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再思考——基于中原油田分公司的视域 被引量:5
1
作者 强蔚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油田的物资供应是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着力点,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意义重大。根据目前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油田物资供应管理部门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物资... 油田的物资供应是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着力点,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意义重大。根据目前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油田物资供应管理部门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对物资供应、使用信息的跟踪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石油企业 物资供应 管理水平
下载PDF
浅谈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治安保卫工作
2
作者 刘和文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3X期76-76,共1页
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作为石化企业,安全工作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本文以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为例,从机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和信息化手段等方面,谈谈石化企业的安全工作。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安全
下载PDF
中原油田CO_(2)吞吐技术及增产应用
3
作者 刘琼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2-35,共4页
中原油田部分油藏分布零散、储量小、注水困难或属稠油,而具备这些特点的油藏恰好适用于进行CO_(2)吞吐。基于中原油田CO_(2)吞吐实践,本文介绍了筛选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的方法,探索了CO_(2)吞吐选井机制并总结出选井原则,确立了CO_(2... 中原油田部分油藏分布零散、储量小、注水困难或属稠油,而具备这些特点的油藏恰好适用于进行CO_(2)吞吐。基于中原油田CO_(2)吞吐实践,本文介绍了筛选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的方法,探索了CO_(2)吞吐选井机制并总结出选井原则,确立了CO_(2)吞吐选井方法。此外,围绕4种不同特性的油藏开展了CO_(2)吞吐试验,分别实现增油348.13(t 260 d)、172.0(t 240 d)、20(t 45 d)和108(t 120 d)。本研究为通过CO_(2)吞吐提高原油采收率、开拓未来CO_(2)吞吐实施应用前景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CO_(2)吞吐选井 提高采收率 CO_(2)驱油
下载PDF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85
4
作者 任韶然 于洪敏 +2 位作者 左景栾 高海涛 林伟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在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中,空气泡沫-空气-水交替注入效果较好。说明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非均质油藏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 物理实验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中原油田注水水质改性技术 被引量:29
5
作者 纪云岭 张爱社 +1 位作者 张丽 傅绍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中原油田注入水水源以油田产出水为主,也使用洗井回水及清水。过去采用"除油—沉降—过滤"并加入杀菌剂、缓蚀剂、净水剂、阻垢剂的三段式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不达标而且不稳定,沿注入系统流程不断恶化,特别是腐蚀性十分严... 中原油田注入水水源以油田产出水为主,也使用洗井回水及清水。过去采用"除油—沉降—过滤"并加入杀菌剂、缓蚀剂、净水剂、阻垢剂的三段式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不达标而且不稳定,沿注入系统流程不断恶化,特别是腐蚀性十分严重,其原因是该水富含游离CO2和HCO-3,形成了弱酸性缓冲溶液。据此提出了调整水中离子、改变水性的水处理方法:将油田产出污水和清水(或其他污水)混合,加入pH调节剂(石灰乳)和絮凝剂,经沉淀、过滤后加入水质稳定剂,得到水质合格并稳定的注入水。产生的污泥压榨脱水后制成含水50%的泥饼。该水处理工艺从1995年到1999年先后经过初步矿场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在中原油田9个污水站成功推广应用,处理后的注入水pH值8.0~8.5,腐蚀速率0.003~0.040mm/a,溶解氧、S-、悬浮物、含油、MF值、总铁、SRB、TGB、Fe细菌数等水质项目均达到注入水行业标准且稳定性良好,在地面系统和地层内不结垢。产生污泥量大及污泥利用问题正在解决中。图2表2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注水水质 改性技术 污水处理 腐蚀性控制 结垢性
下载PDF
中原油田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补鱼 于芳 +1 位作者 邹枫 李增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综述包括以下论题。①中原油田化学调剖堵水技术发展历程,包括引进、开发、推广应用、改进提高4个阶段。②注水井调剖剂(表列3大类13种)和油井堵水剂(表列10种)的开发、应用,包括示踪剂、找水、PI决策、数值模拟的主要配套技术。③1991... 综述包括以下论题。①中原油田化学调剖堵水技术发展历程,包括引进、开发、推广应用、改进提高4个阶段。②注水井调剖剂(表列3大类13种)和油井堵水剂(表列10种)的开发、应用,包括示踪剂、找水、PI决策、数值模拟的主要配套技术。③1991~2002年历年注水井调剖作业和油井堵水作业效果及其分析。④存在的问题。⑤发展方向。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化学堵水调剖技术 油井出水 高温抗盐堵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原油田文25东块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娄兆彬 李涤淑 +2 位作者 范爱霞 杜振惠 宋先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32,共8页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以现有微球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比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并在高温高盐的...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以现有微球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比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并在高温高盐的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膨胀性能、抗剪切强度和持久稳定性;采用均质和非均质填砂模型,模拟了微球浓度、注入量和注入模式对调驱效果的影响,为矿场试验方案的合理制订提供了理论支撑;文25东微球调驱矿场试验共实施2个层系9个井组,通过"PI技术"的动态调整,共注各类调驱微球276.58 t,总体实现了注入压力升高、波及体积改善和明显增油的目的;通过微球调驱,区块自然递减显著下降,油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剩余油挖潜 聚合物微球调驱 实验评价 矿场应用
