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分离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针刺分离治疗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和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随访中连续出现的无功能滤过泡者69例(81只眼),其中,30例(34只... 目的对比分析针刺分离治疗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和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随访中连续出现的无功能滤过泡者69例(81只眼),其中,30例(34只眼)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引流钉组);39例(47只眼)为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小梁组)。分别对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者行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分离。观察针刺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分离前引流钉组和小梁组的眼压分别为(33.96±4.10)mmHg和(32.50±3.63)mmH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分离后1个月和6个月,引流钉组患者眼压分别降至(12.15±3.53)mmHg和(13.56±3.15)mmHg,小梁组分别降至(12.64±3.08)mmHg和(14.60±4.27)mmHg,与针刺分离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针刺分离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分离前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分离后功能滤过泡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分离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结膜下出血、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和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引流钉组明显低于小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26,P=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滤过泡渗漏、滤过区结膜糜烂等并发症。结论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剥离对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 氟尿嘧啶 针刺分离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青光眼术后泪膜和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开角型青光眼术后泪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连续性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行青光眼手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84只眼)分为实验组32例(40只眼)和对照组28例(44只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开角型青光眼术后泪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连续性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行青光眼手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84只眼)分为实验组32例(40只眼)和对照组28例(44只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用药4周;此外,实验组术后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点眼,每日3次,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FL)和眼部不适症状等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不适症状、泪液分泌、FL和BUT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2周,实验组眼部不适症状、Schirmer I、FL和BUT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 05);实验组术后12周和术前比较,不适症状、Schirmer I、FL、BUT均得到持续改善(P <0. 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显著改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部舒适度和泪膜稳定性,促进泪膜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青光眼术后干眼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 泪膜 眼部舒适度
下载PDF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4 位作者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王莉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8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35眼)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纳... 目的 对比分析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8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35眼)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引流钉组,34例(50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小梁组。引流钉组:男19例(24眼),女10例(11眼),平均年龄为(40.05±9.50)岁;小梁组:男23例(35眼),女11例(15眼),平均年龄为(38.60±14.51)岁;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8.0±4.5)个月。引流钉组和小梁组患者术前眼压分别为(38.13±5.26)mm Hg和(39.50±5.21)mm H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引流钉组患者眼压分别降至(16.25±3.42)mm Hg和(16.31±3.92)mm Hg,小梁组分别降至(16.50±4.31)mm Hg和(16.63±3.80)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3、12个月,引流钉组患者功能滤过泡分别为94.29%、85.71%、80.00%,小梁组分别为92.00%、82.00%、76.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引流钉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小梁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早期,引流钉组4眼、小梁组9眼出现前房延缓形成;其他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5.07,P〈0.05)。随访过程中并未发现引流钉暴露和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远期手术疗效与小梁切除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开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联合HD-OCT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4 位作者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李兴茹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应用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和高清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HD-OCT)分析、评估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功能和结构变化,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观察组)31例(31只眼),... 目的应用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和高清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HD-OCT)分析、评估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功能和结构变化,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观察组)31例(31只眼),平均年龄(43.11±5.34)岁(24~56岁);正常对照者(对照组)30例(30只眼),平均年龄(42.88±5.15)岁(27~5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视野、HD-OCT及IC-VEP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视野平均缺损比较P﹤0.01。早期POAG患者IC-VEP及HD-O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和90%,80.64%和86.67%,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均P﹥0.05。IC-VEP检测早期POA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为0.901,和黄斑区不同部位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AUC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一致性检测率为65.57%。结论IC-VEP联合HD-OCT对早期POAG诊断的效能较高,快捷、简便,能够提高POAG早期诊断率,降低青光眼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诊断 节细胞内丛状层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下载PDF
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晓伟 唐广贤 +4 位作者 张恒丽 李凡 马丽华 耿玉磊 张金玲 《眼科学报》 2020年第5期311-318,共8页
