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或不伴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损害的临床特点
1
作者 薛晓帆 曾景荣 +4 位作者 宋海霞 邢英琦 陈彪 周立春 许二赫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30-535,共6页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认知障碍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病理机制的体位性低血压(O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但是,不同认知水平与神经源性OH在PD患者中的直接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PD...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认知障碍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病理机制的体位性低血压(O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但是,不同认知水平与神经源性OH在PD患者中的直接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PD患者中伴或不伴神经源性OH患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同时观察在不同认知域的评分上,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PD合并神经源性OH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79例PD患者,其中19例有症状的OH患者,20例无症状的OH患者,以及40例不伴有OH的患者。所有患者完善逐波血压及激活站立实验去评估有无OH,同时应用OH问卷去鉴别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OH患者。应用全面的神经心理量表去评价认知功能。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来确定OH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不同认知域在不同类别患者中的特征。结果在所有类型的PD患者中受教育年限与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有症状的OH患者更容易在早期出现较差的词语延迟记忆功能。不伴有OH的PD痴呆更容易损害视空间/执行功能。结论我们的发现为PD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症状的OH患者更容易累及记忆功能,这可能和OH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体位性低血压 认知障碍 记忆功能
下载PDF
SYNE1基因点突变相关的运动神经元病一例
2
作者 忽浩杰 蔺辉前 +5 位作者 龙全铭 段伟松 范玉兰 葛丽 来功建 李春岩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进行性肢体无力1年余,言语不清6个月,加重2个月”于2020-3-17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乏力,伴右肩胛及上臂间断不自主肌肉跳动,夜间明显,无言语含混、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随... 1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进行性肢体无力1年余,言语不清6个月,加重2个月”于2020-3-17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乏力,伴右肩胛及上臂间断不自主肌肉跳动,夜间明显,无言语含混、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随病程进展,患者常感双侧肩部疼痛,右上肢无力呈进行性加重,逐渐进展至右下肢无力,行走存在拖曳感,累及部位出现间断不自主肌肉跳动。曾于9个月前就诊外院,考虑为“颈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SYNE1基因 点突变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下载PDF
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的快速进展性痴呆、不自主运动1例
3
作者 刘兰兰 蒋欣 +5 位作者 邢雪韦 帖彦清 齐国松 王晶晶 冯潇潇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血,神经心理量表提示多个认知域功能损害,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维生素B_(12)缺乏性痴呆,维生素B_(12)缺乏相关的不自主运动,恶性贫血。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及叶酸,认知功能损害明显改善,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报告本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痴呆、不自主运动的认识,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缺乏 快速进展性痴呆 不自主运动 恶性贫血 抗内因子抗体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周围神经损害
下载PDF
神经白塞病二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惠娟 高阳 +1 位作者 李奕 何俊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白塞病(NBD)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神经白塞病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二例神经白塞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分析神经白塞病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均有白塞病的基本表现,即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神经系统损害可发生在中枢和周围。... 目的探讨神经白塞病(NBD)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神经白塞病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二例神经白塞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分析神经白塞病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均有白塞病的基本表现,即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神经系统损害可发生在中枢和周围。结论 NBD有复发缓解现象,临床上如遇到反复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白塞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神经梅毒延迟诊断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惠娟 高阳 梅永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延迟诊断原因。方法结合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讨论,阐述新时期神经梅毒的隐蔽性和造成延误诊断的原因。结果麻痹性痴呆中年人发病较多;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延迟诊断原因。方法结合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讨论,阐述新时期神经梅毒的隐蔽性和造成延误诊断的原因。结果麻痹性痴呆中年人发病较多;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症状、癫疒间发作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头颅MRI无特征性改变;通过驱梅治疗麻痹性痴呆患者MOCA评分提高。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误诊率高;建议梅毒血清抗体检测应作为青壮年卒中或痴呆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麻痹性痴呆是一种可治的痴呆,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特征 麻痹性痴呆
下载PDF
血清TSP-1、Trx1水平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6
作者 褚丽芳 姚洁 朱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硫氧还蛋白1(Trx1)水平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5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稳定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硫氧还蛋白1(Trx1)水平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5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稳定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97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58例)。另选取该院同期1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SP-1和Trx1水平。Spearman分析法分析血清TSP-1和Trx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MoCA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SP-1和Trx1水平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SP-1和Trx1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TSP-1和Trx1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NIHSS评分明显较高,MoCA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TSP-1和Trx1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P-1水平单独预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41%、86.60%;血清Trx1水平单独预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851,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69%、85.57%;二者联合预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926,显著大于血清TSP-1单独预测的AUC(Z=3.050,P=0.002)和Trx1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2.846,P=0.004)。结论血清TSP-1和Trx1水平在脑梗死患者中升高,且二者水平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血小板反应蛋白-1 硫氧还蛋白1