下载PDF
中原油田耐温抗盐二氧化碳泡沫控制气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庆 杨昌华 +3 位作者 林伟民 周迅 董俊艳 杨卫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8,116,共4页
二氧化碳驱是中原油田探索高温高盐油藏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式,在该类油藏开展泡沫封窜是控制CO2气窜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试验区气窜严重的现状,开发了耐温、抗盐CY-1型CO2泡沫封窜体系。该体系耐温100℃,耐盐25×10^... 二氧化碳驱是中原油田探索高温高盐油藏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式,在该类油藏开展泡沫封窜是控制CO2气窜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试验区气窜严重的现状,开发了耐温、抗盐CY-1型CO2泡沫封窜体系。该体系耐温100℃,耐盐25×10^4mg/L,耐钙镁5×10^3mg/L。对CO2泡沫进行了高温高压性能评价,得到了泡沫起泡能力随压力增加而增强的新认识。CO2泡沫相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泡沫在起泡能力与稳泡能力上均大大高于气态CO2泡沫,最长稳泡时间达到3144.3min。应用该体系对中原油田、腰英台油田16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注气压力平均上升1~3MPa,工艺成功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封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二氧化碳泡沫 气窜 封窜 泡沫驱
下载PDF
中原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矿场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华斌 赵化廷 +1 位作者 陈洪 赵普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题示调剖剂由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可生成酚醛树脂的3种单体化合物及酸度调整荆组成,地下成胶,形成的凝胶在高温下长期稳定性良好。在地温80~90℃的中原文、卫、马油田26口注水井用含3.5g/LAP-P4的该调剖剂实施了调剖,报道了施... 题示调剖剂由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可生成酚醛树脂的3种单体化合物及酸度调整荆组成,地下成胶,形成的凝胶在高温下长期稳定性良好。在地温80~90℃的中原文、卫、马油田26口注水井用含3.5g/LAP-P4的该调剖剂实施了调剖,报道了施工情况和结果。发表了16口井的施工数据:单井处理层数4-25,处理厚度9.8-51.9m,注入剂量920~1800m^3,平均1110m^3,处理半径4.6~13.3m,平均9.4m。利用1口井的施工压力曲线说明该剂成胶以前在地层内不断发生堵塞形成-破环-再形成过程。6口井取样黏度监测数据(mPa·s)表明,该剂初配时黏度8698-14898,泵前平均12283,泵后平均11069。井口平均9992,泵剪切损失9.9%,沿程损失9.7%。成胶时间20-40h,地面成胶黏度≥100000。调剖后恢复注水的22口井,平均单井注水量增加8m^3/d。注水压力上升2.8MPa,视吸水指数下降8.2m^3/d·MPa。给出了4口井调剖前后各层相对吸水量变化及堵死层、启动层数据。26口调剖井对应油井共38口,调剖后有30口井产量增加。图3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聚合物交联凝胶 疏水缔合聚合物 注水剖面调整 注入特性 渗流特性 成胶特性 高温高盐油藏 中原油田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陆相页岩油气富集关键要素下限研究--以中原油田探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田武 张成富 +3 位作者 李红磊 陈帆 王金萍 胡美玲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1-728,743,共9页
通过研究中原油田三大探区不同环境下的页岩油气成烃成藏要素,发现不同环境下形成规模性页岩油气的成藏关键要素下限存在差异:在咸水环境下,能够形成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下限为0.6%,镜质组反射率(R_(o))下限为0.5%;在淡... 通过研究中原油田三大探区不同环境下的页岩油气成烃成藏要素,发现不同环境下形成规模性页岩油气的成藏关键要素下限存在差异:在咸水环境下,能够形成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下限为0.6%,镜质组反射率(R_(o))下限为0.5%;在淡水环境下,TOC下限为1.5%,R_(o)下限为1.0%;在半咸水环境下,TOC下限为0.8%,R_(o)下限为0.7%。随着沉积水体由咸变淡,形成有效页岩油气的TOC及R_(o)下限存在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内在机理为不同环境下生烃母质的差异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热耦合 页岩油气 烃源岩下限 沉积环境 陆相湖盆
下载PDF
中原油田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伟民 邓瑞健 +2 位作者 刘勇 陈永浩 牛保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空气与中原油田地层原油的低温氧化反应机理,开展了空气-地层原油体系相态特征分析、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低温氧化反应影响因素和低温氧化反应区间及途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空气与中原油田地层原油的低温氧化反应机理,开展了空气-地层原油体系相态特征分析、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低温氧化反应影响因素和低温氧化反应区间及途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胡状原油单次脱气体积收缩率为10.1126%,在90℃下的饱和压力为6.36MPa,温度从90℃增至150℃、压力为23.5 MPa时,原油体积增加5.49%。油藏条件(90℃、23 MPa)下,胡状原油能溶解其自身体积9.07%的空气量,体积膨胀3.68%。原油与空气发生的低温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5.1×10^(-3)h^(-1),活化能为81.9kJ/mol,指前因子为2.85×10~9h^(-1),活化能较大,反应活性较低。原油具有较强的氧气消耗能力,在96 d内消耗自身体积2.4倍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后,原油脱出溶解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超过3%。升高温度、压力、加入黏土及地层水均可促进氧化反应进行,其中温度是最主要因素。低温氧化反应后,饱和分和芳香分相对含量降低,而胶质和沥青质及氧元素相对含量升高。原油低温氧化反应分为加氧反应和断链反应两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地层原油 低温氧化 反应机理 中原油田
