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雷团结
郑少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比较经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乳晕入路组28例(行经乳晕入...
【目的】比较经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乳晕入路组28例(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乳组)、经口腔前庭入路组27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口组)和开放手术组35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观度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口组和经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组颈部恢复活动时间短于经乳组,住院时间长于经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48 h,经口组和经乳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口组和经乳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SS、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经口组满意度评分高于经乳组(P<0.05),VSS、PSAS评分低于经乳组(P<0.05)。三组患者皮下瘀斑、术后血肿、手足麻木、声音嘶哑、颈部不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当,但术中损伤及疼痛程度低于开放手术,淋巴结清扫率及美观度高于开放手术。相比经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恢复更快,不留瘢痕,美观度及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癌
乳头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功理
郑少华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方法以60例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分为PVT组(n=23)和非PVT组(n=37)。分析影响脾切除患者术后PVT的相关因素。按照患者术后意愿...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方法以60例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分为PVT组(n=23)和非PVT组(n=37)。分析影响脾切除患者术后PVT的相关因素。按照患者术后意愿分为抗凝组(n=36)和非抗凝组(n=24),分析抗凝对PVT的预防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与非PVT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脾脏厚度、门静脉直径、预防性抗凝比较差异显著(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1.034)、D-D(OR=3.521)、脾脏厚度(OR=1.154)、门静脉直径(OR=2.758)、预防性抗凝(OR=0.015)与PVT形成密切相关。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性别、年龄、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PLT、MPV、PT、INR、D-D及PVT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可监测PLT、D-D、门静脉直径及脾脏厚度等预测术后PVT的发生,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P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
门静脉系统血栓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仲学
郑少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两院治疗的15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96例患者直接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7例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然后择期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两院治疗的15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96例患者直接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7例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然后择期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保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CA19-9及糖脂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指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近切端长度、远切端长度、远处转移和平均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淋巴结评价检出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保肛率,降低血清CEA、CA19-9及CA125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肠系膜/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化学疗法
辅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雷团结
郑少华
机构
西安城北
医院
外科
眉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410-141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经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乳晕入路组28例(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乳组)、经口腔前庭入路组27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口组)和开放手术组35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观度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口组和经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组颈部恢复活动时间短于经乳组,住院时间长于经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48 h,经口组和经乳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口组和经乳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SS、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经口组满意度评分高于经乳组(P<0.05),VSS、PSAS评分低于经乳组(P<0.05)。三组患者皮下瘀斑、术后血肿、手足麻木、声音嘶哑、颈部不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当,但术中损伤及疼痛程度低于开放手术,淋巴结清扫率及美观度高于开放手术。相比经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恢复更快,不留瘢痕,美观度及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癌
乳头状
治疗结果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功理
郑少华
机构
山阳县
人民医院
普
外科
眉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1期95-9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方法以60例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分为PVT组(n=23)和非PVT组(n=37)。分析影响脾切除患者术后PVT的相关因素。按照患者术后意愿分为抗凝组(n=36)和非抗凝组(n=24),分析抗凝对PVT的预防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与非PVT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脾脏厚度、门静脉直径、预防性抗凝比较差异显著(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1.034)、D-D(OR=3.521)、脾脏厚度(OR=1.154)、门静脉直径(OR=2.758)、预防性抗凝(OR=0.015)与PVT形成密切相关。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性别、年龄、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PLT、MPV、PT、INR、D-D及PVT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可监测PLT、D-D、门静脉直径及脾脏厚度等预测术后PVT的发生,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PVT。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
门静脉系统血栓
预防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仲学
郑少华
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第二
医院
普
外科
眉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项目(2018C007)。
文摘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两院治疗的15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96例患者直接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7例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然后择期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保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CA19-9及糖脂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指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近切端长度、远切端长度、远处转移和平均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淋巴结评价检出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保肛率,降低血清CEA、CA19-9及CA125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肠系膜/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化学疗法
辅助
治疗结果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SU
Mesentery/SU
Rectum/SU
Chemotherapy,Adjuvant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雷团结
郑少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镜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早期预防与治疗对策
汪功理
郑少华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宋仲学
郑少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