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秀品 杨继文 +4 位作者 刘立新 张云书 侯小燕 石文焕 陈立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250-1251,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康复护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立新 吴秀品 +1 位作者 陈立峰 刘好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605-60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对照组正常规饮食,模型组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然后把成模大鼠分为2组:糖尿病组、治疗组...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对照组正常规饮食,模型组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然后把成模大鼠分为2组:糖尿病组、治疗组各14只。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10mg.kg-1.d-1。分别于用药后1、3个月测定血脂、血糖,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并观察腓肠神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大鼠血脂、血糖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较糖尿病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纤维总截面积增加,较糖尿病组亦明显加大(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损害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 大鼠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田丽芹 张云书 薛新琴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诊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42例,比较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诊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FPG)、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WBC、脑内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均高于非EN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3、4.436、2.469、11.14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008,95%CI 1.068~3.774,P=0.030)、出血破入脑室(OR=3.675,95%CI 1.591~8.486,P=0.002)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越高、出血破入脑室几率越大,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白细胞计数 出血破入脑室
下载PDF
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立新 刘好文 刘力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17-119,99,共4页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然后用亚致病剂量的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高血糖。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肌电图和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然后用亚致病剂量的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高血糖。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肌电图和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此方法制备的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有:1、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降低。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2、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的总截面积和纤维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结论: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具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胰岛素抵抗 肌电图
下载PDF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立新 刘好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132-1134,共3页
关键词 肌电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诊断
下载PDF
美吡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立新 刘好文 王怡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降糖药物美吡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的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然后给予治疗组美吡哒5mg/kg·d,分别于用药1、3个月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潜伏速率、传导... 目的:观察降糖药物美吡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的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然后给予治疗组美吡哒5mg/kg·d,分别于用药1、3个月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潜伏速率、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的波幅,并观察腓肠神经病理改变。结果:美吡哒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潜伏速率和动作电位的波幅较糖尿病组明显改善(P<0.01),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纤维总截面积较糖尿病组亦明显改善(P<0.01)。结论:美吡哒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吡哒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电生理 神经病理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秋娥 高瑞利 陈立峰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8期1640-164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症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军英 段毅 +4 位作者 赵平平 王坤 张云书 高瑞利 张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59-3461,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于治疗前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ET-1、MDA和H2O2含量明显下降,SOD和CAT活性及N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减轻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丁苯酞 经颅磁刺激 氧化应激损伤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军英 段毅 +4 位作者 赵平平 王坤 张云书 高瑞利 张莉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500 mg,口服,3次/d,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洛文斯顿认知评价箱(LOT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观察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LOTCA和MMSE评分均改善,且联合治疗组LOTCA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TC、TG、LDL-C、ET-1、NO、hs-CRP、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炎性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普罗布考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梗死 急性 炎性因子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作用观察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平平 刘倩倩 +5 位作者 杨兰 王军英 张云书 王坤 张莉 段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696-698,共3页
目的分析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ACI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分析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ACI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w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4w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ACI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急性脑梗死 下肢功能 自理能力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平平 刘倩倩 +5 位作者 杨兰 王军英 张云书 王坤 张莉 段毅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9期2936-2939,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肌电反馈组和丁苯酞联合肌电反馈组(联合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肌电反馈组和丁苯酞联合肌电反馈组(联合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脑供血等常规药物治疗2周,肌电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恢复。联合组在肌电反馈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点滴2周,并于治疗前后进行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的有效率,测定治疗前后3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肌电反馈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80%、96.67%,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及肌电反馈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下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及肌电反馈组。结论应用丁苯酞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且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肌电生物反馈 NIHSS评分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毅 王坤 +2 位作者 王军英 杨欢欢 赵平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330-5p(miR-330-5p)、miR-34a-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建立脑侧支循环的急性缺血性脑...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330-5p(miR-330-5p)、miR-34a-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建立脑侧支循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脑侧支循环情况,根据开放层次分为一级侧支循环亚组(一级亚组)36例,二级侧支循环亚组(二级亚组)51例,三级侧支循环亚组(三级亚组)17例,同期选取医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miR-330-5p、miR-34a-5及VEGF水平,Pearson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330-5p、miR-34a-5p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级脑侧支循环建立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17.045/0.000、26.347/0.000、6.736/0.000);一级亚组、二级亚组、三级亚组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依次升高(F/P=54.260/0.000、161.507/0.000、11.309/0.000);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330-5p、miR-34a-5p与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r/P=0.674/0.000、0.624/0.000);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级脑侧支循环建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903、0.870、0.951,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血清miR-330-5p、miR-34a-5p、VEGF水平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增加而升高,对三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微小RNA-330-5p 微小RNA-34a-5p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侧支循环分级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发病中CD4^+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晓红 宋秀娟 +6 位作者 刘会佳 全墨缘 侯慧清 郭力 许艳秋 王北平 崔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4-1288,共5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观点认为与1型辅助T(Th1)细胞、Th17细胞及Th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失衡相关,目前发现Th9细胞、Th22及滤泡性辅助性T(Tfh)细胞也与MS发病相关。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CD4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综述