下载PDF
中原油田文25东块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娄兆彬 李涤淑 +2 位作者 范爱霞 杜振惠 宋先保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46-650,共5页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剂比例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用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剂比例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用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膨胀性能、抗剪切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均质和非均质填砂模型,模拟了微球质量浓度、注入量和注入模式对调驱效果的影响。在文25东2个层系9个井组进行了微球调驱试验,通过"PI技术"的动态调整,共注入各类调驱微球276.47 t,总体达到了升高注入压力、提高波及体积和明显增油的目的。通过微球调驱,区块自然递减显著下降,油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剩余油挖潜 聚合物微球调驱 矿场应用 中原油田
下载PDF
中原油田油系统腐蚀状况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爱社 纪云岭 +2 位作者 吝爱芳 张蕴强 石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近年来 ,中原油田生产系统的防腐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 ,油系统的腐蚀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油系统腐蚀现状的分析和评价 ,提出了解决油系统腐蚀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措施 。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油田系统 腐蚀 对策 管线防腐
下载PDF
中原油田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东兰 王培义 +1 位作者 张傲霜 孙庆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6,169,共3页
根据中原油田深层低渗油藏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断块小,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开展了水平井技术研究,从水平井压裂选井选段、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机理、水力喷砂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水力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研... 根据中原油田深层低渗油藏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断块小,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开展了水平井技术研究,从水平井压裂选井选段、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机理、水力喷砂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水力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现场应用5口井,成功率100%,开抽2口井,有效率100%,增产效果良好。为中原油田其他区块深层高压低渗油气藏水平井压裂改造工艺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水平井 水力喷射压裂 现场应用
下载PDF
酸化压裂一体化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银仓 张高群 +4 位作者 孙良田 陈小新 谭坤 葛海宗 于春虎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59-61,共3页
针对中原油田低渗透低产油气藏特点 ,开展了酸化压裂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压前非常规酸化预处理 ,清除油气层开发过程中各种离子沉淀对地层造成的污染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粘土膨胀和运移 ,采用低浓度变粘度压裂液、不同支撑... 针对中原油田低渗透低产油气藏特点 ,开展了酸化压裂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压前非常规酸化预处理 ,清除油气层开发过程中各种离子沉淀对地层造成的污染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粘土膨胀和运移 ,采用低浓度变粘度压裂液、不同支撑剂粒径组合、高砂比、裂缝强制闭合等技术措施 ,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且延长了压裂有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工艺 中原油田 地层 支撑剂 压裂液 压裂井 储层
下载PDF
对中原油田开发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敏 肖继威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2-606,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发现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性质多属中高黏度,油水黏度比一般高于20,在注水开发中形成较强的非均质性和水驱油的非活塞现象。注水开发的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速度快,采...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发现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性质多属中高黏度,油水黏度比一般高于20,在注水开发中形成较强的非均质性和水驱油的非活塞现象。注水开发的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速度快,采出程度低,相当多的水驱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70年代末发现的中原油田,储层比较均匀,特别是原油性质好,低密度、低黏度,油水黏度比小,和其他开发油田有很大不同,避免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非均质性和注入水的非活塞现象,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的早、中期含水上升速度慢,采出程度高,相当多的水驱可采储量在中、低含水期就可采出,中原油田濮城沙一段油藏的开发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原油田的储层具有小孔隙、细喉道、低渗透的特点,和大孔隙、粗喉道、高渗透油田有很大的不同,开发中必须区别对待,特别是保护油气层不受污染,要形成大思路、大政策,贯彻到油田开发的始终,实现注水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稀油 油水黏度比 储层 低渗透 油气层保护 水驱油
