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在囊型肝包虫活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牛少雄 刘振忠 +5 位作者 彭心宇 牛建华 张示杰 吴向未 杨宏强 宋发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囊型肝包虫活性特征影像学表现判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共42个肝细粒棘球蚴包虫囊的影像学及术后记录囊内容物性状(液性,胶胨性,实变钙化)及内囊内原头节活性及内囊HE染色切片的镜下结构。结果:不同类... 目的:探讨CT对囊型肝包虫活性特征影像学表现判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共42个肝细粒棘球蚴包虫囊的影像学及术后记录囊内容物性状(液性,胶胨性,实变钙化)及内囊内原头节活性及内囊HE染色切片的镜下结构。结果:不同类型的包虫囊内其CT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变钙化组未见活性原头蚴的存在;CT显示囊内容物液态时囊内原头节活力明显高于胶冻性组(P<0.05),包虫母囊内原头蚴的活性随CT值的增大而减小;包虫内囊组织结构损害随内囊的剥离,塌陷而加重。结论:CT在包虫囊的活性程度的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肝包虫 生物学活力 病理形态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及自然病程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玉锋 陈光平 +9 位作者 叶宁海 汪晓庆 赵阳阳 谢天皓 张示杰 郭淑霞 吴向未 吕海龙 孙红 彭心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自然病程变化及分析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因素,为PLG的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12年7月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 为研究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自然病程变化及分析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因素,为PLG的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12年7月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诊患者息肉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访1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56例继续生长,16例单发变为多发,6例减小或消失(4例消失、2例减小),76例无明显变化。将PLG息肉继续生长组与PLG息肉无生长组比较,两组在单因素对比中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荤食为主及喜食刺激性食物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体质指数>24.0与高脂饮食(按贡献的大小)是胆囊息肉继续增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男性、体质指数>24.0、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喜食荤食及刺激性食物可能是PLG息肉生长的促进因素。在B超检查排除可疑胆囊癌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女性、体质指数正常、非高脂饮食、规律饮食、素食为主及饮食较清淡的患者可不经临床处理而进行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变 病因学 自然病程 LOGISTIC模型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肝包虫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少雄 牛建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1104-110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肝包虫病理在CT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的文献进行总结;对肝包虫CT影像特征性表现在肝包虫病的诊断和病理学所反映的包虫活性方面的价值进行评价,认为CT技术在肝包虫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CT所反映的肝包虫...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肝包虫病理在CT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的文献进行总结;对肝包虫CT影像特征性表现在肝包虫病的诊断和病理学所反映的包虫活性方面的价值进行评价,认为CT技术在肝包虫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CT所反映的肝包虫的病理解剖特征来判断其活性,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中预测提供参考,是CT在临床应用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 活性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泡状棘球蚴在人宿主中的生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龙 张示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14-716,718,共4页
泡状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也称泡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主要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流行,六钩蚴入侵宿主便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仅一小部分在易受寄生虫感染的个体中发育,... 泡状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也称泡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主要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流行,六钩蚴入侵宿主便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仅一小部分在易受寄生虫感染的个体中发育,泡球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保护作用"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生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泡球蚴在人宿主中的生存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 人宿主 生存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