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地区45例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德华 郑欢伟 +4 位作者 王建民 封丽琴 卢伟娜 董金红 戴二黑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5期416-418,425,共4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s-2019,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45例COVID-19患者...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s-2019,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45例COVID-19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重/危重型组,对比分析不同组间临床症状、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聚集性感染病例占57.78%;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重/危重型组患者发热比例更高;此外,患者年龄方面,重/危重型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部分患者出现WBC、淋巴细胞计数下降,CRP升高及肝功能异常。其中3组之间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重/危重型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无症状/轻型组(P<0.05)。3组之间CRP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CT病变主要以双肺多发为主,多表现为磨玻璃样渗出。出院患者2周后复查核酸,7例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石家庄地区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相似,但病例以聚集性为主,当地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须持续加强,同时应重点强化中老年患者的防护与救治,并注意出院患者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氨溴索 预后
下载PDF
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午盛 贾志强 +2 位作者 马立伟 刘琼 段玉松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1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胸腺肽α1与HAIC治疗,PD-1组给予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HAIC治疗。比较2组患者客观缓解率、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结果PD-1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48.00%vs.20.00%,χ^(2)/P=4.367/0.037)。治疗6周、12周后,2组Alb均升高,TBil、ALT均降低,且治疗12周后PD-1组升高/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P=2.897/0.006、3.424/<0.001、2.658/<0.001);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均降低,且治疗12周后PD-1组低于对照组(t/P=3.934/<0.001、5.992/<0.001);2组患者CD8^(+)均降低,CD4^(+)/CD8^(+)均升高,且治疗12周后PD-1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3.110/<0.001、2.414/0.020)。结论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HAIC治疗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肿瘤进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 胸腺肽Α1 肝动脉灌注化疗 疗效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宗 何谱 +1 位作者 邵明亮 张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536-5538,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建立过表达ILK基因的HGC-27及KATOⅢ胃癌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CCK)8和Transwell实验研究上调ILK基因表达对HGC-27及KATO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作用...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建立过表达ILK基因的HGC-27及KATOⅢ胃癌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CCK)8和Transwell实验研究上调ILK基因表达对HGC-27及KATO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作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上调ILK基因表达是否可影响HGC-27及KATOⅢ细胞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调ILK基因表达可显著促进HGC-27及KATO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上调ILK基因表达可明显上调HGC-27及KATOⅢ细胞p-Akt蛋白水平。结论 ILK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参与及影响胃癌细胞的致癌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肝癌的 临床研究
4
作者 马立伟 贾志强 +3 位作者 陈午盛 邵明亮 刘琼 段玉松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索国产血管栓塞微球(CalliSpheres)载药联合碘化油在肝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病例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碘化油治疗)和联合组(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 目的探索国产血管栓塞微球(CalliSpheres)载药联合碘化油在肝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病例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碘化油治疗)和联合组(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每组各40例,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指标、血常规、凝血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肿瘤反应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ALT、AST、TBIL比术前升高,ALB比术前低(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LB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而ALT、AST、TBIL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0RR、DCR分别为92.5%、95.0%,均高于对照组的82.5%、92.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ORR、DCR均降低,但联合组ORR、DCR分别为90.0%、92.5%,均高于对照组的65.0%、85.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载药微球 化疗 肝功能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TACE对外周血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明亮 张巍 +2 位作者 苗同国 闫会敏 吴宗耀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319,共7页
为探讨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临床分期、肝内转移以及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百分比的关系,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月于石家庄市... 为探讨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临床分期、肝内转移以及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百分比的关系,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237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n=124)和非TACE组(n=113),分别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G-MDSC(CD33^(+)/CD15^(+)/HLA-DR^(low)/CD11b^(+)),分析其百分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B组MDSC(22.03%)显著高于BCLC分期A组(14.12%)(P<0.05);肿瘤转移组MDSC百分比显著高于非转移组(21.03%vs 5.10%,P=0.011);肿瘤长径≥5cm组(27.53%)高于<5cm组(8.64%)(P>0.05);多发肿瘤组(19.21%)高于单发组(11.69%)(P>0.05);血管侵犯组(26.15%)高于非血管侵犯组(7.38%)(P<0.05);非TACE组MDSC(34.00%)高于TACE组(25.90%)(P<0.001);门静脉瘤栓组(13.41%)高于非瘤栓组(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治疗方式是显著影响MDSC百分比的因素(均P<0.05)。对TACE治疗组124例患者的生存率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观察,发现MDSC≥24.21%组与<24.21%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由此,MDSC的百分比与肝癌BCLC分期等有关,TACE可显著降低MDSC百分比,后者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综上,针对MDSC的监测有助于提示肝癌的临床进展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增殖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