下载PDF
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有效性研究
7
作者 苏荣英 刘宁 +1 位作者 赵莉 裴耀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早产儿105例,根据产后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50)、预防组(常规治疗+枸...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早产儿105例,根据产后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50)、预防组(常规治疗+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预防,n=55)。比较两组早产儿BPD发生情况及分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比较颅内出血(IC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败血病和视网膜病变(RO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48 h后,观察两组早产儿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和吸氧浓度(FiO_(2))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预防组早产儿的BPD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BPD轻度早产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预防组早产儿高血压、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血糖、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和败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早产儿治疗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早产儿治疗后PaO_(2)、OI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_(2)、FiO_(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早产儿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预防组早产儿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可预防BPD发生及降低BPD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早产儿呼吸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有关。另外,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维生素A、维生素D还可降低ICH、PVL、败血病和ROP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早产儿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枸橼酸咖啡因 维生素A 维生素D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马兜铃酸肾病继发视神经损害一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王惠娟 赵玲 高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视力损害。方法分析1例以视神经损害住神经科而后经检查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突然进行性双眼视力障碍,病前有恶心、呕吐病史2月,有服用"龙胆泻肝丸"3~4年史。查体贫血貌,双眼底视乳头...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视力损害。方法分析1例以视神经损害住神经科而后经检查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突然进行性双眼视力障碍,病前有恶心、呕吐病史2月,有服用"龙胆泻肝丸"3~4年史。查体贫血貌,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色苍白,两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检测显示中度贫血、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肾性糖尿、肾功能衰竭。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结果依据病史、查体、临床检测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继发视神经损害。结论马兜铃酸肾病可继发视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肾病 视神经损害
下载PDF
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靳玮 赵仕聪 +4 位作者 范鸣玥 李哲 贾砚秋 宋佳熙 王九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9-457,共9页
目的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CSVD)MRI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212例,除血液学检测和头部MRI外,所有患者已完成颈动脉超声、头部CT血管成像... 目的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CSVD)MRI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212例,除血液学检测和头部MRI外,所有患者已完成颈动脉超声、头部CT血管成像或颅内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以此评估颈动脉斑块、颅内外大动脉[颈总动脉及球部、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CA)]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依据MRI总负荷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CSVD总负荷轻度(0分)组、CSVD总负荷中度(1~2分)组以及CSVD总负荷重度(3~4分)组。采用ANOVA检验、多样本秩和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SVD总负荷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1)年龄增大(OR=1.043,95%CI:1.011~1.077,P=0.009)、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OR=1.027,95%CI:1.008~1.052,P=0.010)、高血压病史(OR=2.420,95%CI:1.191~5.039,P=0.016)为CSVD总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2)MCA中度狭窄(OR=3.065,95%CI:1.038~9.227,P=0.044)、MCA重度狭窄-闭塞(OR=3.683,95%CI:1.600~8.707,P=0.002)、PCA中度狭窄(OR=4.934,95%CI:1.759~14.285,P=0.003)、PCA重度狭窄-闭塞(OR=2.605,95%CI:1.029~6.749,P=0.045)、基底动脉重度狭窄-闭塞(OR=3.679,95%CI:1.052~14.108,P=0.046)均与CSVD总负荷增加独立相关。结论CSVD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着部分相同的危险因素。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P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与CSVD MRI总负荷增加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病 MRI总负荷
下载PDF
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一例
10
作者 靳玮 赵仕聪 +3 位作者 白雪 范鸣玥 贾秀川 石源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0-624,共5页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合文献回顾,探讨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和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并进行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颈内动脉颅外段 颈深部间隙感染 牙源性感染 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肺炎克雷伯杆菌
下载PDF
直立性低血压对不同亚型多系统萎缩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薛晓帆 曾景荣 +5 位作者 宋海霞 周恒 邢英琦 许二赫 周立春 陈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68-1872,共5页
目的 探讨直立性低血压对不同亚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评估MSA患者两种亚型及每种亚型患者伴或不伴直立性低血压(OH)的认知障碍特点。研究纳入神经内科的43例MS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数据、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估... 目的 探讨直立性低血压对不同亚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评估MSA患者两种亚型及每种亚型患者伴或不伴直立性低血压(OH)的认知障碍特点。研究纳入神经内科的43例MS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数据、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估,予以全面性精神认知量表测评,同时将认知水平细分为7个认知域。结果 MSA小脑型(MSA-C)和帕金森病型(MSA-P)两组临床数据、认知水平和认知域得分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在MSA-C中按伴或不伴OH分组后,发现MSA-C-OH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量表分数明显更低(P<0.045),相比MSA-C-OH(-)组,MSA-C-OH组在语言和相似性方面的得分显著下降(P<0.05)。该现象在MSA-P患者中并没有被发现。