮,壅阻气机,上犯于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道挛急,发为哮喘。“湿邪”贯穿于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全过程,“伏湿为第一夙根,伏痰为第二夙根”。其核心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湿邪遏阻”,治疗上应以“固本祛湿”为大法,分期论治,明晰主次缓急,随证治之。急性发作期以攻邪为要、少佐扶正,以宣肺平喘,识寒辨热,祛湿化痰为则;慢性持续期兼顾扶正祛邪,匡扶肺脾肾正气,祛湿化浊,双管齐下;临床缓解期以扶正固本祛湿,补肺调脾护肾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湿邪 中医理论 思路 经验
下载PDF
原发性膜性肾病常见中医证型的专家调查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佳旋 杨丽虹 +4 位作者 张腊 刘娟 梁星 王荣荣 包崑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以系统整理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临床专家及方法学专家意见,制作原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型专家调查问卷,采取线上发放问卷、线上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文献调研发现膜性肾病...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以系统整理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临床专家及方法学专家意见,制作原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型专家调查问卷,采取线上发放问卷、线上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文献调研发现膜性肾病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证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标证以湿热证居多。专家调查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71份,回收率为98.61%(71/72),常见证型本证以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标证以水湿证、湿热证、湿浊证为主。专家所在单位按照地理干湿区域划分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两组水湿证和湿热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润地区湿浊证频率(77.97%)高于半湿润地区(50.00%),水气证频率(22.03%)低于半湿润区(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虚以脾肾气(阳)虚证为主,实以湿证为主,在湿润区尤以湿浊证为典型表现,提示了三因制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证型 问卷调查 专家调查法
下载PDF
固本祛湿化瘀方中8种成分同时测定及其治疗银屑病作用靶点预测
15
作者 陈海明 王协和 +6 位作者 郑旭威 王琪 李媚 唐斌 闫玉红 徐以亮 卢传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6-3181,共6页
目的同时测定固本祛湿化瘀方中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异嗪皮啶、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的含量,并预测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靶点。方法该药物UPLC-DAD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 目的同时测定固本祛湿化瘀方中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异嗪皮啶、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的含量,并预测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靶点。方法该药物UPLC-DAD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基于网络药理学,在TCMIPV2.0平台上检索各成分作用靶点,GnenCards、Disgent、ONIM数据库中筛选其核心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疾病-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4.2%~100.7%,RSD 1.80%~2.90%。HSP90AA1、ESR1、AHR、AKT1、ESR1、CYP1B1、TOP2A、JAK1、PTK2B、PPKCB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发现,HSP90AA1与各成分之间均有较高的结合潜力。结论UPLC-DAD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固本祛湿化瘀方的质量控制。网络药理学可明确方中各成分治疗银屑病的核心靶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祛湿化瘀方 化学成分 银屑病 UPLC-DAD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健脾祛湿法治疗皮肤病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16
作者 杨可心 钟海心 +5 位作者 毕洋 杨玉洁 郑旭威 唐斌 卢传坚 陈海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近20年健脾祛湿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健脾祛湿治疗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皮肤病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有关健脾祛湿法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检索期限为2004年1月1日... 目的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近20年健脾祛湿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健脾祛湿治疗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皮肤病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有关健脾祛湿法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检索期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利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326篇文献,文献发表总体呈上升状态。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刘红霞(31篇)、卢传坚(11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66篇),其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62篇)。在关键词分析中,当前该领域的热点关键词为五苓散、外治法、从脾论治、脾虚湿蕴等;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名医经验、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前沿研究趋势主要有作用机制、炎性因子、异病同治等。结论健脾祛湿法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治则,近20年中医治疗皮肤病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临床观察、名医经验及作用机制等,其中作用机制、炎性因子、异病同治为研究热点,多学科交叉融合可能为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及机构较少,各区域之间合作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健脾祛湿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佳乐 张逸雯 +2 位作者 王孟秋 江丽杰 胡镜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探讨未来发展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证诊断标准”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并行发展的两种模式。在制定方法上,运用到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应用模式... 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探讨未来发展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证诊断标准”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并行发展的两种模式。在制定方法上,运用到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应用模式上,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应用较为广泛,操作性强,更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总体来说,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标准化的工具。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发展主线或将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为主,同时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学规范,强化诊断性试验的应用;重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探索并构建微观诊断指标体系或是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诊断标准 研制现状 病证结合 思路与方法
原文传递
从“湿”辨治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理论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静 徐鹏 +3 位作者 黎创 曾艳秋 毛炜 胡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810-1815,共6页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 分析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演变规律,认为“湿邪为患”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湿在血脉、湿侵关节、湿入脏腑等的传变规律;湿邪易与他邪相兼为患,可表现为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瘀等。在“既病防变”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当分以下阶段:若湿在血脉,当健脾利水渗湿;若湿侵关节,可祛风除湿、清热利湿、化痰活血;若湿入脏腑,当清热利湿通淋、补肾活血利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邪 并发症 健脾利水渗湿 祛风除湿 清热利湿 补肾活血利水
下载PDF
“去宛陈莝”理论视角下膜性肾病湿瘀证的辨治阐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娟 徐鹏 +3 位作者 黎创 梁星 田瑞敏 包崑 《四川中医》 2021年第2期31-34,共4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为标。本文以膜性肾病的“湿证”、“瘀证”为切入点,基于“去宛陈莝”理论探讨膜性肾病以“通”为则的治疗原则,进而提出膜性肾病在治疗的早期就...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为标。本文以膜性肾病的“湿证”、“瘀证”为切入点,基于“去宛陈莝”理论探讨膜性肾病以“通”为则的治疗原则,进而提出膜性肾病在治疗的早期就应积极祛除体内郁积之水湿、化除体内郁久之积血,使气血津液流通如常,促进膜性肾病的早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宛陈莝” 膜性肾病 湿证 瘀证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索糖尿病肾病中医湿证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青 陈国伟 +4 位作者 苏镜旭 胡晓璇 卢富华 刘旭生 张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1-800,共10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医湿证的差异肠道菌群、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储存在广东省中医院生物资源库的中医诊断为湿证的DKD患者的粪便标本和血清标本,应用16s RNA高通量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医湿证的差异肠道菌群、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储存在广东省中医院生物资源库的中医诊断为湿证的DKD患者的粪便标本和血清标本,应用16s RNA高通量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DKD不同湿证亚型(湿热证、水湿证、湿浊证)患者之间的差异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探索与湿证亚型相关的代谢通路,并将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相结合,探讨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41例DKD患者的粪便和血清标本,其中湿热证21例,水湿证13例,湿浊证7例;肠道微生物结果显示:水湿证和湿浊证的差异肠道菌群有7种,湿浊证和湿热证有13种,水湿证和湿热证有4种。代谢组学结果提示:DKD湿浊证和湿热证的差异血清代谢物有8种,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和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通路(P<0.05);水湿证和湿热证有27种,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通路和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水湿证和湿浊证有16种,主要富集在α-亚麻酸代谢通路(P<0.05)。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显示:共有46种差异血清代谢物与差异肠道菌群相关,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结论DKD中医湿证亚型(湿浊证、湿热证、水湿证)之间存在差异肠道菌群、血清代谢物,与差异肠道菌群关联后,这些差异血清代谢在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湿热证 水湿证 湿浊证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学 中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