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故宫文创看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1
作者 朱颖涛 熊晓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5期42-45,共4页
文章简要概述了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业的现状。通过有效调查和分析,结合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发展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博物馆文创 文创设计 开发模式 东坡文化
下载PDF
三苏祠藏明《张愈严墓志铭碑》考释
2
作者 袁志敏 《文史杂志》 2023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三苏祠藏明《张愈严墓志铭碑》,1988年出土于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农林村。碑中内容涉及张愈严家族世系、姻亲关系及仕宦履历。对《张愈严墓志铭碑》的考察,可证张愈严的家族世系与姻亲关系,以及张愈严、张景贤的仕履行实。
关键词 张愈严 张景贤 世系姻亲 仕履行实
下载PDF
三苏文艺创作解读
3
作者 翟晓楠 《巴蜀史志》 2023年第4期152-175,共24页
曾枣庄《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说:“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 曾枣庄《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说:“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曾枣庄 中国文化史 三苏 政治史 苏轼 史学史 通才
下载PDF
眉山苏氏家风家教解密
4
作者 周云容 《巴蜀史志》 2023年第4期86-111,共26页
“天下以文名者六,而眉得其三;以史名者三,而眉得其一。”(清嘉庆《眉州属志·凡例》)大宋眉山,文化隆盛,文人辈出,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眉州现象”,而三苏,正是眉州文化现象当中最为璀璨夺目、历久弥新的瑰宝。
关键词 眉州 清嘉庆 家风家教 璀璨夺目 浓墨重彩 历久弥新 文明史
下载PDF
千古风流名寰宇 一蓑烟雨任平生——三苏祠馆藏《东坡笠屐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晓洪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东坡笠屐故事作为绘画题材,成为《东坡笠屐图》,繁而不衰,为历代画家所喜爱,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家。他们或工笔淡彩或白描抑或是写意表性,又有兼工带写,来表现苏东坡的闲散与野逸,笠屐故事已成为传统绘画题材上的一大亮点。在三苏祠... 东坡笠屐故事作为绘画题材,成为《东坡笠屐图》,繁而不衰,为历代画家所喜爱,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家。他们或工笔淡彩或白描抑或是写意表性,又有兼工带写,来表现苏东坡的闲散与野逸,笠屐故事已成为传统绘画题材上的一大亮点。在三苏祠博物馆的馆藏中就有木板刻画、拓片、砚台线刻图及画家的手笔《东坡笠屐图》共计10余幅,现对笠屐图的背景、鉴析题跋、分类以及笠屐图广泛流传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以扬东坡之韵事,传东坡之旷达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屐故事 东坡笠屐图 三苏祠博物馆 东坡韵事
下载PDF
眉山三苏祠《书黄鲁直诗》碑考辨
6
作者 杨鑫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书黄鲁直诗》碑乃据清人姚学经《晚香堂苏帖》卷九之《清言》帖翻刻。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家张伯英认为《清言》帖并非苏书,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帖应该是来自于渤海陈氏所藏的真迹,且苏轼确实写过碑中之文,米...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书黄鲁直诗》碑乃据清人姚学经《晚香堂苏帖》卷九之《清言》帖翻刻。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家张伯英认为《清言》帖并非苏书,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帖应该是来自于渤海陈氏所藏的真迹,且苏轼确实写过碑中之文,米友仁的题跋也正是其供职于兵部时所作,姚枢的题跋亦显示是为苏轼此帖写下的评语,皆证明了历史上苏轼曾写过此帖。今三苏祠将其刻于碑石,对后世研究苏轼乃至米友仁、姚枢和祝枝山的书法及苏轼、祝枝山的文章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晚香堂苏帖 苏轼 黄庭坚 祝枝山
原文传递
淺析三蘇祠館藏明《馬券》碑及蘇軾贈馬立券緣由
7
作者 劉宇飛 《蜀学》 2020年第1期-,共7页
三蘇祠館藏明代《馬券》碑現存2石,上刻有蘇軾的文、蘇轍的詩和黄庭堅的跋,雖然許多字迹已經剥落模糊,但《馬券》正文部分仍較爲清晰,跋文一部分可辨,能够進行整體辨識。《馬券》碑是三蘇祠傳承延綿的重要實物見證,承載着"三蘇故居... 三蘇祠館藏明代《馬券》碑現存2石,上刻有蘇軾的文、蘇轍的詩和黄庭堅的跋,雖然許多字迹已經剥落模糊,但《馬券》正文部分仍較爲清晰,跋文一部分可辨,能够進行整體辨識。《馬券》碑是三蘇祠傳承延綿的重要實物見證,承載着"三蘇故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碑文記載蘇軾贈馬給李廌的史實,本文嘗試分析蘇軾"贈馬立券"的緣由,以及從中體現的蘇軾對晚輩的關心提攜和他們之間深厚的師生情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券》碑 蘇軾 李廌 寫作缘由 深厚情誼
下载PDF
三苏祠藏清代道光眉州刻版《三苏全集》考
8
作者 徐麗 《蜀学》 2009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图书是我国宝贵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美的镌刻和印刷技术是书籍善本保存和流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豪三苏父子诞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到南宋时,眉州已与浙... 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图书是我国宝贵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美的镌刻和印刷技术是书籍善本保存和流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豪三苏父子诞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到南宋时,眉州已与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并称为全国三大刻版印刷中心,眉州木刻大字本闻名全国。据《眉山县志》记载。 展开更多