结论 MSA患者可伴有认知障碍,这可能与OH的严重程度相关,MSA-C患者中,OH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更凸显,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而MSA-C-OH患者主要损害在语言和相似性能力方面,提示OH可能参与了MSA-C患者额叶皮层的损害,从而加剧了额叶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直立性低血压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部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晓培 袁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部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石家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所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部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石家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所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与研究组(基础治疗+丁苯酞治疗),各42例,观察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脑部血流灌注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MMSE及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NIHSS评分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MMSE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平均通过时间降低,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增大,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平均通过时间低于对照组,而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小血管病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脑部血流灌注
下载PDF
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海霞 刘鹏 +2 位作者 宋巧 康梅 陈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由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I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DAPT),口服阿司匹林75 mg...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由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I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DAPT),口服阿司匹林75 mg与氯吡格雷50 mg,1次/d,n=85]与对照组(常规剂量DAPT,口服阿司匹林100 mg与氯吡格雷75 mg,1次/d,n=84),持续应用90 d后改为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间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两组间主要疗效事件、次要疗效事件与复合疗效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合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损伤事件发生率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重度狭窄者主要疗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重度狭窄者复合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对照组中,重度狭窄者主要疗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结论小剂量DAPI治疗老年症状性ICAS的疗效与常规剂量DAPT无明显差异,但安全性更高。消化道损伤作为DPAT最常见不良反应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双联抗血小板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在前、后循环梗死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嘉民 冯俊淇 张紫涵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基底动脉延长扩张(basilar artery dolichoectasia,BADE)与后循环梗死的独特相关性,探索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学改变的各项影像学指标以区分新发后循环梗死及前循环梗死的患者。方...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基底动脉延长扩张(basilar artery dolichoectasia,BADE)与后循环梗死的独特相关性,探索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学改变的各项影像学指标以区分新发后循环梗死及前循环梗死的患者。方法选取新发后循环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新发前循环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VAD及BADE的相关指标,筛选与后循环梗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筛选出的指标代入ROC曲线,找出区分新发前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后循环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在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silaf artery length,BAL)、存在VAD或基底弯曲患者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两侧椎动脉管径差值(D值)2级、3级是发生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值可对新发前、后循环梗死进行区分,其最佳截断值为0.41 mm,其AUC为0.753,特异度为0.78,敏感度为0.66。结论VAD增加了后循环梗死发生的风险,且D值达到2级以上此风险大大增加,MRA资料D值>0.41 mm的新发脑梗死患者更有可能患有后循环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梗死 前循环梗死
下载PDF
血清miR-140-5p、PGC-1αmRNA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15
作者 朱倩 褚丽芳 +1 位作者 马彩云 姚洁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40-5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mRNA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AIS患者163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57名(正... 目的探讨血清miR-140-5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mRNA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AIS患者163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57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根据3个月后是否并发VCI将AIS患者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40-5p和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IS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140-5p、PGC-1αmRNA判断AIS患者发生VCI的效能。结果AIS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VCI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非VCI组(P<0.05),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非VC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升高和PGC-1α相对表达量降低是AIS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3.298、1.438、0.71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983~5.485、1.147~1.801、0.585~0.87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40-5p、PGC-1αmRN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AIS患者发生V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780、0.905。结论血清miR-140-5p表达升高和PGC-1αmRNA表达降低与AIS患者VCI的发生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IS患者发生VCI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0-5p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LncRNA FUT8-AS1调控miR-139-5p促进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谷骞 柳晓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017-2022,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FUT8-AS1调控miR-139-5p对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CI)大鼠血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CI组、Vector组、shFUT8-AS1组、miR-139-5p Agomir组、pcDNA-FUT8-AS1组和pcDNA-FUT8-AS1+miR-139-5p Ag... 目的:探讨lncRNA FUT8-AS1调控miR-139-5p对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CI)大鼠血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CI组、Vector组、shFUT8-AS1组、miR-139-5p Agomir组、pcDNA-FUT8-AS1组和pcDNA-FUT8-AS1+miR-139-5p Agomir组。