下载PDF
含油污水处理在中原油田防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天遴 关建庆 +2 位作者 石伟 高亚楠 吴兰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37,344,共4页
中原油田回注污水矿化度高(40~150g/L),钙镁离子含量高(4~6g/L),呈酸性,pH值6.0~6.5,腐蚀性很强,污水处理和注水管线、设备腐蚀严重。列表给出了中原油田12座污水处理站来水(油田产出水)的离子组成和2001~2002年5个季度腐蚀速率监... 中原油田回注污水矿化度高(40~150g/L),钙镁离子含量高(4~6g/L),呈酸性,pH值6.0~6.5,腐蚀性很强,污水处理和注水管线、设备腐蚀严重。列表给出了中原油田12座污水处理站来水(油田产出水)的离子组成和2001~2002年5个季度腐蚀速率监测数据。介绍了1994年以来开发的使水质完全达标的两项注入水处理技术:将污水pH值提高至8.0~9.0,絮凝,稳定化的水质改性技术,1997年已全部在12座污水站应用,处理中产生大量污泥,高pH值下的结垢性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在pH=7.0条件下用过氧化物预处理、混凝的强氧化预处理技术,使污泥量减少50%以上,结垢倾向减轻。中原油田注入水的年平均腐蚀速率已由0.705mm/a(1994)降至0.0986mm/a(2001),接近行业标准推荐值≤0.076mm/a,注入水引起的腐蚀已大大减轻。表6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防腐蚀 含油污水处理 注入水 水处理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CO_2驱室内实验研究——以中原油田胡96块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国殿斌 徐怀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衰竭开发后存在气液两相流,开展CO2混相驱渗流特征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模拟深层高压低渗油藏环境,应用细管、长岩心实验开展了CO2驱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类油藏衰竭开发后,地层呈现双相流,CO2驱最小混相压力...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衰竭开发后存在气液两相流,开展CO2混相驱渗流特征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模拟深层高压低渗油藏环境,应用细管、长岩心实验开展了CO2驱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类油藏衰竭开发后,地层呈现双相流,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呈下降趋势,CO2驱油效果大幅下降,但注气恢复压力后开发可达到在原始地层条件下连续注CO2的驱油效果。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现场应用,中原胡96块深层高压低渗油藏CO2驱先导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为有效动用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高压低渗油藏 CO2混相驱 最小混相压力 中原油田
下载PDF
CHFR技术及其在中原油田剩余油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蕾 杜志强 +1 位作者 蒋国栋 罗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9-242,15,共4页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特殊的油藏地质条件、开发对象的转变对剩余油监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9年中原油田引进斯伦贝谢CHFR(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用研究表明,CHFR技术能够评价储层水淹状...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特殊的油藏地质条件、开发对象的转变对剩余油监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9年中原油田引进斯伦贝谢CHFR(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用研究表明,CHFR技术能够评价储层水淹状况,适用于中原油田油藏动态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 适用性研究 影响因素 剩余油评价 中原油田
下载PDF
中原油田矿场试验中三元共聚物胶状体驱油溶液粘度损失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思平 吴应川 +4 位作者 张还恩 孙志强 芦会来 夏文玉 孙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8,181,共3页
中原油田将新研制的耐温 (90℃ )、耐矿化度 (1.6× 10 5mg/L)的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中试胶状体产品用于小规模矿场驱油试验 ,发现现场配制的溶液粘度较中试初期产品溶液粘度室内测定值下降 6 9%。探讨了引起粘度损失的原因 ,结果如... 中原油田将新研制的耐温 (90℃ )、耐矿化度 (1.6× 10 5mg/L)的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中试胶状体产品用于小规模矿场驱油试验 ,发现现场配制的溶液粘度较中试初期产品溶液粘度室内测定值下降 6 9%。探讨了引起粘度损失的原因 ,结果如下。①产品质量低且不稳定 :现场试验期间所用产品的溶液粘度比中试初期产品下降 2 9% ,同一批次产品溶液粘度相差 44 % ,不同批次产品溶液粘度相差 5 9%。②造粒机结构不合理 ,运行参数欠当 ,造成溶液粘度损失最大达 2 2 .8%。③螺杆泵输送中粘度损失仅 1.7%。④注聚泵剪切造成粘度损失 4% (规定要求 <5 % )。大庆油田早期 (1972 ) ,胜利油田近期 (1998~ 2 0 0 1)曾在现场驱油试验中使用胶状体HPAM ,效果均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矿场试验 三元共聚物 胶状体驱油溶液 粘度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