下载PDF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莉 薛新琴 +5 位作者 陈立峰 张云书 赵平平 王军英 王坤 段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9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历资料,其中96例成功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按支架类型分为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9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历资料,其中96例成功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按支架类型分为球囊扩张支架组46例和自膨支架组50例。观察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球囊扩张支架组和自膨支架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8%和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共7例(7.3%),其中出血性卒中1例(1.0%),缺血性卒中6例(6.3%)。球囊扩张支架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3例(6.5%),其中出血性卒中1例(2.2%),缺血性卒中2例(4.3%)。自膨支架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8.0%),均为缺血性卒中。两组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性卒中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类型支架治疗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均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支架 自膨式支架 围手术期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左平祥 高瑞利 +2 位作者 刘志和 张国华 张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d、3d、7d和14d时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d、3d、7d和14d时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d内、3d、7d和14d时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发病3d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炎症因子水平逐渐下降;3d测定的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IL-18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密切相关,对炎症反应的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介素-18(IL-18)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伴认知障碍患者的全脑局部一致性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丽 石庆丽 +4 位作者 李越秀 王金芳 陈红燕 姚靖璠 张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的局部脑区域的异常活动。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WMLs患者55例,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FLAIR加权像筛选,再利...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的局部脑区域的异常活动。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WMLs患者55例,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FLAIR加权像筛选,再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WMLs-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组32例和WMLs-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23例,选取同期30例无脑白质病变且认知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Dpabi软件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功能像计算各受试者的全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通过Fisher Z变换将全脑Reho转换为zReho,在全脑灰质区域对3组的zReh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引入协变量,获得全脑zReho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的脑区,将其设为后续研究的感兴趣区域即异常脑区。采用MoCA量表及单项认知功能测评,包括数字符号模式测验、数字连线测验、时钟绘图测试、数字广度测试评价认知功能,然后分别对所有脑白质病变患者的感兴趣区域值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WMLs-VCIND组和对照组单项认知功能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MLs-VCIND组与WMLs-VaD组右侧颞叶内侧、左侧壳核、右前额叶背侧及右侧角回等脑区zReho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WMLs-VCIND组比较,WMLs-VaD组右侧颞叶内侧、左侧壳核及右前额叶背侧等脑区出现zReho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右侧颞叶内侧与信息处理速度(r=0.029,P<0.05)和记忆力(r=0.017,P<0.05)呈正相关,左侧壳核与信息处理速度(r=0.027,P<0.05)和执行功能(r=0.038,P<0.05)呈正相关,右前额叶背侧与执行功能(r=0.030,P<0.05)、信息处理速度(r=0.023,P<0.05)和视空间(r=0.007,P<0.05)呈正相关,右侧角回与记忆力(r=0.018,P<0.05)和视空间能力评价(r=0.001,P<0.05)呈正相关。WMLs-VCIND组和对照组在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记忆力及视空间功能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MLs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局部一致性异常脑区包括右侧角回、右侧颞叶内侧、右前额叶背侧和左侧壳核。WMLs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及信息处理速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载脂蛋白CⅡ、CⅢ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玉 高瑞利 +6 位作者 王惠凌 乔民 谷建芳 王静 高利涛 王雪笠 冯连元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CⅡ(ApoCⅡ)、载脂蛋白CⅢ(ApoCⅢ)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3月住院的62例脑梗死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发病第1、7、14天测定...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CⅡ(ApoCⅡ)、载脂蛋白CⅢ(ApoCⅢ)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3月住院的62例脑梗死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发病第1、7、14天测定血清中ApoCⅡ、ApoCⅢ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发病第1、7、14天观察组ApoCⅡ、ApoC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发病1 d血清ApoCⅡ、ApoCⅢ含量最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发病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发病1、7 d(P<0.05)。血清ApoCⅡ、ApoCⅢ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01;r=0.914,P<0.001)。结论 ApoCⅡ、ApoCⅢ水平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载脂蛋白CⅡ 载脂蛋白CⅢ NIHSS评分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英 段毅 +4 位作者 赵平平 王坤 张云书 高瑞利 张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089-3093,共5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和普罗布考联合治疗,观察此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和普罗布考联合治疗,观察此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500 mg,口服,3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梗死药物。于4周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并观察用药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项目,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普罗布考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瑞利 薛新琴 +3 位作者 左平祥 张云书 赵平平 王军英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90-14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3、7、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同期收集30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3、7、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同期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s-CRP在发病后第1、3、7、14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只有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体积大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大于梗死体积小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后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体积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面肌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平平 刘倩倩 +5 位作者 杨兰 王军英 张云书 王坤 张莉 段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应用肌电图(EMG)检测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从茎乳孔到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部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进行H-B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变化。H-B分级比较有显著提高。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改善面肌肌力,促进面神经麻痹侧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Bell’s麻痹 小儿 面肌功能 肌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