采用TTC染色检测CI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FMS样酪氨酸激酶(FLT-1)蛋白表达,并检测内皮依赖性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FUT8-AS1、VEGF、FL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FUT8-AS1与miR-139-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CI组CI面积显著增加,脑组织FUT8-AS1、FLT-1 mRNA表达上调,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miR-139-5p表达下调(均P<0.05)。与Vector组相比,pcDNA-FUT8-AS1组FLT-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MVD增加(均P<0.05);shFUT8-AS1组和miR-139-5p Agomir组FLT-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MVD减少(均P<0.05)。与pcDNA-FUT8-AS1组相比,pcDNA-FUT8-AS1+miR-139-5p Agomir组FLT-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MVD减少(均P<0.05)。结论:过表达FUT8-AS1通过靶向miR-139-5p上调VEGF和FLT-1表达,促进DM合并CI大鼠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UT8-AS1 miR-139-5p 糖尿病 脑梗死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齐秀彦 蔺辉前 +2 位作者 侯永革 苏晓辉 郜艳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A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B组,每组52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A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B组,每组52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应用华法林治疗,B组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定2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统计2组治疗3个月内血栓栓塞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APTT、PT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APTT、PT水平B组明显较A组高(P<0.05);2组D-D水平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B组均明显较A组低(P<0.05);2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AF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可有效延长APTT、PT,降低D-D,且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且出血风险低,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缺血性脑卒中 心房颤动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微粒及内皮细胞微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18
作者 李伟峰 刘惠钦 +3 位作者 范月辉 李献军 梁洁 郭春保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MPs)及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27例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71例)和易损斑块组(156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MPs)及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27例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71例)和易损斑块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RMPs、EMP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外周血RMPs、EMPs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率及颈动脉超声造影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RMPs、EMPs水平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效能。结果易损斑块组男性比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外周血RMPs和EMPs水平均大于或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男性是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外周血RMPs、EMPs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率及颈动脉超声造影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RMPs和EMPs水平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和0.836;两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03,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结论与存在稳定斑块的患者相比,存在易损斑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外周血RMPs及EMPs水平更高,其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外周血RMPs及EMPs水平在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微粒 内皮细胞微粒 外周血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下载PDF
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朱倩 姚洁 +1 位作者 王尚臣 褚丽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血清8异构前列腺异素(8-iso-prostaglandin,8-iso-PGF2α)、鸢尾素(Irisin)、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 inclusion protein 5,FNDC5)...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血清8异构前列腺异素(8-iso-prostaglandin,8-iso-PGF2α)、鸢尾素(Irisin)、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 inclusion protein 5,FNDC5)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水平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析VCI患者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水平与MoCA评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对VCIND进展为VD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risin、FNDC5水平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t=13.999、11.702、20.186、9.211,P<0.05);VCI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Irisin、FNDC5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36、0.751、0.6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8-iso-PGF2α升高及Irisin、FNDC5降低为VCIND进展为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99、0.362、0.387,P<0.05);ROC曲线显示,8-iso-PGF2α、Irisin、FNDC5对VCIND进展为VD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的AUC达0.866。结论 血清8-iso-PGF2α、Irisin、FNDC5均参与VCI发生发展,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且可有效预测VCIND进展为V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鸢尾 纤连蛋白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学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志涛 王冬欣 +2 位作者 张婧 高冉 宋海庆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在案例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感染组学习的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进修医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级)和观察... 目的探讨在案例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感染组学习的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进修医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级)和观察组(2020级)。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进修医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进修医师44名。其中,对照组24人,观察组20人。两组进修医师教学能力的自评和带教老师对其教学能力评价均显示,除在人文素质的“热心教学并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参与教学工作”条目外(P>0.05),观察组在专业知识、授课能力、教学方法和人文素质方面其余条目的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案例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进修医师教学能力,有助于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师,推动医学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然而,进修医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积极性有待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进修医师 教学能力 案例教学法 翻转课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