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对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兴奋性接头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英姿 刘政江 +6 位作者 李丽 范平 司军强 赵磊 马克涛 祝丽 高维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62,共7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存在氯离子通道,不仅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肌原性紧张,而且参与多种血管床的神经平滑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但氯离子通道及其阻断剂对耳蜗螺旋动脉(spiral modiol arartery,SMA)平滑肌细胞兴奋性接头电位(exci...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存在氯离子通道,不仅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肌原性紧张,而且参与多种血管床的神经平滑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但氯离子通道及其阻断剂对耳蜗螺旋动脉(spiral modiol arartery,SMA)平滑肌细胞兴奋性接头电位(excitatory junction potential,EJP)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运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在豚鼠耳蜗SMA离体标本上,研究氯通道阻断剂(niflumic acid,NFA,indanyloxyacetic acid 94,IAA-94;disodium 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ate,DIDS)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引起SMA平滑肌细胞去极化反应和平滑肌细胞EJP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数SMA平滑肌细胞在适宜的刺激下,通过神经兴奋传递产生EJP(75%,n=49)。在联合使用α1(prazosin,0.1-1 μmol/L),α2(idazoxan,0.3-1μmol/L)和P2x(PPADS,10-100μmol/L)受体拮抗剂时,所产生的EJP幅值仅有30%-80%被抑制。在使用上述拮抗剂的基础上,NFA(10-1000μmol/L)能进一步抑制EJP,而且缩短EJP的时程。减少细胞外氯离子浓度(由135.6mmol/L减少到60mmol/L),在同样刺激强度下激起的EJP的幅度和时程均增加,低氯的这一作用可被IAA-94和DIDS所反转。NFA和IAA-94也可进一步抑制α1、α2和β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不能消除的NE(1—50μmol/L)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结果提示:NE可能通过激活一类非α、非β肾上腺能受体(可能属于γ肾上腺能受体)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增加氯离子电导,调节耳蜗SMA平滑肌细胞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动脉 平滑肌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 耳蜗
下载PDF
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静息膜电位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丽 马克涛 +4 位作者 赵磊 石文艳 李新芝 张忠双 司军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多种内耳疾病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但目前对提供内耳主要血供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SMC)和内皮细胞(EC)的生理学特性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研究耳蜗螺旋... 目的:多种内耳疾病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但目前对提供内耳主要血供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SMC)和内皮细胞(EC)的生理学特性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研究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特性和细胞间的通讯联系。结果:研究发现耳蜗螺旋动脉SMC和EC具有高、低两种静息膜电位(RP)状态,两种静息膜电位状态的细胞对乙酰胆碱和高K+的反应完全不同。双微电极可同时记录到EC-ECS、MC-SMC和SMC-EC不同类型的细胞,两个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也可以是双高RP、双低RP和一高一低RP。实验所记录的一高一低RP均是SMC-EC类型,而且EC初始膜电位均为高电位,SMC初始膜电位均为低电位。而双高RP和双低RP可以是SMC-SMC或EC-EC或SMC-EC类型。结论:结果表明耳蜗螺旋动脉的SMC和EC在0.3~0.5 mm的范围内,同类细胞之间有很好的通讯联系,能很好的保持功能的协同和一致,血管壁异类细胞则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动脉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静息膜电位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K^+通道参与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超极化(英文)
3
作者 范平 李丽 +4 位作者 刘政江 司军强 张志琴 赵磊 马克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8,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新鲜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引起超极化反应的机制,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细胞内荧光标记技术研究 ACh 对大鼠输精管不同走行方向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用尖端含 0.1% 碘化吡啶(propidiu...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新鲜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引起超极化反应的机制,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细胞内荧光标记技术研究 ACh 对大鼠输精管不同走行方向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用尖端含 0.1% 碘化吡啶(propidium iodide, PI)的记录电极标记电生理记录后的平滑肌细胞,其中 37 个为外层纵行细胞,17 个为内层环行细胞。