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钾对棉花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计峰 褚贵新 杨长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213-7214,7218,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钾肥,并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4年以新陆早13号品种为试材,在灰漠土上进行施钾(N300P150K150)和不施钾对照(N300P150K0)的大田试验,研究施钾对棉花上下叶片全钾和全氮含量、...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钾肥,并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4年以新陆早13号品种为试材,在灰漠土上进行施钾(N300P150K150)和不施钾对照(N300P150K0)的大田试验,研究施钾对棉花上下叶片全钾和全氮含量、功能叶片SPAD值、棉花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在棉花播种20、40和60 d后均提高了棉花叶片中全钾的含量,对棉花下位叶在3个时期分别提高了0.14%、0.32%和0.11%;在播种40和60 d时,施钾处理中棉花叶片的全氮含量下降;施钾处理比对照处理的SPAD值略高;施钾较对照明显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棉花单铃重、籽指以及单铃皮棉重。[结论]施钾处理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成熟期叶片、茎杆和蕾中钾素含量,同时各器官中氮素含量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PAD 品质
下载PDF
白刺浆果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筛选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宇 张源 +1 位作者 彭晓玲 彭子模 《天然产物分离》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色素进行了定性识别。结果:以溶剂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料液配比为1:15时,提取该色素效果最佳;白刺紫红色素溶于水、乙酸和50%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色素提取液在210nm和274nm处各有一吸收峰;色素提取液与盐酸-镁粉反应,产生红色气泡,与醋酸铅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黄褐色沉淀。结论:白刺浆果紫红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植物色素 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三氯乙烯和三氯苯在水-玉米-空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开源 苏玉红 +1 位作者 刘涛 梁永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2-1705,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及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通过测量玉米木质部伤流液及露珠中三氯乙烯(TCE)和1,2,3-三氯苯(TCB)两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有机污染物在水-玉米-空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露珠中TCE与TCB均主要来源于... 采用水培实验及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通过测量玉米木质部伤流液及露珠中三氯乙烯(TCE)和1,2,3-三氯苯(TCB)两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有机污染物在水-玉米-空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露珠中TCE与TCB均主要来源于随水蒸气的叶面挥发过程;水培条件下TCB在玉米木质部伤流液中的浓度与根外部水溶液中TCB浓度呈正相关,而露珠中TCB浓度与外部水溶液浓度呈负相关,蒸腾流浓缩系数(TSCF)值由暴露时间决定。实验条件下,根外部溶液浓度较低时,露珠中TCB浓度远大于木质部伤流液中TCB浓度;而高浓度时,木质部伤流液中TCB浓度远大于露珠中浓度。露珠中TCE浓度远大于木质部伤流液中TCE浓度,且与根外部水溶液浓度呈正相关;而木质部伤流液中TCE浓度随营养液中TCE浓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伤流液 有机污染物 传输 水-玉米-空气体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精准变量施肥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军 田敏 +1 位作者 陈剑 吕新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14期50-53,共4页
针对国内施肥的精准度低、均匀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套滴灌农田精准变量施肥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变量施肥方式,通过PLC控制器来采集压力、流量、电机转速等信息,通过控制配肥电机、活塞和电磁阀改变系... 针对国内施肥的精准度低、均匀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套滴灌农田精准变量施肥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变量施肥方式,通过PLC控制器来采集压力、流量、电机转速等信息,通过控制配肥电机、活塞和电磁阀改变系统实际施肥量,实现自动配比调节和变量施肥。试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性能稳定可靠,可满足农田精准施肥的需求,实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变量施肥 施肥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