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管1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池学谦 张成飞 陈惠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腭侧双根管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ABCD^2评分结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宏顺 王志红 +1 位作者 芮汉臣 夏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和30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住院的119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MRA检查结果。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进...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和30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住院的119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MRA检查结果。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随访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发生率。采用直线回归分析ABCD2评分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评分对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风险进行预测的准确度;采用2χ检验分析不同ABCD2评分、MRA表现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TIA后50例(42.0%)患者在TIA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与TIA后7d和30d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ABCD2评分预测7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0.839)高于30d(0.697)。低危(≤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分)TIA患者间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后7d和30d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与<50%的患者相比明显增加(P<0.05)。ABCD2评分<4分、颅内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23.7%,30d脑梗死发生率44.7%,ABCD2评分<4分、颅内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分别为0%和17.6%,前者发生脑梗死风险明显增高(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预测7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准确性较高,进一步结合MRA检查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ABCD^2评分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丹 李彩英 +3 位作者 高不郎 贾芳莹 寇晨光 王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流和血流量等影响因素对动脉壁作用机制的学科。颅内动脉瘤是非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很重要。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和流体力学软件发展,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流和血流量等影响因素对动脉壁作用机制的学科。颅内动脉瘤是非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很重要。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和流体力学软件发展,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病因研究成为可能。该文就国内外颅内动脉瘤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作一综述,阐述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改良溶栓方案治疗静脉窦血栓形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林 石建成 +4 位作者 刘增品 李林芳 王志红 王铁刚 周存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溶栓方案(最低静脉窦内微量持续泵点尿激酶10万u/24h)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患者(合并出血性梗死5例,其中病史超过1个月2例,超过3个月1例)进行机械性破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行最低量尿激酶10万u... 目的探讨改良溶栓方案(最低静脉窦内微量持续泵点尿激酶10万u/24h)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患者(合并出血性梗死5例,其中病史超过1个月2例,超过3个月1例)进行机械性破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行最低量尿激酶10万u/24h静脉窦直接泵点滴48~96h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脑静脉窦均获得再通(其中12例患者应用尿激酶10万u/24h效果良好,9例患者在应用尿激酶10万u/24h,48h复查后增量至25万u/24h),无一例并发或加重脑出血,预后良好。结论改良溶栓方案可有效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规避了大量应用溶栓药物的问题,在达到同样疗效情况下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 溶栓 介入 尿激酶 微量
下载PDF
经肱动脉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二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石建成 赵林 +3 位作者 刘增品 刘怀军 王铁刚 周存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52岁。因高血压病史5年,头晕伴嗜睡半个月入院,入院查MRA示基底动脉中段狭窄,遂住院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波力维75mg/d,准备接受颅内支架成形术。在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1-4ml/h稳定血压在正常范围...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52岁。因高血压病史5年,头晕伴嗜睡半个月入院,入院查MRA示基底动脉中段狭窄,遂住院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波力维75mg/d,准备接受颅内支架成形术。在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1-4ml/h稳定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常规准备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6F导管鞘,主动脉弓造影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迂曲明显,且在椎动脉开口处近端可见一小动脉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成形术 肱动脉 介入 颅内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并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液治疗重症哮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泽明 王彦存 +2 位作者 栗建玲 尹文斌 马俊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双相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通气下治疗吸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并用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液体注入抢救重症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BiPAP呼吸机治疗合并吸入外源性NO和环甲膜穿刺... 目的:探讨在双相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通气下治疗吸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并用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液体注入抢救重症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BiPAP呼吸机治疗合并吸入外源性NO和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液体注入为治疗组(12例);单用BiPAP呼吸机治疗为对照组(10例)。2组病例均大量快速输液纠正脱水和加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并记录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所需时间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2小时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开始安静,出汗减少,能平卧,呼吸变深变慢)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体征改善(哮鸣音减少,哮鸣音消失,心率下降,心率平稳)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治疗后12小时动脉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吸入NO并用BiPAP呼吸机和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注入液体可以扩张支气管,稀释痰液,通畅呼吸道;此方法是抢救重症哮喘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哮喘 呼吸机 BIPAP 呼吸机 环甲膜
下载PDF
机用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后一次性根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池学谦 吴兰华 陈惠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机用镍钛根管锉 预备根管 一次性根充 疗效评价 逐步深入法 治疗
下载PDF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锌、铜、铁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祥建 白法毅 +3 位作者 刘亚玲 宋亚君 杨国锋 许蕾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G-B综合征 儿童 血清
下载PDF
