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地区45例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德华 郑欢伟 +4 位作者 王建民 封丽琴 卢伟娜 董金红 戴二黑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5期416-418,425,共4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s-2019,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45例COVID-19患者...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s-2019,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45例COVID-19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重/危重型组,对比分析不同组间临床症状、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聚集性感染病例占57.78%;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重/危重型组患者发热比例更高;此外,患者年龄方面,重/危重型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部分患者出现WBC、淋巴细胞计数下降,CRP升高及肝功能异常。其中3组之间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重/危重型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无症状/轻型组(P<0.05)。3组之间CRP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CT病变主要以双肺多发为主,多表现为磨玻璃样渗出。出院患者2周后复查核酸,7例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石家庄地区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相似,但病例以聚集性为主,当地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须持续加强,同时应重点强化中老年患者的防护与救治,并注意出院患者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氨溴索 预后
下载PDF
常规药物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终末期肝硬化10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红霞 《河北中医》 2011年第4期530-531,共2页
2008-09—2009-12,我院应用常规药物配合伟力肝病治疗仪治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终末期肝硬化10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200例均为我院肝病六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8... 2008-09—2009-12,我院应用常规药物配合伟力肝病治疗仪治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终末期肝硬化10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200例均为我院肝病六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42±2)岁;病程8~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体骨髓移植 物理治疗技术
下载PDF
70例慢性肝炎型DILI患者临床血清学特征及病理特点分析
3
作者 李健 刘云燕 +3 位作者 孙扬 李俊卿 董金红 王翀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00-70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血清学特征及病理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观察70例经肝穿刺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肝炎型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用药史、合并基础病、血清学指标、影像特征及病理损伤程度等资料。结果:...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血清学特征及病理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观察70例经肝穿刺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肝炎型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用药史、合并基础病、血清学指标、影像特征及病理损伤程度等资料。结果:慢性肝炎型DILI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45~60岁多见,平均(52.6±11.4)岁。最常见用药是中药或中成药(27.1%),其次是抗生素类(21.4%),联合用药占比32.9%;前三位并发症分别是高血压(22.9%)、糖尿病(17.1%)、甲状腺功能亢进(8.6%);17.1%患者存在过敏史;反复发作的有患者41例(58.6%),平均反复发作次数2.1次。血清学指标以ALT、AST、TBil、LY%轻度升高为主,有45例(64.3%)患者伴自身抗体阳性,以抗核抗体最常见(41.4%),炎症活动以中或重度为主,纤维化程度以轻或中度为主。结论:慢性肝炎型DILI患者多见于中年女性,易反复发作,中药或中成药是最常见用药类型,常伴有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炎症与纤维化程度常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美兰 贾彦生 +2 位作者 康海燕 殷树英 郑欢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行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患者160例,分为急诊... 目的观察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行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患者160例,分为急诊治疗组(n=66)和择期治疗组(n=94),对患者随访观察了1~5年,统计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急诊治疗组与择期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8.48%vs 100.00%)、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率(74.24%vs 82.98%)、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时间[(21.4±0.3)d vs(20.5±0.3)d]、静脉曲张复发率(18.18%vs 15.96%)、静脉曲张复发时间[(17.0±1.8)月vs(19.2±2.3)月]、远期再出血率(33.33%vs 21.28%)及并发症发生率(22.73%vs 18.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近期再出血率(9.09%vs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随访期间,160例患者中共死亡8例(5.00%),其中急诊治疗组死亡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例),择期治疗组死亡3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例)。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结论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近、远期疗效肯定,但需注意急诊治疗后近期再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聚桂醇 硬化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症状疗效评价 被引量:34
6
作者 冯小涛 贾运乔 +3 位作者 侯桂英 张瑞芳 郭赏 张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69-972,共4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对患者进...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效果、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护理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态,明显改善其焦虑、烦躁、抑郁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肠出血 焦虑 护理
下载PDF
TGF-β_1、PDGF-BB、CTGF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勇良 李振燕 +3 位作者 姚春甫 赵子龙 叶立红 蔡利芬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1,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三者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的作用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0例乙肝患者...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三者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的作用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0例乙肝患者,其中S_0期19例,S_1期22例,S_2期21例,S_3期20例,S_4例18例。对肝组织TGF-β_1、PDGF-BB、CTGF行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并与肝脏纤维化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_1、PDGF-BB、CTGF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强度与不同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4、0.798、0.812(P均<0.05),TGF-β_1与PDGF-BB、CTGF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4、0.699(P均<0.05)。结论TGF-β_1、PDGF-BB、CTGF的表达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形成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慢性
