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赵耀 陈习 +4 位作者 裴天 吴松炎 付得宇 鲍伟 侯爱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观察组MAP、SpO_(2)、HR分别为(88.65±7.96)mm Hg(1 mm Hg=0.133 kPa)、(97.29±1.78)%、(71.12±4.2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3.83±7.08)mm Hg、(92.02±1.84)%、(64.26±3.5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8.36±13.16)分高于对照组的(51.10±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82.66±23.5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0.53±21.11)mm Hg,RR(18.45±2.16)次/min、PaCO_(2)(35.41±10.2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21.31±3.10)次/min、(42.75±13.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生活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情况的出现,提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超早期气管插管 生命体征 生活能力 疗效评估
下载PDF
DR-FLASH 评分联合左房心外膜脂肪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房低电压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磊 燕宪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DR-FLASH评分和左房心外膜脂肪(LA-EAT)体积的相关性及二者联合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左房低电压区域(LVZ)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非瓣... 目的探讨DR-FLASH评分和左房心外膜脂肪(LA-EAT)体积的相关性及二者联合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左房低电压区域(LVZ)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并测量LA-EAT体积。根据患者入院情况计算DR-FLASH评分。术前进行肺静脉CTA扫描,计算测量LA-EAT体积。在术中窦性心律下,进行左房高密度电压标测,根据有无低电压(双极电压<0.5 mV)将患者分为LVZ组和无LVZ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DR-FLASH评分与LA-EAT体积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R-FLASH评分、LA-EAT体积及其联合预测LVZ发生的价值。结果最终纳入患者246例,平均年龄(60.8±10.6)岁,其中56例(22.8%)患者出现至少1个LVZ。相关性分析显示DR-FLASH评分与LA-EAT体积呈正相关(r=0.439;P<0.001)。采用多因素分析显示DR-FLASH评分(OR=1.824,95%CI 1.390~2.394;P<0.001)和LA-EAT体积(OR=1.048,95%CI 1.013~1.085;P=0.007)是左房LVZ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ROC曲线,LA-EAT体积、DR-FLASH评分、LA-EAT与DR-FLASH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750、0.796。结论DR-FLASH评分与LA-EAT体积呈正相关,DR-FLASH评分和LA-EAT体积均为非瓣膜性房颤左房LVZ的独立预测因子。二者联合可提高对非瓣膜性房颤左房LVZ的发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房纤维化 双极电压标测 DR-FLASH评分
下载PDF
早期液体复苏剂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郜亚 许铁 +3 位作者 燕宪亮 丁硕 卓越 叶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性液体复苏(3 h内液体复苏剂量≥30 mL/kg)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休克逆转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82名成年(≥18岁)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3 h内液...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性液体复苏(3 h内液体复苏剂量≥30 mL/kg)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休克逆转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82名成年(≥18岁)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3 h内液体复苏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低剂量组(<30 mL/kg)和高剂量组(≥30 mL/kg)。除液体复苏剂量不同外,两组均予以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液体复苏量、复苏后指标变化(包括休克逆转时间、休克逆转率、24 h乳酸清除率、ΔVIS评分、ΔSOFA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①两组除年龄外,其他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均P>0.05);②两组患者休克逆转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休克逆转率有统计学差异(47%比67%,P<0.05);③两组之间24 h乳酸清除率、ΔVIS评分、ΔSOF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④两组在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天数、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相对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休克逆转率增加、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天数增加、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天数增加及28 d病死率降低有关(均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早期采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效果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增加休克逆转率、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天数、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天数,降低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休克逆转时间 逆转率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浓度与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扬 宋小路 +1 位作者 袁丁 燕宪亮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160-2165,共6页
目的探索动脉血乳酸浓度与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08―2019年重症监护数据库Ⅳ(MIMIC-Ⅳ)中的7558例重症AHF病人的临床资料。暴露变量为动脉血乳酸浓度,结局变量为院内... 目的探索动脉血乳酸浓度与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08―2019年重症监护数据库Ⅳ(MIMIC-Ⅳ)中的7558例重症AHF病人的临床资料。暴露变量为动脉血乳酸浓度,结局变量为院内全因死亡发生。根据是否发生院内全因死亡,分为存活组(6792例)和死亡组(766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三次样条图以及亚组分析来探索乳酸浓度与院内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病人有较高的年龄,合并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恶性肿瘤、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和败血症的比例更高,但是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低。另外,死亡组病人的收缩压、碳酸氢盐、血钙、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蛋白水平较低,但血清阴离子间隙、血糖、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肌酐、白细胞、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均较高,且住院时长更长,更容易使用强心药、血管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均P<0.05)。在完全调整后的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乳酸浓度是AHF病人死亡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OR=1.42,95%CI:(1.30,1.56),P<0.001]。此外,将乳酸浓度分为四分位数,与最低的四分位数组相比,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院内全因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限制性三次样条曲线也显示乳酸与住院全因死亡率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亚组分析显示,呼吸衰竭与乳酸浓度和院内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相互作用(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AHF病人而言,住院期间的动脉血乳酸浓度是院内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动脉血乳酸浓度 院内死亡 预后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1例西咪替丁偶发过敏性休克的救治
5
作者 时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9期82-83,共2页
总结了1例西咪替丁偶发过敏性休克的救治,包括进行心肺复苏、抗休克、升压药及呼吸兴奋剂等药物的运用。认为规范操作、认真观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过敏性休克 救治
下载PDF
目标液体复苏量达标时间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慧婕 许铁 +3 位作者 燕宪亮 丁硕 卓越 叶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究3 h内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0 ml/kg液体复苏量完成时间是否≤3 h分为达标组(≤3 h,52例)和未达标组(>3 h,56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3 h内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0 ml/kg液体复苏量完成时间是否≤3 h分为达标组(≤3 h,52例)和未达标组(>3 h,56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一般资料、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乳酸(lactic acid,Lac)、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复苏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复苏第3天的CRP、PCT、IL-6、TNF-α、IL-10;比较两组患者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时间、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根据28 d生存情况构建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复苏前CRP、PC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第3天CRP、PCT水平均较复苏前下降(P<0.05);复苏第3天达标组CRP、PCT、IL-6、TNF-α水平较未达标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时间、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时间较未达标组更长(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28 d病死率低于未达标组(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达标组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达标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3 h内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量有利于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并与较低的28 d病死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液体复苏 炎症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