它们的平均静息膜电位分别为(–53.56±3.88) mV 和 (–51.62±4.27) mV,膜输入阻抗分别为(2 245.60±372.50) MΩ和 (2 101.50±513.50)MΩ。ACh 引起的膜超极化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 EC50 为 36 μmol/L。ACh 引起的超极化反应可被非选择性的毒蕈碱(muscarinic receptor, M) 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 1 μmol/L)和选择性的 M3 受体阻断剂 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 (DAMP, 100 nmol/L)阻断。ACh 引起的超极化还能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ester, L-NAME, 300 μmol/L)阻断,并可被 ATP 敏感的钾通道阻断剂 glipizide (5 μmol/L) 或内向整流钾通道阻断剂钡离子(50μmol/L)部分阻断。Glipizide 和钡离子联合使用可完全阻断 ACh 引起的超极化反应。上述结果表明:ACh 通过作用于大鼠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M3 受体引起超极化反应,一氧化氮、ATP 敏感性钾通道和内向整流钾通道参与了ACh 引起的超极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 平滑肌细胞:超极化 钾通道 乙酰胆碱
下载PDF
乙酰胆碱不依赖NO的释放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
4
作者 李丽 赵磊 司军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乙酰胆碱(ACh)不仅是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有效的血管舒张物质参与许多血管床的调节活动。本实验观察ACh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的离子机制以及NO在超极化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豚鼠离体耳蜗螺旋动脉标本上,运用细胞内... 目的:乙酰胆碱(ACh)不仅是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有效的血管舒张物质参与许多血管床的调节活动。本实验观察ACh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的离子机制以及NO在超极化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豚鼠离体耳蜗螺旋动脉标本上,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外源性的ACh引起的反应。结果:在保持灌流液中含有5 mmol/L K^+以及最小纵向张力的情况下,ACh(0.1~10μmol/L)引起低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超极化反应,而引起高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去极化反应。ACh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ACh的浓度是1 lmol/L和10 lmol/L时,分别引起超极化的幅度是22和30mV,n=7)。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能被阿托品(atropine,0.1~1μmol/L,n=6)或DAMP(50~100 nmol/L,n=6,一种选择性的M_3受体的拮抗剂)所阻断,同时也可被BAPTA-AM (10μmol/L,n=7,一种可通过细胞膜的Ca^(2+)螯合剂)或charybdotoxin+apamin(50-100 nmol/L,n=4,两种Ca^(2+)激活K^+通道的阻断剂)所阻断,但是N_ω-nitro-L-arginine methy ester(L-NAME,300μmol/L,n=8,一种NO合成酶的完全抑制剂,n≥5)或glipizode(10μmol/L,ATP敏感性的K^+通道阻断剂,n=4)或indomethacin(10μmol/L,环氧合酶的抑制剂,n=4)不能阻断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ACh通过激活内皮细胞的M_3受体,开放钙依赖的钾通道,进而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反应,并且这一超极化反应与内皮细胞NO的产生和释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螺旋动脉 平滑肌细胞 一氧化氮 超级化
下载PDF
豚鼠不同部位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克涛 李新芝 +4 位作者 李丽 张治平 赵磊 朱贺 司军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1-426,共6页
本研究应用电生理技术在豚鼠离体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肠系膜动脉(mesenteric artery,MA)和耳蜗螺旋动脉(spiral modiolar artery,SMA)分支(直径小于100μm)上比较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 本研究应用电生理技术在豚鼠离体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肠系膜动脉(mesenteric artery,MA)和耳蜗螺旋动脉(spiral modiolar artery,SMA)分支(直径小于100μm)上比较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异同。结果显示:(1)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测得AICA、MA和SMA细胞静息膜电位分别为(-68±1.8)(n=65)、(-71±2.4)(n=80)和(-66±2.9)mV(n=58),各微动脉间无统计学差异。(2)一段血管微动脉标本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和膜电导都远大于单个细胞标本,且微动脉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大小顺序为MA>AICA>SMA。应用缝隙连接阻断剂2-APB(100μmol/L)后记录一段微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和膜电导与单个细胞十分接近。(3)AICA、MA和SMA单个平滑肌细胞膜电流I/V关系呈明显的外向整流特性,都对1mmol/L4-AP和10mmol/LTEA敏感。当指令电压为+40mV时,AICA、MA和SMA血管平滑肌细胞电流密度分别为(26±2.0)、(24±1.7)和(18±1.3)pA/pF,SMA和AICA、MA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上述结果提示,豚鼠不同部位微动脉平滑肌细胞在缝隙连接耦联力和电流密度等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脉 静息膜电位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