粘弹剂在前房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孔祥端 张增群 李焕芬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前房异物 粘弹剂 异物摘出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志红 刘怀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临床常常遇到的脑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在TIA一段时间后会进展为脑梗死,因此需要对TIA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估,明确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时启动正确的治疗,这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CT和常...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临床常常遇到的脑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在TIA一段时间后会进展为脑梗死,因此需要对TIA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估,明确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时启动正确的治疗,这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CT和常规MRI对急性缺血病灶敏感性低,而且不能鉴别急性与慢性缺血病灶,因此对TIA的评估价值有限.近年来,MRI技术的进展为TIA评估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其中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l)对超急性和急性期脑缺血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区分急性与慢性脑缺血病灶.DWI结合灌注加权成像(pef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l)和磁共振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可以显示脑组织对缺血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们对TIA病理生理学过程的进一步认识[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常规MRI 急性缺血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TIA 脑血管疾病 MRI技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所致炎性肺损伤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楠 刘苏 郭楠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1期59-61,55,共4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损伤 补体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尿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艳芝 李贵宾 +3 位作者 何向群 李月梅 王俊怡 郭文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尿酸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建琦 董青 +3 位作者 关晶 程璞 张英怀 贾志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完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hMLH1和hMSH2的阳性表达率(46.4%,47.8%,55.1%)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77.5%,77.5%,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HIT、hMLH1和hMSH2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适应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莉 潘旭东 +2 位作者 吕英谦 赵莉 李虎臣 《中国医药》 201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RIPC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防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肠缺血再灌注(L/R)组(8只)、RIPC组(8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5只).用充气套囊加压阻断右侧上下...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RIPC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防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肠缺血再灌注(L/R)组(8只)、RIPC组(8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5只).用充气套囊加压阻断右侧上下肢体血供5 min后放气恢复血供5 min的方法重复3次首先建立大鼠肢体缺血预适应模型.后经正中剖腹,阻断腹腔干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后,恢复血运2h制作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肠组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染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凋亡检测、髓过氧化酶( MPO)活性和丙二醛检测.结果 肠组织损伤评分、PAR阳性表达率、MPO活性和丙二醛水平,I/R组均较Sham组明显增高[(4.65±0.82)分比(0.56±0.48)分,(23.8±2.8)%比(5.1±0.8)%;(330±15)U/g比(24±5)U/g;(248±15)μmol/( L· mg)比(36±7)μmol/(L·mg),均P<0.05];RIPC组上述指标[(2.92±0.74),(16.8±3.1)%,(218±17) U/g,(121±13) μmol/(L· mg)]均明显低于I/R组,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 RIPC可能会通过抑制肠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和降低PARP激活程度来减轻I/R后小肠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肠损伤 远端缺血预适应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三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一飞 邹月丽 +1 位作者 王敏 何俊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669-,678,共2页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静点 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性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管内介入诊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文元 符雪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介入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介入诊疗技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方面的应用,使得此类患者的并发症、病程、病死率和生存质量等可能发生有利变化.本文就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管内介入诊疗研究的... 介入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介入诊疗技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方面的应用,使得此类患者的并发症、病程、病死率和生存质量等可能发生有利变化.本文就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管内介入诊疗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介入疗法 PTO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子痫脑病MRI表现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蕾 王志红 +2 位作者 刘怀军 赵素芬 蒋贻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子痫脑病 MRI 先兆子痫 诊断
下载PDF
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傅淑霞 裴华颖 +1 位作者 杨林 邢玲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患者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老年,女性,左基底节区脑出血,单神经炎、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患者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老年,女性,左基底节区脑出血,单神经炎、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肾衰竭,ANCA阳性,血沉90mm/1h,心脏传导阻滞,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和贫血。结论:ANCA相关血管炎脑出血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损害,ANCA检测和组织活检是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 脑出血
下载PDF
中国大陆急诊医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观念调研结果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旭岩 于学忠 +7 位作者 黄子通 黎檀实 陆一鸣 田英平 王仲 杨立山 赵敏 周荣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1-786,共6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国内急诊科医师最常面对的病种之一.依据病情的不同,众多CAP患者分布于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观察病床或急诊病房,占据大量急诊医...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国内急诊科医师最常面对的病种之一.依据病情的不同,众多CAP患者分布于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观察病床或急诊病房,占据大量急诊医疗资源.急诊医师对于CAP能否正确认识并规范诊治,直接关系到众多患者的生存与否、疾病与器官功能转归、就诊体验和花费,乃至疾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医师 规范诊治 中国大陆 PNEUMONIA 感染性疾病 调研 急诊科医师
下载PDF
两种细胞粘附分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秀敏 路虹 张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4期243-246,W002,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 ,以了解三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 ,探讨粘附分子与 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ICAM- 1、VCAM- 1及 TNF-α的... 目的 :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 ,以了解三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 ,探讨粘附分子与 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ICAM- 1、VCAM- 1及 TNF-α的单克隆抗体对 4 2例鼻息肉组织 (鼻息肉组 )和 16例鼻甲粘膜 (对照组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ICAM- 1、VCAM- 1及 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CAM- 1、VCAM- 1与 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 (r1 =0 .5 2 ,p1 <0 .0 1;r2 =0 .6 8,p2 <0 .0 1)。鼻息肉中两种细胞粘附分子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一致。结论 :1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而 TNF-α通过上调鼻息肉组织内皮细胞ICAM- 1及 VCAM- 1的表达 ,从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穿内皮迁移、聚集于组织局部 ,引起鼻息肉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鼻息肉 细胞间粘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作用机制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