目的:评估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O2 laser-assisted sclerectomy surgery,CLAS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探讨手术区域房水引... 目的:评估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O2 laser-assisted sclerectomy surgery,CLAS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探讨手术区域房水引流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接受CLASS(28例28眼)与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28例28眼)的POAG患者,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术后滤过泡形态、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显著低于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眼压较CLASS组眼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SS组完全成功率为64.29%,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完全成功率为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形态:CLASS组L型滤过泡12眼,H型滤过泡16眼;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L型滤过泡20眼,H型滤过泡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脉络膜脱离、浅前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SS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降眼压方法,经小梁网、巩膜、脉络膜途径引流房水,远期效果良好,是治疗POAG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术后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史素恩 赵广喜 +2 位作者 张荣霞 王志红 王姝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3期195-196,共2页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广喜 史素恩 +2 位作者 张荣霞 王志红 王姝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30d总有效率为96.67%和99.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83%和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后再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好,并可减少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史素恩 赵广喜 +2 位作者 张荣霞 王志红 王姝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4d、7d、14d及30d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测量眼压,检查眼底。结果 2组患者术后7d、14d及30d症状综合评分均低于术后4d,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7d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4d和术后30d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前房闪辉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性反应并有效地预防了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减少了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婕 赵娴 +3 位作者 邵丽静 左建霞 李小磊 赵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三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6.86±298.96/mm2,2 379.51±375.13/mm2,2 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6.20±12.03)%,(43.44±13.99)%,(44.35±8.13)%。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均较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降低,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较明显,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对超声乳化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应行准确术前评估及术中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糖尿病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和视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勇亮 李亚楠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 目的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36例(41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和C3F8气体填充,在TA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2.7%,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χ2=10.25,P=0.001),视力提高率达91.2%;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χ2=35.79,P〈0.001)。并发症情况:术中4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周内9眼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0 mm Hg),9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后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内界膜剥离/ILMP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23G TSV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婕 赵娴 +3 位作者 邵丽静 左建霞 王姝蕊 马新玲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2013年1至6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 m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2013年1至6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 ml、0.2 ml及0.5 ml肾上腺素,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 3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4±286)/mm2,(2 428±353)/mm2,(2 380±375)/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9±13)/mm2,(45±13)/mm2,(43±14)/mm2。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间比较,随加入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手术损伤及肾上腺素毒性损害的耐受性降低,在有效维持术中瞳孔散大状态的同时,选用浓度较低的肾上腺素,以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糖尿病 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肾上腺素
下载PDF
优化护理流程对缩短白内障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兴茹 侯月霞 刘丽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缩短白内障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推行优化护理流程前2012年4月白内障门诊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其后2013年4月的患者217例作为优化组。观察2组等候手术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为(1.0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缩短白内障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推行优化护理流程前2012年4月白内障门诊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其后2013年4月的患者217例作为优化组。观察2组等候手术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为(1.00±0.49)h短于对照组的(3.14±0.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白内障 门诊护理 优化流程 缩短时间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化评估
13
作者 史素恩 王姝蕊 李录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 目的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前后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和程序等,按本院常规进行。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参照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调查内容,依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特点设定本文生活质量评估标准。结果术前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定量评估标准。包括远视力功能,近视力功能,暗视功能和生活诉苦4项。每项设定5个等级—影响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和无影响。每个等级设定相应分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分。统计术前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检测术前和术后总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1.98和4.40,术前远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远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0.12和0.64,术前近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近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2.58和3.00。结论用本院拟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评估的结果表明,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比术前远视力和近视力也明显提高,表明二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性
14
作者 张恒丽 李树宁 +4 位作者 闫晓伟 耿玉磊 马丽华 李凡 唐广贤 《眼科学报》 2020年第6期405-412,共8页