下载PDF
重论三苏祠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9
作者 翟晓楠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88-92,97,共6页
三苏祠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广为流传,但是对其认识却多有谬误。本文考证认为其联作者并非清代名宦张鹏翮,也非《楹联丛话》著录的张鹏翔,而是明末闽地文人戴燝。楹联出自七律《三苏祠》,原诗与楹联存在异文,诗歌优于... 三苏祠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广为流传,但是对其认识却多有谬误。本文考证认为其联作者并非清代名宦张鹏翮,也非《楹联丛话》著录的张鹏翔,而是明末闽地文人戴燝。楹联出自七律《三苏祠》,原诗与楹联存在异文,诗歌优于楹联。联中“四大家”既不是三苏父子与苏过四人,也不是韩、柳、欧、三苏父子六人,更不是四川历史上文名最显著的四位文学家,而是韩、柳、欧、苏四人,背后涉及明代对于唐宋古文名家评定的经典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楹联 戴燝 张鹏翔 四大家
原文传递
从三苏祠匾额楹联探析三苏的家风传承
10
作者 金欢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三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三苏的家风家教是好家风好家教的典范。三苏祠的匾额楹联不仅展示了楹联作为世界上独特汉语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高度赞誉了三苏的文...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三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三苏的家风家教是好家风好家教的典范。三苏祠的匾额楹联不仅展示了楹联作为世界上独特汉语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高度赞誉了三苏的文化成就、历史地位及道德文章,而且也彰显了三苏“文脉相承”“气脉相续”“情脉相继”的优良家风。细品和学习三苏祠匾额楹联中的三苏优良家风,有助于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匾额楹联 三苏 家风传承
原文传递
三苏祠藏《苏符行状碑》考释
11
作者 袁志敏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苏符世家眉山,苏轼孙,苏迈之子。以叔祖苏辙之遗恩步入仕途,赐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等职然《宋史》无专门传记,相关记载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生平事迹不甚完备《苏符行状碑》,此碑详细记载了苏轼后裔生平事迹及仕宦履历等信息... 苏符世家眉山,苏轼孙,苏迈之子。以叔祖苏辙之遗恩步入仕途,赐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等职然《宋史》无专门传记,相关记载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生平事迹不甚完备《苏符行状碑》,此碑详细记载了苏轼后裔生平事迹及仕宦履历等信息,是北宋末年与南宋初年苏轼后裔生活经历的重要历史见证,可补史传之不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宋代 行状 苏符
原文传递
三苏祠发展定位的思考
12
作者 陈仲文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54-55,共2页
三苏祠既有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也具深厚的当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三苏祠的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建立完备的数字档案,推进展陈改造,面向世界讲好三苏故事,以实现从内容到产品到服务的全产业链输出。
关键词 三苏祠 当代价值 全产业链
原文传递
三苏祠馆藏清代黄云鹄珍贵墨迹考释
13
作者 万波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清光绪十年(1884),晚清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经学家黄云鹄到三苏祠拜谒三苏先贤并题词,为三苏祠留下珍贵的墨迹。其楷书《寄题三苏祠壁》端庄典雅,行书《静者·贤哉》对联潇洒脱俗,从中可见黄云鹄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对三苏先贤的无比... 清光绪十年(1884),晚清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经学家黄云鹄到三苏祠拜谒三苏先贤并题词,为三苏祠留下珍贵的墨迹。其楷书《寄题三苏祠壁》端庄典雅,行书《静者·贤哉》对联潇洒脱俗,从中可见黄云鹄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对三苏先贤的无比景仰之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云鹄 三苏祠 珍贵墨迹
原文传递
三苏祠藏民国碑刻解读
14
作者 刘宇飞 《文物天地》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通过解读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四通碑刻的内容,能够重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国三苏祠保护史,也能接续古祠堂近千年的立祠历史。这四通碑刻是民国时期从个人到政府对三苏祠进行保护的重要文献史料,是除亭台楼榭外留存至今可供人瞻仰的见... 通过解读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四通碑刻的内容,能够重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国三苏祠保护史,也能接续古祠堂近千年的立祠历史。这四通碑刻是民国时期从个人到政府对三苏祠进行保护的重要文献史料,是除亭台楼榭外留存至今可供人瞻仰的见证三苏祠变迁的珍贵文物,更是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萌发时期的重要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民国碑刻 布告
