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纱疵形成,提高产品质量
1
作者 方新林 郑作仁 牛新萍 《石河子科技》 1995年第3期35-36,共2页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工厂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后,纱布产品畅销的时期,质量第一的思想更为重要.同时搞活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也必须以产品质量过得硬作保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也是评价企业素质好坏的...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工厂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后,纱布产品畅销的时期,质量第一的思想更为重要.同时搞活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也必须以产品质量过得硬作保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也是评价企业素质好坏的标志之一.我厂始终“纱保用户,布保出口”的生产指导方针,以最后成品质量和客商用户的要求作为质量管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由于我厂生产的品种多、变化大,而且近几年来纺织行业人员流动大;因此,质量问题经常发生.比较突出是纱疵问题,它直接威胁了布面的实物质量,也是后工序关心的指标.纱疵产生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某种状态失控而形成的.它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在我厂仍存在着一定的波动现象.我们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及时分析纱疵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了纱疵的形成,质量有所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疵 纺织 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
下载PDF
运用正交试验探讨A186D梳棉工艺
2
作者 方新林 《石河子科技》 1995年第6期1-2,共2页
通过对A186D梳棉机后部工艺的L8(2^7)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方案的小漏底出口0.6mm,马达轮节径Φ125mm,除尘刀位置-6mm,刺辊直径ψ152mm,锡林与刺辊速比1:1.94,能保持棉布棉结疵点格率在... 通过对A186D梳棉机后部工艺的L8(2^7)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方案的小漏底出口0.6mm,马达轮节径Φ125mm,除尘刀位置-6mm,刺辊直径ψ152mm,锡林与刺辊速比1:1.94,能保持棉布棉结疵点格率在7.0粒以内,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疵点格率 棉纺织 梳棉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