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COP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对炎性反应、呼吸功能、营养代谢指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红 何志红 +7 位作者 李文慧 金颖 张红红 毕文淼 王利军 陈庆娜 张国宏 袁梦琪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6期2465-2468,共4页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对炎性反应、呼吸功能、营养代谢指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22例,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血清白蛋白分组,<30 g/L作为A组(n=27),≥30 g且<35 g/...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对炎性反应、呼吸功能、营养代谢指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22例,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血清白蛋白分组,<30 g/L作为A组(n=27),≥30 g且<35 g/L作为B组(n=53),≥35 g/L作为C组(n=42)。观察3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IL-17)、IL-23、IL-6]、呼吸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T)、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中断流速(MMEF)和最高呼气流速(PEF)]、营养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住院时间。结果 B组和C组CRP、IL-17、IL-23和IL-6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17、IL-23和IL-6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6MWT、FVC、FEV1、MMEF和PEF水平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6MWT、FVC、FEV1、MMEF和PEF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MM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DL-C、LDL-C水平明显高于A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C、TG、HDL-C、LDL-C水平明显高于A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D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白蛋白水平可能成为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程度、呼吸功能改变、营养代谢水平的评估指标,并对预测住院时间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白蛋白 炎性反应 呼吸功能 营养代谢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住院时间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红 李文慧 +7 位作者 何志红 陈庆娜 张红红 袁梦琪 王利军 金颖 毕文淼 张国宏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637-363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营养状态不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之间,血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将122例AECOPD患者根据其白蛋白水平分为3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尿酸、住院天数。结果低白蛋白组尿酸及住院天数... 目的探讨在营养状态不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之间,血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将122例AECOPD患者根据其白蛋白水平分为3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尿酸、住院天数。结果低白蛋白组尿酸及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 AECOPD患者尿酸水平可能成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预测住院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营养不良 尿酸 住院天数
下载PDF
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及NF⁃κB、ET⁃1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郎哲 何志红 +2 位作者 毕文淼 梁少卿 刘红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究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及核因子⁃κB(NF⁃κB)、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PTE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 目的探究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及核因子⁃κB(NF⁃κB)、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PTE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NF⁃κB、ET⁃1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57/61)高于对照组77.05%(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MPAP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D⁃D、PAI⁃1、t⁃PA,NF⁃κB、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89%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溶栓治疗PTE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肺氧合功能与凝血功能,可能与抑制NF⁃κB、ET⁃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治疗 凝血功能 核因子⁃κB 内皮素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