原文传递
苏轼赤壁赋题材瓷器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颖涛 熊晓昙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巨著,瓷器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之一,将《赤壁赋》与瓷器相结合,不仅有助于研究苏轼赤壁赋的影响,也有助于了解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和历史。本文从《赤壁赋》绘画作品的繁荣发展、赤壁赋题材瓷器的审美特征、制作工... 《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巨著,瓷器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之一,将《赤壁赋》与瓷器相结合,不仅有助于研究苏轼赤壁赋的影响,也有助于了解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和历史。本文从《赤壁赋》绘画作品的繁荣发展、赤壁赋题材瓷器的审美特征、制作工艺和影响等方面来讨论苏轼赤壁赋题材瓷器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绘画作品 审美特征 明末清初时期影响
下载PDF
眉山有个三苏祠
16
作者 《少年时代(中高年级)》 2023年第9期1-3,共3页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穀(hu)行南段,坐落着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这里经历代修葺、重建,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穀(hu)行南段,坐落着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这里经历代修葺、重建,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家训家风 书法碑刻 苏轼
原文传递
苏轼书《金刚经》刻本三种初探
17
作者 张家伟 《收藏家》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在三种苏轼书《金刚经》刻本中,吴荣光补本的文本和书迹应当最近于苏书原貌,万历刻本次之,恽毓鼎旧藏本则不以保存苏书原貌为第一目的。三种文本的内容与书迹虽有差别,但其祖本当同为淳熙甘昇刻本。恽本被张伯英指为伪作,实为缩临本,非... 在三种苏轼书《金刚经》刻本中,吴荣光补本的文本和书迹应当最近于苏书原貌,万历刻本次之,恽毓鼎旧藏本则不以保存苏书原貌为第一目的。三种文本的内容与书迹虽有差别,但其祖本当同为淳熙甘昇刻本。恽本被张伯英指为伪作,实为缩临本,非凭空伪造之作。万历本后半毁后被翁方纲补全,又经再毁再修。翁氏补摹后半部分所据底本为徐阶重摹本。翁补部分与吴补本基本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金刚经 演变 版本
原文传递
三苏祠里忆“三苏”
18
作者 匡苇杭 无(图) 《少年时代(中高年级)》 2023年第9期4-7,共4页
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苏轼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让我看到了初冬也有其色彩和生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感受到了自然山水的千变万化。我对北宋大诗人苏轼产生了仰慕之情。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 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苏轼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让我看到了初冬也有其色彩和生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感受到了自然山水的千变万化。我对北宋大诗人苏轼产生了仰慕之情。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苏轼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眉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祠 苏轼 自然山水 历史文化名城 仰慕 语文课 千变万化
原文传递
三苏祠里忆“三苏”
19
作者 匡苇杭 《少年时代(低年级)》 2023年第9期4-9,共6页
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苏轼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让我看到了初冬也有其色彩和生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感受到了自然山水的千变万化。我对北宋大诗人苏轼产生了仰慕之情。
关键词 苏轼 三苏祠 自然山水 语文课 仰慕 千变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规划艺术探析——从苏东坡文人画论出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璐瑶 郭丽 严文丽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9期67-69,共3页
苏东坡是集诗人、书画家、造园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人,在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首先提出文人画理论,并在他的造园实践中有所体现.苏东坡关于文人画的观点反映了文人园林的特点,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 苏东坡是集诗人、书画家、造园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人,在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首先提出文人画理论,并在他的造园实践中有所体现.苏东坡关于文人画的观点反映了文人园林的特点,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演变,进而更好地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运用相关的造园艺术手法提供了范例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风景园林 苏东坡 中国古典园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