下载PDF
TGF-β_1、PDGF-BB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勇良 李振燕 +3 位作者 姚春甫 叶立红 邵石祥 耿国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0-103,92,共5页
目的探讨TGF-β1、PDGF-B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s)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二者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0例经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GF... 目的探讨TGF-β1、PDGF-B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s)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二者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0例经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GF-β1、PDGF-BB的变化,探讨TGF-β1、PDGF-BB与不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清ALT、PTA相比较。结果TGF-β1、PDGF-BB表达与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24、0.856(P<0.05),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4(P<0.05),TGF-β1、PDGF-BB表达与ALT均无相关(P>0.05),TGF-β1、PDGF-BB表达与PTA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57、-0.656(P<0.05)。结论TGF-β1、PDGF-BB的表达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TGF-β1、PDGF-BB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BFGF及TGF-β1与260例乙肝患者肝脏纤维化及炎症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3 位作者 叶立红 王建彬 刘莲 殷树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同进展阶段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与肝纤维化及炎症的关系。方法对260例乙肝患者肝组织BFGF、TGF-β1行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并与肝脏纤维化分...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同进展阶段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与肝纤维化及炎症的关系。方法对260例乙肝患者肝组织BFGF、TGF-β1行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并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BFGF、TGF-β1随肝脏纤维化加重而表达增加,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与炎症比较,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肝脏BFGF、TGF-β1之间呈正相关,r=0.895(P<0.05)。结论肝组织BFGF、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炎症无确切相关性,BFGF及TGF-β1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肝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2 位作者 王建彬 李兵顺 赵子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组织 乙肝患者 BFGF表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计算机图像分析 血清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国权 马立伟 +2 位作者 邵石祥 杜瑞清 张新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58例,26例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42例进行了一年随访。结果门静脉穿刺插管成功率96.55%。急诊PTVE止血15例,止血率100...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58例,26例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42例进行了一年随访。结果门静脉穿刺插管成功率96.55%。急诊PTVE止血15例,止血率100%。随访期8例患者再次出血。3例大出血;5例少量出血。12月随访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消失35例(35/42)。结论PTVE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可作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胃冠状静脉 栓塞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抗纤维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爱东 康海燕 +4 位作者 王建彬 李素文 董江龙 王立静 黄肖雨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9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抗纤维化疗效。方法:100例HBe 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观察其治疗12周、24周、48周时血清HBs Ag定量、HBe Ag定量、...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抗纤维化疗效。方法:100例HBe 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观察其治疗12周、24周、48周时血清HBs Ag定量、HBe Ag定量、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瞬时肝弹性测定数值。结果: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血清HBs Ag定量、HBe Ag定量逐渐下降,HBV-DNA阴转率增加,ALT复常率提高,瞬时肝弹性测定数值逐渐下降,各治疗节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s Ag定量、HBe Ag定量与瞬时肝弹性测定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82(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中,疗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HBSAG定量 HBEAG定量 瞬时肝弹性测定
下载PDF
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慰 杨莉 +2 位作者 高恒波 郑欢伟 李兵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6例慢性HBV携带者和22例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CD3+、CD4+和CD8+细胞亚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结果血清HBV DNA低载量HBV携带... 目的探讨不同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6例慢性HBV携带者和22例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CD3+、CD4+和CD8+细胞亚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结果血清HBV DNA低载量HBV携带者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6±12.5)%和(32.1±9.5)%,HBV阴性组分别为(63.8±13.3)%和(31.6±11.3%),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分别为(72.1±5.0)%和(39.1±5.3)%,P<0.05];HBV DNA低载量组CD8+细胞百分比为(25.8±7.1)%,与正常人的(27.6±4.