目的:分析、评估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solated-check visual evoked potential,IC-VEP)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早期... 目的:分析、评估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solated-check visual evoked potential,IC-VEP)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性,为提高POAG早期诊断效能和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就诊的早期POAG患者31例31只眼,设为观察组,年龄(43.11±5.34)岁;正常对照者30例30只眼,设为对照组,年龄(42.88±5.15)岁。所有受试者行视野、IC-VEP及OCTA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分析信噪比(signal-to-noise,SNR)和乳头周围血管密度变化及相关性,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POAG患者IC-VEP及乳头周围血管密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和90%,87.1%和86.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的一致性检测率为67.21%。观察组和对照组SNR值分别为0.92±0.05和1.3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04)。观察组乳头周围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NR和乳头周围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79,P<0.001)。结论:IC-VEP和OCTA在POAG早期的一致性变化,将进一步提高POAG早期诊断效能和速率,降低青光眼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婕 赵娴 +5 位作者 张恒丽 邵丽静 唐广贤 王民 左建霞 王姝蕊 《眼科》 CAS 201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165眼,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5眼。方法于术后2年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根据Hayashi方法进行混浊分级。主要指标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结果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后囊膜混浊128眼(8.13%),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9眼(12.79%),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4眼(16.00%),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36眼(21.82%)。4个组比较,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7,P=0.000)。1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各组相近:单纯老年组60眼(3.81%),糖尿病组6眼(1.97%),葡萄膜炎组1眼(4.00%),高度近视组5眼(3.03%);2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糖尿病组较高,20眼(6.56%);3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高度近视组较高,24眼(14.55%)。4组患者后囊膜混浊程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5.55,P=0.000)。结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低,高度近视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高,混浊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科学 后囊膜混浊
原文传递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神经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青 张恒丽 +6 位作者 唐广贤 王民 柳丹丹 李凡 于华 李丽 赵娴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析眼压、RNFL厚度及视野。结果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在24小时内和1周时增厚(P〈0.0010),其余时间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6个月内持续变薄,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1个月时较24小时内平均缺损(MD)增大(P=0.002),模式标准差(PSD)减小(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至1年各时间MD及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MD正相关(P〈0.05)。结论A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后,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并随时间推移弥漫性变薄,至6个月时稳定;视野损害在1个月时部分可逆,且1年内无明显加重;视神经损害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野平均缺损 视野模式标准差
原文传递
曲伏前列素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闫晓伟 李凡 马丽华 耿玉磊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残余性青光眼患者5例5眼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残余性青光眼患者5例5眼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房角镜下至少60°可见睫状体带。方法 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滴眼。用药前和用药后2、8和12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主要指标眼压及副作用。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24.58±5.12)mm Hg,用药后2、8和12周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8.48±3.12)mm Hg、(17.12±4.05)mm Hg和(17.05±3.98)mm Hg(P<0.001)。用药后12周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期的小样本观察表明,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但房角未完全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降眼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丽华 唐广贤 李凡 《眼科》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3-74,共2页
女性,72岁。2017年3月3日主因右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10天加重12小时就诊。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50年。入院前10天于某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右眼症状缓解,12个小时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全身查体... 女性,72岁。2017年3月3日主因右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10天加重12小时就诊。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50年。入院前10天于某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右眼症状缓解,12个小时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全身查体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高度近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合 症状缓解 恶心呕吐 药物控制 眼胀痛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组闭角型青光眼眼结构参数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眼结构参数及手术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住院的62例(121眼)PACG为治疗组,另选<40岁正常人30例(60眼)为对照组均测定眼结构参数并分析治疗组行小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眼结构参数及手术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住院的62例(121眼)PACG为治疗组,另选<40岁正常人30例(60眼)为对照组均测定眼结构参数并分析治疗组行小梁切除术的疗效。结果PACG患者中<40岁的25例(50眼),340岁者37例(71眼);PACG患者两年龄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依次为(1.85±0.32)mm,(4.51±0.43)mm、(21.78±1.09)mm和(1.79±0.23)mm、(4.56±0.68)mm、(22.29±0.83)mm。两组年龄组间眼轴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依次为(2.96±0.37)mm、(3.90±0.56)mm和(23.77±1.14)mm,三组间各参数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G两年龄组患者眼压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者中:<40岁者占20%,M40岁者占1.92%(/=&371/=0.(X)4)。结论PACG患者的眼轴较短、前房较浅及晶状体较厚,<40岁者眼轴更短。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但<40岁者术后易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原发性 参数 结构 年龄 小梁切除术
原文传递
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恒丽 唐广贤 +3 位作者 李凡 马丽华 闫晓伟 耿玉磊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评价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开角型青光眼连续病例61例(76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共27例(32眼),其中... 目的评价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开角型青光眼连续病例61例(76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共27例(32眼),其中男20例(23眼),女7例(9眼),平均年龄(47.22±11.15)岁。对照组进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共34例(44眼),其中男23例(32眼),女11例(12眼),平均年龄(47.60±14.5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随访8~15个月,平均(9.10±2.40)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眼压分别为(36.78±6.36)mmHg和(37.50±5.30)mmHg(1mmHg=0.133k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分别为(15.86±2.85)mmHg和(16.61±3.31)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但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滤过泡弥散隆起;术后1个月共存型及内滤过型占84.38%,外滤过型占12.50%;至末次随访,外滤过型均转变为共存型。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滤过泡较对照组少(P=0.040),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96%和7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术后早期,观察组睫状体浅脱离1眼,占3.13%;对照组前房延缓形成、前房积血及脉络膜脱离等共20眼,占45.4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0,P=0.000)。结论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术后早期并发症少,房水引流途径以内引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巩膜切除术 深层 CO2激光辅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