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高载量组外周血CD3+、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3.2±9.5)%、(30.0±8.5)%,CD4+细胞为(37.6±6.4)%,与正常人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血清HBV DNA载量的升高,HBV携带者T淋巴细胞亚群处于接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病毒载量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癌及慢乙肝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4 位作者 王建彬 刘莲 叶立红 陈勇良 郑艳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在慢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及150例慢乙肝组织BFGF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比较其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在慢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及150例慢乙肝组织BFGF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比较其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的关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BF-GF及血清HA、CⅣ随纤维化进展而表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BFGF与血清HA、CⅣ呈正相关,r=0.869、0.793,(P<0.01)。结论肝组织BFGF不仅可作为评价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可提供针对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及选择多靶点拮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Gilbert综合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金国 陈翠英 宁更献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诊断 鉴别 治疗
下载PDF
STAT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的表达及活化增强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宏垚 张晓岚 +4 位作者 王娜 李娜 宋光辉 蒋树林 姜慧卿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STAT3、pSTAT3蛋白及STAT3mRNA的表达及与UC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47例UC患者根据内镜及临床活动度进行分级,收集正常对照结肠黏膜标本1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T3、pSTAT3在结肠黏膜的定位;...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STAT3、pSTAT3蛋白及STAT3mRNA的表达及与UC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47例UC患者根据内镜及临床活动度进行分级,收集正常对照结肠黏膜标本1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T3、pSTAT3在结肠黏膜的定位;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STAT3、pSTAT3蛋白及STAT3mRNA在结肠黏膜的表达。结果(1)STAT3为胞质着色,pSTAT3主要为胞核着色,胞质中也有表达,二者均主要表达于大量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且二者在UC患者黏膜的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均有随病变的加重逐渐增加的趋势;(2)UC患者肠黏膜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者,且随着病变分级逐渐增加。(3)UC患者肠黏膜STAT3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随病变程度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STAT3 pSTAT3
下载PDF
血清自身抗体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新华 王会琳 曹春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自身抗体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自身抗体阳性组44例(滴度均<1:320),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观察自身抗体合并状况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结果 (1)自身抗体阳... 目的观察血清自身抗体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自身抗体阳性组44例(滴度均<1:320),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观察自身抗体合并状况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结果 (1)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阴性组(72.7%vs 4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治疗后,自身抗体阳性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13.6%(6/44)高于阴性组2.9%(1/34)。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阳性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者病毒学应答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均高于阴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自身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海燕 刘莲 +4 位作者 王建彬 许文进 于沛霞 张敬美 马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0例为对照,30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观察其移植后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移植8周后,患者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0例为对照,30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观察其移植后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移植8周后,患者生化指标:ALT、TBil分别由平均261.7U/L、286.8μmol/L降至86.1U/L、120.2μmol/L,ALB、PTA、CHE分别由平均25.5g/L、35.6%、3215.6U/L升至33.8g/L、65.1%、4926.5U/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患者食欲改善28例,乏力好转27例,腹胀减轻25例;在3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措施,治疗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慢性肝衰竭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召霞 叶立红 +6 位作者 侯军良 杨莉 刘玉珍 刘彦超 戴二黑 李兵顺 姜慧卿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4期2135-213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37例,HBeAg阴性20例;肝组织炎症轻度33例,肝组织炎症中度24例。采...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37例,HBeAg阴性20例;肝组织炎症轻度33例,肝组织炎症中度2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同时定量检测其血清HBVDNA和cccDNA。结果HBeAg阳性组血清HBV cccDNA对数值和阳性率分别高于阴性组,8.1±1.3vs6.5±1.9,73.0%vs30.0%(均P<0.01)。肝组织炎症轻度组(G1~G2)血清HBVcccDNA对数值低于中度组(G3),7.1±0.4vs8.5±0.4(P<0.01)。血清cccDNA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呈正相关(r=0.612、0.632,均P<0.05)。结论血清HBVcccDNA为病毒复制的标志物,与肝组织细胞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急诊胃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彦生 王建彬 +2 位作者 康海燕 殷树英 金鹏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403-1404,共2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我国内科常见的急症,具有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抢救困难、病死率高等特点,据报道,若不能及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70%[1],其中又以食管静脉曲张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我国内科常见的急症,具有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抢救困难、病死率高等特点,据报道,若不能及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70%[1],其中又以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多见.胃镜下急诊硬化剂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法,挽救了成千上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体会到患者的贫血程度对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镜检查 硬化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